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當前,有人借勢要將香港與內地進一步切割

執筆:周德武 @公評世界

疫情當前,有人借勢要將香港與內地進一步切割

▲香港西九龍高鐵站

春節看望父母,成了這幾年的規定動作。只要條件允許,我總是設法抽點時間陪陪他們,今年也不例外。畢竟父母都已是耄耊之年,一年一次的最大願望不能總變成失望。

由於今年武漢遭遇新型肺炎疫情,各地方政府紛紛下發通知,要求儘量不要搞聚集性活動。少了與朋友的把酒言歡,多了與父母的相處時間,也算是今年春節回鄉的意外收穫。

經歷8個多月的修例風波,返鄉前並未完全平息。人回內地但心繫香港,這裡的新聞依然是我的牽掛。每天瀏覽香港幾家報紙的網站成為假期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春節期間看了旺角一部分示威者與警察對峙的現場直播,更是為2020年的香港能否迴歸平靜捏一把汗。

疫情當前,有人借勢要將香港與內地進一步切割

▲1月26日,香港防暴警察在粉嶺執法

在內地疫情進一步升級的時候,我注意到香港社會出現了“封關”的爭論,一些人借勢要將香港與內地進一步切割。當特區政府按照國際慣例宣佈對傳染病患者進行免費醫療的消息甫一發出,一些人甚至是知名學者立刻跳出來指責特區政府引誘內地肺炎患者來港佔便宜,且言之鑿鑿。不能不感嘆在高度政治化的香港,疫情成為他們打擊特區政府的又一工具。

大年初四踏上了返港的歸程。由於內地當前壓倒一切的任務是支援武漢抗擊新型肺炎,乘坐的飛機被政府臨時徵用,我的行程被推遲了四個多小時。下午一點半鐘,我開車上了一段國道,遇到的第一道關卡就是量體溫、登記居住地信息和聯繫電話等,耗時約六七分鐘。約莫開了半個多小時,來到一家租車公司。由於內地的高度智能化,還車手續十分簡便,只需在手機上按幾個鍵,一切就可以搞定。與前幾年相比,效率大幅度提高。

在機場大廳入口處,體溫測量是第一道工序,合格之後才予放行。辦完登記手續後,接下來進行第二次安檢,再次檢測體溫。

候機大廳裡,人流比我想象的多了許多,看來有許多是像我這樣必須趕回上班的一族。飛機正點起飛,全程所有人員都戴著口罩。令人遺憾的是,至少有一半乘客,在航空公司提供晚餐時摘下了口罩。我身邊的一個小夥子也打算加入晚餐大軍,被我勸止,“不能讓口罩白戴了”。於是一路上我們成了“駱駝”,兩個多小時的航程滴水未進,捂得嚴嚴實實。

離開深圳寶安國際機場一個小時之後,我到達了深圳灣口岸。又是一套標準的口岸檢查,測體溫、提交中國出入境健康申報表並簽字畫押。過了中國海關之後,緊接著來到香港海關,通關速度比平時慢了許多,經過七八鐘的等待之後,我乘坐的車輛得以放行,接著又是測體溫。總共算下來,從父母住地出發到踏上香港土地,在這八個小時裡,我經歷了五次體溫測量,這是那些坐在家中的香港“學者”們體會不到的。

從一系列的特別檢查中,我看到的是地方政府在認真履行中央政府的指令,守好自己的責任田,利用春節這個寶貴的時間之窗,盡力切斷疫情擴散的鏈條。在深圳海關,我看到的是中國政府對國際社會的責任,不希望把任何疑似患者送出境外。而香港海關也在盡職盡責,把任何發燒病人擋在境外。

疫情當前,有人借勢要將香港與內地進一步切割

▲香港國際機場的體溫檢測儀

體溫不正常者無法入境,這是我親身的體驗,更遑論一個重疾患者,要想來到香港治病更是比登天還難。臆想大陸患者乘機佔香港便宜、蹭香港醫療費的想法,的確離現實太遠。不能不讓我懷疑這些人的心理是多麼陰暗,他們再一次尋找一切機會,利用大陸的疫情煽起不必要的恐慌。

退一萬步講,正常人到了香港發病,也不是患者有意而為之,香港政府有責任對傳染病患者進行診療,這不是對內地人的恩賜,而是國際社會的慣例。畢竟此次發現的新型病毒,是人類不曾遇到的,也是需要國際社會共同面對的。

在疫情面前,日本等國政府宣佈,所有新型肺炎感染者將按照傳染病法,所有醫療費用由日本政府承擔。香港作為國際化的都市,也應當有這樣的視野和胸懷。否則,香港的國際聲譽將因一些非人道的政策而遭受新的更大打擊。獅子山下,我們不能徒有政治軀殼和極端的利己主義。一直聲稱進入後物質主義時代的香港,其實不也在一天天變成精神虛無嗎?

作者是香港大公報副總編輯 公號“公評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