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的大學生放假在家會主動做家務嗎,覺得如何?

辛唐米拉


主不主動做家務,這得是當初有沒有受到這樣的教育和薰陶。從小就做家務的,父母勤快的,孩子就勤快,反之,孩子會意識不到自己該承擔一些事情,還認為自己還是個孩子。教育決定了孩子的認知。認知決定了孩子的行為。


涼玖一


個人經驗,不做家務或者不會做家務的大學生背後,必定有愛乾淨且家務大包大攬的父母。

大學期間只住了一年校,就回家住了。在家的狀態基本屬於啥家務也不幹。工作後搬出來自己住,開始做簡單的家務,但是不會做飯。曾經,自己煮了一鍋西紅柿雞蛋麵,看著那黑紅黑紅的湯,實在嫌棄,倒掉了。

後來,大齡留學,衣食住行都要靠自己了。剛落地沒多久,第一次做飯,給自己煮麵,結果在廚房滑了一跤,臉朝下正面摔下去的。面沒煮成我同學看我太可憐了,幫我煮了一頓飯。

9年時間,曾經十指不沽陽春水的黑暗料理創造者,成為了愛好美食的家務小能手。但是!體假回到家,仍然是不做家務的狀態,因為時間再久,爸媽仍然是家務大包大攬,不想讓女兒做家務的爸媽。


清淺的舊時光


我家孩子因專業原因,研一退學二戰考研。從休學實習,到退學備考,我們基本上隨他的意願,可以說,他承受很大心理壓力。

所以,他在家備二戰的這段時間,我和他爸因各自的工作,中午都是不回來吃飯的。他還是要像在學校那樣,自己照顧自己。午飯,有時他自己做,更多的時候點外賣,把時間放在學習和休息上。

不可否認,孩子責任心強,對未來有自己的想法,並在付諸行動中。對此,我非常理解他,在他考試前,我沒有要求去做家務事。

主觀上來說,這不能作為不做家務事的理由,從某方面看,二者不相矛盾。但客觀上來講,我也能夠接受現在孩子的觀念。

考試後,他會幫忙做些事情。但被動的時候多,主動的時候少。而且做得不能讓人滿意,我會提醒,我也知道家務事他不是不會做,只是不上心。

多年來,我一直在引導孩子怎麼樣做一個正直的,有責任感的人。但家務事方面,確實指導得少。


雲間看生活


孩子上大學放假回來,感覺突然間長大了,以前回來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什麼都不幹,不是玩手機就是看電視,過得是公主的生活,今年回來是上大學放假的第一學期,變化不小,我是一個上班族,每天走的早,家都顧不得收拾,這時候孩子就起作用了,收拾家,下班回來還有可口的飯菜!瞬間覺得自己好幸福。養的小棉襖長大了!




媛媛


會啊。本來就閒在家裡了,能做點是點兒。現在長大了,也知道父母的不容易了,尤其是像我這種的,念著民辦大學,每年學費19800。還不包括生活費什麼的。每年放假就想出去兼職。爸爸媽媽的期望也很高,不讓我幹服務員之類的。

這倆天每天吃了飯什麼的,我就要及時洗鍋啥的,結果,我爸我媽看不下去了,說歇會兒吧,就跟花錢僱的小時工一樣[捂臉]



逗比本逗寧哥


我家大學生放假在家,難得會做家務。有時候興趣到來,才會做一做。

大概是獨生女,從前爺爺奶奶疼著,慣著,捨不得孩子累著,長此以往,造成了孩子不做家務的習慣。

上了初中高中,忙著學習,也就沒空做家務。哪怕週日回家,也覺得短暫的在家時間,應該好好休息休息。

考上大學,更是不用說做家務了。還受同學的影響,自己的宿舍恐怕都很難及時收拾了。

大學放假回家,還會說,不做家務怎麼了,將來大不了出去飯店吃,叫外賣,都有辦法。

不會主動做家務,按我們傳統的思想,感覺就是不完美。所以,孩子不會主動做家務,總是讓人憂心忡忡。

就算對學習來說,不做家務的人,思維恐怕也不是那麼活潑。據調查,常做家務的孩子,成績水平比不做家務的孩子高20%。

不會疊被子收拾房間,不會洗衣做飯,自己的動手能力也無法得到提升,肢體協作能力也無法得到有效協調。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也會受到影響。

不主動做家務,不知辛苦,也不懂得體諒別人。

更有甚者,現在都讀大學了,將來的兩人世界,會如何協調?傳統的賢妻良母,做好家務,是家庭和諧的一個有力的保障。

所以,我覺得,孩子要從小培養做家務的自覺性,要適當參與到家庭事務中。或許,她們的獨立意識還是很強的,我們的憂心忡忡是多慮了。


地球9999


呵呵!指望大學生做家務,那簡直是天方夜譚,我那侄女放假回來,每天晚上睡的早,睡到第二天中午12點才起床,多叫幾次還有起床氣,吃完飯就是玩手機🤳,在家各種葛優躺,感覺四肢都要退化了。做家務基本靠吼,洗個衣服,做頓飯,能把自己的爹媽喊一百遍,啥啥都不會,還特別磨蹭,做完飯的廚房就像是被打劫過的,哎!家庭教育環境對孩子的影響實在太大了。


小美50646


如果你也曾當過學生,如果你也曾遠離家鄉求學,難得的機會回家,我想我會做,而且一定會。

多年外地求學的經歷告訴我離家近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高中三年,大學四年,我慶幸自己沒有離家太遠,但凡節假日甚至週末,一趟大巴就可以到家,所以我更瞭解他們的辛苦,力所能及幹自己應該做的,何況是家務。

長大以後嫁做人妻,離家的次數屈指可數,回家也變的很奢侈,每一次回去看見老媽的白髮從鬢角蔓延至頭頂,多年操勞可見,歲月的痕跡明顯。

所以奉勸現在的年輕一代,該回家時就回家,該做家務就做家務,畢竟做這些的機會屈指可數,做做家務又何妨,等你再次離家,你還會想起幫母親刷過的碗,拖過的地,這不也正是你心念回家的理由嗎,你做過的一切也是媽媽對你的期盼和掛念。


丫丫媽日常隨筆


我家讀大專的女兒在家幾乎沒主動做過家務!洗碗,掃地等力所能及的家務都要多次催促才會動手做!這種懶惰性不知是時代的產物還是自身的習慣,從小教到大都沒能讓她積極主動做家務!感覺很失敗,只能寄望日後踏足社會自力更生後,能愛上做家務!


梅記得我


獨生子女,大學本科生,父母公務員,8小時工作制,高中之前專心學習,即使心血來潮做家務,也被父母制止說心思應該用到學習上,家務讓他們來做.現在樓主大三,基礎的家務諸如及時洗衣服,偶爾掃地拖地,自己是做的。假期在家,父母經常抓住做飯 打掃衛生的事情,抨擊樓主過沒有經濟能力卻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不做家務,不為父母分擔,過寄生蟲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