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儉節約是一種美德?不,借錢消費才是

勤儉節約是一種美德?不,借錢消費才是

二三十歲的年輕人,最不缺的是無限的激情和慾望,還有乾癟的錢包。

這時候的你,剛剛大學畢業,躊躇滿志的走出象牙塔,奔向社會,準備大展拳腳;

這時候的你,已經工作幾年,漸漸地在工作中得到了領導的認可和賞識,有了獨當一面的機會;

這時候的你,有了男/女朋友和一份不錯的收入,有了去看看世界想法,燃起了創造自己事業的一絲火苗,萌發了去組建一個家庭的衝動。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捉襟見肘的錢包,存款為0的賬戶餘額,像一隻殘酷無情的大手,冷冰冰的拍在你的臉上,你想立刻反擊給它一拳,卻心有餘而力不足。

二三十歲的你,面臨著各種消費壓力。

不斷上漲的房租、物價;結婚成家時不得不面對的買房、買車的壓力;有小孩時,不得不考慮的奶粉錢,各種培訓班學費;創業時資金週轉的壓力...


1 年輕人應該如何解決錢的問題?

有沒有什麼辦法能夠讓我們在二三十歲的時候,不再為乾癟的錢包煩惱呢?

有一個壞消息和一個好消息。

壞消息是:對於一般人而言,沒有任何辦法可以讓你在年輕時不缺錢。除非你前世投胎在一個富二代家庭,家境殷實;或者意外獲得一筆鉅款;又或者炒股,炒比特幣,拆二代,創業成功快速賺到了第一桶金...

好消息是:有一種方式可以幫助你緩解壓力:借錢消費。


2 為什麼你應該借錢消費?

在二三十歲的時候,是一輩子中收入最少的時期。同時,也是一輩子中最需要花錢,而且花錢的滿足感最強烈的時期。

你拿著可憐的工資,卻想要花更多的錢:到更多的地方去旅行,參加不同的培訓班,拓展自己的知識面;

年輕的時候,也是談戀愛,找對象的好時機,如果你連請女朋友吃飯看電影,遊山玩水的錢都沒有,那麼可以選擇女朋友的範圍就大大縮小了。這個財務約束,對人生一輩子都有很嚴重的影響。

等我們到了40-60歲這個時期,兒女已經大學畢業,你擁有了比較多的閒錢,但是卻沒有年輕時候那蓬勃的消費慾望。吃得不是那麼香了,玩的也不是那麼起勁了,可這時候,偏偏是收入最多的時期。

如果給你一個哈利波特的魔法棒,讓你在二三十歲就可以自由支配你一生的收入。那麼你的最佳策略應該是什麼呢?

把四五十歲不需要花的錢,轉移一部分到二三十歲去花。

現實中,雖然沒有這個魔法。但是我們可以利用各種借錢工具,間接地幫我們實現跨期的收入分配,從而讓我們站在一生的時間長度裡,達到最高的幸福程度。

借錢消費,就是這麼一種把未來的錢轉移到現在花,從而實現跨期價值交換,使得我們的效用最大化的行為。


3 生命週期假說-借錢花才是美德

適度借錢消費背後的底層規律—生命週期假說。

生命週期假說由獲得諾貝爾獎的莫迪利安尼和他的學生共同提出。他們認為,人們消費行為是為了讓一生過得幸福,而不僅僅考慮某一特定時期的消費量。

在年輕時期,個人收入較低。但由於未來收入會增加,個人往往會將大量當期收入用於消費,甚至舉債。但由於他們知道未來自己的收入會變高,能夠償還得起目前的消費水平,在年輕時借錢多消費反而是“理性”的美德,對他們而言最好的選擇。

勤儉節約是一種美德?不,借錢消費才是

如果把我們的壽命按照80歲來計算的話,不考慮通脹,貼現率,收入暴漲,意外財富等因素,按照平均每年20萬收入,工作40年的情況,你一生中的收入總和大概是800萬。

在20-30歲,你需要花200-400萬,而你的收入卻很可能不到100萬。這時候,你的最優策略,就是把未來的100-200萬儲蓄轉移到20-30歲去花。從而使你一生的花錢滿意度最大化。

注意,這裡說的借錢消費,是適度借錢消費。什麼是“適度”?就是考慮到自己的收入增長,並且能夠償還的起的前提條件下的借錢消費。


4 為什麼我們自古以來就崇尚勤儉節約呢?

在我們國家,儲蓄率比其他國家高的驚人。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我們國家沒有完善的金融體系。因此,普通人只能靠儲蓄來規避生病,災荒等風險。

而歐美髮達國家,因為有健全的金融市場,完善的徵信體系。銀行願意借錢給大部分普通老百姓,他們也更傾向於借錢消費。

國內當前的消費信貸在信貸市場結構中佔比僅為20%左右,相對於發達國家60%以上的佔比仍存在數量級的差距。

好消息是,自2010年以來,國家開始逐步放開消費信貸市場。小額貸款公司,消費金融公司,互聯網小額貸款公司,近些年得到了爆發式的增長。

現在,即使是徵信不怎麼好的藍領,低收入人群,也可以通過市場上各種渠道借到短期週轉使用的錢,極大程度的解決了他們在生活,工作上的燃眉之急。


5 借錢不只是消費

有時候,借錢不只是消費,也是一種投資。

耶魯大學終身金融學教授,陳志武,當年博士畢業找工作的時候,還是一個窮學生。一位教授對他說:

“上職場找工作,你不僅要把研究講清楚,讓別人清楚你的學術研究力和發展潛力,同樣也要把握好你的形象,給人一個很振奮,有激情的好形象,因為他們不僅看中你的論文,也會評判你這個人。

“你不應該把購買這些衣物當作消費,而應該當作投資,是對你未來職業的投資!”

半信半疑的他,還是遵從了教授的意見,借款幾千美元買了體面的西服,襯衣,鞋襪,皮帶,公文包,鋼筆等等。後來他發現,這些穿著果然讓他在面試,去大學講課的過程中更加精神和自信。

借錢消費,讓你更上進。

經濟學家瑟裡克曼教授曾收集了1900年後眾多美國人的借貸和消費數據,研究後發現:月供壓力不僅沒有讓美國人懶惰,而是迫使他們更加上進,追求獨立。特別是,因為月供壓力,眾多家庭開始注意理財,精心安排家庭收支流水,以確保每個月按時交月供。

如果你二三十歲,還沒有欠過債,沒使用過信用卡,支付寶花唄、借唄,微信微粒貸,或者其他借錢消費的工具。那麼,你大概率可能還是個窮人。



今日收穫:


1 借錢消費是一種跨期價值交換的行為。

2 生命週期假說告訴我們,理性的年輕人應該適度借錢消費,從而使我們一生效用最大,幸福感最高。

3 借錢消費有時候也是一種投資,可以讓我們更加上進和努力。

PS:寫作不易,如果你覺得寫的不錯,幫我點個讚唄。

歡迎你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