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工業汙染大,還是農業汙染大?

用戶51290644474


工業汙染和農業汙染這個問題真的能夠放在一起談嗎?事情還要從4年前說起,全國大部分地區開始實行了禁止散戶養豬和對於養殖業的大整頓,問其原因:汙染大!汙染大?

養豬真的對環境的汙染有這麼大嗎?說白了,不就是那點豬糞、汙水和氣味嗎!但是現在一輛汽車的年排量、化工廠的一秒鐘排量、各種工業的排放,這樣對比一下養豬的汙染真的這麼顯眼嗎?實則不然。

養豬造成的環境汙染我們承認,對於大部分的養殖戶來講,特別是散戶,或多或少的都會有一點汙染,但是這種汙染是不是可以通過時間來減緩甚至消除呢?一味的去批判養豬甚至是一些其他農業、養殖業是不是有些不公平?

對於農業來講,秸稈的汙染確實存在,我們再將化工業、工業、汽車搬出來對比一下,真的還這麼大嗎?我們換個角度來講,8、90年代,那時候的人們出現焚燒秸稈的事情了嗎?答案是肯定的,焚燒秸稈這件事我們做了很久了,但是那時候的天空是現在這樣嗎?

對於焚燒秸稈產生的廢棄氣體我們承認,但是現在某些無良專家開始一味的批判焚燒秸稈的危害性,對於工業化的汙染卻一點也不提,這些人到底在想什麼?我國想要更好的發展,最為重要的就是承認一些東西,特別是工業的汙染。

工業汙染和農業汙染相互對比一下,農業無非就是水源、土壤和氣味的危害,對於種植業、養殖業來講這都是可以通過時間去給自然一個解決的方案。但是工業汙染呢?據我所知,工業汙染的環境適應程度要幾十年甚至是幾百年,對於我們的後代來講,他們還會承受著我們對環境產生的汙染。

所以根據對於環境影響程度和對於環境影響的持久度來講,工業汙染要遠遠的大於農業的汙染,希望某些專家能夠真真正正的為人民做點事,去承認一些東西並沒有太大的難處。這樣我們還會高看你一眼。


一般


工業汚染從空氣到水質概括了所有。農業是化肥農藥。中國的汚染日趨擴大,終將是一個可怕的問題?


何安華168


當然是工業汙染大了,因為工業汙染不盡是對地下水,更主要的是對大氣,有些工業的化學氣體排放與空氣究競會產生什麼連鎖反應,誰也不知道,也沒人去研究,或研究了也只是皮毛。現在一味地說農業是汙染,桔杆,燃煤,也是有季節性的,不會影響到全年的空氣質,因為風霜雨雪也會降減一些煙氣,煙塵的。應該說工業還是一大汙染源。你去一些大型的煉油,化肥,晶硅,煤焦化,化工等企業走一走,聞一聞廠內,周圍的氣味,這些刺鼻的氣味與空氣結合會產生什麼效應,這就不得而知了。另外隨著車輛的增多,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草,末審》


一輩子焊工


農業不存在汙染一說,真正的汙染源來源於工業廢水,廢氣和工業垃圾,說農業汙染環境的人不是父母養的,不是吃糧食長大的人!




鈑金展開專家


工業汙染最大,化工原料,石化產品,鋼鐵廠,水泥廠,石化煉油廠等等到現在汽車,都是造成汙染根源。農業生產幾千年啦都沒有造成汙染,為什麼現在汙染了。哪些漢奸磚家都是賣國賊,不讓農民養豬、養羊、羊雞。我們只能進口外國人的,讓外國人掙中國人的錢,它們不是漢奸賣國賊是什麼。


用戶6891084124037


磚家汙染最大。否則怎麼會拿農村開刀。養殖汙染,燒麥杆,燒柴做飯也汙染。八十年代的農村才是清山綠水。河裡,水庫的水可直接飲用。到河裡說澡各種小魚撞你身上都有。山上有仙鮮蘑菇。以前農村的人比現在起碼多兩倍。小時的情景現在只能回憶一去不復反之。以前沒有現在的磚家多,就是磚家惹的禍。不深入實際調查,坐在夏涼冬熱的房子裡胡言亂語一一該殺!


用戶7849597963343


人人皆知,工業汙染大,特別是化工廠對農作物都有害,何況人呢!農業是綠色植物,對生態平衡起著很大的作用!所以發展農業是改造大自然,人類安全生存的必由之路!


夕陽紅3065354969305


可憐的農村,再怎麼汙染,也不可把美麗的青山綠水染成黃色,更不可能讓農村人掩鼻而過,因為農村汙染環境最大的是養殖業,還有燒火煮飯冒的煙。煙的排放,雖有一定的影響,但可以忽略不計,因為農家的一日三餐所排放的煙量,不是在同一時間,畜牲業的飼養,所產生的汙穢物,可以用在農田裡,成了最好的肥料,自從有農耕以來,一直都是這樣。工業的汙染,可以說是談虎色變,一座小化工,小造紙廠,排放的汙染物,可以把一方水土盡染色,更不用去敘述那大化工重工業還有數不清的礦山。要論汙染那家強,農業汙染還要比學趕幫超,才能姍姍來遲跟上趟。


水平688


工業汙染大還是農業汙染大?從數據看,工業汙染範圍大,農業汙染總量大。

工業汙染範圍大是事實,但可能有些人但看到“農業汙染總量大”以後會覺得莫名其妙,可事實確實如此。


工業汙染範圍大

我國工業汙染主要集中在7個行業:造紙、化工、鋼鐵、電力、食品、採掘、紡織

汙染主要包括“三廢”(廢水、廢氣、廢渣)及各種噪音造成的.工業汙染:可分為廢水汙染、廢氣汙染、廢渣汙染、噪音汙染。三廢”排放不僅破壞環境,而且危害著人類的健康。

工業汙染算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為了解決工業汙染問題,從制度層面,從國家到地方,出臺一些列環保、汙染排放標準的等法律法規,加大治汙力度。從措施層面,淘汰和關閉一批技術落後、汙染嚴重、浪費資源的企業;推行循環經濟,實行清潔生產,發展生態工業等。此外,還通過稅收、補貼的等手段,鼓勵支持企業進行汙染治理。


在以上制度、措施下,我國工業汙染問題確實有所改善,

但不得不說,在利潤的刺激下,還是有很大一部分企業忽視環保問題,造成環境汙染。


農業汙染總量大

2015年一次國新辦發佈會上,原農業部就已經明確表示:我國農業已超過工業,成為我國最大的面源汙染產業,總體狀況不容樂觀。

其實早在2010年,國務院公佈面源汙染普查報告就已經顯示,農業已經超越了工業和城市生活的汙染。


農業汙染總量大,其實很“委屈”。因為相較於工業,農業可以遭受這“外部”和“內部”的雙重汙染壓力,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如今談農業,已經很難單獨去談“農業”這個單一產業的原因。


1.“外部”因素

說到農業汙染的外部因素,可要“感謝”工業。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產業轉移的發展趨向開始從城市到農村,特別是以上紡織、金屬等重汙染的產業,開始進軍農村,由此帶來了大量廢水、廢氣、廢渣等汙染,而這些汙染均由農業“買單”——嚴重地破壞農業的生態平衡和自然環境。


2.“內部”因素

農業汙染的內部因素比較好理解,主要跟農業生產有關,如化肥、農藥、農膜、畜禽糞便、秸稈等。


以農藥、化肥為例,不合理使用或者過量使用,都會造成汙染,甚至會誘發土壤重金屬離子活性的提高,造成土壤酸化。


目前我國化肥、農藥用量生產和使用量都是世界第一,但是利用率比世界發達國家卻低20%左右。所以近年來,我們也是在不斷提倡研發、使用各類汙染下的農藥、化肥,同時提高利用率。


但有一個問題需要注意,我國農業汙染的最大特點是隱藏性、長期性和分散性。

如果一個地區由於一些企業,造成工業汙染嚴重,那將有問題的企業關掉,至少就阻斷了汙染繼續擴大,然後再去想怎麼改善的問題就可以了。可農業不像工業,農業汙染可能會在生產過程中、各個環節中不自覺的產生,土地總要是種的,所以農業汙染全面治理起來難度很大,這也是為什麼近年來,我國不斷強調農業環保、農村環保的原因。


鄉村產業規劃師


。農業。農民在汙染環境,也就是秋收後那麼十幾天。工業就不同農業了。工業一年四季都在汙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