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公司三成收入來自代理,研發費用投入僅有銷售費用四分之一,現欲科創板上市

這家公司三成收入來自代理,研發費用投入僅有銷售費用四分之一,現欲科創板上市

近期,北京萊伯泰科儀器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萊伯泰科”)提交的申報稿已被受理。公司擬科創板上市,公開發行不超過1700萬股新股,佔發行後總股本的比例不低於25%。

IPO日報發現,萊伯泰科三成收入來自代理銷售產品,且報告期內合計投入的研發費用都不及其單年的銷售費用,且投入的研發費用僅是其銷售費用的四分之一。

三成收入來自代理業務

據瞭解,萊伯泰科是專業從事實驗分析儀器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科技型公司,自成立以來,始終致力於研發全自動實驗檢測平臺,聯接包括樣品採集與處理、自動化進樣、分析檢測、智能數據分析在內的全檢測流程,覆蓋並聯通實驗分析的各個環節,為環境監測、食品檢測、醫療製藥、地質勘測等領域的用戶提供自動化、系統化的實驗分析檢測整體解決方案。

從產品上看,萊伯泰科主要是一家銷售實驗分析儀器的公司。

招股說明書顯示,2016年-2018年和2019年1月-6月(下稱“報告期”),萊伯泰科實驗分析儀器產生的銷售收入分別為

24737.92萬元、27377.42萬元、27325.82萬元、13517.39萬元,分別佔當期主營業收入的85.58%、85.41%、78.51%、81.46%。

換言之,萊伯泰科每年至少有八成收入都是靠賣實驗分析儀器。

得益於產品銷售增長,萊伯泰科的業績“蒸蒸日上”。

報告期內,萊伯泰科分別實現營業收入29037.53萬元、32208.19萬元、35005.52萬元、16656.01萬元,淨利潤分別為4552.34萬元、4943.04萬元、5993.96萬元、2588.18萬元,其營收和淨利均呈現持續上升的趨勢

IPO日報發現,在萊伯泰科的收入中,有超三成的收入是其通過代理銷售產品所得。

報告期內,萊伯泰科代理產品的收入分別為11024.13萬元、12927.85萬元、11598.77萬元、6108.91萬元,分別佔當期主營業務收入的38.14%、40.33%、33.33%、36.81%。

對此,萊伯泰科表示,公司的代理廠商主要為意大利的Milestone公司,自2003年開始與主要代理廠商Milestone開展合作,但仍若未來發生不利的變化,可能對公司的經營業績造成不利影響。

某業內人士向IPO日報表示,擬科創板上市的公司,應該通過自身的產品去賺取業績,搶佔市場,而不是通過代理其他公司的產品賺錢。

更“衷愛”營銷

想要成功登陸科創板,申報企業必須擁有一定的科創能力。是否擁有高效的研發體系,是否具備持續創新能力,是否具備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的基礎和潛力,都是重要的衡量因素。

IPO日報發現,萊伯泰科對研發的重視程度不及同行。

这家公司三成收入来自代理,研发费用投入仅有销售费用四分之一,现欲科创板上市

報告期內,萊伯泰科的研發費用分別為1503.37萬元、1384.94萬元、1336.75萬元、914.61萬元,分別佔當期營業收入5.18%、4.3%、3.82%、5.49%。

这家公司三成收入来自代理,研发费用投入仅有销售费用四分之一,现欲科创板上市

需要指出的是,在目前擬申請科創板上市的206家企業中,萊伯泰科的研發費用率(研發費用佔營業收入的比例)是偏低的。

與此同時,萊伯泰科可比上市公司研發費用率的平均值分別為13.41%、13.84%、10.81%、9.37%,可以看出,萊伯泰科投入的研發費用遠低於同行業可比公司平均值。

相比之下,萊伯泰科在營銷上花錢就大方多了。

報告期內,萊伯泰科的銷售費用分別為5953.38萬元、6172.74萬元、5986.96萬元、2705.43萬元,合計約為2億元。

綜合上述的研發費用來看,萊伯泰科在研發費用上合計投入了約5000萬元,甚至不如單獨一年在銷售上投入的費用。

記者 鄧皓天

排版 潘潔

熱文推薦:

熱點 | 三年“拼”出80後首富! 這小夥原來你看不起看不懂, 今夜過後跟不上了

靠一顆利可君片“打天下”的吉貝爾,核心產品卻未取得新藥證書,現將衝刺科創板IPO

就不告訴你?潤達醫療11.37億收購案“倒”在了信息披露上

阿拉丁上市願望許了三年沒實現,這次衝科創板有戲嗎?

[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