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陝北人讀《平凡的世界》讀後感

看完《平凡的世界》我陷入了過去,久久不願回過神來,記得小時候只聽父母說我們村裡有許多家裡有許多的女孩都稍微大一點了也就十八九歲吧,山西還有關中那邊的拉上幾袋子白麵跑到村裡換婆姨來了,然後村裡家庭女子多的就和山西、關中的談好,把女子給人家,人家把白麵給他家,就這樣我們村的女子就成了人家的婆姨,後來我慢慢長大了,村裡嫁到山西、關中的女子偶爾回孃家走走,日子過的還算辛福吧,我真的為她們感到慶幸,因為放在現在可以說是賣女子,目的就是感覺家裡養不活,還不如出去日子能好過點,可是有多少女孩當初會年齡那麼小就願意出去呢?而且那時候交通特不方便,這一走估計再也回不到自己的家鄉,再也見不到自己的親人,自己的未來也前途未卜,還有自己也可能有了心上人,可是在這樣的社會,還能有選擇的餘地嗎?沒有啊,就和(平凡的世界)裡田潤葉和孫少安的愛情一樣,是沒有選擇的可能,社會就是這樣,你再怎麼努力也改變不了社會,由於陝北這邊不是山區就是沙漠,根本不適合種小麥,只能種高粱、土豆、玉米什麼的,所以白麵在當初的陝北簡直就是一種奢望,我媳婦渭南的,當我漸漸接觸了渭南這塊地方時,我深深的感到陝北和渭南的差距,我說的差距是種地的差距,渭南這邊莊稼一年兩熟,收完小麥種玉米,當我第一次見到小麥原來長那樣的時候,當我看到玉米可以種的那麼稠的時候,我好奇的問我媳婦,你家的玉米種這麼稠能行嗎?我媳婦說這怎麼不行,沒看見人家都這樣種的,我沉默了,在過去以土地為生的社會,兩地的糧食產量直接決定了那裡的地方富裕不富裕,我88年的,記得五六歲那時候一年也吃不了幾回白麵,當然全村生活都差不多的,大家小米、糜子、土豆吃的比較多,現在在城市蔬菜吃得少,面吃的多,在農村真好相反,家家戶戶都有自己的菜園子,所以蔬菜吃的特多,面吃的特少,記得小時候家裡吃菜和麵時,母親老是蔬菜放的挺多,面放的太少,我們兄弟幾個就經常抱怨沒有面,現在長大了來到喧鬧的城市裡,反倒很懷念那時候的生活。當我去了渭南遇到農忙時,我丈母孃抱怨說她們那邊太忙了,問我我們那邊忙嗎?我說比你們這邊要忙,她說她不信,她真的不知道我們那邊有多忙了。我首先分析一下關中,關中這邊是平原,可以大面積使用機械收割,忙也就忙得那麼幾天,可是陝北這邊呢,大部分都是山區,千溝萬壑,根本就機械化不了,唯一的就是現在不用像過去的架子車拉莊稼了,有了三輪車和拖拉機代步,在就沒有機械化了,小時候記得我們兄弟幾個天還沒亮就被父母親叫著上地幹活了,因為陝北都是山區,地也離家特別的遠,有的地走上一個多小時才到,所以我們得早起,一人拿個鋤頭春天播種,夏天除草施肥,秋天還用鋤頭挖莊稼杆,就冬天還能休息一東,去地裡幹活最讓記憶猶新的是兩個字“餓”和“渴”,早上天還沒亮就出去了,一直到下午五六點或者一直到晚上才回來吃飯,回來家裡早已累的不行了,可是為了早點吃飯還得幫父母做飯,真的是咋一個餓字了得,尤其到下午感覺餓的渾身沒勁,坐在地上就不想起來,父母就在一旁喊著說怎麼這麼懶,可是能怎地,為了早點回家只好硬撐著繼續幹完好早點回家吃飯,現在想想就難受。還有就是渴了,陝北一直以來就缺水,不像現在雨水那麼多,一年也下不了幾回雨,陝北民歌以一首(祈雨歌),唱的就是陝北人怎麼祈雨,寫的特真實,想想陝北人對雨水的渴望,雨水就是陝北人的命啊,記得小時候陝北的太陽是那麼的炎熱,炙烤的大地上所有的莊稼、樹葉都耷拉著腦袋,可是我們還不能回家,還得頂著這樣的炎熱來幹活,早上去地裡帶的那麼點水早就喝完了,渴的實在沒辦法了父母親就派我們去山溝裡去取水,來到山溝裡大部分都是一潭死水,上面漂浮著山羊喝過水後拉下的羊糞珠珠上面飄著,還有小昆蟲的屍體也在上面飄著,水也是渾濁的,可是就這樣的水也是求之不得的,因為這樣的水也有的地方沒有,真的是渴的不行了,我們跪在水池旁用手把上面漂浮的髒東西弄開,然後爬上去喝上幾口,那感覺正的好棒,喝飽以後在用水瓶灌上一壺拿到地裡讓父母喝,真的太渴了,那渴是我印象最深的了。仔細回想一下,自己的童年就是在一個忙字中度過的,現在偶爾回去地裡幫父母乾乾,感覺回想起過去真的好苦,好苦。

記得那時候念大學的時候,我和我媳婦聊天關於上網的事,她說她初中的時候就逃課出去上網,我聽了很驚訝,初中就有電腦上網了?真的感覺自己就是從大山仡佬裡走出來的,感覺那種落後感太大了,記得初中唸書的時候,初中就有那麼幾臺電腦,還是人家社會捐贈的,學生上電腦課只有初二才有機會看看電腦長啥樣子,三年下來只上過三次電腦課,去了就是看看電腦長什麼樣,還有看看老師怎麼操作,上了高中,學校的電腦是多了,可是還是擺設,電腦課就是輔助課,三年下來也沒上幾節課,唯一的好處就是可以隨意打開文件夾亂操作一番罷了,真正的一次電腦操作是高考完去學校填志願,學生麼都沒事幹了,那時候我們縣城開始有了網吧,還記得高考前一個月被縣公安局給封了,可是沒幾天又開了,估計老闆把公安局賄賂了,可是又沒過了多長時間學校裡傳來了一個消息說縣教育局局長親自去了把電腦主控室的集成系統給搬走了,就這樣的網吧開三天關三天的根本沒法上網,在加上縣城比較偏僻,光纜特貴,所以上一小時上網要6元,那時候的六塊錢還算值錢,所以好多人都沒機會上網,我們就這樣離開了學校,現在高考完了,縣教育局把集成室的主機又抱回來了,就這樣我也就和同學奢侈了一把,掏了12元去上了個網,記得去了大家先是電腦不會開,胡搞了半天還沒打開,只好讓網管給打開,打開了不知道怎麼玩,就只好先胡試試,好不容把網站打開了,當要輸入漢字時不會切換,打字都是用拼音搜索,就這樣什麼也沒搞成兩小時就到了。高考完我們帶著一顆憧憬的心來到了大都市西安,記得去學校報名去了,老師安排所有的學生去網絡教室,進去一看全都是一排一排的電腦,然後讓每一位學生做到電腦跟前按照他說的流程來填寫信息,可是當我坐下來時我傻眼了,我根本連個字都打不出來,就這樣做到教室乾著急,報名的學生一批又一批的走了,我的還沒填好,就這樣折騰了三個多小時,最後實在沒辦法了我就直接讓老師拿我的去做示範給同學們看怎麼填寫,老師幫我填好以後我還買了平可樂感謝了一下老師。我上大學第一次感覺農村人和城市裡的同學的差距會是這麼大啊,後來大學同學之間混熟了我就跟他們一塊上網吧去上網,在陝北物價飛漲,高一的時候一碗麵才一塊五,到高三了漲到六塊五,來到西安一碗麵三塊五,感覺真的好便宜,去網吧上網一小時2塊錢,感覺太便宜了,於是就和同學開始了學上網,QQ號是同學幫我申請的,他們交我怎麼切換輸入法,怎麼登錄QQ,怎麼加好友聊天,怎麼打開視頻看電視,幾個同學專門和我網上聊天,專門練我的打字速度,我一慢他們就開始催了,就這樣我慢慢的可以聊天了,而且可以同時和幾個人聊了,可以學會了基本的操作,上電腦課時老師交我怎麼用word、excel時,我明顯感覺到我們陝北人在這一項是弱勢,因為我的老鄉們分數都不高,勉強可以及格,而我每天一到下午就去網吧開始練習老師交我的東西,有一次老師考我們看我們操作的怎麼樣,結果因為我每天都練操作起來就熟練,老師還點名誇獎我最棒了,為這事班裡知道我電腦水平的還有點不服了,可是真正考試的時候我才知道自己的應變能力很差,因為要考試,以前的題多少也會變化的,我平時多聯繫的那點優勢瞬間就被變沒了,考試下來差距就顯示出來了,這樣的差距一直持續到大三我開始買了筆記本電腦開始正真使用時才甩掉了這種差距,記得那時候學習正好我的一個高中特哥們的朋友賣電腦,要了我100元就把成套的電腦給我了,連一對特好的音響都給我了,顯示器是那種老以前的大屁股顯示器,後來因為太重搬起來不方便就把這個顯示器給賣到家電回收還賣了30元錢,等於這電腦才70元錢,到現在我們關係還特好,我覺得高中最大的收穫應該是就交了幾個患難見真情的哥們,真的特鐵,感覺高中唸書也值了。我去西安昆明路電子城買了個液晶顯示器,搬回宿舍往桌子一放,酷狗打開,同學們都羨慕不已,可是好景不長,主機因為使用時間過長開始老出毛病,一會這裡有問題,一會那裡有問題,一會兒又沒聲音,我被電腦整的整天煩惱著,我只好找懂電腦的同學來幫忙,大家輪番上陣,結果把我的系統整崩潰了,我那時候站在一旁不知所措,看到他們的操作是那麼的嫻熟,雖然沒有解決了,可是他們知道從哪裡嘗試,我深感自己對電腦懂的知識太少。最後我去電子市場問了一下電腦做系統的價格,做一次要100,我感覺我的機子賣了也就幾百塊錢,沒辦法,突然聽學校一位老師說可以自己做系統,我就說我為什麼不自己試著做做,於是去了地攤掏了5塊錢買了個系統盤開始自己整開了,當我懷著忐忑的心把系統盤插入主機我開始認真的看著電腦上每一個字,仔細斟酌著每一句話的意思,一步一步操作著,終於電腦又重現了聲音,我高興了好幾天,看見同學我都會告訴他們,他們說做個系統有這麼高興嗎?其實他們不理解我的心情,我感覺我對電腦開始有了一種入門的感覺,我感覺我戰勝了電腦中的困難,我感覺我開始真正要超越他們了,也許就是從小在黃土高原上艱難的生存鍛鍊了我不怕困難、堅持不懈的精神,現在我每天和電腦打交道,對於電腦上的軟件問題我都會想方設法來解決,慢慢的開始有人找我幫忙,雖然強中自有強中手,但是隻要不是太難的問題我一般都可以解決,真的為自己感到高興,哈哈哈,有點自戀了。

一個陝北人讀《平凡的世界》讀後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