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跟我一樣,生完孩子幾年了還是覺得身體依然很虛,很容易累,氣血不足怎麼回事?

睿娃媽媽


我是剖腹產,手術失血加上傷元氣,產後人很虛弱,吃個飯都滿身大汗,月子裡更是虛弱容易累,孩子爺爺老中醫,老人說剖腹產手術確實容易氣血虛,孩子一歲後我吃了60副中藥,體質才恢復過來,說說我的情況吧。


我的例子

我記得產後半個月,每次吃飯頭髮都被汗打溼,整個人非常虛弱,直到20天后,才感覺有了些精神,不那麼累,出虛汗也少了。當時孩子爺爺在,給我把脈說是脈細,氣血虛。老人說,只能慢慢養,等孩子不吃奶後再吃些中藥調養。

女兒一歲多忌奶,那時孩子爺爺給我開了方子。吃前20副時真沒啥效果,中藥又酸又苦又有點澀,我實在不想堅持吃。老人號脈說,好了些但要堅持吃。這麼又吃了20副,直到吃完40副,自己感覺好了很多,睡眠好了,有力氣,以前跑半圈都喘的厲害的公園能堅持跑一圈還不累。

後來,老人又號脈,說脈跳的有力了,好了很多,又換了方子吃了20副鞏固。足足吃了60副中藥,才感覺身體恢復過來。當然,在吃藥期間,老人一直讓愛人陪我跑步,吃藥調養加運動,心情好,身體恢復的不錯。

我的切身體會:中藥,短期看不出效果,幾個療程堅持下來,補氣血調養身體真的很管用。關於寶媽身體調養說些我的建議。

關於產後氣血不足的建議

順產還好些,剖腹產失血加割開子宮很傷元氣,年輕的寶媽恢復快些,年紀大的寶媽都會有同感,生完孩子非常容易累,乾點活腰疼背痛,睡眠質量也不好。

可以吃些補氣血的藥,若氣血虛睡眠不好,成藥裡孩子爺爺說黃芪精配安神補腦液效果不錯,補氣睡眠好,睡眠好了慢慢人會長氣血。兩種藥都是十幾元一盒,屬於比較經濟實惠的。

若有條件有時間,可以找個好的中醫開方子調理一下,中醫調理氣血還是比較不錯的。

另外,運動也能調理氣血。有了孩子後,很多寶媽沒時間健身、沒時間運動,其實多運動,不僅能疏通經絡,還可以促進血液循環,睡眠也好。可以每次慢跑10來分鐘,一天堅持3次即可。


總而言之,寶媽產後確實容易身體虛弱,建議重視我們的身體健康,合理飲食,吃些補氣血的藥或食物。重要的每天抽出半小時運動,堅持運動一個月,身體一定會有大改觀,寶媽們可以試試,加油~~


格桑花談育兒


深有同感。

我之前一直以為自己身體底子不錯,生完孩子之後也沒有特別的感覺,包括生完二胎之後一段時間,我都對自己有著盲目的自信,因為一直在家裡,加上孩子小天天熬夜覺得累點也是正常,但直到有一次出門我才發現身體是大不如從前了。

那時生完二胎都1年多了吧,有一次孩子爸沒空,需要我自己開車,但坐到車上我發現我手都是抖的,腦子也不聽使喚,平靜了好久才發動,但一直都擔心吊膽的,之後我是能不開車就不開車,想想我也是有十幾年駕齡了,真是一聲嘆息啊。

再後來發現自己天天都很累,跟朋友說起來朋友勸我多運動,但動的力氣都沒有,那還能運動呢?但身體也沒有明顯毛病也就沒去醫院。

去年我們家樓下新開了個藥店做活動,我感覺我可以買點補氣血的藥吃吃試試,於是就買了十多盒補氣血的中成藥,吃了一段時間發現真的有用,比之前好多了,所以女人生完孩子氣血不足大概是比較常見的,只是有時候我們自己沒意識到,補一補還是有必要的。

但去藥店一說補氣血店員就會推薦那種超貴的什麼膠啊什麼的,個人感覺沒有必要,只要一般的中成藥效果也差不多,一開如可以少買兩盒試試,有用的話吃一段,不過畢竟是藥,最好不要長期吃,感覺身體不那麼容易累之後開始運動最好。


雙寶媽育兒


我也跟你有一樣的問題,接連生了兩個孩子,大寶五歲,小寶快三歲,生完寶寶又自己帶,身體沒有得到徹底修復,所以產生了後面一系列問題。

最近,累的感覺越來越明顯,我擔心自己有什麼問題,就去看了醫生,西醫只能檢查器質性的病變,中國傳統的“月子病”查不出什麼的。

後來,我經人介紹,看了一位老中醫,把脈之後說,我是脾虛肺虛,這樣的狀況,吃補品或者食補都是沒什麼效果的,有句話叫“虛不受補”。

按照中醫的處方,我喝了一個星期的中藥,還加了小人參,著重補氣。之後,又改變處方,著重補氣血。現在真的好多了,抱孩子上下樓梯沒那麼累了,人也精神了不少。

建議你也去看看中醫,不要輕易相信那些產後康復機構的什麼藥浴、排酸什麼的,我花了小一萬塊也沒看到什麼效果。

當然了,平時也得休息鍛鍊身體,從散步啊短時間的健身操開始,循序漸進,慢慢會好起來的。當了母親,我們更要保養好自己的身體哦!



糖不甜ma


我和題主一樣,我家孩子快三歲了,我的身體感覺一直沒有恢復好。最明顯的感覺就是頭髮一直掉的厲害,並且幾乎每次來例假,我都會感冒生病,最嚴重的一次是感冒後發燒,居然引起呼吸困難,那也是我最怕的一次。

我是自己帶小孩,沒有人幫忙,每天帶著他不停的出去轉,陪他玩,又做家務什麼的,幾乎每時每刻都不得清閒,一天下來真的很累。出了月子起,沒有真正的休息過一天,我相信自己帶過小孩子的都能體會到這種感覺。

每天不停的消耗,又沒有辦法很好的休整,再加上除了身體上的累,還有各種精神上的壓力,所以身體一直很虛。前些天去我們這裡的藥店買了點阿膠,還有蛋白粉,希望自己的體質,免疫力都能有所提高吧。

反正孩子快上幼兒園了,初步打算等他上學了,一定好好在家休息半年,養養身體再說其他事。


小阿壯的寶媽


1.累,一般來說是心累

我跟樓主同感,生完孩子後的前兩年,每天都覺得很累。家務好像永遠都做不完:洗衣服、收拾房間、網購或者出門購物。

每天奔波在這些事物中,有時候對孩子的態度並不是那麼好。很多時候,我都希望她能配合我,完成這一個個事項,最好不要給我添麻煩。當然,這種想法很自私。

好累呀,感覺自己都老了十歲,每天都覺得身體虛虛的。一直以為自己累,是因為生完孩子身體沒養好,覺得是身體累。

直到後來我接觸了人本主義心理學,才發現,累多數時候其實是心累,是一種感受。例如我們見過那些做力氣活兒的人,雖然辛苦,但多數人都是精神的、開心的。所以,累不累,不完全取決於體力勞動,而是在於心裡的那個感受。

2.心累,是因為沒有價值感

升學、結婚、生子,這些都是人生的重要時刻。

當我們來到一所新學校時,我們會感到不太適應。當我們剛剛結婚時,嫁為人妻,管愛人的父母叫爸爸、媽媽,也會不太適應。

生孩子也一樣,剛開始會讓我們不適應。但和其他時刻也不一樣,不管是學校還是新家庭,我們都能慢慢融入。

但為人母后的我們,不僅要讓自己的心情和激素水平恢復到正常水平,還要對一個新生命負責。

從女孩到媽媽,這個挑戰是很大的。不僅是外部事物增多,還要讓自己的內心更強大。也就是說,為人母的我們,是要成長和突破的。

如果這個時候,我們還是原來的我們,甚至產後心情不好,各種能力水平倒退了,我們自然會感覺到不舒服。這種不舒服,背後是價值感的缺失。

我們似乎突然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自己的存在感,我們變成了曾經在看別人時,最不想成為的那個樣子。

3.缺失價值感的媽媽,會變成怎樣?

缺失價值感的媽媽,會有兩種情況:

  • 能夠意識到需要成長,努力學習和突破
  • 沒有意識到需要成長,日復一日,增長的只有年齡。

能夠意識到需要成長的媽媽,都能成長嗎?很多時候,即便意識到需要成長,很多媽媽也是有心無力。

有的是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來成長。有的知道如何做,但就是邁不開步子,因為覺得累呀。累了一天,每天躺下來就只想看看電視,刷刷手機。

力不從心,是一種常態。

4.提升價值感,突破自我,有三個關鍵

心理學講:成年人的成長,好比在水裡行舟。關鍵因素是:水、船、划槳。

我說下這三個因素分別代表了什麼。

先說最重要的:水。

水代表了人際關係,是強有力的力量,是一種滋養。

很多媽媽生完孩子也不交新朋友了、也不和老朋友敘舊了,由於孩子的養育問題,可能和公公婆婆關係並不好。因為老公不怎麼幫忙,所以關係也並不好。而小孩子的需求很多,我們要滿足孩子的需求。

這樣的人際關係網絡,並不能給我們帶來內心的力量。

船,代表了外面的世界。

從心理學角度講,成年人的成長是在外部世界。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媽媽,又重返職場。不只是迫於生計,還有對成長的需求。

划槳,代表了行動。

幸福和價值感,並不由思想產生。讓我們和真實世界鏈接的,是行動。行動,會讓我們對生活更有掌控感。

讓人內心更有力量的途經,就是有一張好的人際關係網,並在外部世界努力行動。

但是呢,很多人可能具備了這些,但還是覺得有心無力,成長有限。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原有的資源並不能讓我們突破了。

我們需要新的東西流入生命,來滋養我們。改變和成長的兩個載體:新的關係(環境)和新的體驗(行動)。

當我們和外部世界建立了新的關係,並通過行動,得到反饋時,我們就會感受到成長。

當新的事物給我們帶來力量時,我們就能用這種力量來支撐我們的生活。用新的事物帶來的力量,盤活我們的生活現狀。

不過,現實是,很多寶媽常常沒辦法走出去建立新的關係,接觸新的事物,並付諸新的行動。

那怎麼辦?

現在是一個非常好的時代,互聯網帶來了特別多的機會。我們還可以在線上尋找機會。

比如自媒體、社群等等。這些都是在家沒辦法出門的媽媽們,和世界建立關係的好的途經。

願所有媽媽都能找到自己的價值感。


可可媽育兒


一樣的,感覺以前很少感冒生病,現在有點降溫就受不了,老是扁桃體炎,怕冷,現在都恨不得穿棉衣棉褲了,20歲左右的時候,冬天基本上沒有穿過加絨的褲子,那時候家裡也沒有空調暖氣啥的,也不怕冷。現在不行了,以前還嘲笑已婚媽媽冬天穿那麼多,估計現在小姑娘也是這樣看我們的吧。


瓶子的生活點滴


有吧,生完孩子之後明顯感覺自己身體不一樣了,以前年輕的時候就覺得自己天生神力,怎麼折騰都可以,但是自從第一個寶寶沒有了之後,身體逐漸的發生了變化,那時候還比較年輕,發生的變化不大,再加上月份小,對身體的傷害也不算是很大。

那時候起就覺得自己的身體真的明顯不一樣了,一熬夜就長斑,絲毫不跟你客氣的,完全沒有揮霍的資本,但畢竟年輕,還是不怎麼在乎的,照常熬夜什麼的,隨著年齡越來越大,生了第一胎之後,你才發覺生孩子對於身體的虧空是非常恐怖的,生完孩子之後我還刻意的降低自己的飯量,二十天沒怎麼吃東西,結果躺在床上根本起不來,連動都動不了。

隨後幾年,也沒覺得自己的身體好到哪裡去,反而越來越差,很怕冷,什麼腰膝痠軟這些原本看上去離我很遙遠的毛病都找上你了,沒力氣的時候就是完全沒力氣,如果跟以前一樣逞強的話,就會扭傷什麼的,明顯感覺身體情況是日益下降的。

因為這個問題呢我也想過是不是月子裡沒補好,身體虛了,看醫生的時候也若有似無的詢問過,但是醫生的意思就是這麼多年了,不太可能,早就補回來了。雖然醫生這麼說,但我也半信半疑的,一有機會就弄點補血補氣的食療進行調理調理,身體狀況也就稍微好一些。

其實如果覺得自己身體虛,氣血弱,去看看中醫調理一下也是不錯的,最近我也在考慮是不是去看看老中醫讓他看看,抓抓藥,養養身體。


神出鬼沒的喵大人


嗯,我以前不覺得,我是兩個寶貝的媽媽,就是這兩年感覺自己身體大不如前,免疫力特別低身體容易不舒服,後來聽我姐姐說人快到30歲或者步入 30會有明顯的感覺身體有點透支了,感覺自己好像真的老了,最好是喝點中藥調理一下身體,對自己好點!


心靜自然陽光


從中醫理論上來說,每個女性在生完寶寶之後,都是耗費了大量的氣血,而女性主要是以氣血為主,懷孕生產以及產後哺乳,都是損耗氣血的。

女性產後氣血不足的表現為:


1.大量掉頭髮

這一點,很多寶媽都會有深刻感受,經常在衛生間或者梳妝檯前發現有大量的頭髮,不知不覺很多頭髮就都掉了,越來越少的感覺。

因為,發為血之餘,所以很多女性生產哺乳後會大量掉髮,以保證自身氣血。


2.免疫力下降

女性生完寶寶時,可能會出現怕冷,易感冒的症狀,有的在生孩子之前,冬季愛臭美都是穿著裙子去上班,生完孩子之後,冬天都恨不得穿上大棉褲,總是第一個感覺到冷。

另外就是稍微有點變天,就容易感冒。

3.身體容易出現某個部位疼痛的感覺

有的寶媽在生孩子之後,會腰疼,我也是腰疼了幾年,後來自己慢慢養過來的;

還有的寶媽是腳後跟疼,還有總是膝蓋疼的,也有的特容易腹瀉,拉肚子,肚臍的部位總是涼涼的。


4.外在的表現還會有臉色不好等

很多新手媽媽母乳分泌不足,也是氣血不夠造成的現象,臉色比較黃,經常有氣無力,容易疲倦,再加上產後總是休息不夠,更加流失氣血。

那麼,生完寶寶後氣血虧空得比較嚴重的女性,該如何為自己補充氣血呢?

1.食補是基礎

民以食為天,女性缺乏氣血,平時就要多吃點補氣血的食物,補血的食物有:豬肝,豬心,花生,菠菜,烏雞,黑木耳等,這些食物可以補充和滋養血液。

另外平時多吃點牛肉,羊肉,黃鱔和紅棗,枸杞,紅糖等,也可以暖和身體。

少吃寒涼的東西,夏季少吃冷飲。


2.生活規律是保障

生活作息紊亂,也是非常容易導致氣血不足,免疫力下降,我在去年剛開始寫勤奮寫自媒體之時,白天忙完一切,經常寫到晚上11點多,之前都是9點準時入睡,因為突然生活變得極其不規律了,所以一下子身體也變得紊亂了,很少感冒的自己,居然開始發起燒來,連續燒了一天一夜。

這也是生活規律被打亂後,身體也會用生病來提醒你。

3.睡眠要早,質量要好

記得之前看過一個寶媽很無奈地說,自己家孩子2歲多,就知道搶她手機看動畫片了,然後她曬了一張孩子的照片,那個小女孩正在看手機,而那時的時間是0點40分。

這個時間還不睡覺,連大人都熬不下去,睡眠好,才能促進身體發育,而據國外科技研究發現,一次飽滿有質量的睡眠,人體全身的血液都整體循環一遍,對氣血的運動和新陳代謝非常好,是最佳的養生方式。


4.多運動,補充氣血

坐月子時沒辦法,但是一旦可以運動時,寶媽們一定記得多運動,我的腰疼就是在每天的運動時,不知不覺就好了。

運動能夠生髮人體本身的陽氣,運動也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不管是早晨出去晨跑,還是在家裡跑步機運動,或者是練習瑜伽或者是健身房出一身透汗,對於女性來說,都是相當好的補氣血方式。

jason媽咪有辦法,喜詩詞,愛旅遊,寫有溫度的文字,做靈魂有香氣的媽咪。資深文案,多平臺原創簽約作者,育兒路上一路修行中。原創不易,請求關注點贊並轉發!


jason媽咪有辦法


  產後氣血不足,從中醫角度來說,人體缺氣,就會導致精神萎靡,無精打采,缺血會導致臉色蒼白,身體虛弱,又缺氣又缺血就是氣血兩虛,需要及時進行調理的。

  懷孕生產都會消耗媽媽大量的氣血,氣虛+血虛會讓媽媽的體質越來越差。雖然我們有坐月子的傳統,但僅僅靠月子裡的保養是不夠的。產後媽媽都應該進行氣血調理,讓自己恢復身心健康,柔美如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