建檔立卡戶書面顯示脫貧,是否仍可享受建檔立卡戶?有什麼依據?

高金18


貧困戶是否脫貧是有政策依據的,政策明確規定,只要貧困戶達到了“兩不愁,三保障”的目標,就可以穩定脫貧,“兩不愁,三保障”的具體內容是:不愁吃(包括飲水安全)不愁穿(四季有衣服可換),保障安全住房,醫療有保障,義務教育階段的教育有保障(兩免一補),人均純收入穩定超過國家現行規定標準的,如果這些都達到了,那麼就可以脫貧。

題主的意思是,脫貧後如果還是建檔立卡戶,是否還可以享受相應的扶貧政策?我的回答是肯定的,為什麼呢?因為國家的扶貧政策非常明確:脫貧不脫政策。脫貧後,只要還是建檔立卡戶,相應的扶貧政策可以繼續享受。


ZBP壩上人


脫貧不脫政策,這一點貧困戶大可放心。雖然貧困戶通過幫扶,加上自身努力擺脫了貧困,但是他們的名字還在扶貧系統裡,所建立的檔案仍會保留,所以,脫貧之後,他們仍可保留建檔立卡貧困戶身份,繼續享受精準扶貧政策。

至於說有什麼依據?貧困戶脫貧之後,相關扶貧部門並沒有撤銷,駐村幫扶單位也沒有撤走,駐村工作隊更沒有解散,幫扶貧困戶的幫扶隊員還會不定時的上門為貧困戶服務,如果貧困戶有什麼需要解決的問題,隨時都可以聯繫到幫扶隊員。

貧困戶脫貧之後,所能享受到的精準扶貧政策也沒有取消。比如,新農合費用仍由當地財政代繳,不需要已經脫貧了的貧困戶自己繳納;扶貧小額信貸,如果脫貧之後的貧困戶需要的話,還可以去申請,免抵押、免擔保、全貼息及辦理的程序和以前一樣,等等。

貧困戶之所以能脫貧,很大程度上是精準扶貧政策幫扶的結果,他們剛脫貧,脫貧的基礎也許還不是那麼牢固,如果他們脫貧了,就取消他們貧困戶的身份,取消他們所能享受到的扶貧政策,不再對他們進行幫扶的話,他們很容易會再返貧,所以說“脫貧不脫政策”,可以鞏固脫貧成果,能夠抵禦貧困戶返貧的風險。

所以,貧困戶可以放心,打消對脫貧的顧慮,既然脫貧了貧困戶的身份也不會取消,扶貧政策還可以繼續享受。


我是【農村一山貨】,看文章時也可以點右上角的關注,你的關注是我的動力。

農村一山貨


一、建檔立卡貧困戶是整戶識別後,錄入在全國扶貧系統裡,因為你的收入超過本地人均水平,所以可以自己申請脫貧。但脫貧後任然享受政府的相應政策!以大別山為例;

(1)繼續享受產業補助政策,一隻雞補助15元,一隻鵝補助50元,一頭豬和羊分別補助500和400元等。你養多少補助多少,但封頂為5000元。

(2)享受醫療救助,免交農村醫療保險每人,住院看病享受政府報銷比例最大化。

(3)享受“雨露計劃”,在校大學生享受每年3000元教育補助。

(4)享受政府的免息貸款三年,但前提是要自己發展產業,不得用作其他用途,如蓋房、還債、以及借給他人。

二、建檔立卡戶雖然脫貧了,但根據相關政策,脫貧以後後續幫扶要跟上,因為幫扶是沒有有效期的,要繼續鞏固脫貧成果,一直到2020年,防止因病造成有返貧戶。


奮鬥的小小龍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我也是一名建檔立卡戶。我瞭解到的情況就是脫貧以後,只是有一部分明確提出的只有未脫貧的建卡貧困戶才能享受的政策,你沒有辦法享受,其他政策你都是可以享受的。

第一個,上學問題。如果你的孩子在上大學及其以下年級,那麼可以根據政策享受相應的減免政策和補助政策。

第二個,就是就醫問題,建卡貧困戶現在就醫的報銷比列非常大,可以說基本上解決了就醫難的問題。具體的比例你可以詢問當地扶貧辦和社保局。

第三個,房屋問題。脫貧的基本上都是修了相應的房屋。所以說農村的問題就早就解決了,基本上可以說脫貧了 。

大家還有什麼觀點,歡迎補充。


明日的風


自己長期在基層工作,是一名基層三農工作者,最近兩年的重點工作就是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下面,就來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

雖然建檔立卡貧困戶的標識卡上顯示的是已脫貧,但是,還是可以繼續享受扶貧政策的,因為現行的扶貧政策是“脫貧不脫政策、脫貧不脫幫扶、脫貧不脫責任”。



脫貧不脫政策

指的是雖然貧困戶脫貧了,但是還是可以享受各項扶貧政策的。孩子上學依然可以享受減免學費、營養餐補助等政策,家庭成員生病還是可以享受比一般人高的報銷比例,想要參加勞動力培訓的依然可以享受免費的技能培訓,有易地扶貧搬遷和危房改造需求的依然可以享受補助政策,有種養殖需求的依然可以享受免費投放的牛羊、馬鈴薯籽種等。



脫貧不脫幫扶

指的是貧困戶脫貧後,上級的幫扶單位、幫扶人員,貧困戶的幫扶責任人還不能撤離,還需要繼續幫扶現在確定的單位和貧困戶,為的就是確保村、鄉鎮能夠全面脫貧,貧困戶能夠穩定脫貧,不至於出現幫扶單位和人員撤離後,貧困戶返貧的現象。



脫貧不脫責任

這個是對各級政府和幫扶責任人員來說的,指的是即使村、鄉鎮脫貧了,但是,對於落實扶貧政策過程中的責任,各級政府還需要承擔;即使自己幫扶的貧困戶脫貧了,但是,自己的幫扶責任還需要承擔,直到穩定脫貧。

之所以有這樣的政策規定,為的就是解決貧困戶穩定脫貧的問題,畢竟,貧困戶的脫貧,不是簡單的發放一些補貼資金、補助物資,參加幾次技能培訓,實施了易地扶貧搬遷、危房改造項目就能完成的。

歡迎點擊右上方紅色【關注】【農策分析】幫您解答更多此類問題,帶您瞭解更多農村農事,為您解讀更多涉農政策。


農策分析


樓主你要記住“脫貧不脫政策”這一句話,這是國家脫貧攻堅政策的其中一項。

脫貧攻堅是為了讓貧困人口實現穩定脫貧,不是簡單的說:某戶今年收入達到了脫貧標準,兩不愁三保障也實現了,然後按照政策標準就脫貧了,最後國家就對你不管不問了。脫貧主要體現在“穩定”二字上面,誰也不敢保證明年該戶就不會返貧。國家的目的是為了讓貧困戶實現穩定脫貧,在未來五年、十年、二十年甚乃至一輩子都擺脫貧困帽子,這才是個脫貧攻堅政策的核心所在。

所以樓主大可放心,脫貧只是你家的第一步,國家還會給予你扶貧政策支持,直到你實現了穩定脫貧。

但是也有少數貧困戶不願脫貧,覺得我就一直戴著貧困戶的帽子,一直讓國家幫助我,這是典型的“混吃等死”人群的形象,沒有道德底線,沒有感恩的心,這類人群讓廣大一線扶貧村幹部最為頭疼的。

總之,脫貧不脫政策。勤勞致富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等靠要是可恥的,只懷著一顆艱苦奮鬥、自力更生、感恩的心才能徹底的擺脫貧困的壓迫。


大江說實話


建檔立卡戶有三類:第一類是未脫貧——家庭人均收入低於國家規定標準

第二類是已脫貧(享受政策)——意思是剛剛達到脫貧線,還需要 國家扶貧政策的幫扶穩定。

第三類是已脫貧(不享受政策)——就是說通過國家政策幫扶達到 穩定脫貧線,不在需要政策跟蹤幫扶,且有可持續穩定的收入。


小夥chuang農村


題主的意思,應該是建檔立卡戶書面顯示脫貧,是否仍可享受關於建檔立卡貧困戶的扶持政策。

答案是,當然可以繼續享受。2018年我國1000萬以上的貧困人口實現了脫貧。但依照國家“脫貧不脫政策”這一規定,脫貧後的貧困戶還可以繼續享受相關的扶持政策。那麼具體可以享受哪些政策呢?


首先,就是產業扶持。脫貧貧困戶後,政府將繼續扶持建檔立卡貧困戶發展增收種養殖業,也可以選擇開小作坊,開網店等,這些都屬於國家的扶持對象。產業發展起來後,也會得到相應的補貼。

其次,就業扶貧。扶貧部門會和省、市、縣以及外省的大企業進行對接,組織勞務輸出,優先安置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

產業扶持和就業扶貧是脫貧後主抓的政策。沒有產業和就業的支撐,貧困戶很難有穩定長久的收入,收入不穩定很有可能再返貧。2019年我們在基層扶貧工作中,也是主要鼓勵激勵建檔立卡貧困戶們好好發展產業,並及時向他們宣傳企業就業信息。


當然,貧困戶脫貧後,還可以享受教育扶貧、生態扶貧、健康扶貧等這些政策,2019年政府扶貧部門主要是將以上政策進行落實。像危房改造和易地搬遷這兩項政策,由於在2018年以前符合條件的貧困戶該申報的都已經申報了,所以在2019年以後就不再實施了。

很多農民朋友說,脫貧不脫政策,他們也知道這個事情。那具體有什麼依據呢?

脫貧不脫政策,是國務院扶貧辦在2018年10月的新聞發佈會上所提出來的扶貧新規。發佈會上指出:為了鞏固脫貧成果,貧困縣脫貧退出後,在一定時期內國家原有的扶貧政策將保持不變,支持力度不減,留出緩衝期,以確保實現穩定脫貧。

有了國家出臺的政策,農村的貧困戶就不要再糾結自己脫貧後,還能不能享受政策了。

我是【村官阿麗】 歡迎大家的關注!


村官阿麗


一定時期內,只要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即使已經脫貧,但是仍然享受相關政策。像我所在的鎮,2016年底就整體脫貧了,但是我們依然在駐村扶貧,村裡的建檔立卡貧困戶除了出列的,仍然享受政策。


劉曉輝下鄉扶貧記


我認為,脫貧不脫政策,對於一類農村低保戶比較恰當,因為這類農戶脫貧以後,國家依然會繼續發放低保金。農低一類低保戶,都是一些因病致貧,或者身患殘疾(包括肢體殘疾、精神殘疾)的人,賺錢能力差,極易返貧。假如這類人脫貧以後,國家立馬取消低保金髮放,那麼,中國的減貧事業,將會大打折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