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在家的書法愛好者如何安排一天的學習?

我自飛揚66


這個問題你問對人了,我就是退休後學書法的,認真的勁頭不亞於年輕求學。我是這樣做的:

1作息規律,同上班一樣。

2上老年大學,每週半天。

3每天鍛鍊半小時,曬太陽半小時,有時重複。

4每天練字2小時以上

5在電腦學習,書法與其它知識,傳達自己的知識,我是藥學工作者,常寫保健方面的信息。我的博客很受歡迎。訪問人次達85萬至多。

6心態平衡,合理飲食,確保安全健康。身體好就可以心想事成。

以上六點滿意了吧?


劉桂賢—夕霞書齋


退休了著實清閉許多,是學習書法非常有利的條件,可以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但是,由於體質和思維能力的下降,不可能過度增加時間和強度,還必須科學規劃安排。



一、早上,“知識充電"半小時。

早醒是上點年紀人的最大特點,因為時間較早,戶外晨練不宜,幹什麼呢?閱讀,增加自己知識的內涵!或披衣床頭,或起床坐於沙發,讀讀書,太愜意了。

知識充電很有必要,書法是書寫藝術,沒有一定的藝術規範、技巧是不行的,沒有一定的文學俢養也是不行的,這都需要學習積累,充電充實。

經過一夜的休息,這時體力、精力均達到了頂峰,尤其是記憶力最強的時候,學學書法技巧常識,看看文學方面的書籍再恰當不過。



具體有以下幾個方面:

1,書寫方法的識記。比方說對一個筆畫,怎麼起筆,怎麼運筆,字形結構和章法的安排,大小錯落等等,這些純技巧和方法的東西需要我們去識記。

2,書法理論的識記。中國書法史上有很多膾炙人口的名篇名作。這些理論性的名篇名作對於書法本質的探討以及書寫技巧都是很有價值和意義的,如果能把這些理論性作品加以識記,那麼對於以後的學習和研究會有很大的幫助。比如,唐代著名書法家孫過庭的《書譜》對於書法本質的探討,以及對唐代書法現狀的描述比較清晰準確。

3,對於書法常識的識記。比如,名家生活的年代,書法的風格技巧,代表性的篇目,以及理論性的藝術主張,這些在學習書法過程中是不可或缺的。

4,詩詞、名著的欣賞與感悟。不僅對今後作品內容的創作有益,更能培養創作的情感,豐富創作的內涵。



二、下午,“複習鞏固”一小時。

一般說來,上午事情較多,再加上晨練後的倦乏、午飯、午休較年輕人的提前,所以,上午時間比較倉促。這樣,午休後的練習就必須了。退休後的中老年人一般午休時間較長,起床後往往三四點鐘的樣子,學習一小時是可行的。幹什麼呢?複習鞏固前天晚上的內容啊。任何學習都需要複習鞏固,中老年人易忘更應該複習鞏固。總結反思前晚的不足,再重新演習,相當於學校比較流行的“二次過關”吧,有必要也可以寫寫心得日記。



三、晚上,“潛心入境"一小時。

到了晚上,一切歸於安靜,周圍也無打擾,是書法臨摹或創作的最佳時機。沏上一杯香茶,凝神定氣,潛心入境,盡享書寫的樂趣吧。

但竹韻提醒您別入迷過度,偶而深夜可以,但不可常態,畢竟年紀不饒人啊!

以上只是針對在家自學自練情況講的,參加培訓班的中老年朋友可借鑑、並適當調整。

(圖片來源於網絡,若有需要,告知刪)

我就是竹韻,感恩和您在文字裡相遇,更感謝您的閱讀、關注和點贊!一路前行,真心陪伴!


我就是竹韻


自學書法得學出門道學有收穫才好堅持下去,所以自律和正確認知書法我以為最關鍵。

一.堅持足夠的基本功練習。從楷書入門,從田楷開始學筆畫\\偏旁\\間架結構,筆畫規範結構到位之後再去臨帖,體會名家風采。田楷當標準動作,名家當發揮。同樣道理行草書也可以如法炮製。

二.自律的重要性體現在足夠的量的保證。確實練到一定的數量和質量才會有提高。

三.老年大學是個交流的平臺,交流有益。

四.時間充裕,可以分作早晚兩段,分作基功和實操。有個大目標,分作小目標,早上練相關的基本功或臨帖,晚上自己寫作業。

五.健康鍛鍊很重要。

總之,書法先當作技術學習,標準楷書、行書,然後再擴展。

個人拙見而已。



老陳聊書法


過幾年回答您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