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養土雞容易得病嗎?怎麼預防?

河北老李


散養土雞,體質很結實的,不太容易得病。因為是完全散養的,採食自由,環境天然,養殖密度等底因素都導致了散養土雞不容易得病。

問題是,是不是我們樣的這種,純散養的土雞。

如果只是規模養殖的散養雞。那還是很容易得病的。

主要有這幾方面導致,第一是出殼時的疫苗(新城疫)有沒有做好,第二個是前一個半月的四次疫苗有沒有按時,按要求進行,再次是環境溫度和通風有沒有合計控制,第四個是喂料及不及時?甚至包括飲水的溫度等等,都需要注意。所以說,還是要根據自己養殖的方式來確定針對性的疫病管理方法


大慶冰哥


在育雛期,不管是散養的土雞還是籠養的都要增溫,這個時候預防疾病的主要方法就是打疫苗,然後根據小雞會出現的主要疾病,提前用藥預防。40天之內,散養跟籠養的方法都沒有什麼區別。


小雞脫溫之後,還要繼續用新城疫苗和禽流感疫苗。散養土雞,如果養殖密度較小,比較不容易得病。如果養殖密度大,就跟籠養和圈養差不多,比較容易生病。以前老百姓養的雞都沒有打 疫苗,照樣可以成活,就是因為他們養殖密度小。


我們養公雞的時候,疫苗的流程是這樣的:4日齡的時候新支二聯活疫苗點眼,7日齡新支二聯活疫苗飲水,12日齡上午法氏囊疫苗飲水,下午雞痘疫苗刺種,17日齡禽流感疫苗,脛部皮下注射,22日齡法氏囊疫苗飲水,30日齡新城疫活疫苗飲水,60日齡新城疫活疫苗飲水。

除了給雞打疫苗常見的病也要提前預防。特別是雞的營養要跟上就比較不容易得病。


關注我,可以免費教大家養雞技術。

我在幸福的勞動,看我怎樣把我家荒山變成金山銀山。 與大家一起分享我的勞動喜悅。

歡迎大家點擊關注按鈕,關注我的頭條號【承訊生態種養】,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承訊生態種養


1.搞好雞舍衛生、乾燥,並定期消毒。

3、每公斤飼料加入痢特靈150-250毫克(每片藥含量100毫克,拌勻餵雞,連用7天,停藥3天,再用藥5-7天。

1、每隻雞用青黴素3000-6000單位計算,將青黴素溶於水中,然後以溶液一半用來混合粉料飼餵,另一半倒入飲水器中,惟代替飲水,讓雞自由飲食。

2、每隻雛雞每日用土黴素或金黴素2-4毫克(每片藥含量250毫克)喂服,連用3天;或每公斤飼料加入金黴素800毫克,拌勻餵雞。

3、每公斤飼料加入痢特靈250毫克(即2.5片)拌勻,飼餵,或在飲水中加入同樣的劑量組雞飲服,連用2-3天。希望能幫到你。


樂卡人生


所謂土雞就是農村利用本地雞種進行室外自然放養的雞,本地雞與籠養雞的最大區別是體形小,善於奔跑飛躍,雄雞到點拍翅打鳴,除人工餵養飼料外,大部分飼料全靠在野外四處覓食來獲得,以野外植物幼嫩莖葉、花草種子和地上飛蟲及土壤中的爬蟲為食,所以土雞體魄十分強壯,一般是很少發生疫病的。

土雞既然是在野外放養,又覓食野外的自然飼料,這就難免不感染上一些消化道疾和蟎蟲類疾病。目前病菌性的疾病有禽霍亂、白痢病,蟲類疾病有石灰腿、脫毛症和雞蝨。要預防這些病蟲害,在日常養雞管理中要做到以下幾點:

【1】育種時選擇抗病力強,體形健壯的雞蛋進行孵化。

【2】搞好雞舍及周圍環境衛生,對飼料、飲水和飼具都要保持清潔衛生,場場要通風乾燥,糞便要經常打掃清除,並在雞舍內撒上約5釐米厚的乾草木灰,以防止雞拉糞便後沾染羽毛帶菌。

【3】定期給雞注射雞瘟和雞霍亂疫苗,以預防為主,並採用民間草藥煎水餵雞,或添加到雞飼料中。

【4】給雞添加一些諸如骨粉、魚粉和貝殼粉類高鈣蛋白質添加劑,促進雞體質健壯,防病抗病力增強。

【5】一旦雞群出現疫病要迅速淘汰病雞,並採取肌肉注射和滴鼻方式進行藥物防治。得蟎蟲病和石灰腿的,用硫磺軟膏深沫患處。有雞蝨的先清理雞舍,用人蝨藥進行雞舍噴霧殺滅,再將蝨藥配成藥水讓雞沐浴殺蟲。


大別山鷹


散養土雞容易得病嗎?怎麼預防?

散養土雞也是很容易得病的,在農村養殖的散養土雞平常都是在野外活動,採食野草,捕捉昆蟲,身體比較健壯,抗病力是比較強的。凡是有生命的東西,不論是植物還是動物都容易生病,特別是傳染病。

雞病主要以預防為主,在養殖過程中要做好雞病的預防,加強飼養管理,增強劑的抗病能力。嚴格對雞活動和生活的地方、食槽等進行定期消毒,一般不要外人進入散養雞場地,特別是雞疫病流行時期更要小心。


定期進行預防接種,凡是傳染病已經有的疫(菌)苗都要進行預防接種,但是預防接種不能代替有效的管理,不要認為已經預防接種了放心了,就忽視雞疫病預防工作。


搞好環境的衛生,清除雞舍附近的垃圾草堆,這是防疫衛生的重要環節。


老周說三農


眾所周知,放養雞群容易感染寄生蟲病,如絛蟲病、蛔蟲病、組織滴蟲病等。其他寄生蟲病如球蟲病,雞蝨、蟎等也容易發生,另外野外放養還容易發生雞痘、啄癖等。因此,對於散養雞防病非常的重要,那麼如何防止散養雞生病呢?

如何防止散養雞生病

散養雞大體分為兩種,一種是在庭院裡散養,一般數量較少,以自用為主。一種是利用林地、果園、丘陵等地放養雞群,以營利為目的。放養雞群接觸外界病原體的幾率要高,因此常容易發生疾病。例如,壞死性腸炎、潰瘍性腸炎等腸道疾病,雞組織滴蟲病(又稱盲腸炎或黑頭病),寄生蟲病,雞痘,等等。

要減少散養雞發病幾率,要做到以下幾點:

選好場址。場地既有利於防疫,又要交通方便,宜選在乾燥、乾爽、排水良好的地方。在雞的活動區域內不要有死水塘、汙水坑等,雨後便於排放場地積水。

修建雞舍。要有面積適宜的雞舍,以便黑天、下雨時有停留休息的地方。

加強管理。根據季節、場地的情況來補充飼料,以免雞群出現營養缺乏現象。及時清除雞舍內的糞便,定期對雞舍、活動場地進行消毒。當在林間、果園飼養時,還要防止雞群誤食農藥中毒。

疾病預防。平時要經常投餵一些抗菌、消炎藥。對雞群定期驅蟲。常規疫苗要按時、正確接種,尤其是在夏秋季節要注意提前做好雞痘的預防。


半夜聽搖滾


散養土雞在養殖中不用易得病,雞的主要患病是呼吸道和腸道感染,放養的場地通風良好,有足夠的陽光活動場地,飼料和水都能保證衛生新鮮,土雞就很好養殖的,當然,有很多細節上的工作也要做到位,學習更多更好的養殖方法,也是減少和預防的有效方法。











東哥50386766538


你好。

真正的散養土雞,體質很結實的,不太容易得病。因為是完全散養的,採食自由,環境天然,養殖密度等底因素都導致了散養土雞不容易得病。

問題是,是不是我們樣的這種,純散養的土雞。

如果只是規模養殖的散養雞。那還是很容易得病的。

主要有這幾方面導致,第一是出殼時的疫苗(新城疫)有沒有做好,第二個是前一個半月的四次疫苗有沒有按時,按要求進行,再次是環境溫度和通風有沒有合計控制,第四個是喂料及不及時?甚至包括飲水的溫度等等,都需要注意。所以說,還是要根據自己養殖的方式來確定針對性的疫病管理方法。

(下圖是我們的養殖方式。真正的散養土雞,所以,並不容易生病。)



天然的承諾


養土雞,要有一定的場地,最好在山上,有草有樹有水,用鐵絲網圍封,土雞在圍封的範圍內活動,可以防止外來動物的侵擾,在固定的地方打上雞架,土雞白天在林草間活動,採食草蟲,飲山泉,夜晚回答固定的雞架上棲息,同時在固定的地方設置食槽、水槽,用來補喂部分飼料和飲水。散養的土雞雖然活動量大,也必須防疫。為了便於抓捕,防疫要在夜間進行,禽流感和新城疫是必須防的疫苗,其他的疫苗根據當地的疫情進行免疫,至於防什麼,可到當地的畜牧獸醫站諮詢,他們會給你制定一套適合的免疫程序的。


事在人為NO1


感謝能回答您的問題:

散養土雞,要有一定的場地,最好在山上,有草有樹有水,用鐵絲網圍封,土雞在圍封的範圍內活動,可以防止外來動物的侵擾,在固定的地方打上雞架,土雞白天在林草間活動,採食草蟲,飲山泉,夜晚回答固定的雞架上棲息,同時在固定的地方設置食槽、水槽,用來補喂部分飼料和飲水。散養的土雞雖然活動量大,也必須防疫。為了便於抓捕,防疫要在夜間進行,禽流感和新城疫是必須防的疫苗,其他的疫苗根據當地的疫情進行免疫,至於防什麼,可到當地的畜牧獸醫站諮詢,他們會給你制定一套適合的免疫程序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