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理標誌產品系列(湖南篇)——湘陰藠(jiao)頭

地理標誌產品:指產自特定地域,所具有的質量、聲譽或其他特性本質上取決於該產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經審核批准以地理名稱進行命名的產品。

中國地理標誌產品系列(湖南篇)——湘陰藠(jiao)頭

湖南省湘陰縣藠頭

湘陰藠頭,湖南省湘陰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湘陰藠頭,產品外觀顆粒完整,大小均勻,不得有黴斑白膜;藠頭呈白色或黃白色,表面有光澤;具有該品種應有氣味與滋味,無異味,鹹、甜、酸味適度;組織緊密、肉質脆嫩,表面無外膜及脫皮現象,湯汁清晰、不混濁;無肉眼可見外來雜質。

藠頭在湘陰有近千年栽培史,是湘陰一項傳統產業。

據《湘陰縣誌》記載,湘陰縣從明朝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開始選育食藠、醃製泡菜。

20世紀70年代,湘陰藠頭對日本出口。

2002年,湘陰縣藠頭加工廠有56家,全年加工藠頭1.8萬噸,創匯1200萬美元。

2004年4月起,湘陰縣建立了13個鄉鎮藠頭生產基地。

2006年01月24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湘陰藠頭"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2007年,湘陰藠頭年出口2萬噸,佔日本市場的30%以上份額。全行業從業人員上萬人。

地域保護範圍:湘陰藠頭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為湖南省湘陰縣三唐鎮、白泥湖鄉、東塘鎮、石塘鄉、六塘鄉、袁家鋪鎮、長康鄉、玉華鄉、靜河鄉、界頭鋪鎮、樟樹鎮、青潭鄉等12個鄉鎮現轄行政區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