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騎摩托車的時候,總感覺右轉彎沒有左轉彎那麼靈活那麼自然呢?

46181677221318487646


跟摩托車的油門設計有關。左轉時之所以感到靈活,是右手推方向把時滑拉油門的那一丁點動力帶來的順暢。右轉彎時難免會小回一點油門,其次,左轉是大彎,右轉是小彎,轉彎行程長短也有影響


DW文豪


這與什麼大腦左右邊協調,駕駛室在左右邊,或者與亞洲和歐洲等等都沒有關係,我們的感覺就是無論是跑步還是騎車總感覺左轉彎比右轉彎要穩,要靈活,即使我們在操場賽跑,也是逆時針跑左轉跑,而不是順時針右轉跑,看評論區這麼多的回答,答案真是千奇百怪,什麼樣的答案都有,但正確的答案沒有一個,讓我來告訴你真正的原因是什麼,說出來會讓大家感覺到很奇怪,但這就是原因。記得上高中的時候我們學過地理課,地理課上有一個名詞叫“自轉偏向力”它是由於地球的自轉產生的,老師專門講過,正是由於這個原因,讓我們生活在北半球的人才感覺到左轉彎要比右轉彎穩,靈活,所以,這個東西只與地球的北半球和南半球有關,與其它任何因素都無關,簡而言之,只要你是生活在地球北半球的人,無論是在哪裡,都會是這個感受,相反,要是南半球,會和我們的感受相反。


名字太長真不好起


我自己幾十年前就有了這樣的疑問!那時候,我騎自行車的時候,突然就發現,左轉彎比右右轉彎輕鬆容易的多,一直到後來騎摩托車的時候,也是這樣的感覺。我現在正在考駕照,練車的時候,同樣也是覺得左轉彎比右轉彎輕鬆容易啊!真是奇了怪了!


老齊2706


看到這個題目,相信對於每個摩友來說的確是說到心坎裡去了。我也看了其他人的評論和回答,都有一定的道理。

從人體生理結構來說,不應該出現左右的偏差。試想我們在走路的時候就沒有這種感覺。考慮再三,我認為這與我們現行的道路交通規定有直接的關係:行人靠右走。在這個規則下的人們,在駕車參與道路交通行為的時候,人或者車的右邊通常來說不是懸崖,就是山體,或者溝壑,相當於身體的左側來說,安全的空間太小了,左側是己方一側的道路和對方一側的道路,而且是平整的路面,所以出於自我安全和自我保護意識的需要,於是題目所說的那種狀況就會很自然的出現。假設我們的道路交通規定是行人靠左走,那麼,我們的感覺恰恰相反。這是人的大腦對自我安全意識做出的正常的生理反應。


奔跑吧兄弟43857139


確實有這種感覺。

人用左腦控制右邊身體,大多數人都是習慣性地用右手右腳來完成重要的動作。就是說人對右邊身體的感覺與控制要強於左邊。據此,摩托車的設計總是右邊是油門和剎車腳踏,因為控制油門和剎車都要做到精細。

當剎停摩托車時,右腳要時刻顧著踩剎車腳踏了,只能用左腳著地支撐,這時車要向左稍側,才能較穩定地扶好車。長此以往,我們就會習慣於車身左傾的姿勢。

我國交規規定靠右行駛,向左轉向時左方空位大,視線好,向右反之。當然地向左好控制,感覺好。

還有一點是以前在什麼書上看過,我們生活在北半球,地球的自轉運動會使上面運動的物體自然產生偏轉力,會使車輛左偏。(這個不敢確定)


獨孤求爛


我是驃騎府!資深摩托車媒體編輯,點擊頭像查閱更多精彩摩托車內容,歡迎關注!

這是一位頭條號為“把愛裝進每一部電梯”的朋友發起的問題邀請,驃騎府應邀來回答。

貌似這個問題頗具一點技術含量,驃騎府先來談談自己的理解,一點粗淺看法拋磚引玉,也希望能有大神來指正。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咱先說說體育圈內的那些事兒,看看能否從中找到一些靈感。

上圖為奧運會男子5000米中長跑賽道,可以看到跑道的方向是向左側轉彎,逆時針前進。

上圖為速度滑冰,前進方式也是以逆時針方向前進,也就是連續向左側轉彎。

上圖為美式印地方程賽車特有的橢圓形場地,以及正在比賽的賽車,可以看到其前進方向也是逆時針方向,即連續向左側轉彎。

也就是說,所有繞圈的比賽,不論是田徑項目,滑冰還是賽車,全部是是採用逆時針左側轉彎的方式,這是巧合嗎?

驃騎府不同意所謂的交通規則的原因導致的向右轉彎彆扭的說法,原因很簡單,不管是英國還是澳大利亞,日本,香港等地區(左舵)的車手,同樣對於向右轉彎感到一點彆扭,更是與地形什麼的沒關係,因為即使是在視野開闊毫無遮擋的賽道情況下,向右轉彎也比向左轉彎要彆扭,不信你可以下賽道試試。

所以,驃騎府還是認為“左右有別”的情況是存在的,看下圖。

從生理角度來講,人類大腦的左半球支配右半身活動,負責處理諸如語言、抽象思維、邏輯推理、數字運算等,被稱為“抽象半球”,而大腦的右半球支配左半身活動,負責處理音樂,顏色,空間,距離,節奏,位置等等形象思維,也稱之為“感性半球”。從進化角度來講,本來人類的左右大腦半球是沒有誰更發達的差異,例如人類近親靈長類動物,就不存在左撇子,左右前肢都一樣運用自如。但是到了人類這裡,因為語言的出現,使得左右大腦半球的發達程度出現了差異,也就是說,負責語言的左半球大腦突然之間變地更發達了,進而導致右手的使用頻率更高,也就是說,大多數人都是右撇子,只有大約百分之十的人,是偏向於用左手,也就是俗稱的“左撇子”。

再舉個例子,如果大家打過籃球,或者有過跳遠的經歷,就應該有體會,籃球三步上籃的時候,或者跳遠起跳的時候,大多數人都是用左腳起跳,這個沒毛病,對吧?因為這個時候就是右半球大腦在控制著你的左半身進行精確的活動,用左腳起跳,節奏和距離把握得更精準。

那麼對於摩托車轉彎來說,實際上也是考驗車手對於空間距離和位置判斷能力的過程,這個時候的右半球大腦是在高速運轉和思維,向左側轉彎,車身和身體左傾,你會不由自主的用左腳支撐你的身體重心,這個過程熟練而流暢,就如同是打籃球時的三步上籃最後的起跳,非常順暢。

向右側轉彎,車身與身體重心右傾,你也同樣會不自覺的用右腳來支撐你的身體重心,這個時候右半球大腦就有點不樂意了——說好了這事兒歸我管的呢?你老左來湊什麼熱鬧?

然後你就會感覺到右腳的支撐力度與身體重心的協調性上不如左腳那麼精準,因而就會產生一點彆扭的感覺。這就是騎摩托車向右側轉彎大多數人會感覺彆扭的原因。

當然,這個問題可以通過不斷的磨鍊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甚至完全不在意向那邊轉彎,舉個驃騎府自己的例子吧!

前幾天去馬丁公路玩,路況相當好,各種彎道和山路,實在是摩友跑山打開的聖地,驃騎府一時也沒忍耐住,跟著小夥伴們也激情了一把。

看上圖可以很明顯的看到,後輪胎的右側磨損程度明顯比左側更接近輪胎邊緣,也就是說右側的壓彎傾角更大。

好了,就到這裡吧,個人看法而已,希望大家留言與驃騎府多交流!


驃騎府


這個問題也困擾了我好久,後來自己慢慢琢磨出一點原因,不知道對不對。像我長沙的,騎摩托一般是丘陵地帶的路上跑,路邊的植被一般都比較茂盛,而且我們國家又是靠右行駛,在右轉彎時一個植被遮擋再加上一個右行的原因造成視線盲區和視線距離要比左轉的大很多。左轉彎的話,在同樣條件下要比右轉彎的視線距離和視線盲區好很多。所以就會讓人覺得左轉比右轉能更從容的過彎。這是我個人的看法,對不對歡迎各位摩友討論討論。順祝各位摩友騎行快樂!記得安全騎行。


馬的走日的


習慣了。比如方向盤如果讓你一隻手操作的話,很多人會喜歡左手打方向。。。這是因為左手打方向右手可以做其他動作,而右手打方向左手操作很彆扭。摩托車也一樣,過道口付錢一定在你左邊,你不可能右腳落地。只能左腳落地。開車的時候,如果靠邊停車操作導航和打電話或者做其他事,你也只會左腳支撐,久而久之,向左傾斜就習慣了,往右轉彎小而且平時車輛停靠喜歡向左傾,右傾心裡會有異樣感覺,如果覺得右傾彆扭。習慣養成而已,不用刻意去改,再改也改變不了左傾的使用頻率。


有個中國人


確實感覺是這樣的。因為騎摩托車是靠左手把握控制車的方向。右轉彎時左手離身太遠也不好控制車的行駛平穩。如左轉呢。左手靠裡近身。容易把穩車子平穩。行車時右手是控制油門靈活加速與減速。右手只是輔助做用。所以向左轉彎就覺得比較自然些了。


用戶9824145399392


其一,可能因為人的左右半腦的協調不一樣,左半腦比有半腦協調要好一些!

其二,左拐彎時,離心力向外,不易於對面過來的車輛相碰,所以膽子大一些,而右拐彎時,離心力向路內,容易碰著對方過來的車,因此拐彎時,內心謹慎小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