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大灣 林氏三兄弟

林家大灣 林氏三兄弟

從團風縣回龍山鎮向北走五六里路,有一座形如山羊的白羊山,白羊山南麓,就到了林家大灣。這是一個風景秀美的小山村,全村都姓林,沒有其他姓氏。林氏家族淵源深厚,據林氏宗譜記載,乃商朝皇室少師比干之後。我曾到過河南衛輝拜謁比干廟,瞭解比干為什麼成為中華林姓之太始祖的典故。

林家大灣 林氏三兄弟

商紂王喪盡天良,剜心處死比干後,仍不罷休,還要滿門抄斬。比干夫人身懷有孕,連夜逃於長林石室之中,生下兒子,起名曰泉。追兵捉拿,問及孩子姓氏,比干夫人看著樹林,急中生智,說"姓林",這才躲過一劫。"牧野之戰",周武王滅了殷商,念比干是個了不起的忠臣,又聽說比干兒子的經歷,很是感慨,故改名曰堅,賜姓為林。這就是林姓始祖的來歷。

林家大灣 林氏三兄弟

白羊山有靈,大灣水有性,在此居住的林氏家族到了第八代,卻孕育出林氏三兄弟,林育英(張浩)、林育南、林彪(林育蓉),他們在中國近代歷史上都赫赫有名。

林家大灣 林氏三兄弟

首先,我們來到了林育英(張浩)故居。林育英,1897年2月生,與林育南、林彪是一曾祖父之孫,也就是堂叔伯兄弟。1922年2月,由惲代英、林育南介紹入黨。1924年5月赴蘇聯莫斯科共產主義勞動大學學習。1933年1月又奉命赴莫斯科任全國總工會駐赤色職工國際代表和駐共產國際代表。

林家大灣 林氏三兄弟

1935年7月化名張浩秘密回國,在陝西瓦窯堡找到了與共產國際失去聯繫的中共中央,傳達了共產國際指示,促成了瓦窯堡會議召開,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奠定了理論基礎。又以共產國際代表的特殊身份,力勸張國燾取消第二"中央",北上抗日,實現了三大紅軍主力會寧大會師。這都是他的突出貢獻。

林家大灣 林氏三兄弟

可惜,張浩在對敵鬥爭中負過傷,遭受過嚴重迫害,身體不好,擔任129師政委不久,便因病調回延安,一面治病,一面負責有關工人運動。但還是沒有治癒,於1942年3月6日不幸病逝。

林家大灣 林氏三兄弟

毛澤東說,林育英是一位很好的同志。他的去世,是我們黨的一大損失------為了表示我們對他的敬意和懷念之情,我提議,他的靈柩由我們幾個主要領導人親自抬。這就是毛澤東一生中唯一一次執紼抬棺。併為林育英題寫了輓聯:"忠心為國,雖死猶榮"和墓碑。

林家大灣 林氏三兄弟

又走一段路程,我們來到了林育南故居。門匾:"忠烈千秋",門聯:"震盪華夏尋求真理鬧革命,解放神州血灑江城為人民。"林育南,1898年12月生,雖比林育英小一歲,卻是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之一。1921年7月,惲代英、林育南等利群書社的成員,聚集在白羊山下的"浚新小學"內,決定成立"共存社",並明確提出,為實現沒有剝削和壓迫的共產主義為最終目的,標誌著惲代英、林育南等先進青年已走上了馬克思主義的道路。

林家大灣 林氏三兄弟

此後,林育南長期從事中國工人運動。1923年參加組織領導了震驚中外的"二七"京漢鐵路大罷工。1930年起任全國蘇維埃區域代表大會中央準備委員會秘書長,1931年1月,因叛徒告密,被捕,2月7日,在上海龍華英勇就義。

林家大灣 林氏三兄弟

林育南與林彪是一祖父之孫,親叔伯兄弟,比林彪大8歲。林彪就是被這兩位兄長帶出來參加革命的。

林家大灣 林氏三兄弟

"男兒不展風雲志,空負天生八尺軀。"林彪要考黃埔軍校,林育南大力支持,臨行前,忙給廣州熟人、朋友寫信,託他們照顧林彪,還抄了一首秋瑾的《赤壁懷古》詩鼓勵他:"潼潼水勢響江東,此地曾聞用火攻。怪道儂來憑弔日,岸花焦灼尚餘紅。"並說,秋瑾,一位婦女尚且能夠馳騁沙場,我們七尺男兒更要奮發圖強,有所作為。林彪說,大哥,請放心,此去黃埔,投筆從戎,一定要好好幹。

林家大灣 林氏三兄弟

林彪是這麼說的,更是這麼幹的,後來,一下子成了開國元帥、軍事家,遠遠超過林育英、林育南兩位兄長。據老鄉介紹,僅1968年至1969年間,就有百八十萬人前來林家大灣"瞻仰林彪故居"。

林家大灣 林氏三兄弟

林彪故居,一共有兩處,一是老屋,即林彪出生地。據老鄉講,林彪出生時,天剛發亮,父親見池塘中荷葉上滾有露珠,不由給兒起名,叫林育蓉。可是小孩生下來就病病怏怏,柔弱得像個女孩。為了給他增加陽剛之氣,父親又想起生他時,他母親曾夢見一隻大老虎,他就降生了,就又給他起了個學名"彪",寓意小老虎的意思。這就是林彪名字的來歷。

林家大灣 林氏三兄弟

等到5歲,他們就搬到了新屋,緊靠白羊山,據說這是一塊風水寶地,1979年拆毀,1995年由林彪大哥的兒子按原樣復修,現稱"帥門",門聯是:"金屋玉堂故稱福地,德門仁裡自是安居。"主要是想開發當地人文資源,發展旅遊事業。在離村不遠處還建有"林家大灣軍事展覽館",陳列著林彪史實圖片,以及四野的編制序列。

林家大灣 林氏三兄弟

帥門,主要陳列有林氏家人及黃岡名人的圖片資料,特別有黃克誠同總政治部百科全書編輯室三同志的講話,他說:"你們寫人物誌,要學習司馬遷------用歷史學者的態度,去評價歷史人物------林彪在我軍歷史上是有名的指揮員之一,他後來犯了嚴重的罪行,受到黨紀國法的制裁,這是罪有應得。但是在評價他的整個歷史時,應當分為兩節,一節是他在歷史上對黨和軍隊的發展、戰鬥力的提高,起過積極作用。另一方面是他後來對黨、國家和軍隊的嚴重破壞,造成了極為嚴重的後果。這樣,兩方面都寫明確,不含糊,才符合歷史事實。"

林家大灣 林氏三兄弟

林向榮

還有林彪外甥女寫的一篇文章:1937年春,我的二舅林彪給家裡寫信,告知家人國共合作,我的外公林明卿決定讓我三舅林育菊(林程)到延安去看看,三舅回來,哥哥告別年輕守寡的母親離開黃岡縣程德崗魏家灣,同四舅林向榮、表兄林欣然一行9人奔往延安------

林家大灣 林氏三兄弟

看到這裡,倒讓我想起了林向榮之死。林向榮原來是林彪的親兄弟,嚴格地說,林家大灣不應該是林氏三兄弟,而應該是林氏四兄弟。林向榮原是66軍五九零團團長, 1949年3月,在解放太原戰鬥中犧牲,後安葬在石家莊"華北烈士陵園"。今年清明節,在祭拜革命先烈時,我一個墓碑一個墓碑的瞻仰,才發現了他的墓。他的死,純屬是閻錫山這幫敵人不守信用,他們打出了白旗,並用擴音機喊話,"同意休戰,請貴軍長官前來商談受降事宜"。"兩軍交戰,不斬來使",這是從古至今的戰爭法規。可這些喪心病狂的敵人,原來是詐降,哪管這些,當林向榮與警衛員騎馬過去時,突然開了槍,林向榮就這樣壯烈犧牲,十分可惜。

林家大灣 林氏三兄弟

看完帥門,我們向"林家大灣軍事展覽館"走去------

九口2019-11-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