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廬山實習的日子

​去年暑假由於課程實習原因,我們去了廬山。從南京到廬山,早上七點到下午四點,坐長途車的感覺十分酸爽,相信大家也體驗過,中間停了3次服務區進行休整,所以還可以動動胳膊動動腿。

這個廬山是江西的那個廬山,不要走錯地方哦。

據老師提醒,土壤由黃變紅在變黃,下回如果你在高速上可以觀察一下土壤的顏色,還是比較有意思的,尤其是從北方直接開到南方,變化更大;當然司機還是要認真開車。

我在廬山實習的日子

你看這土

客車飛馳,很快到了鄱陽湖。

我在廬山實習的日子

這個是鄱陽湖的一個小角,不過下面可以看出來這邊水質還是有一些問題的。

實習第一站是賽陽鎮鳳凰村,由於下了大雨,土路泥濘,所以沒有靠近觀察土壤剖面,以下為遠照:

我在廬山實習的日子

這個地方是觀察山地紅壤,具體紅壤相關知識自行百度。紅壤是我國南方很普遍的一種土壤,是由於降水、熱量充足,發生脫硅富鐵鋁化過程等。此處土壤母質為第四紀紅色粘土,分為均質紅土層、焦斑層、網紋紅土層、礫石層。

然後正式進入廬山景區大門,已是下午,然後因為只能坐景區內客車,所以得等車,遠處目光所至已是一片霧濛濛。

我在廬山實習的日子

我們坐上第一輛車,到了碧雲寺,講山地黃紅壤。這裡講了一些關於植物垂直分佈規律(垂直帶譜)的知識。山地黃紅壤是紅壤和黃壤的過渡土壤,也是和隨著海拔高度升高有關。

我在廬山實習的日子

講完以後開始上山,經歷了N個大拐和M個小拐之後,成功到達山上,這個過程彷彿在坐過山車。如果你要去廬山的話,真的會有諸多感觸,上了廬山頂之後甚至還是很暈,可能因為個人原因。

我在廬山實習的日子

廬山這個地方多霧,常年籠罩在霧之中,宛如生活在仙境。

我在廬山實習的日子

最後安排好住宿已經晚上了,過後三五成群去外面轉了一下,拍了一張廬山的名字。

我在廬山實習的日子

廬山上面是一個相對來說比較平的地方,感覺這裡的居民還挺多的,感覺和其他的景區不太一樣。

我在廬山實習的日子

我在廬山實習的日子

由於早上一般7:30劑集合,之前時間可以自己安排,所以只要你起得早,就可以獨自領略廬山美景。

實習第二天,首先去了大月山路,海拔1160m。經過一段跋涉,在上山的過程中明顯感受到了陣陣涼爽,到了地方甚至有點冷。此處主要是山地古紅土,是因為造山運動導致地表抬升,經過風吹雨淋,把上層發育的土壤沖走,然後留下來的,山上很多地方都能找到它。

接著是教羅盤的使用。可能大家看電視劇,對於羅盤有些定向思維,但是我們這個羅盤不測風水,只測方位與產狀(傾向,傾角,走向),上面沒有子醜寅卯這些。

由於近年來的全球變暖,加上廬山當地快速的旅遊開發,所以此處生境干擾比較厲害,入侵種很常見,導致植物的垂直分佈會有一定的改變,植物分佈帶譜會上移,那原來山頂的一些喜寒植物可能就沒了。

我在廬山實習的日子

接著又翻山越嶺來到大月山路9936電線杆旁,海拔1290m,觀察山地棕壤。山地棕壤主要發生淋澱粘化,由於山上降水更多,所以pH比平原上的棕壤更低。

我在廬山實習的日子

休息點旁邊有個小水庫,挺好看

中午在9936旁邊吃饅頭加鹹菜雞蛋,非常好吃,真的。。。

接著直奔廬山會議舊址回龍路附近,觀察山地黃棕壤。其中發生弱脫硅富鐵鋁化,鐵錳結核很小,可以通過挖剖面是光滑剖面上的深色放射線觀察。

我在廬山實習的日子

整個廬山這種林子十分常見,不知是哪杉樹,但是根據其整齊的樣子,應該是人為種出來的,原始林可能已經很難找了。

然後上了坡是蘆林湖,拍完合照準備回宿舍。

我在廬山實習的日子

由於廬山降水比較多,所以像小溪、小水庫之類的很多,後面還有一個瀑布。

我在廬山實習的日子

這個是蘆林湖,其實就是一個人工水庫,在霧中披上一層面紗。

我在廬山實習的日子

7月15日,到達含鄱口附近,海拔1110m,觀察山地棕壤。另外,蕨類植物是酸性土壤的指示植物,南方隨處可見,不過我在北方見的比較少。然後介紹了影響植被分佈的原因,森林生態系統的功能等。由於雲霧籠罩,孕育了廬山的雲霧茶,見下圖:

我在廬山實習的日子

由於沒有強光照射,一年有200是有霧的,加上PH偏酸,溫度涼爽,有機質豐富,地形等等,各方面都很適合茶生長,所以感興趣的可以買一些品一品。

另外,此處有我校之前關於酸沉降的定位實驗,針對針葉林與闊葉林對於酸沉降的反饋、兩種生態系統的差異等進行一些研究,通過一些透灌水、滲漏水、溝水等中的化學指標進行評價。

我在廬山實習的日子

後來到了含鄱口,由於去的不是時候,沒能看見鄱陽湖,但是視覺可及之處隱約可以見到長江的樣子。

我在廬山實習的日子

接下來準備去三疊泉,期間又起大霧,林中一片茫茫,而且已經是霧開始散的時候了。看到這裡,不禁想到一些恐怖片的場景,簡直十分像。

接下來都是一些三疊泉的景色了,放些圖片,大家細細品味。這個是坐纜車上去了,一個纜車坐70-80人,然後慢悠悠地前進。

我在廬山實習的日子

這個是五老峰中的某一峰,具體忘記了。

我在廬山實習的日子

到了山上之後還得很長一段樓梯才可以到下面看瀑布。

我在廬山實習的日子

你看,就一會就又有霧了

我在廬山實習的日子

這個地方人相對比較多

我在廬山實習的日子

下來以後,面對著瀑布,非常涼爽,甚至有點冷

我在廬山實習的日子

我在廬山實習的日子

這個是三疊泉


我在廬山實習的日子

水非常清澈

我在廬山實習的日子

遠處可以看到風車

因為大家可能對於實習的知識不瞭解,所以我只是大概說一下,更多還是讓大家瞭解我們實習的流程。

我在廬山實習的日子

早上5:30在賓館拍的

我在廬山實習的日子

如琴湖

我在廬山實習的日子

如琴湖

然後來到了剪刀峽。我們可能聽說過廬山的第四紀冰川學說,剪刀峽是其中重要的自然證據支撐。

我在廬山實習的日子

我在廬山實習的日子

俯瞰九江市

我在廬山實習的日子

我在廬山實習的日子

望江亭,江沒了

我在廬山實習的日子

遠處即長江

看了這麼多圖,再說一下,錦繡谷和李四光先生的冰川理論有很大關係。

最後觀察了仙人洞d山地黃壤、望江亭周圍的山地黃棕壤以及飛來石,接著做了一個總結,然後啟程返校。大家看文章可能會覺得我們實習沒講多少內容,實際上不是的,主要是有一些東西涉及的比較繁雜,而且大家也接觸不到,所以沒有細說,如果大家希望我將的話,我可以再寫一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