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家以自己的女兒為模特,畫出來的畫,被寫成劇情小說和拍成電影

17世紀荷蘭偉大畫家維米爾的作畫速度很慢,總是會將畫一修再修以達到構圖上的完美,而他作畫的女子通常是用不出名的模特兒,也讓他的畫作多了一層神秘的色彩,留給後人無限的遐想空間,但據考究這些模特兒多半是他妻子在不同的年齡,或是他一個或幾個女兒們。

畫家以自己的女兒為模特,畫出來的畫,被寫成劇情小說和拍成電影

維米爾的許多畫作都含有寓意,他畫了一些少女或少婦收信、讀信、寫信的畫作,暗示著愛情的傳遞。這讓人聯想起維米爾與妻子坎坷戀情中的書信往返經驗。

《讀信的少女》這幅畫描繪側面的女子,面對一個打開的窗戶,緊握信紙,專注地閱讀信件。畫面在暗綠色調中展現出一個新的方向,但是光線和色彩卻處理得非常的和諧,綠、黃和紅各種不同的色彩,依著光度而改變,窗外的陽光灑落在少女身上,增添深邃綿密之感,不禁讓人猜測來信者為何人?

畫家以自己的女兒為模特,畫出來的畫,被寫成劇情小說和拍成電影

維米爾的畫作都不大,也幾乎不畫宗教與神話主題的作品,他的主題總是圍繞著室內模特兒的生活情調,有“畫室裡的畫家”之稱。《情書》這幅畫是維米爾描繪婦女廚房生活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幅,室內陽光充足、窗明几淨,牆上掛著據說象徵戀愛平穩的風景畫。

此畫描繪了正把信送來的女僕與抬起頭來看她的女主人,讓人感覺到本來正在您閒彈琴的女主人,因女僕送上盼望許久的情書而芳心大亂,女僕面露調侃,彷彿在說:“總算拿到了吧?”女主人像是回問:“是他親手交給你的嗎?”所有的答案在兩人眼神對望下,有了心領神會的感覺。

畫家以自己的女兒為模特,畫出來的畫,被寫成劇情小說和拍成電影

維米爾以細緻的色調,展示了乾淨舒適的環境,再用檸檬黃、綠、紫等顏色,使人物形象鮮明、畫面柔和。觀賞者的目光沿著弧形大帷幕和地板所形成的反差,自然地移動著,進而引向從女僕手中接過情書,充滿尷尬與羞怯的表情,顯示出戀愛般的好氣色。

畫家以自己的女兒為模特,畫出來的畫,被寫成劇情小說和拍成電影

維米爾作品《讀信的少女》

說維米爾有“少女、少婦情節”一點都不假,他的另一幅畫作《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在2003年由英國導演皮特·韋伯改編成同名電影。電影的收尾是女傭收到已逝畫家託人帶來的珍珠耳環,象徵地位的珍珠耳環雖握在手中,但曾經擁有過的愛情已逝去,只有從那幅留下來的畫作中才能捕捉到當時愛情的滋味。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這是一幅如謎般的作品,維米爾在畫面深處以暗夜中的黑色調,襯托出一位驀然回首正值青春年華的少女孤影。這種寫實又貼近心靈的手法,有別於畫家一貫以日常生活題材的畫法,這幅畫並贏得“北方的蒙娜麗莎”美名。

畫家以自己的女兒為模特,畫出來的畫,被寫成劇情小說和拍成電影

維米爾作品《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雖然無可考究畫中女子的真實身份,(有人說是維米爾的女兒)但她那欲言又止、朱唇輕啟,釋放出淡淡少女懷春的氛圍,常讓人對這位少女的遐想空間變大,因此,美國女作家崔西·雪佛蘭從這幅畫中取得靈感,寫了一本同名劇情小說。書裡將畫布上的少女,敘述成為專伺候畫家的貧苦女傭,卻因充當畫家的肖像模特兒,與畫家產生一段暖昧又若即若離的三角感情。

畫家以自己的女兒為模特,畫出來的畫,被寫成劇情小說和拍成電影

維米爾作品《情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