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初二的兒子對爸爸說:我的同學都有手機玩,你給我買一部吧。爸爸該如何處理?

潛道師


你就問他。你有沒有想過?他為什麼會有手機啊?,

如果他說是爸爸媽媽給他買的,那你就問他。父母為什麼要給他買手機? 問到原因又好解決了。


無能小靈使


家長首先應該把他懟回去:買手機可以,你的同學能考上高中,你能考上高中嗎?如果你的成績連一個普通高中都考不上,你給我說說你買手機的理由。

看到個別同學玩手機於是自己也理直氣壯的對爸爸媽媽說:”我的同學都有手機,你也給我買一部吧,或者我的同學剛買了一件名牌衣服或鞋子,你也給我買一件吧”,出現這種問題的學生並不是個例而是有很多。而且他們覺得這個理由特別充足!有這種想法的往往都是學習中下或者特別差的學生,成績優秀的初中生不會有這種想法,他們絕對不會與同學攀比買手機,而是在暗暗地比成績,因為他們有一個很高的中考目標,那就是在中考的時候考一個本地最好的高中,所以他們會把每一門功課的成績與同學對比,然後找出差距努力學習,比如今年期末考試結束以後,班裡第二名的初二學生對我說:“這次我數學剛考了109分,有的同學考了115分,我一定要在下個學期追上他們”。那麼作為家長,應該怎樣來回答呢?家長應該從以下幾點來處理這個問題

第一點:不但要給同學攀比買手機,你也應該和同學攀比一下成績!

向爸爸媽媽提出買手機的時候,首先要想一想,以你現在的成績能不能在中考的時候考上高中?如果考不上高中,那麼你又有什麼資格提出來買手機呢?同時你可以看一看班裡前十名的同學,他們正在努力地考重點高中,如果你連一個普通高中都考不上,那麼請你說一下你買手機的理由!下圖即為我與初中生中考上高中的對話

第二點:手機隨時隨地都可以買,但是中考的機會就一次

“初中生最大的任務就是在考試的時候能夠考上高中,玩物喪志手機遊戲只會毀掉你的中考!”,這是多年來我對初中貪玩不學習沉迷遊戲的初中生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同時告誡他們:“”初中的中考改變你的命運只給你們每個人一次機會,如果你玩遊戲不好好學習,那麼中考失敗的後果必然會出現在你的身上”

第三點:手機帶走你的學習時間,帶走你的知識,帶走你的中考!

手機對學生的學習影響是巨大的,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初中三年的時間對每一個學生都很公平,如果這個學生把更多的時間用在學習上,那麼他就會取得更多的知識,才就會考上更好的高中。如果這位初中生把用來學習的時間都用來玩遊戲了,那麼不勞不得這位初中生能獲得的知識就會越來越少,成績會越來越低,事實證明這些玩遊戲的初中生最後在中考的時候連一所普通高中都考不上,比如下圖中這位初中生正是這樣子的。這個孩子從初一開始沉迷遊戲,到初三以後已經成為班裡的倒數,於是破罐子破摔每天放學回家不寫作業,而是抱著手機不撒手。天天因為手機和媽媽生氣,氣的媽媽經常掉眼淚

因此作為一名初中生,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要把自己的成績在初一初二提高到班裡的中等水平以上,確保自己能夠考上本地的一所高中,即使考不上好一點的重點高中,最起碼也要考一個普通高中的普通班,詳細規劃下圖所示

只有這樣才可以在學累的時候,適當的玩一會手機!如果一意孤行,本來學習成績就很差,可是還要死磨硬纏讓爸爸媽媽給自己買手機,那麼這樣的學生無異於自毀前程,所以作為家長絕對不能嬌慣自己的孩子,當孩子提出這種無理要求的時候,家長一定要斷然拒絕!

以上內容和圖片摘自《贏在終點家庭教育實操手冊》


家庭教育感悟


如果你想拒絕,他可能會借別的孩子的手機玩。

實際上,有個初三的小孩,我鄰居有一次他說,別人都不帶他玩,就是他們在學校裡討論的都是遊戲,如果他不玩遊戲,根本就插不上嘴!他這麼一說,讓我想起我初中時,大家都在談論《還珠格格》,如果晚上不看,第二天就不知道他們談什麼,只能楞楞地聽著!真的感覺是

被孤立了。而初中學生相對於小學生更加依賴於他朋友。

這時候,手機的功能就是用於社交的。如果禁止孩子會覺得尷尬——沒有共同話題。

父母給孩子買手機注意兩點就可以了——確定所有權,和召開家庭會議。

有的父母給孩子買手機之前是這樣說的,你要是考上第幾名,我就買。或是你要是考上重點高中,我就給你買。也就是談條件。這樣做會有些弊端的。這種情況下,有了手機,孩子到了高中時,就更加不容易引導和控制了。

1、確定所有權

首先告訴孩子,雖然是給孩子買的,但是是父母出錢,所以父母有所有權,和監督權。

再者,告訴孩子不能帶到學校,如果聯繫方便可以買通話手錶。

回到家,玩的時間,週末和暑假,玩的時間。如果超過時間,會有怎樣的措施。共同來決定。

執行時語言一個強有力的父親或母親。實施監督權時,最忌嘮叨

——按規則來就可以了。

2、家庭會議

主要是來討論手機使用情況的——修正和補充。孩子是可以發表自己的意見的,父母最好能認真傾聽。否則孩子叛逆起來,根本就不聽父母的。背地裡玩手機更令家長頭疼。

只要有家庭會議,你會發現孩子的叛逆也會很快過去。

有時,並不是這麼嚴格——孩子會耍賴。如果孩子犯了錯——玩超時了。家長只要站在他面前,用手一直指手錶就可以了,注意

不要嘮叨


江蘇考英語


初中生,不知道我多少個孩子的成績壞在了手機上。

我身邊已經有很多個這樣的實際情況。

所以說,如果你要問我:“初二的兒子對爸爸說,他的同學都有手機玩,你給我買一部吧?”

我可以肯定的告訴你:“不能買”,為了你家孩子能更好的完成學業,一定不要在初中及高中時期給孩子配手機!


手機,本來只是通訊工具,隨著智能手機的出現,學校與家更為方便的互通,不知道從哪一年起,學生的作業全留到了手機上。

記得2015年時,兒子的數學老師開始在手機上留“一起作業”,孩子哪裡有手機,家長不在家、兒子就無法完成作業,剛開始的題型也簡單,口算可以算出來,答案寫在手機上,兒子上四年級時,那根本不能用口算來完成作業,於是兒子四年級下半學期時,我在班級微信群裡給數學老師建議讓學生們買練習冊作題,不要讓孩子再在手機上寫作業(對視力不好,四年級的數學題留在手機上是無法口算完成,還需要演算),可數學老師不搭理我,她依然在手機上留一起作業,我一次也沒有讓孩子寫過,但是我給孩子買的有數學同步練習冊,讓孩子做題。

孩子上六年級時,老師們基本上不在微信群裡留作業(偶爾留一次)。

孩子上初中一年級時,我換了新手機,把舊手機留給孩子寫作業用,可孩子開學一個多月了,確沒有見任何老師把學校的作業往微信群裡留。孩子拿著手機剛開始時是作業寫完了玩一會兒,後來變成一放學回家就拿起手機玩。這不行,於是我給孩子班主任打了電話,確定一下初中老師是不是從來不往微信群裡留作業。得到肯定答案後,我準備把孩子的手機收走。可實際情況是手機給孩子容易,想收走可難了,初中生正是叛逆期,站在那裡快比我高了,好不容易,給孩子說成是中午玩30分鐘手機,晚上把手機交給我保管,孩子也是一臉不高興。

在孩子手機問題上,我下手算比較早,算基本上把手機收走了,我身邊的朋友可慘了。

朋友家孩子2016年時上初二,本來學習成績是中上等,2018年2月份過春節時,他爸爸給她配了一部手機,聽聽音樂、和同學們聊聊微信,家長的想法很簡單,以為給孩子配個手機是對孩子好。可實際情況是:自從孩子開始用手機後,學習成績步步下滑,性格也突變,開始化妝、要錢購物等等,根本無心學習。去年夏天中招考試,高中沒有考上,花錢上了個職業學校,住校,這一住校更管不住了,老師隔半個月都要把家長叫去,最後上學不到一年,變綴學在家,天天抱著手機,為此,她的母親沒少生氣流淚。可是沒有辦法,手機從初二都配上了,學生的自控能力差,家長也沒有好好管教,最後變成無法管教了。

這個是發生在我身邊的初二學生配手機的實際情況,我聽說因初中生配手機成績一落千丈的就更多了!


攀比時產生煩惱的根源,同學們有手機,那也許同學是有特殊用途,或同學的家長能合理的管教孩子用手機。

我一直不贊同初中生及高中生配手機,初中及高中階段的孩子,學習才是第一位的。

孩子們要手機的目的是為了什麼?

太明顯了,為了玩。

你可以不給孩子配手機,但可以答應孩子每週作業完成後,可以讓他在不影響學習的前提下,適量玩一會兒手機,但你一定要管控好孩子玩手機的時間!


人在風上走


10年前,我小姨來我家串門,說她正上初中的兒子想要個手機,理由是同學都有手機了,就他沒有。本來我小姨的語氣是閒聊+抱怨式的,和我說的目的無非是想拉個同盟回去好懟兒子,看你姐也沒給她閨女(我女兒彼時也上初中)買balabala。

我當時對這個小表弟心裡非常同情,我小姨是典型控制型人格家長,把兒子管的畏畏縮縮,看起來一點兒也不陽光,我說我已經給我閨女買了,主動給買的,小孩子也需要和同學、老師、朋友這些人交往聯繫,沒手機自感低人一等,你想啊,孩子自個兒琢磨出來的原因不外乎2個,不是家長買不起,就是家長不放心,前者家長賺錢能力不行,後者孩子在家裡不被尊重和信任,這兩個理由哪個能讓孩子放在臺面上說嘛,小孩子也愛面子,不然也不會提買手機的要求了。

我小姨聽了我的話訕訕地走了,我知道跟她說什麼尊重呀、信任呀、學習呀、成長呀什麼的壓根也聽不懂,也聽不進去,她好面子愛攀比,雖然想不清楚我為什麼要給孩子買手機,但是我既然都買了她也不能在親戚面前栽面兒,回去就也給小表弟買了個手機。

家長給孩子買手機的顧慮,無非這三點,一是怕孩子不自律玩遊戲成癮,二是怕孩子不知輕重胡亂給遊戲充錢,三是怕孩子沒有分辨能力亂上不良網站。

在這裡我和家長分享下我的想法,

孩子會不會遊戲成癮和他的自尊程度有關;孩子會不會亂花錢和他的價值觀有關;孩子會不會禁不住誘惑沉迷不良網站和他的是非觀有關。不要小看孩子,現在社會開放程度這麼高,信息來源又這麼廣泛,堂堂正正和藏著掖著哪種活法更舒服?孩子門兒清著呢,孩子的人格特質不會因為一部手機就變的面目全非,但會受所在環境的薰染和所接觸的人的影響是肯定的。正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但教方寸無諸惡,狼虎叢中也立身

所以與其擔心手機帶來的負面影響,家長不如把關注點放在①孩子是否願意袒誠和家長交流思想上,②孩子的日常言行是否與年齡、閱歷相當,③孩子所處環境是否積極向上,④孩子經常接觸的人是否人格健全,⑤孩子是否有獨立的思想、見解和主張要知道,手機只是個電子工具,而孩子是自己手機的主人。

最好的教育是喚醒孩子靈魂的教育,我是[阿娥你好],一個擅長和孩子交流的媽媽,也是一個愛學習、愛觀察、愛思考的寫作者,[關注]我,和我一起,每天成長一點點,每天進步一點點。

阿娥你好


不給!

我家的小學,家裡原來有個淘汰的,二年級的晚上聽故事,然後,從微信裡找到了遊戲,特麼的,偷著玩,我們平時不在家,而且是在被窩裡玩,眼睛從1.5 掉到了0.8-0.6才發現。好吧,手機撤掉了,連晚上故事都沒了。

再後來想玩遊戲,電腦上半個小時。

答應初中如果成績不掉隊,在家裝兩個電腦爸爸和他組隊玩,但!手機絕對不會給!


貓咪今年胖八斤


這種事情我也經歷過,我女兒是這樣子。

你要尊重孩子的意見,但畢竟還沒有上高中,自控能力還沒有大人那麼好,你們可以開一個家庭會議,決定到底是否給孩子買手機。

第1個選擇就是你給孩子買,但是一定要和孩子做好手機協議,比如說一天只能玩兩個小時,不可以一天都拿著手機玩遊戲,雙方要有約定,以免孩子玩遊戲上癮。

第2個選擇就是你不給孩子買,你可以和孩子講道理,說你太小了,等你高中的時候自控能力好了,爸爸才給你買,爸爸不是捨不得錢,是因為你現在年齡還上小,怕你玩手機上癮。慢慢跟孩子講,等孩子搞清楚了便不會老是纏著要買手機了。

但還有一種孩子是玩家長的手機已經上癮了,無論如何都要父母給自己買的。這時候你就要控制自己,每天給孩子玩自己手機的量。多把它注意力分散,讓它分散到課外去參加一些課外興趣活動。





忠犬妞妞


我兒子現在曠課一個多月了,手機遊戲害人啊。剛開始的時候他就是晚上我回家的時候用我的手機玩遊戲,到時間我就叫他拿回來。作業是先寫作業才玩手機,然後發展到先玩手機遊戲才寫作業,後來因為生病,乾脆曠課了,小學的時候也曠課幾次,每次都是我苦口婆心,千方百計的勸,才去學校。這次我勸了好久,都不去學校。所以還是得注意,讓不讓孩子玩手機遊戲。怎麼玩?


Loveisshortandintens


手機不是洪水猛獸,我兒子在幼兒園就有屬於他自己的手機,現在二年級了,早先他的手機有電話卡,上小學買了電話手錶就把電話卡放電話手錶裡了,手機在家用無線網絡。首先家長不要拒絕孩子,因為現在誰都離不開電子設備,你一味的拒絕會觸發孩子反彈心裡。我孩子不玩遊戲,不看動畫片,手機大部分都是用來聽故事。孩子大了,有很多自主的使用,不過學校應該不允許帶手機到學校。


西安爺們兒


我是張旭語文,很願意與您一起探討問題的實質!

作為教師,我是堅決反對學生擁有手機的。理由有五點。

第一點,孩子是無法控制自己玩手機的行為的。

手機是人們的日常生活用品,由於其方便快捷以及功能齊全,已經成為人們愛不釋手的生活工具。

倘若一個成人的手機離身一小時,每分鐘都會煎熬他(她)的心。飯館、商場、公交車、地鐵、火車裡,人手一部手機,低著頭阮地不亦樂乎。更有甚者,走在馬路上、騎在自行車和電瓶車上也要看手機,還有更可怕的是開車的司機也時不時地發微信、打電話。成人尚且如此,何況涉世不深的孩子呢?

記得在2013年秋季開學後的一週內,我收交了高一學生的十五部手機,直到他們認識了學生拿手機的危害,並寫了書面保證後,我才打電話給他們的家長,並告訴他們:如果對孩子有什麼話說,可以打我的手機,我把手機給學生,你們可以聊會天。學生有什麼事都可以用我的手機與你聯繫。家長們聽了我的建議,收走了孩子的手機,三年中,沒有一個學生再擁有手機。

第二、手機中的不德道內容是毒害學生思想的元兇。

手機中的東西不是乾乾淨淨的,發牢騷的有,挑撥離間的有,對社會不滿的有,暴力的有,黃色的有。學生的思想一旦被感染,會直接影響世界觀的形成,禍害孩子一生。那些違法亂紀的學生就是被手機中的壞東西毒害了。如果孩子不具備很強的自制力,手機就是他們走向歧路的老師。因此家長必須要意識到這個危險的存在,不能掉以輕心。

第三、手機最容易引誘學生形成網癮。

遊戲不是個好東西,它和毒品沒什麼兩樣。學生擁有手機是抵抗不了遊戲的誘惑的。我的同事由於發現了學生在晚自習和就寢後玩遊戲,就與學生髮生了衝突。他直言不諱地告訴家長:你如果還想讓你家孩子學好,就當著我和你孩子的面摔了手機。那位家長毫不猶豫地摔了手機。之後那個學生就再也不玩手機了。只可惜,不是所有的老師有如我的那位同事。脫離了老師和家長監控的孩子,一旦玩遊戲上癮,九頭牛都拉不回來了。

第四、手機給學生做作業和考試作弊提供了便利條件。

有些學生做作業的時候拿著手機搜答案,考試的時候也拿著手機搜答案作弊。不論作業還是考試成績都被老師肯定,家長也覺得滿意。但是三年後的高考卻把泡泡戳破了,等成績公佈後,老師和家長一看,驚得都合不籠嘴了,只說;怎麼會這樣呢?孰不知他家的孩子是用手機學習和考試的。但是,當事情真正發生了後,補救已經來不及了,家長只剩後悔的份了。

第五、手機為學生談戀愛提供了便捷的聯繫方式。

現在的中學生談戀愛已經不再是秘密了,他們只要走出學校大門,飯館裡、公園裡隨處可見親密無間的男女中學生,人們也已經見怪不怪了。而手機正好擔任了戀愛助手的角色,他們肆無忌憚地在微信上卿卿我我,哪有心思還想著學習呢?要去公園了,發個短信,要想看電影了,發個微信。總之,一切與戀愛有關的問題,都可用手機來解決。

我陳述了手機對中學生的侵害,至於家長們是否聽得進去,就不得而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