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在外,回家過年時你會先去拜訪誰?為何?

茶油師


到家第一件事給老爸老媽打完招呼,肯定給看看我奶奶了。年紀大了,我從工作就很少回家。奶奶看見我就開心多了。因為基本都是一個人在家。


小草要堅強oo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年是歲月的象徵,年是快樂團圓的企盼!

常年在外,回家過年首先應該拜訪的是父母!父母親才是你一生的牽掛。我的大哥在吉林工作,記不清那年了,大哥要回老家過年看望父母,把父母激動的見人就說,生怕人家不知道。快過年了,父母親歲數大了,但是年貨準備的挺全的,雖然數量不多,但也足夠吃上10多天。臘月二十八這天中午,大哥要回來了,父母親要我把哥哥姐姐家全叫上,屋子不是很大,飯菜很豐盛。接回大哥,父母親高興的合不攏嘴,當著我們的面大哥給父母親送上了喜慶的見面大禮和東北的特產,父親愛喝酒,帶了兩瓶東北人參酒。中午飯,兄弟姐妹們有說有笑,祝福父母親健康長壽,暢談各家一年的喜事開心的事,不知不覺二個小時過去了,因大哥旅途時間長需要休息,我們各自回家準備過年需要的東西。

大哥回家過年住了十多天,每天大哥和父母輪流到我們家走走看看坐坐,看到兄弟姐妹們的變化,大哥很是高興,不時給我們提出希望和建議。這個年過得特別充實,精神也特別好,年味也特別濃,兄弟姐妹們的感情特別深,孝敬父母的責任更加明確,家庭的凝聚力增強了,文明家庭的氛圍更加活躍了,祥和喜慶的年味、年年有餘的心情傳承著家庭的幸福和興旺,我們對美好生活更加嚮往,這個年過得真好!


萬壽無疆2018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我今年五十歲,是家中長女,我也是在外地工作,沒和父母在一個城市。

隨著年齡的增大,我發現我越來越思念和牽掛我的父母雙親,他們都年逾八十了,雖然和同齡人相比,因為生活方式健康,他們身體還算可以,生活都能自理,可畢竟年齡不繞人,爸爸有眼底黃斑,視力下降,生活有點不方便,還有肺氣腫,需要服藥。所以,我回家過年時,都是先去拜訪父母雙親,他們是我最牽掛、最想念的人,通常都是在回家前就問他們需要什麼衣服,什麼年貨,媽媽通常都會說什麼都不需要,我只能憑記憶感覺給二老買需要的衣服,到家後再和媽媽一起去置辦年貨,趕趕大集,逛逛超市,挽著媽媽的手感覺好幸福,和他們一起做飯,晚上和二老說說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以解父母的相思之苦,問問老人的身體和生活狀況,問問他們吃的什麼藥?仔細觀察他們生活和活動的細節,確定他們生活和身體狀況。

因為是節日期間,兄弟姐妹也會來團圓,前幾年爸媽還親自上陣去做飯,這幾年大部分都是我們去做,他們給指導指導,一家人其樂融融。臨走時我都會把觀察到的需要為他們做的事做了,衛生大掃除做做,還有他們需要我做的事,能馬上做的就馬上做,不能馬上做的都會在合適的時間去做了。

能去父母跟前儘儘孝心我覺得是做子女的最大的幸福,同樣,父母也會感到很幸福吧。


齊魯快樂行


我得先去拜訪我的兄長了,父親已走三十多年了,我外出時90多歲高齡老母親一直都是兄長在照顧。再說兄嫂也已近七十了,真的難為兄嫂這麼大年紀還得照顧老人家。

本來因為家有老人不宜遠行,但為了孫女能在她父母身邊上學,我們只好來到千里之外的大都市。事前將此事告之兄嫂時,兄嫂說“我們還能照顧老人家,你們先去吧,萬一有什麼事你們再回來“。

我們除了老母親外,己沒有任何長輩了,所以第一個值得我去拜訪的只有自己的親哥哥和嫂子。


茶油師


2020年春節馬上就要到了,看到這個提問頓時有一種歸心似箭的感覺。小編老家在廣西玉林市博白縣,遠在雲南昆明工作,可以說是常年在外,只有春節才能回家一趟,路程1100公里左右。

我老婆是廣東湛江人,我回家過年,除了父母,首先拜訪的肯定是岳父岳母大人。除了岳父岳母待我如親生兒子一樣之外,主要是湛江海鮮大餐太令我著迷了!

昆明到博白或者湛江都是全程高速,以前回家過年都是先回博白,年初二再去湛江拜訪岳父岳母,後來由於博白高速出口離老家比較遠,開了一千多公里路程,再走幾十公里的二級路,感覺非常的累。所以現在回去過年,我改為先回湛江拜訪岳父岳母了。由於岳父岳母家離高速公路出口近,幾分鐘就可以回到。而且岳母知道我們要回來,早早就備好飯菜等待我們到家。還有就是我們作為女婿對岳父岳母的尊稱是爸爸、媽媽,你們的習慣是跟我們這邊一樣嗎?你們的岳父岳母對你們好不好?








博白生活記錄


問題:常年在外,回家過年,你先去拜訪誰,為什麼?

答題:常年在外,若,回家過年,先去拜訪一位老太。

一位老太,年近九旬,智慧理家。養育二個孩子。己為在身邊的孩子成家,建房。而今,那位男孩夫婦的孩子,今年某大學畢業,之後,應聘到某市單位工作。相信,老太與他們全家人心境在今年春節特別歡樂。

老太對另一個女孩經常關注。婚後外住。至今,年齡六十有餘。這位女孩也與人婚後有了自己的家。這位女孩的孩子也有了自已的家,有了自己的孩子。人們常說,有老媽在,在老媽面前,多大歲數,總是孩子。老太,如同天下父母一樣,懸心關心的總是自己的孩子。老太常來電話,問的還是那麼幾句話,你們過的可好?年復一年,月復一月,日復一日,也都是這麼幾句話,不是重複,而是老太作為老媽的心。常年在外,若,回家過年,先去探望這位老太。因為,老太,是我家婦的老媽。

而我的老爸老媽己乘鶴西去二丶三十年。前先天,先後有於2號晚上丶5號晚上在夢境中分別與老爸丶老媽在老宅忙著家庭什麼事務。也許是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每逢節日倍思親。在夢境中的老爸丶老媽丶與我們都象十五丶三十三年前那樣在家裡生活場景。爾今我雖說己經年近奔七,對老爸丶老媽撫育我們兄弟姐妹成長的辛勞之記憶永在。

有說,知道處事年漸老,知道孝順父毌亡。也有說,父母在,不遠行。也有說,可憐天下父毌心。也有說,世上只有媽媽好。也有歌名,常回家看看!


SN北郭


本人九五後,上大學這四年和工作一年,基本上一年回家兩三次,每到放假回家後,第一個就會先去奶奶家,這是我們家的一個家風,無論是爸爸,姐姐,還是我,只要快過年回到家,第一頓午飯就是我們買好豬肉,或雞肉去奶奶家包餃子,或者燉雞吃,還是給老人家買些甜點,水果,亙古不變的十幾年來的規矩,希望2020年在外奔波的你,回到家裡去看望我們身邊的老人,祝他們身體健康!




笑迎生活你開心就好


常年在外為家庭生計奔波!每年過年是我最期待的時候!也是心靈歸屬的時候!因為我是和父母住在一起的,所以我每年回到家問候過父母之後,我都會帶一些營養品到我的爺爺奶奶以及長輩家裡去坐坐聊聊!瞭解一下他們身體的狀況!和近期發生的事情!因為他們的年事已高!身體因為年輕時候的操勞!也是有或多或少的勞疾!行動不是很方便!所以每年回去我都會盡自己的能力去幫他們把屋裡哪裡壞了或者房子哪裡需要修補的地方幫他們弄好!



大展微紀錄


我也是長年在外工作,一年當中會抽點時間回去一兩次,過年回去一般我先會去拜訪經常來我家看望我爸的好朋友,因為在我們家,我們做子女的經常在外面,而我爸的好朋友在我們沒在家的這段時間經常關照父母,也經常過來和父母談心,聊天,無形當中就像個親人在旁邊,有什麼困難他們都立馬給父母解決,做子女的都沒能在身邊陪伴,所以很尊敬父母的好朋友也很感激他們。


北山裡青青


我們家的習慣是回家第一件事先去看看奶奶,因為爺爺不在了,奶奶今年88歲了,我每半年回去一次她都不認識我了,我跟她聊一會兒才能記得我是她孫女,之前是每次爸爸陪我去,自從我結了婚每次都是老公陪我一起去看奶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