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氏宗祠“江北第一祠”

孫氏宗祠“江北第一祠”


孫氏宗祠坐落在嶽西縣姚河鄉梯嶺村杉宕村民組,距105國道僅5公里。這裡青山疊翠,蔭翳蔽日,依山而建的孫氏宗祠在群山掩映下氣勢恢宏,祠宇軒昂。


孫氏宗祠“江北第一祠”


據祠內碑銘記載,該祠堂始建於清乾隆十一年,於乾隆十八年落成,歷時八年。祠堂坐北朝南,建築面積3220平方米。


祠堂大門設置為木柵欄式閣門,柵欄為戟(古代一種兵器)的形狀,稱之為“門戟”。大門門頭設五個門簪(通常祠堂大門只四個門簪),說明該祠堂建築規格很高,古代所講究的“門當戶對”,就是以門簪、門戟的數量是否相等為依據。孫氏宗祠為何有如此之高規格?據族譜記載,此支孫樂安氏為戰國軍事家孫武、孫臏之後裔。祠堂碑記上載有“申報本返”,證實建此祠為聖上旨意。大門置五個門簪,意孫武選拔將帥的五個標準:“智、信、仁、勇、嚴”。祠堂內供有孫武、孫臏的牌位和畫像,供其子孫瞻謁祭祀。


孫氏宗祠“江北第一祠”


祠堂內部除了中廳和左、右耳室,還設有戲臺,該戲臺被稱為“娛神臺”。“娛神”是指人們通過祭祀、舞蹈、聲樂等取悅神靈,向神靈祈福的行為。臺上建有“出將、入相”兩門,配備諸多花草雕飾,還有如“天官賜福”、“指日高升”等神像。整個戲臺構造精美,佈局合理。在文化生活貧乏的古代,能夠看上一臺戲,對於地處深山的人們來說,是莫大的精神享受。


孫氏宗祠“江北第一祠”


中間為燕食堂,是家族舉行重大活動聚會和宴食場所。面闊三間,進深四間。內部裝修甚為講究,有精雕細琢的木隔扇,有宮式樣欞花。木雕紋飾為菊花纏卷草,主要雕在樑架、撐拱等部件上。


最裡面為寢堂(堂號報本),是該家族後裔祭祀先祖靈位、供奉先祖牌位的神堂,是整個祠堂的中心。祠堂右側稱“庖福之所”,為族事活動生活用房。左側是孫氏家塾,冠名“映雪齋”,意在傳承孫氏另一歷史名人——孫康數九寒冬映雪夜讀的精神。映雪齋環境優雅,自成一體,是讀書講學的絕佳場所。


孫氏宗祠“江北第一祠”


由此可見,孫氏宗祠規模宏大、佈局合理、技藝精湛,“江北第一祠”的美譽當之無愧。2004年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在省、市各級政府的關注之下,嶽西縣撥款對其進行了維修保護,於2009年完成一期工程。2014年7月,二期維修保護工程開工,目前正在施工。再過不久,孫氏宗祠將重現原有的風貌,向人們展示江北第一祠的風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