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仙了!《西行記》殺心觀音神還原,真的有敦煌神像的感覺

(圖片來自小夢,侵刪,請勿商用。)

千佛千面千種因果,萬人萬念萬般苦樂。

小夢非常喜歡漢服和cos創作,身穿這一身白色天衣也頗有仙風道骨的感覺。

太仙了!《西行記》殺心觀音神還原,真的有敦煌神像的感覺

第一反應“哇!殺心觀音”啊。超級還原啊。

妝造小夢,淨如素月,慧眼慈悲。這個造型真的絕了!

太仙了!《西行記》殺心觀音神還原,真的有敦煌神像的感覺

之前看到菩薩男生女相,面慈悲和善,大概就是如此吧。

美好的讓人不想讓人去褻瀆,太美了!

太仙了!《西行記》殺心觀音神還原,真的有敦煌神像的感覺

我的媽呦!!沈神仙啊啊啊!!

妝容絕了!看起來非常神聖又淡漠。

太仙了!《西行記》殺心觀音神還原,真的有敦煌神像的感覺

突然想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這句。

很有敦煌神像的感覺,它的奇和美會深深的烙印在你的心中。

太仙了!《西行記》殺心觀音神還原,真的有敦煌神像的感覺

魏晉南北朝所遺留的藝術品中最為浩瀚的,當屬佛教造像。在南北朝前後,佛教造像就越來越多出現“美男子”的中性形象。

那時正是由於戰爭,北方民族的遊牧文化、西域文化與漢族文化碰撞、融合,使得中國服飾文化進入到一個追求時髦、胡漢交融、奇裝異服盛行時期。

而且在印度佛教的教義裡面,菩薩一直都是男人的相貌特徵,因為當時女性是沒有地位的,也是被輕視的對象,所以佛教造像裡面出現的形象都是男性。佛教傳到中國之後,剛開始也是男性的,敦煌壁畫上唐代以前的觀音菩薩還有鬍鬚,但從法身的角度來講,佛也好菩薩也好,他們是沒有性別的,既可以是男,也可以是女。

唐代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稱南朝畫家陸探微說:“陸公參靈酌妙,動與神會,筆跡勁利,如刀錐焉。秀骨清像,似覺生動。”與其說這是對陸探微畫風的評語,事實上這已是美術史上對六朝美學風骨的整體概括。

菩薩的服飾演變其實是非常複雜的,歷朝歷代都在變化,其中有時代本身的審美喜好,也有外來的因素影響,還有地域性的差異。

想來在創作過程中也是參考了大量的文物和圖像資料吧,圖中天衣很唐代很緊緻,很有張力,而且覆蓋的面積非常少,基本上都是大膽的袒露上身,連胸部也不再遮蓋,顯得很灑脫俊秀。而前胸珠鏈、花釧、墜物,袒右著裝腰間束帶、束帶腹臍部位與兩側肩脖處珍珠凸飾,瓔珞、臂釧靠飾上臂,手釧、足釧近腕,手中法器形如青蓮濯月,感覺很神聖啊。

太仙了!《西行記》殺心觀音神還原,真的有敦煌神像的感覺

這種造型我真的只覺得會讓人忘卻塵世間的俗事,尋找最真實的自我,感受十方淨土,心如明鏡的境界。

有種神聖、美好、溫和,沉靜,更多的感覺言語難以形容。

太仙了!《西行記》殺心觀音神還原,真的有敦煌神像的感覺

路人真的覺得這就是頂級coser的水平了,太牛了

這次真的是很有神髓!!活脫脫表現出了為什麼觀世音可男可女!!

留給人的只是無盡的遐想和回味。

太仙了!《西行記》殺心觀音神還原,真的有敦煌神像的感覺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

小銀子壁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