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孩子不離婚,彼此將就生活一輩子,是對還是錯?

冰狼_Passion


為了孩子而選擇忍氣吞聲的過日子的不在少數,尤其是我們父母輩這一代人。很多70後和80後的人可能更有這樣的體會,兒時父母關係並不融洽,卻為了他而選擇隱忍不離婚。面和心不和的家庭,其實給孩子帶來的傷害是巨大的,即使孩子未成年,也一樣能感覺出來的。


一、沒有底氣離婚,就請不要拿“捨不得孩子”來當藉口。


沒底氣堅決離婚的人,總給自己尋找一個合理的理由。比如父母,比如孩子,從此將就又委屈,道貌岸然安慰自己是一個有責任心,為了大局隱忍的人。其實在我看來,你也沒那麼偉大,無非是你覺得離開了配偶,生活或許更不好而已。

在我們接手的諮詢中,曾有過這樣一個案例。


求助者的孩子,是一個偽健全家庭的獨生子。他的父母早就沒了感情,甚至父親還在外面有了“私生女”,但母親為了兒子的家庭幸福隱忍不發,不願意家庭有這麼個“汙點”,父親被縱容後就更肆無忌憚,常年不在家,對兒子除了撫養義務沒有盡過任何責任。

孩子耳濡目染,有樣學樣,對女同學不尊重、對女老師不尊重,在班裡狂妄,母親卻始終慣著這個自以為是,性格扭曲的孩子。

所以,求助者沒有底氣離婚,並且給孩子構建了一個虛假的“完整的家”,結果卻阻礙了孩子的健康,身心發育都產生了問題。


二、在高衝突家庭中成長的孩子,不會快樂,也許他寧願要離了婚還能陪伴他的父母。

美國心理學家Amato博士之前做過調查,在父母經常吵架的家庭裡成長的孩子,其幸福感指數為-0.5。而如果父母離婚了,孩子的幸福指數反倒會上升到-0.01


也就是說,如果孩子總是在一個爭吵不斷的家庭環境下,即使你們不離婚,他還是會覺得不幸福。倒還不如你們離了,大家都輕鬆。


其實,孩子也是能夠感知到家庭中的改變和細微變化的。在一個沒有愛的家庭中生活,在一個爭吵不斷的家庭中生活,還要被父母冠上“我們都是為了你才不離婚”的責任帽子,不見得對孩子來說是什麼好事。


與其這樣,不如給孩子做一個榜樣。這時的離婚,是寧缺毋濫的人生準則,是及時止損的睿智,是有獨立面對生活和追求幸福的勇氣。

想要孩子未來幸福,就不要硬是捆綁不幸的婚姻。離婚只是承認婚姻的失敗,但是在親子教育上,你還沒有失敗。只有那些離婚了就對孩子不管不顧的父母,那才是親子的失敗。


而你要做的,是離婚後,也盡到做父母的責任。孟父早年就已失聯,孟母硬是憑著三遷,將孟子教育成一代名家。可見,出生單親家庭的孟子,不照樣優秀的很嘛。


三、80後90後的婚姻,似乎已經出現了改變。


據中國人民大學潘綏銘教授的調查發現,中國80後和90後的夫妻, 越來越多的不會因為孩子,而忍氣吞聲的選擇不離婚。這個數據且有連年上升的趨勢。


其實這個調查結果,也和我們大眾的認知相吻合。現在的80後和90後,活的都比較自我,更追求自我認同和自我實現,不再像祖輩一般為孩子而活。而且,現在的社會輿論也相對寬鬆,對單親家庭的接受程度也比較高。


最後總結:


為了孩子,而忍氣吞聲,在我看來,其實並不可取。孩子不應是你不離婚的藉口,是否離婚關鍵還是看你自己,而不是孩子。另外,就算離了婚,也不代表孩子就不幸福。高衝突的婚姻中,孩子的幸福指數反而更低。所以,如果要離,就不要拿孩子做擋箭牌,如果不想離,那就好好的去修復你們的夫妻關係。(end)


我是江峰,專注情感領域,關注並私信我,你將獲贈《深度案例剖析與實操》課程。遇個人情感問題,也可以私信我~

江峰說情感


身邊許多離異家庭,我就是一個單親爸帶大的,母親與別人重組家庭,父親獨自一人帶著我與大我一歲的姐姐東奔西波,其中心酸現在憶起都會淚目。最無助的是:在桂林討生活時,寒風天父親在外擺地攤跌倒(他有高血壓),那時我五歲,姐不到七歲,在租房裡兩人扶不動站不起的父親!身在外地,此種無助是永世難忘。我們被好心人送回家(年齡太小,完全不知道他們是誰也無聯繫方式,在此我深深地感謝你們),從此父親拄柺棍(半邊風)繼續討生活,10隨時由單親變…。我跟姐相依為命,挖田挖地…我想說離異後孩子承受的痛苦是你遠遠想不到的,別說現在年代好了時代不同了。我姐前年也離婚了,不過去年合了,不是因為別的,就為自己的骨肉!我一個兄弟離婚幾年了,他小孩從此變了(讀初中了),沉默寡言。

但,話又說回來如果一方太過分,實在是過不下去,要離還是得離,就當自己當時瞎了眼!但離後請雙方善待孩子!還有句話我想說:日子是過出來的,心誠相對,彼此包容,相互理解,多溝通才會過出幸福的生活。斤斤計較,點滴記心裡,你家是你家我家是我家這不是生活還不如一個過得暢快!僅僅是為了孩子而倍受煎熬的做法我也不贊成,這樣自己受苦,小孩照樣得不到好的生活環境!

因此為了孩子不離婚,將就過日子並無誰對誰錯,任何事情不能一刀切,根據不同情況酌情處理!


用戶6263111198569


感謝系統推薦!

夫婦之間吵架冷戰成了家常便飯,我非常理解您的苦惱。您自己也給出了兩個選擇,一個是為了孩子將就生活一輩子,一個是果斷離婚開始新生活。您現在不知道怎樣去選擇,我也不能替您選擇。但是我想和您探討幾個問題,可能會對您有所幫助。


1.對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擁有和睦的家庭

這是所有人公認的結論。孩子擁有一個和睦的家庭,爸爸和媽媽非常相愛,每天一起吃飯,一起開心的玩耍。在孩子眼裡最想要的,是自己開心,媽媽開心,爸爸也開心;對孩子最好的影響就是,爸爸愛媽媽,媽媽愛爸爸。

遺憾的是,相比於對孩子的愛來說,沒有血緣關係的夫妻兩人之間的愛,顯得太脆弱了。它有時候會隨著時間的流淌而逐漸消失。從此,這個家慢慢的失去了溫度,丈夫和妻子性格上越來越不合,吵架冷戰成了家常便飯。本應幸福的家庭開始了不幸的生活。


讓人感到無助的是,這種愛並不隨著人的主觀意願而動,不是想要回來就能回來的。我們當然想為孩子營造一個溫馨的家。可是,每天夫妻相見,依然會控制不住的爭執、吵架和冷戰。心一次次的被傷,一次次的失望,直到最後徹底涼透,不再抱任何希望。

但是你們還都是愛著孩子的,於是你們認為,離婚去尋找新的生活就會傷害了孩子。所以你們打算犧牲你們的終身幸福,就這樣將就著過下去。我不得不為父母的偉大無私感到欽佩。可是,作為父母的我們,真的懂孩子嗎?


2.我們真的懂孩子嗎?

聽好多求助者這樣嘆息,“我真的想離婚,可是離婚就苦了孩子了”。我曾和他們一起反思,對孩子造成傷害的,真的是離婚嗎?後來發現,我們都想多了。

你會覺得,離婚後孩子一定會很痛苦,因為他見不到爸爸和媽媽了,可是,你想想平時,有多少時間是在陪孩子?孩子真的是在生活中缺不了你嗎?那些夫妻不睦的家庭,往往都是喪偶式育兒。


你還會覺得,離婚後孩子看不到你們相愛了,也會難過。難道,孩子看著你們家常便飯似的吵架冷戰,就是相愛了嗎?

這些都是大人們自己一廂情願的想法。孩子才不管你這一套呢。

對於他來說,爸爸媽媽每天是不是開心,是不是和睦相處充滿歡笑,以及這個家裡能不能感受到有關愛的溫度,這些才是他切身能感受到的。

最讓我動容的關於離婚的話就是出自孩子之口,“媽媽,你們分開吧,我不想再看到你不開心了。”孩子雖然不懂你的情感,但是他能感受到你情緒的好壞,他知道痛苦是不要的。


3.不幸的婚姻對孩子的影響

對於一個夫妻不睦的家庭,孩子每天生活在這樣一個家庭氛圍當中,經常看到你們的痛哭、沉默,看到你們的挖苦、咆哮。時間久了,他就會認為,哦,原來婚姻就是這個樣子啊。

看到不相愛的兩個人,經常在一起吵架冷戰,看來婚姻裡事情的解決辦法,就是這兩種啊,要麼是吵架要麼是逃避。於是多年後,他的婚姻也過成了這個樣子。

婚姻好可怕啊,不相愛的兩個人,整天要麼吵來吵去,要麼誰也不理誰。既然這麼痛苦,他們為什麼還要在一起?這不是跟牢籠一樣嗎?我以後再也不想結婚了。

他甚至會聽到媽媽說“媽媽就是為了你,也不能和他離婚”。哦,天哪,為了我?難道他們在一起就是為了我嗎?是不是因為我,才讓他們不能分開?原來是我的原因造成了他們的痛苦,要是沒有我,他們就能分開了。於是他······


4.將就生活是真的為了孩子嗎?這個鍋孩子不背

說到這,我們應該能夠有所領悟。父母離婚對孩子肯定是不利的,但將就的生活對孩子會造成另外一種傷害,這種傷害甚至會影響到他以後的婚姻觀和家庭觀。

所以說,兩人選擇痛苦將就著生活是為了孩子的幸福,這是說不通的。除非你們能做到在孩子面前表演一對恩愛夫妻的所有,可是你們做不到,誰也做不到。


5.不睦的婚姻,離婚還是不離婚,這是個問題

針對這個問題,我想主要是兩方面的考慮。一是自己能否生活的幸福,二是對孩子的傷害要降到最低。

第一、首先要嘗試能否挽回,能否各自反省並重新找回幸福的生活。如果你們真的沒有了夫妻感情,受不了每天的爭吵冷戰,不想再這樣痛苦不幸的生活下去,同時又沒有情感和睦的可能,那不妨就選擇放手。已經是最壞了,離婚後哪怕是單身,也是比現在更好,起碼不會更差。同時,離婚後也是給自己一個重新選擇的機會。

第二、既然婚姻不能回到原來,將就的婚姻又會對孩子造成長久的傷害,那與其強顏歡笑的勉強度日,不如對孩子坦言相告。和他說“你也看到了,爸爸媽媽感情不好經常吵架,所以我們現在要換一種方式相處。但我們永遠都是愛你的爸爸和媽媽”。

我們不應該把我們成年人的心態投射到孩子身上,不要把孩子複雜化。他們在乎的就是父母對自己的愛,以及他最關心的爸爸和媽媽是否是快樂的。


總之,對於婚姻來說,體驗最深的還是自己。選擇無所謂對錯,但面對將就的婚姻,是一定要尋求改變的。要麼我們試圖讓婚姻重新回到原來,重新修復夫妻間的情感;要麼我們就選擇放手,並對孩子坦誠相告。如果兩人都是很愛孩子的話,那就做好離婚後的安排,以使孩子的不利影響減到最低。(end)


我是大象生,感謝您的關注和點贊,歡迎在評論區留下您的觀點!


大象生


這個問題有很多人回答過了,而且基本上都是各種各樣的觀點都有了,很詳細很全面,但身邊的一個特例還是想告訴大家,怎麼做都是痛苦的,一定要好好學習好好相處!

小青是個八歲孩子的媽媽。

她來自一個大家庭,從小就聽著父母吵吵罵罵的長大,有時父母還會動手,她和哥哥姐姐躲在角落裡😭哭😭著抱成一團,看著爸爸的大手扇在媽媽臉上,留下一個巴掌印,媽媽扯著爸爸的衣服,抓撓的臉上一道道的血痕......有時她們會上去拉架,氣急敗壞的父母會呵斥甚至踹開他們,家裡經常狼藉一片,幾天硝煙不斷......

長大以後,小青發誓寧可不嫁也不能找個冤家對頭,她拒絕了好多追求者,只是想找個好脾氣的,能包容的。

後來家裡親戚介紹了一個親連親的小夥子,看著性格開朗愛笑,對人也親熱,相處一段時間感覺還不錯就結婚了。婚後一年有了孩子,生活走上了正規。每天小青帶孩子去單位託兒所,然後再去上班,下班接了孩子回家交給他就做飯洗衣服,吃完飯給孩子講故事就帶著睡覺了。

本以為生活就這樣平靜的過下去,但偶爾一晚的起夜打破了她的美夢,她看到在另一個房間的丈夫正在看毛片,畫面簡直不堪入目!她不敢相信自己的丈夫,一個大學畢業的工程師竟然看這個!

他跟小青保證以後不再看了。可是不斷的在家裡隱藏的地方看到💿光盤,仍然是毛片。後來竟然要求小青一起看,還要求按照上面的做,天!有病吧?!誰能忍?!

於是爆發了戰爭。看似溫和憨厚的丈夫也舉起手來,看著兒子驚恐的眼神兒,小青萬念俱灰,她不想走父母的老路,她選擇了離婚,儘管丈夫提出要兒子不給撫養費的荒唐條件,小青仍然帶著孩子一無所有的離開了......

所幸後來遇到了自己的良人,對她寵愛有加,對孩子視如己出,現在孫子都有了,一家人幸福快樂的生活讓人感覺就是原生家庭一樣。


我的房子我做主


題主的這個問題我在調解同學或同事的家庭矛盾中經常遇到,說的最多的也是為了孩子不能離婚的話,這句話不能說是對還是錯,因為夫妻雙方的肩上都有養育孩子、教育孩子的義務,也有自由選擇生活方式的權利。

我因為是大學畢業,說話邏輯性強,有責任心,所以誰家有個吵架打架以前經常被拉去調解,據我的觀察,凡是夫妻離婚,孩子是最大的受害者,他們從小就受到小朋友們的歧視,性格會變的孤僻,容易走極端,學習也不會好到哪裡去,早早走向了社會,有的學壞成了少年犯。



夫妻兩人有孩子後的狀態有以下兩種:

1、不將就。有的是孩子還小,兩人一分鐘都過不下去了,匆匆忙忙辦了手續。有的是怕影響孩子學習,一直隱瞞離婚的事實,等孩子長大成人了才分開。我有個鄰居,夫妻兩人性格不合,見面就是諷刺挖苦各種互相傷害,早已經決定離婚了,怕影響孩子高考一直不敢去辦手續,等孩子上大學走後才走進了民政局的大門。

2、將就。兩人達成了共識,為了孩子湊合過吧,誰也不干涉誰的自由,高興了做你的飯,生氣了管你吃飯沒有。彆彆扭扭、迷迷糊糊過了一輩子,年齡一大也不好意思提離婚的事了,和別人一說起來就是為了孩子,只有委屈自己了。



以前想離婚麻煩,得開介紹信,單位裡的書記副書記知道了是輪番到你家做工作阻止離婚,離了好久了在單位裡都覺得抬不起頭。現在離婚簡單了,年青人基本上都屬於衝動型的,快結快離已不是新聞了,有的剛領證還沒走出民政局大門就去辦了離婚證,根本就不考慮什麼家人的感受。

為了孩子,夫妻雙方自己受委屈,湊合過吧,不管孩子,自己倒是能享受到快樂了,孩子毀了。中間的利弊,只有當事人自己權衡了!


上官天竹


可以非常肯定地說,這是錯的。什麼叫對?一定是婚姻美滿、家庭幸福、孩子在一個健全的家庭里長大,這樣的生活才是對的。

為了孩子不離婚,很可能會孩子自己和孩子一輩子。去年,我有個表姐離婚了,現在一個人帶著女兒在生活,成為了單親媽媽。雖然是單親家庭,但是她和孩子現在的生活,比離婚前好了幾百倍。

前夫嗜賭,還喜歡抽菸喝酒,一旦賭場失意,就回家拿老婆孩子出氣,自己的工資賭光了,就去和妻子要錢,要不到錢就偷、就打、甚至到最後表姐自己也沒錢了,他就偷表姐的嫁妝首飾去變賣。原本表姐的生活過得還是非常滋潤的,結果嫁了這樣的男人,生活一貧如洗,有一次竟然還偷了孩子補習班的學費去賭博。

現在表姐離婚後,雖然說一個人帶孩子比較辛苦,但是至少她的生活是非常安穩的,不用再提心吊膽,丈夫是否會打自己,是否會偷自己的錢。只需要把全部精力放在照顧女兒和做好工作,就足夠了。

原本她也想過,單親家庭會不會給孩子造成影響,但真正讓她下定決心離婚的,還是女兒。是十歲的女兒主動來勸她離婚,孩子和她表明,自己情願失去爸爸,都不願意有這樣一個嗜賭的父親。

很慶幸表姐有這樣一個識大體的女兒,錯誤的人一定要儘早告別,所謂為了孩子而不離婚,最終只會害慘了自己。新時代的女性,從來沒有說離了誰就活不了了。


賽客傾訴2


我親身經歷告訴你,第一有了孩子會不選擇離婚,但是婚後生活為了孩子們將就過,等孩子們大了依然沒有愛或者性格都磨合不到一起,傷害的還是自己,孩子終究會長大的一天。就比如以前我常常看到父母吵架鬧離婚,後面媽媽和爸爸分開各自工作的工作做生意的做生意,因為我們父母又相聚到了一起,但是總覺媽媽很不開心,還經常因為壓力大或者是某種原因看到母親常常掉眼淚,我都看在眼裡特別心疼媽媽。問了母親又不願意告訴你。到了自己的婚姻,才知道有多痛苦不堪回首,兩人結婚不到一個月就分開了,後面因為自己背井離鄉,受到親人的辱罵,那時候老公也不理解,差點就跳江自殺了結算了,在後面回到自己家鄉,過的很好,覺得兩個人真的是非常不合適,後面提出離婚,可他卻不願意跟你離婚,說是他要找到另一半才會跟我離婚,經常電話☎️說不到兩句,就吵架掛掉了。直到後面才體會媽媽給我的忠告,是真的對,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現在離婚了,反而覺得很輕鬆,跟這任愛人過的很好,主要還是性格各方面挺合拍的那種。壓力大了矛盾時長偶爾也會有,但是他都是比較遷就我比較多一些。


三寶媽媽的生活日記


什麼叫少來夫妻老來伴,現在的人也只考慮眼前,說什麼時光太長,不將就……等著孩子們長大了在離……現在的感情價太底了,出軌,情人亂七八糟,有點小矛盾就鬧,有點問題就吵……

說說我身邊的事,我叔以前就是個渣男中的渣男,吃喝嫖賭抽樣樣都有,還打老婆,村裡人都知道此人太壞,現在50多了,反而變的很好很好,以前家務都不幹,現在全包,對我嬸嬸很好,有次家族一起吃飯,我嬸嬸說現在的日子才叫日子,一子一女結婚了,也放心了

現在的婚姻因為生活壓力大,有時就一點小事,覺得委屈了,一吵一鬧……問題就來了……不反思自己,去指責別人,就算錯了,也不認錯,說什麼家不是講理的地方,其實家更要講理,好好珍惜一個完整的家吧,忍讓不是對外人,輸了贏了又何妨?


棄療大叔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無法說什麼樣的生活是對,什麼樣的生活是錯,婚姻本來就沒有固定的標準。但提問者這樣的情況,我還是有幾句話想說。

兩個人都很愛孩子,但吵架冷戰是家常便飯,這樣真的對孩子沒有影響嗎?

孩子是很敏感的,他能敏銳地感受到父母之間的情感交流,能感受到家裡的氛圍。大人吵架冷戰,孩子都看不到嗎?不可能的。我記得小時候父母吵架,那種感覺實在太痛苦了,媽媽經常說,要不是因為我們三個,她早就不受這份罪了。父母吵架,受傷最大的是孩子,這是不容置疑的,即使是一歲的嬰兒,他也能感覺到父母之間的不和。

另一方面,父母之間如何相處,孩子都看在眼裡,如果彼此之間總是吵架冷戰,那以後孩子也會習得這樣的方式,將其帶入自己的婚姻,難道父母真的希望孩子的婚姻也和自己一樣嗎?

既然愛孩子,就給孩子創造一個溫馨穩定的生活環境,讓他在家裡感覺都安全和幸福,而不是終日硝煙瀰漫。

大人經常吵架,因為孩子而維繫著婚姻,兩個人真的沒有任何怨言嗎?不會對孩子道德綁架嗎?

一般來說,一個人為了對方做出犧牲,是會要求對方予以回報的。就像提問者。兩個成年人因為孩子,而維繫著不幸福的婚姻,他們就不會因此而怪罪孩子嗎?在自己老了的時候,回想自己的一生,幾乎沒有在婚姻中得到過幸福,會不會對孩子說,要不是因為你,我早就離婚了。

其實即使父母不說,孩子也能感覺到,他知道父母不愛了,卻還在湊合,唯一的原因就是自己,這對孩子來說,就是一種無形的壓力。難道這就是對孩子的愛嗎?

一個家庭中,夫妻關係才是第一位的,夫妻不幸福,孩子很難快樂。

許多人認為,在一個家裡,孩子才是最重要的,其實不是,一個家庭中最重要的關係是夫妻關係,只有夫妻關係 穩定了,這個家才能穩定,而夫妻關係有問題,家也是風雨飄搖。

為了孩子而湊合,能湊合多少年呢?三年五年,三十年五十年?自己的幸福就那麼不重要嗎?難道父母的一生只是為孩子而活,就沒有自己嗎?

不愛的父母分開了,一樣可以愛孩子。有許多單親家庭的孩子,一樣健康快樂,有的甚至比健全家庭的孩子成長得更好,因為許多家庭,只是看上去健全而已,其實裡面已經千瘡百孔了。

如果是我的話,當我跟伴侶之間只剩下了吵架和冷戰,我會無比心累,我相信對方也是,這樣,我們都無法更好地去愛孩子,所以,那時候,分開是最好的選擇。

心力交瘁的父母,整天吵架冷戰的父母,能給孩子最好的愛?我不信。


跳跳媽03


我是為了孩子才離婚的,我女兒從滿月保姆就來了,照顧小女兒整整9年,她媽認為錢請你照顧孩子,我就不管了,小女兒跟她媽一點感情都沒有了,去年她媽媽出軌,我女兒得了抑鬱症,我女兒說有這樣的媽丟臉,今年離婚了,不管離婚不離婚,父母雙方都要負起照顧孩子的責任,不負責任的父母豬狗不如,我擔起照顧女兒的債任,現在我女兒恢復了健康,如果不離婚我女兒命都沒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