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不樂意自己孩子坐教室最後一排,最後一排都是差生嗎?

二幫


最後一排的不都是差生,只是大多數人已經習慣這樣的說法,現在學生的座位幾乎是“滾動的”,每個人都有坐最後一排的可能,大家都是平等的,所有不要有那樣的想法。


書香芳草地


這個問題,我非常有發言權。因為我家孩子今年剛上小學一年級,入學後,他就被安排在了倒數第一排,當時我的心情也不是特別開心。所以有一些心得可以跟家長朋友們分享。

第一、倒數第一排並不總是差生。

以我家孩子為例,當時他被老師分到最後一排,是因為開學第一天上課去的晚了,而其他小朋友都已經在座位上落座,就自然而然地讓孩子坐在最後一排的空座位上了。由於剛開學,擔心孩子座位變動影響心情,所以老師決定前兩週先不變座位,後期再調整。

第二、坐在倒數第一排,擔心孩子看不清黑板。

這個倒是我非常擔心的,因為孩子在班上個頭不算最高的那類,有不少坐在前面的學生個頭比他還要高,所以我非常擔心前面同學擋住他,他會看不清黑板,或聽不清老師講課等。但後來,我跟孩子交流後發現,是不存在這個問題的,孩子自己說可以看清楚,我也就暫時沒那麼擔心了。

如果您家孩子也是小個頭坐在了最後排,要問問孩子會不會影響視線,如果有影響,還是要協助孩子積極跟老師進行溝通。

第三、離教師視線遠,擔心孩子會上課開小差。

其實主要是這一點吧,我一直都憂心忡忡。孩子還小,剋制力差,坐得離黑板和老師那麼遠,注意力肯定沒那麼集中,會不會上課開小差,做小動作?如果養成這樣的不良聽課習慣,怕是剛開始不是差生,到後面也會成績下滑了。

有些家長朋友問:“是不是坐最後一排的都是差生?”也多半是出於這樣的顧慮吧?我們上學的時候,老師總是把最差的學生放到最後一排,反正他們也不想學習,就讓他們坐到最後,最好自己不學習也不要影響別的學生學習。

所以,如果自家孩子被老師安排到教室最後一排,還是要了解清楚具體情況,有些是孩子個頭高,有些是老師還會安排調整座位,有些則可能是咱家孩子真的調皮搗蛋。如果是前兩種情況,家長可以放寬心,如果是因為咱家孩子調皮搗蛋,還是要多教育一下,不要因為調皮、愛說話,被老師給邊緣化了。

人魚媽媽,一位喜歡研究家庭教育的碩士媽媽。純屬手工敲打,如果您認同我的回答,點個贊再走唄~~~

人魚媽媽


以我的學習經歷來看,最後一排的不代表都是差生。中小學的班主任安排座位的時候,有時候考慮到孩子的視力和身高,也會把視力好、高個子的孩子安排在最後一排。

記得我讀高中的時候,座位是學生自己選的,每個月有一次更換機會。我們班也會有些成績好的喜歡坐後排,個人認為後排視野好,能管好自己的注意力的話,和坐前排效果差別不大。

當然,對於部分孩子來說,因為注意力管理能力不夠強,坐後排會受到一些影響,如離老師遠了,容易違紀。如果孩子坐後排看不清,排除自身視力因素,一定要好好地和老師反饋。

不過,班主任編排座位時,為了公平,每個學生都有坐前排、坐後排的機會,這種情況下,後排坐的學生成績怎樣都有可能。

當然,也會存在著一些老師按成績編排座位的情況,如果是這種情況的話,家長可以直接找老師反饋問題。


才智寶貝學堂


我讀書的時候就非常喜歡坐教室的最後一排,(申明一下:我的成績並不差,每次考試都是班上前幾名)。我認為坐教室的最後一排離老師比較遠,就算偶爾沒有認真聽講,老師也有可能不會發現,因此感覺沒有任何壓力。有一段時間老師把我安排坐在教室的第1排,那段時間我感到非常惱火。一方面是因為我的個子比較高,擔心會擋住後面的同學看黑板。另一方面是擔心老師會隨時抽前排的同學回答問題(我不喜歡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因此,坐在教室最後一排的學生並不一定就是差生。有可能是因為個子比較高,才被安排在最後一排。

現在我家孩子讀小學五年級,他們班的座位每一週都在變動。孩子可能從坐第1排到坐在最後一排,也可能從教室的最左邊到坐到最右邊的位置。每個孩子的位置並不固定,因此一定不要輕易的認為坐在最後一排的學生就是差生。

教室裡,學生的位置保持隨時變動具有一定的好處。一方面可以有效的防止近視。另一方面可以讓學生感覺到自己被老師公平的對待。

最後,建議老師最好不要一直將差生放在最後一排。如果一直將差生放在最後一排,一方面會讓他們產生消極情緒,另一方面差生長時間坐在教室的最後一排,還會讓他們對學習對老師產生排斥心理。可能會由最初的成績差演變為不僅成績差,而且不想學習,甚至影響其他同學學習的情況發生。


無憂草lucky


家長或許都不樂意自己的孩子坐最後一排,但是最後一排並就意味著就是差生!

我是一名老師同時我也是一名家長。作為家長我們都不太願意讓自己的孩子坐在最後一排。最後一排都是差生在我們大多數人心裡已經根深蒂固,所以一聽到自己的孩子坐最後一排就會心裡非常難受,就算自己的孩子不是差生,也擔心自己的孩子被坐在最後一排的其他“差生”所幹擾,而影響孩子的學習。


首先我們應該要清楚,一個班不管人多還是人少,總是要有人坐最後一排的。其次,可能是由於孩子身高老師讓孩子坐最後一排。最後我們要更新我們觀念坐最後一排並不代表差生。

我是一名老師,我所教的班級座位都是實行輪流制的。但是我想一個孩子他要是想學,坐最後一排依然能學好,如果他不想學坐第一排又會如何?我們在給孩子學習效果找因素時,應儘量找內部的可控因素!提高孩子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坐在前排擔心孩子近視,坐在後排又擔心被忽視!請問如果你是老師應該怎麼辦呢?除了輪流還有更好的辦法嗎?


有趣的Soul


你好,我是小草。

我在上學的時候,坐過第一排,也坐過最後一排,還坐過講臺邊的位置。看下圖(不會畫畫,簡單描述方位,見諒喲)

說一下我坐在不同地方的心裡想法吧。


坐在第一排的時候,我成績在班裡中等。(位置是自己選擇的)就坐在講臺前面那裡,吃粉筆沫兒的最佳位置,微微抬頭就會與老師四目相對的地方。說實在的,我感覺我壓力有點大呀。1、一舉一動皆在老師的監督之下,伸個懶腰、打個盹兒都要擔心老師會不會說我,背課文的時候總擔心老師會不會突然喊我去背上一段;2、上課的時候會突然想我會不會坐得太直了,擋到後面的同學了,所以經常微微彎腰的坐著;3、天天要打掃桌面衛生;4、冬天有點冷。


坐在最後一排的時候,有兩次。(位置也都是自己選擇的)第1次,我的成績中等偏上,並且是班委,為什麼選擇坐最後面呢,因為想要配合老師的計劃,引導後排的同學,上課不要搗亂,同時也能輔導他們的課程問題,旁邊的同學也會認真聽課的,跑神的時候也不會影響其他人,所以我的成績也沒有下滑。第2次,我的成績經歷了從倒數十幾名到中等的過程。剛開始坐在後面是因為成績好的先去選位置,所以到我的時候能選的已經很少了,我索性坐在最後一排最裡面。但是上課第一天,有個老師就提問我回答問題了,我不會,好尷尬啊。後面成績慢慢好起來了,但是因為習慣了,並且和周邊的同學玩的比較好,也就不太想換位置了。


坐在講臺邊上的位置時,就是上面圖片畫的位置,我成績是比較好的,也是班委。雖然位置也是自己選擇的,但是我已經不記得為什麼會坐那裡了,在我之前,那個位置經常坐的都是班裡比較調皮搗蛋的,方便老師監督。當然了,我才不屬於調皮搗蛋的,哈哈。這個位置不美的地方在於黑板另一側的字有時候因為反光會看不清,冬天比較凍腿。其他好像也沒什麼不好的了。


誠然,後排坐的同學可能大部分學習成績不太好,但是並不代表他們沒有其他閃光點,他們只是在學習成績上有點吃力罷了。我從小到大,從來沒有和家人講過我在班上坐在哪裡,長大後回想,也從沒有感覺到坐在某個位置,或者某個位置邊上的同學對我的學習造成不良影響,學多學少,是否努力,似乎更多的在於學生個人。


家長若是擔心,也可以先問下孩子自己的想法,也許他自己認為這都不算事兒呢?如果孩子表示這個位置對自己影響挺大的,那家長也可以找老師溝通下,不論是調整位置,還是進行功課輔導,共同幫助孩子克服困難。


一棵小草呀222


我們上一屆考年級第一的孩子,一直坐在教室的最後一排,和他同桌的是我們的班長,成績也非常優秀。所以坐最後一排的不一定都是差生,但是會有一些表現不好的學生被老師刻意安排到最後一排。

最後一排有不足之處,家長的心情可以理解

一般家長都不樂意孩子坐最後一排,最主要的原因是擔心影響孩子聽課。的確坐在最後一排,從各個方面來說都不是特別理想。

1、離黑板比較遠,可能看的不是很清楚,聽的也不是很清楚。尤其是前邊有個頭比較高的同學時,上課坐在後排的同學就要開啟搖擺模式,左右不停搖晃身體,力求能聽清楚老師講的內容。

2、學習氛圍不好。因為後排往往被老師安排一些聽課狀態不好的學生,不怕這樣的學生睡覺,就怕這樣的學生上課比下課還精神,前後左右的拉著別的同學說話,讓那些想聽課的孩子非常苦惱。

最近兒子就一直跟我抱怨,說他前排的同學上課老說話,老師管教一次頂幾分鐘的事,下來還是安靜不下來。坐在後排的同學這樣的遭遇還是比較多的。

3、學習上全憑自律,老師關注的時候比較少。一般坐在講臺邊上的同學,還有前三排的同學,更容易得到老師的注意,在老師眼皮子底下,也很少有學生敢有小動作。而在後排的同學,老師往往關注不到,有時問個問題舉半天手,可能都沒能引起老師的注意。




有的學校已經解決了學生坐在最後一排的煩惱,先進的模式值得推廣

上學期去別的學校教研的時候,發現那所學校非常有創新,因為教室的四周都有黑板,要求老師講課的時候,圍繞著四面黑板教學,不把講課停留在一個方向。這樣無所謂第一排的或者最後一排的學生,無論是前排的還是後排的同學,都可以享受同樣的教學環境。

還有的學校已經打破了傳統的排座方式,讓小組成員拼坐在一起,類似於圓桌會議。而老師講課也是巡迴走動,照顧每一個視角的學生。這樣既有利於學生的小組合作探究,也不會因為座位產生糾紛。

所以在排座位的時候,儘量兼顧大多數。老師教學的時候,儘量能夠在教室的前後多走動,兼顧到前後左右所有的孩子。



無論坐在哪個座位,自律是取的好成績的首要條件

剛才我也說了,很多好學生即使坐在最後一排,依然可以考出出類拔萃的成績。因為座位僅僅是影響孩子學習的外因,而決定孩子成績好壞的主要是學生的內因。坐在後排的學生以及學生家長,與其糾結於座位的好壞,不如提高自律性,用自己的努力克服座位上的劣勢。

1、如果上課沒有聽清楚,可以舉起手來提問。或者等老師講完課下來巡視的時候,及時向老師請教。

2、無論周圍的人是如何表現的,一定要“獨善其身”。如果你把注意力完全放到了聽課上,身邊發生的一切也就慢慢忽略了。

3、能適應各種各樣的環境,能克服來自於各方面的困難,這樣的學霸才是真正的學霸。



總之,我認為真正的好學生,無論坐在教室的哪個角落,都能取得出色的成績。與之相反,如果孩子自己學習不努力,即使天天放到老師眼皮子底下,也不會有理想的效果。所以與其糾結於孩子的座位,不如鍛鍊孩子的自律性,調動孩子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孩子的內動力,那才是提高成績的決定因素!


軒老師談教育


不一定。一般情況下孩子的座位老師是根據他們身高的高矮來決定的。



比如說我孩子從小學到初中一直都是坐最後一排。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因為他不但個子比同齡人高而且視力好,成績也好,老師說讓他坐在教室的最後一排她很放心。成績不好的,上課喜歡搞小動作的,他們老師喜歡把這樣的同學安排在第一排,她可以時常監督和提醒這些孩子上課要認真聽講。



有些班上學生的座位都是每週輪換的,不管成績好壞,前前後後,左左右右,孩子們都可以輪換去坐。

總之,學習習慣好的孩子不管是坐前面還是後面,成績依然好;學習習慣不好的孩子即是坐在老師面前依然還是成績差。所以坐在教室最後一排的孩子未必都是差生。


王子書童


我女兒去年高一下學期坐班裡最後一名,考了全班第一,英語全年級第一,歷史全班第一,你說是不是差生?

不過這個也要取決於學生的自制能力,

如果自制力差的孩子可能會受影響。

我女兒屬於學習能力和學習態度都比較好的孩子,所以影響不大。

她反而說舒服,

腿可以自由伸展,

瞌睡了可以靠牆站。

所以不能以座位排序論成績好壞,

畢竟C位就幾個。

家長不妨把這種焦慮和顧慮消除,

幫助孩子建立學習興趣,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態度,相信每個孩子都是優秀的。


家庭教育黃婉箐


看到這個問題,我回想起了我上學時期,從小學到大學,我只在高中和大學有坐過最後一排,我先來說說我的感受。

高中為什麼坐最後一排:

雖然我高中就讀的學校並不是很好,但是在班上算是成績比較好的,所以所坐的位置也一般都算是比較好的位置,基本上都是坐在第三排的中間位置附近。

而我之所以會坐到最後一排,是因為高中學習比較累,然後晚上也經常會學習到深夜,所以白天容易犯困。為了防止上課時候睡覺,我就私自去到最後一排,然後站著上課,班上也有另外幾名同學也是這樣子。

高中時期坐最後一排,其他方面並沒有什麼影響,因為做最後一排的基本都是上課看小說的同學,對我沒有造成什麼影響。

大學為什麼坐最後一排:

大學時候每個人的座位是不固定的,想坐哪裡都可以,我之所以會選擇做最後一排,就是因為有些課是不想聽的,和其他同學一樣坐在最後一排玩手機或者是看其他的書籍。



對於家長不樂意自己的孩子坐最後一排,最後一排是否都是差生,我來談談我的看法。

01

坐最後一排有哪些劣勢?

很多家長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坐在班級的最後一排,因為坐在最後一排常常會被認作是比較差的學生。

那麼坐在最後一排有哪些劣勢呢?

第一、很難引起老師的關注

老師一般都會把注意力放在前排的學生身上,這樣一來,坐在最後一排的學生很容易被老師忽視,學生自身也感受不到被重視。

第二、容易開小差或者偷偷幹其他事

坐在最後一排老師一般注意不到,屬於是比較“安全”的位置,所以這種“優勢”使得學生容易開小差或者偷偷去忙玩。

第三、學習氛圍不好

最後一排的學生,一般也都是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好學生基本都坐在前排。那麼坐在最後一排的位置,周圍的學習氛圍都不太好,而且上課有些同學會悄悄說話,影響到孩子聽課。



02

哪些同學會被老師安排在最後一排?

老師在安排座位的時候,確實是會考慮到學生成績這一方面,但也會考慮其他因素,比如身高、上課表現等。

老師一般會把學習成績較差、身高較高,然後上課比較愛講話的同學安排在最後一排,老師,這樣安排也是在為全局考慮,因為一個班幾十個學生,要照顧到大多數人。



03

最後一排都是差生嗎?

我認為不能說最後一排都是差生,只能說他們成績較差,不能代表他們未來就一定會是個不優秀的人。

要對他們進行一定的引導,而不是一味的貶低和排斥。

04

老師怎樣安排座位比較合適?

老師不能一味的將學習差的學生安排到最後一排,這樣他們是很難有翻身的機會的。

最後一排的位置應該要輪流來坐,為了防止最後一排的學生貪玩、講話,要把愛講話和不愛講話的搭配到一起,這樣就能夠杜絕學生之間上課偷偷講話。

而且輪流來坐也比較公平,不會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對視力也有一定幫助。



05

孩子被安排在最後一排,家長應該怎麼做?

孩子被老師安排在最後一排,家長自然是不情願的,但是這也與自己孩子的表現有關。

所以家長首先應該要教育孩子,讓孩子能夠在課堂上表現得好一些,平時也多督促一下孩子的學習,學習成績提高了,老師自然會將孩子的座位換到好一些的地方。

其次家長也可以和老師進行溝通,看看隔一段時間能否把自己的孩子換一個位置,與學習成績好的學生搭配到一起。



結束語:家長不樂意自己的孩子坐在教室最後一排,但是這是由孩子的成績、表現所造成的,家長應該督促孩子學習,讓成績得到提高,或者與老師進行商量,將自己的孩子與成績好的學生安排到一起,從而使孩子的學習成績得到提高。

我是小劉老師說,歡迎關注、轉發和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