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培訓班,輔導班都關門了,改為線上,合理嗎?

麥田與守望


合理,特殊時期特殊辦法,本身線上教育也是一種趨勢,而且線上教育可以根據個人情況看回放和安排學習的時間,甚至可以調整上課進度這樣的方式更人性化跟科學


5分鐘學會計


我一個大學同學,畢業後一直在我們縣城辦培訓班,前幾天他遇到我,他說現在培訓班太難辦了,讓給我他說說線上教育的一些看法。


他說前頭幾年,一年隨便掙個幾十萬不成問題,現在是難啊,本想這個假期掙點過年錢用的,但是又遇到肺炎病毒傳播,這個寒假是算泡湯了。

雖然現在開學延期了,但並沒有給他們帶來客源,因為他們做的一直都是線下培訓、線下輔導,對於線上的培訓他們是一來沒有經驗,二是沒有設備,現在就是困難期,現在交房租都快交不起了。


這就是現在很多培訓機構所面臨的問題,一方面是家長及學生對教學質量的要求不斷提高。一方面是受到線上教育的激烈競爭,線上教育是未來培訓機構必須要爭奪的一個領域,培訓機構如果不涉及線上教育那麼將會是很難生存下去的。

所以,現在很多培訓機構、輔導班關門,轉向線上教育也是被逼無賴,線上教育合不合理,我們暫且不談,其實不管和不合理,這是一個發展趨勢,因為線上教育投資很少,市場非常大,機會很多。

相信過不了幾年,培訓機構最終將會被幾家非常有實力的機構壟斷,而這些機構主要是以線上教育為主,就像現在的淘寶、京東一樣。

我是“地理視角看教育”,分享知識、用心解答教育問題,歡迎關注、留言評論!

地理視角看教育


不改線上難道等死嗎?

目前的形勢,輔導班肯定是開不了了,那麼如何生存呢?總要想辦法吧,改為線上就是目前最理想的方式。

因為不改線上,輔導班只有死路一條。

第一:不改,學生會丟失一大部分。

目前,疫情中,孩子哪也去不成,家長肯定會給孩子找點事做,不會讓孩子整天在家無所事事呢?那找什麼呢?肯定是線上輔導了。

你不開線上,家長肯定找其他輔導機構了,到時學生不跑完了。

第二:未來的輔導機構肯定是線上與線下相結合,滿足不同的消費群體。

比如一些自制力比較好的孩子,家長可能更傾向線上輔導;

比如一些距離輔導機構比較遠的孩子,可能感覺線上輔導更方便。

等等。經過這次疫情的洗盤,更多的輔導機構會轉變工作思路、工作方法。

未來的服務方向一定是線下和線上的完美結合。

當然,一下子從線下轉為線上,肯定有很多地方做的不是那麼好,比如:

1、老師可能不適應;

2、老師的教學方法可能還沒完安全改變;

3、學生的學習效果可能比以前差一些;

4、家長的反饋可能不是那麼滿意;

所以,我們的輔導機構一定要邊做邊解決問題,儘量讓我們的教學更適合每個孩子,讓我們的教學效果儘量更優質。

只有如此,輔導機構才可能走的更遠,才可能做大做強!

適者生存物競天擇,疫情之下,改為線上是每個輔導機構唯一的出路!


人生如夢LLH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面對當前的形式,倘若培訓班不能夠及時轉型的話,很有可能面臨倒閉的風險!


作為培訓行業的佼佼者,新東方和好未來早就開拓網絡市場了!

老穆在四年前,曾研究過新東方的私播課,也曾讓朋友去模仿,但他卻不以為然!

老穆認為,私播課做好了,也是很賺錢的!

老穆還曾看過這樣的新聞,有的老師在線授課,一節課就可以掙到20萬……

老穆起初還不相信,後來看了內容後,就相信了!

名師一節課賣10元,兩千多人同時在線,你算算吧!


就目前而言,培訓機構是不允許開門授課的,所以他們不得不轉到線上!

老穆認為,他們也是沒辦法的辦法!

作為家長,如果已經幫孩子報名了線下課程,但孩子又不想上線上課程的話,完全可以申請退費!

如果機構不退費的話,你可以到有關部門去投訴!

【結束語】

特殊時期,就要特殊應對!

網絡授課,或許是今後的一大趨勢吧!

朋友們,你們覺得呢?


老穆說語文


合理嗎?這個問題得看站在什麼角度,有三個角色:輔導機構,家長,吃瓜群眾。

鑑於你的問題,應該是家長角度。咱們就站在家長角度來看。

第一,現在網課興起,很多輔導報就是網課形式教學,假設你報的就是這類的課程,這樣就比較合理。區別就是沒用輔導班的設備用了家裡設備,輔導班節省了設備損耗和電費,損失資源共享費用,家長損失了設備損耗和電費(家長可以多找些人來看掙資源費,感覺自己好壞…)。

第二,報了線下班,卻讓線上學。這個還得分類去討論。假如你報的輔導班師資和教學力量一般,而給你線上教學的視頻都是優質視頻那可以接受計較合理。如果給你網上教學的還是自己那些肯定就是不合理。線下的氛圍和互動感情的侵入,線上是永遠彌補不了的。這個就得需要家長溝通,退相應的費用。總得來說:當線上的教學師資優於線下可接受,線上和線下一樣或者線下優於線上,那就不合理,需要相應補償。我說的要是有幫助希望大家點個贊,謝謝


一起愛學習吧


合理,不管線上教,線下教,都是在輔導學生,為的是最終的教學效果,形式其實並不重要,只是線上線下各有優劣勢罷了。

第一,核心拼的還是教學資源,師資力量。如果教育機構擁有一個教學相當厲害的老師,那麼她不管線上線下教學,她的價值是一樣的,所以學費是不變的。價格優勢只會體現在錄播課,因為它可以無限重放,又不能互動。但如果是一對一視頻直播輔導,價格就不應該變,因為價值沒變。

第二,還有雖然因為疫情,暫停校外培訓,但是並不是不許培訓,培訓沒有錯,改為線上避開疫情不就行了嗎。培訓機構的老師也是人,也要生存,開展培訓,就是生存,和工人上班是一樣的,不上班,怎麼養家,同理心還是要有的。更何況,他培訓學生是有價值的,是在幫助學生成長提分。

第三,站在學生角度上講,也是有需求的。是有教育部的統一視頻課,暫停開學,但是個性化輔導,答疑,不還得靠教育機構嗎。有需求,機構就會存在。

第四,可能線下老師改線上會有不適應,不如專做線上的機構有優勢,其實如果是一對一視頻,區別不大,線上機構只不過多了一套全面的系統,便於管理。做視頻直播授課,其實還是跟線下教學一樣,管理還按線下即可。本質還是線下。

第五,至於說到學生上課吃東西,空播視頻的現象,家長在家,就可以很好解決,甚至有家長監督,效果會更好。當然如果是一對一視頻教學,老師也可以看見學生,可以互動,可以監督,和線下沒區別。

總之,在疫情的情況下,線下改線上,是一種適應,是一種進步,是一種需求。當然,如果疫情過去了,是純線上,或者純線下,還是線上線下結合,就看機構怎麼選了,核心還是看效果,看怎樣教學,學生能提分更多,能更好的學到知識。現實會如何,讓我們拭目以待。


用戶3500999762


問題:現在很多培訓班,輔導班都關門了,改為線上,合理嗎?

因為瘟疫的影響,國家規定任何學校和培訓機構不能集中學生進行培訓,培訓班從線下改為線上,實為無奈之舉。培訓班如果不改革,就會面臨著關門倒閉。所以無法評判合理不合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當然,線下的培訓和線上的培訓教學質量是不能相比的,線上培訓只能是一種輔助手段。和線下培訓相比,缺點是不能面對面的交流,不能針對學生的具體問題給予指導。

家長可以有自己的選擇,如果認可培訓班從線下改為線上,就去參加學習。如果不能認可,認為線上教育不可取,可以表明自己的觀點,要求培訓機構退費。

但是這個假期比較長,耽誤孩子的學習怎麼辦呢?如果家長有能力輔導孩子的話,就自己在家裡輔導孩子;如果家長沒有能力輔導孩子學習,那麼線下改為線上教育無論合理或者不合理,為了孩子的學習,那也是迫不得已的選擇,現在只能是權宜之計。

總結:因為受到瘟疫的影響,培訓機構從線下教育改為線上,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是權益之計,家長可以根據需要作出選擇。


寒梅落雪說教育


對於培訓班輔導機構,由線下轉到線上,確實有不得已的苦衷,但是輔導機構強行轉到線上,確實有“騙錢”嫌疑。

第一,線上授課效果肯定不如線下!

雖然機構強調線上授課的好處是學生可以反覆查看,但是指望一個十幾歲的孩子有這樣學習的自覺性,那是不可能的,如果他有這種自覺性,完全不用報輔導機構,因為有眾多資源可以利用。

線下輔導最大的優勢就是老師的監督和互動!這也是我選擇這所機構最主要的原因。如果是線下,老師一個眼神就可以對學生形成監督,可以通過提問來制止學生的違紀或者分心行為,這是線上絕對不可能達到的效果。如果給孩子一個手機或者平板,缺乏大人的監督,孩子能不能按時學習,都是一個問題,被遊戲吸引走,這都有可能。

那些上輔導班的孩子中,多數是缺乏學習自主性和自覺性的學生,指望他們線上能學好,那是奢望。所以,這些學生選擇線上學習,效果基本為零,但是輔導機構卻不會受到損失。

第二,線上授課,按照線下授課收費,合理嗎?

由線上改到線下,輔導機構首先想到的是減少損失,而不是輔導效果!如果不是這個原因,就不應該用線上授課來進行課消,因為二者的成本不一樣,效果不一樣,收費也是不一樣的。

今年暑假之後,這個輔導機構一下漲了接近3000元,但是由於孩子喜歡學,所以硬著皮頭給孩子繼續報名,當時看重的就是線下課程的效果。

如果是線上,我完全可以花幾百元,從網上購買某些英語培訓的課程,這些課程的講解,也不比這個機構做的差,但是花費卻只有十分之一。既然選擇了線上授課,就應該按照線上授課的費用進行結算,這麼強行轉到課上,確實令人無法接受。

培訓機構有自己的難處,這可以理解,非常時期,有些犧牲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輔導機構應該拿出更好的方案,才能令人感到欣慰。我覺著輔導機構,要麼就退錢,要麼就按照線上培訓的費用,等到疫情過後,給學生贈送適量的課下課時進行彌補,而不是強行把培訓由線下轉到線上。

輔導機構也是做教育,做教育就要講良心,不管你的機構,是大品牌還是小品牌,應該有你的責任和擔當。


吉易跨境朱宇鵬


線下教育與線上教育完全等同要看你報名的是哪種課程,針對的學生的年齡段是K12的還是成人的。

基本上每一種線下教育的利潤率都是不高的。包括K12學科類,英語,美術等,只要是從事線下教育的專業人士,都知道衡量線下教育的利潤率有個跟重要的標準就是平效。簡單的說就是,一平方米的空間,每月所產生的收入。

舉例說明:

現在A機構學校面積200平米,裡面有5間教室,每間教室滿班人數是10人,每週5間教室理論可排班80個班次。而且A機構每節課收費500元。那麼A學校每月的收入計算就是:

50*10*5*80*4=800000元。每平米的平效就是800000/200=4000元。這個標準呢大家可能沒有感念。同類比快消行業大家可以看一下。在中國快時尚界,2013年優衣庫以4萬元平效(每月每平米銷售額)位於榜首,ZARA3萬元,本土美邦是2萬。大家可能覺得這些都很牛逼啊!其實更牛的是電子產業,小米之家的2018年的平效在27萬,Apple線下店平效是30萬以上。。。。

剛才推算出來的4000元的平效也這是理論值。基本上5間教師的機構每週排班成熟期也才勉強達到80班。而且滿班率基本上也就是70%。就是說理論上可以裝下10個學生同時上課。而不可能有這麼理想,一般平均只能排7-8個學生。這舉得都是成熟點的學校。要是不成熟的新校區。這個4000元更是遙不可及。

那機構怎麼去賺錢呢?

大家再回到剛才的那個計算公式裡面去。我們可以看到,教室數量改變不了、滿班人數也很難增加,畢竟學生跟教師比是固定的,如果學生人數多了,教學質量就很難保證了。唯一可以提升的就只剩下一個了,就是----單節課的價格。剛才我們是按照50元一節課計算的。目前這個價格在3、4線城市還算是平價的機構。如果我們把單課價格提高一倍,就是100元一節課。每節課1個小時。那麼平效就可以提升到8000元了。是不是很簡單?

但是線下機構一但提價,做運營的人一定會有個條件反射。招生人數和續費人數一定會下降。是的,沒錯的,線下機構運作起來就是這麼難。

線下的講的差不多了。再說線上。

線上機構的成本是什麼?拋開課程研發成本,因為無論你是線上還是線下機構,課程成本都是要的。一般來說線上機構成本包括:流量費、市場宣傳費、技術研發費(使用成熟平臺的話就變成了平臺使用費)教師成本等等。這些跟線下完全不是一個層次的對比。

線上機構一般分兩種:

一種是錄播課或無互動的直播大課;也就是線上機構常說的1對N。

因為線上課如果是1對N。成本可以隨著同時在線學習人數的增長而相應的同比例下降。也就是說線上的1對N的課程同時可以在線學習的人數是很多人。這種課程以成人考研、成人自學各種技能線上課為代表。所以這種課往往很便宜。比如你花費299元就能學習半年。這種課程往往是視頻錄播課和ppt加音頻課為主。學習的人有很強的自學能力和目標性,如果你報名學的是職業技能類的課程,比如說會計資格證強化班、教師資格證強化班等,那麼這種課程如果從線下轉到線上去,1比1轉線上顯然是不合適的。這種課程建議是1比3或1比5的轉會讓學員覺得容易接受。當然具體的操作要從財務角度做測算才行。

另外一種是直播互動課。比如像少兒英語、少兒繪畫等。往往採用這種形式。我們可以把它比作線下平移線上。這種課程採用的平臺是直播互動形式的,可以面對面溝通互動,甚至可以用屏幕上的課件來展示互動。這種課程的成本比較高,一般一節課同時在學的學生也就4-10個人左右。這種課程的線下平移到線上的形式,1比1的轉到線上還是比較合理的。具體的要看你報的是哪種形式了。

如果大家覺得說的還算有道理,記得點贊,在此謝過!

菩提下的種子1


線上培訓與線下培訓各有利弊,線下培訓的優點在於老師對學生學習進度與狀態的把控力強,這也是家長比較看重的一點,而線下培訓的弊端主要在於克服不了時空差與空間差帶來的不便,線上培訓的優點正好是可以彌補線下教育的這種不足,一臺電腦一個網絡就可以授課,而且線上有許多授課功能確實可以活躍課堂氣氛以及提高做題批題的效率,然而線上授課時學生的學習狀態、老師對學生的把控以及面對面的關愛僅靠一個屏幕是很難與線下比較的,而且網絡的不穩定性也是一個不得不考慮的痛點,所以個人感覺,線上與線下的結合,優勢互補是一個很好的思路,像有些答疑,溝通,資料共享,時間地點不方便或者有不可抗力的時候可以線上,一般情況下可以線下進行。當然還有孩子性格學習方式喜好等因素,這裡就不再贅述了[微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