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生中考269分,老師建議上技校,媽媽說“我兒子怎能上垃圾學校”,你怎麼看?

恆兒13


技校選對了專業,出來工作,比大學畢業生工資都高……所以說,不要小看技校生,只要你願意學,就不怕沒工作


麥眉


這種心情我經歷過,當年我兒子中考考了550分,連普高都上不了,當年廣州越秀區最低分數線605分,復讀要6萬,我足足失眠了好幾個晚上,真的接受不了上中專上技校,咬咬牙想要兒子復讀,和兒子溝通後他選擇讀職中,後來選擇了廣州市一所排名靠前的職業高中,後來參加高職高考,上了廣東省一所較好的大專院校,我希望他專插本,但是大二他選擇和幾個同學一起創業,自媒體方向,放棄專三考兩年制本科的機會,現在兒子畢業一年多了,小公司還挺不錯,他自己年薪有二十萬左右,對於一個專科生來說挺不錯了,我只是想表達,上高中考本科也不是唯一的出路,我兒子有幾個中考落榜的同學也有讀技校的,其中有一個讀3+2那種三年中專兩兩年大專的,現在去了廣州本田7000多一個月,有個讀汽車維修進了4S店,現在是技術工程師了,收入也不低,只要選好方向,認真學習,同樣有出路。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2018


每個孩子的資質不一樣,有些孩子會讀書,有些孩子就是讀書不好。但是家長必須有一個清楚的認知。

個人覺得,中考500以上的孩子,讀書都可以的,400以上的孩子,也是有希望的。400以下的孩子,我只能說,這是根本不學習的孩子。

前段時間,我姐姐發了一條招生信息,她是職高的老師。招400分以上的中考生。我就轉發了一下,因為她們學校的升學率,這幾年還是不錯的,而且有對口招生,這對成績中下的學生,也多了一個出路。

結果我有一同學,就說,那破學校,給錢都不去讀,說她家孩子永遠不可能讀那個學校。又說她女兒多優秀優秀,我就呵呵了!

這個學校,針對的就是中下學生招生,你不考慮,大可不觀注,必竟有一部份孩子需要這樣的機會。而且她家的孩子,也就是500出頭的成績。你嘲笑讀這個學校的孩子,你的孩子將來也行真的沒有這個學校的孩子優秀。打臉往往在工作以後。

高中排名,基本是重點,普高,職高。很多家長,寧願自費走關係,也要把孩子送到重點或普高。我覺得有面子問題的存在。個人選擇不同,不做評價。只是希望,真的多考慮一下孩子的實際情況,將來的就業情況,清醒的認識了現狀,也許就給孩子引導了一條更好的路。


冬日白楊SZ


老師建議上技校,是因為老師覺得這個分數只能上這一類學校了,沒有別的選擇。媽媽說“我兒子怎能上垃圾學校”,老師能回她說你兒子就是垃圾學生嗎?不能!可事實上又怎樣呢?

在媽媽的眼裡,那樣的學校是垃圾,而自己這個考了這麼點分的兒子卻是寶貝呢!

現實教學過程中就碰到有許多家長對自己的孩子不自知,讓人真的很無語。孩子考試考不好,是老師沒有教好。孩子調皮搗蛋不聽話,沒事,我家孩子活潑聰明。在媽媽的眼裡,自家兒子身上渾身都是閃光點,就是沒有不好的地方。錯的都是你們,我兒沒有錯。

這是一件非常悲哀的事。當媽媽的不知道有沒有反思過,既然你家孩子樣樣都好,他一直跟別的同學一起上課,同樣的老師,人家能夠考上六七百分,你家兒子為什麼只考了這麼一點?他是從一年級進學校的時候成績就這麼差嗎?是不是在父母縱容下一點點退步到如此程度?有沒有想過,在孩子學習的過程中,家長都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

我曾經在某一個悟空問答題裡說過,有什麼樣的熊孩子背後就有什麼樣的熊父母,結果遭至一群人的攻擊。我相信,在那些攻擊我的人之中,十有八九是熊孩子的父母。他們的孩子之所以會有今天,也跟父母教育孩子的觀念是一致的。如果抱著這樣的觀念還能夠教好孩子,那才叫奇了怪了呢。

說實知,技校你可以不上,一則老師給你的只是建議,並沒有強弱迫;二則,對這樣的孩子來說,上技校也是混日子,我很難想象他能安安靜靜地坐在教室裡把課聽下去。

家長可以選擇讓孩子呆在家裡,因為技校是垃圾,她不想上,別的學校也不會收她兒子。那這樣的孩子在家裡呆上三個月,如果再跟街頭小混混混到一起,用不了多久,就真成了垃圾了。

總結:一、孩子中考考這樣的分,除了技校沒有別的學校會收。二、家長當反思,中考考269分,在過去九年孩子的學習過程中你究竟對他做了些什麼。三、如果“垃圾”學校你不上,工作又太小(沒單位敢招童工),那孩子在家裡呆下去,怕是真成了垃圾了。作為家長和老師,我為孩子感到悲哀。


蘇老師聊教育


今年我帶的是畢業班,孩子們中考成績出來後,是幾家歡喜幾家愁。意料之中的學生沒有大起大落的情緒波動,而意外落榜的學生卻失意了好幾天,包括家長也完全沒了心思工作,可以說全家人的喜怒都由孩子的成績來決定。班主任接到家長的電話喜報,少不了祝賀一番,而向我訴苦的家長,更少不了一番勸解開導,但說真的,我心裡是難免的心酸,為那些一心想上高中的孩子和他們背後付出努力的父母。但選拔性的考試總少不了這樣的殘酷,那些分數低的學生上高中無望,或者確切地說,即使讀高中(私立)三年後,也只能是專科或高職院校,最關鍵的是三年的學習,更加要求學生有較強的學習能力,試想,初中學習能力都很差的他們該怎樣在煎熬中度過?

我清楚地記得沒有中考之前,有些家長避諱談職業學校的規劃,老師也只有樂觀地鼓勵。成績出來,在“鐵”的事實面前,不少的家長只能為孩子選擇職業學校,幾個有復讀意願的家長,看著孩子低得可憐的分數,無奈地放棄了原有的想法!作為老師能夠理解家長心高氣傲、望子成龍的心情,但,做不到正確的認識,也不會有正確的選擇。

職業學校,很多人選擇它,是情非得已。人們從心底裡不認可職業學校,認為學校管理差,學不到東西。從入學的生源我們就能夠看出,差的生源將直接決定學校裡的很多方面,學生的習慣,能力,意志力都決定他的成績,所以選擇也只能基於事實,心比天高,最怕“命比紙薄”,對學校,先不要妄自菲薄,習得一技之長也是對自己“先天不足”的一種彌補。

至於職業學校的一系列問題,也希望能夠儘快擺脫被動的局面,樹立積極的形象,贏得好的口碑,從嚴治學,從嚴管理,畢竟每年都有大批的學生走進職業學校,真正地為每一個孩子提供學習技能的平臺。



水上晨陽


當年中考成績不理想只夠上普高的,我們那個缺德的班主任為了招生回扣極力動員我們這些普高分數的上技校職高,當時堅決沒聽丫忽悠上了高中,後來讀了大專,專升本,考碩士然後畢業工作,在職讀博士一路走到現在。博士畢業後發現想換個工作非常簡單,自己有資本和行業內任意單位談條件要待遇,試想當年被忽悠讀了職校最多也就找個差不多單位當個技工,哪有這個資本跟人家談?一次沒考好不代表什麼關鍵是自己想要走什麼樣的路,只要努力什麼都可以實現。


愛國愛黨的好青年


首先,這個媽媽對自己的兒子沒有準確的定位。

“我兒子怎麼能上那種垃圾學校”,言外之意就是,那可是我兒子啊,我兒子那厲害著呢,不能跟其他人的孩子一樣。當然,她的兒子是她教育出來的,她對自己兒子自信心爆棚,也就是對自己自信心爆棚,說到底,這個媽媽就是自戀。只要自己的,就是好的,哪怕她的兒子只考了269分。

如果換做別人的孩子,她恐怕就會笑話人家了。要是她兒子考了高分,那更是驕傲得不得了了。這樣的媽媽意識不到自己孩子的問題,也意識不到自身教育中的問題,只是盲目自信和樂觀,這樣下去,很擔心她兒子的未來。

然後,這個媽媽對技校沒有準確的定位。

在這位媽媽的眼裡,技校就是最差勁的學校,這樣的學校配不上她高貴的兒子,但現在的技校已經比以前好了很多。國家也在大力重視職業教育,技校裡面也出了許多人才,而且,只要是憑自己的能力吃飯,就是有出息的。相反,即使畢業於985、211,如果不能自食其力,那一樣是社會和家庭的負擔。

我也認識許多技校出來的孩子,他們一樣勤奮上進,努力工作,也曾經去附近的技校待過幾天,裡面同樣有刻苦學習技能的孩子,或許技校在某些方面還需要改進,但只要自己刻苦上進,在哪兒都能成為人才。

相反,如果到哪兒都覺得自己是大材小用了,那這樣的人也不會出息到哪兒去。

當然,這樣的媽媽不是隻有這一位,而正是一些這樣的家長,才讓自己的孩子變得平庸,他們認識不到自身存在的問題,盲目自信和樂觀,導致孩子也難以成才。

其實,對我們大多數平凡人來說,我們的孩子,以後大部分也會成為平凡的人,只要靠自己的本事吃飯,不去混日子,好好經營自己的家庭,一樣能收穫幸福的人生。

看看自己身邊的其他人,大家的生活都是這樣的,只要健康平安就好。


跳跳媽03


呵呵~一模二模的這個成績你不上技校就只能出去工作了唄!要不就是花大錢送出去,不過現在人基本也知道出去的只有兩種人,不是學霸就是學渣。我兒子就是中游,所以也沒讓他上普高,因為區重都進不去普高那可是擠破了腦袋百分之十五左右能進大學吧!而且還是一般的大學,名牌有點異想天開!以前考不上大學就沒啥前途了(特殊的除外)現在完全可以曲線救國,不過不管怎麼樣,學習還是需要努力的,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還是趁早找工作吧!不過現在的孩子到時候就怕怕吃苦哦


寶兒的光明


中考考了269分,由於不知道總分多少,所以不敢妄斷。我們這裡中考總分500分(含50分體育),市提檔線是362分,也就是說低於362分的是沒有高中學籍的,只能去上其他類型的學校,比如中職、技校或私立高中。從老師建議上技校來看,該生的分數應該是在提檔線以下,屬於低分。

當老師的有一個很重要的任務,是給學生講清楚未來的可選之路。社會發展很快,初中畢業、高中畢業之後的出路已經變得非常多,有許多家長不明白,還套用自己上學時的思想觀念與形勢,那就落後了。直到現在,我給家長講單招、春考、3+2,好多家長仍然認為這都是騙人的,固執的讓孩子參加6月7號的夏考,造成了家長和孩子許多的矛盾。所以,家長應該加強這方面的學習,至少多打聽打聽,以免盲人摸象,以偏概全,影響選擇。

其實,中專、技校也有好的,並不都是垃圾學校。

我有一個學生高考結束,沒有去填報的高職學校,而是去了本市的鐵路高級技工學校,現在剛畢業,是本市第一批地鐵司機,工作比好多高職畢業的同學還好。

還有一個女生,高中畢業也是去了公交技校,當了公交司機,福利待遇也相當不錯。

而且,據兩人回來和我聊天得知,這兩所學校的校風都很好,管理非常嚴格,並不是人們印象中的壞孩子集中地。

其實,人比人氣死人,好壞都是相對的。對985、211的畢業生來說,當個地鐵司機自然是有點低了,但對高考二三百分(總分750)的學生來說,這份工作已經相當令人滿意了。

每個人都應該根據自己的實際來選擇自己的路,好高騖遠、不切實際是很多家庭和個人的悲劇根源。

另一個方面,上高中真的是好的選擇嗎?

每年,我班都能收到幾個轉校、借讀生。這些孩子,中考大多不過線,家長不願意讓他們上技校,就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通過各種渠道,辦學籍,然後轉學或借讀,花錢上高中。

然而,上了高中的表現又是什麼樣的呢?

第一個是睡。因為基礎差,聽不懂,堅持不了幾天,這些孩子就開啟睡覺模式,無論誰上課,課本都不拿出來,趴在桌上呼呼大睡,叫都叫不醒。

第二個是玩。相比來說,睡覺還算好的,如果不打呼嚕至少不擾民。玩就升級了,下棋、打牌、玩手機,請注意這可都是課堂上。

第三個是串。指的是串門。這些孩子適應能力超級強,比早入班的認識的人都多,先是串位,只要不是班主任上課,經常換位,和好朋友一桌,上課神聊。過幾天開始串班,呼朋引伴,遊走在走廊、廁所、小賣部。

不再一一列舉。我總結了一下,這些孩子情商高,智商一般也不差,但是學習習慣和基礎已經很差,基本看書就頭疼,所以選擇了不看。他們來上學的目的主要就是有一塊兒玩的。

家長如果認為把孩子交到一個好學校就萬事大吉,那就大錯特錯了。高中階段的學習難度大、容量大、節奏緊張,如果學習基礎差,習慣不好,很容易掉隊,成為學校的邊緣人,長期下去,孩子的能量無處發洩,就會劍走偏鋒,甚至有許多走上了犯罪道路。

所以,即使把孩子送到高中,也得盯上、靠上、幫上,把好學校的好學風利用好。

由此引發的思考。

每到中高考,很多家長都會為孩子的出路發愁,學習差的這樣,學習好的也也常常面臨選擇困難,如何更好的規劃孩子未來的路,家長應該做以下幾件事。

1、從小就要抓緊孩子的學習習慣養成,隨時關注孩子的變化。

教育是一個連續性很強的工程,中間有一段疏漏,就會造成後面的糟糕 局面。從學生髮展規律來講,初二和高二是問題高發期,家長要特別關注。

另外,除去關心孩子的成績,更應該關注孩子的性格、品德和習慣養成,能培養一個獨立、自主、感恩、上進、會學習的孩子,家長會省很多心。

2、家長要高度參與孩子的教育。

有的家長把孩子往學校一送就撒手不管了,認為教育是學校的事情,甚至有的家長給孩子選擇寄宿制學校的目的就是為了省心。這是極其錯誤的。

家長最瞭解孩子,從小到大,從愛好到特長,從生活習慣到學習成績,而老師是分階段的,只有家長能貫穿孩子教育的全程;

家長的親情優勢和榜樣示範作用不可忽視,孩子會因為感恩而好學,孩子會因為良好的家風而上進,老師代替不了;

老師手底下有四、五十個孩子,不可能把全部精力放在你孩子身上,學差了,對老師影響很小,可是對家庭卻是災難性的。

所以,家長們千萬不可在心裡打逃避的主意,你的孩子還得你負責。

3、家長應該廣泛瞭解當前的教育形勢,當好孩子的參謀、助手。

為什麼好多孩子和家長的關係很僵?主要是你和孩子很難交流,這裡面

家長的責任大一些。好多家長根本不瞭解世界的變化,依然抱殘守缺的用老眼光、老思想看問題,看世界,孩子怎麼能服氣?

就比如中專、技校,這幾年我們國家大力扶持中等職業學校的發展,很多地方要求高中、中專招生比例要1:1,為中專生開闢了春考的渠道,方便他們獲取更高的學歷。

用人單位也不再是都奔著本碩博,很多單位還是很青睞中專生的,而且現在的技術人才很吃香,工資收入甚至超過博士。

國家也逐漸的把本科大學分為學術型大學和技術型大學,這都是向技術傾斜的表現。

當然,很多中專、技校由於歷史原因,管理差、生源差、出路差,被人詬病,家長要瞪大眼睛選擇,每個地方都還是有一些好的中專、技校的。

而且,這些學校也在積極謀求轉變,比如學前教育的3+2或3+4模式,學生唸完就是大專學歷或本科學歷,就業比很多讀高中的結果都好。

曉行總結:教育孩子,時間長,任務重,變化多,不容易,家長要有持久戰的心理準備;家長要關心孩子的身心變化,幫助他們養成好的習慣和品格;家長要多學習,跟潮流,做好孩子的助手和參謀,給孩子提供必要的幫助。選擇學校要有獨立、正確的思想,選擇適合孩子的,而不一定選擇最好的。


曉行致良知


001教育,家長的選擇往往一廂情願,而且一廂情願到了盲目。就像這位媽媽認為自己孩子不了上技校這樣的“垃圾學校”。

002孩子中考269分。據筆者所知絕大多數地區的中考總分都超過600分,其中含體育30至50分。除去體育成績,還剩多少文化分呢?

從這個分數就可以看出,這個孩子基礎差,而且基本不學習,或者對學習沒有什麼興趣。這樣的孩子該選擇什麼樣的學校呢?

舉個例子,當年,我班有個丫頭,始終都是班級倒數第一,成績360分左右徘徊,有時更低。她學習也在認真學,表現極好,就是考不出成績。

究其原因,基礎差,而且接受能力弱。當年初三時,她母親對我說:“不惜一切代價上重點高中。”

“上重點高中,有必要麼?如果上高中,找人、交錢姑且不談,她初中成績尚且如此,上高中會有所改變麼?”

“老師,您給個建議”,她母親是個心直口快的人。

“是這樣,她上高中,倒數是一定的。不是我不相信她,而她基礎在那。讓孩子高中三年做班級倒數,考慮過她的心理麼?

如果相信我,打消上高中念頭,讀過幼師,她唱唱跳跳還是不錯的。”

“我們回去商量商量……”,她母親笑著說。

後來,她報考了幼師。想想十五年前,幼師門檻不高。那年,她考上南方一所幼師學校。

畢業後,她留在了南方城市的一所中心幼兒園工作,各方面均不錯。

她媽媽一見到我就客氣得要命,老說幸虧聽我的,要不然不知道會怎樣。

003適合孩子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千萬別讓大人的面子,害了自己的孩子。別人家孩子永遠不是你家的!凡事看自己,而不是想別人。

004至於技校好壞全憑家長判斷。家長不妨到學校考察,然後尋問當地,做出正確判斷,然後為孩子選門與民生緊密相關的專業,如汽修、影像、牙科等,將來孩子發展不會差。

河南小夥馮三峰,高考落榜後,因喜歡麵點,然後努力鑽研,竟成了迪拜高級廚師。

他的拿手絕活就穿針引線,那線是20根麵條。一個針眼,20根面,絕對高手。

有一回,他給美國國務卿賴斯表演拉麵穿針,一個針眼穿入20根拉麵,讓賴斯看得目瞪口呆,給了他1萬美元的天價小費。

馮三峰就是在技校中拜師學藝的。

選擇什麼樣的學校,得看孩子長遠發展。

但願我的回答,能給這位媽媽帶來啟發,給更多的家長帶來啟示。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