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自建房的圈樑有什麼用?是必須裝的嗎?

老張談三農


我們那裡以前的房子大都是土坯房,當時還不懂地梁和圈樑這個概念,也沒有鋼筋混凝土,只是用石灰打打夯,再用石頭砌幾十公分高,上面用土坯直接蓋房子了。



我們這裡土坯房子在砌牆的時候會隔一定的距離加上一塊長約一米多的大石頭,不是每層都要加石頭,而是隔兩三層才加。為什麼要加這些石頭呢?

其實以前的人也是很聰明的,這些石頭我們那裡叫印石,可以使土坯牆成為一個整體,增強牆體的拉力減輕外部力量對牆體的破壞,可以有效地防止牆體開裂,延長房屋使用年限。

現在房子的圈樑可以看做是印石的升級換代品。水泥鋼筋澆築成的圈樑把房子連成了一個整體,就像給房子打了一道鐵箍,使房子更結實,人住著更放心。


圈樑顧名思義就是圍繞房子一圈的梁,它不是正真意義上的房梁。作用嘛,當然可以防止牆體開裂變形,不至於牆倒屋塌。那麼農村自建房是不是一定要有圈樑呢?

我看未必。建房子時,地基的好壞,直接關係到房子的質量。所以做地基時一定要嚴格把關,不能將就。

首先挖地基時,一定要挖到原生土,就是自地球形成以來沒有被動過的土,這一點非常關鍵,可以有效防止房子建好後因地基下沉量不同而使牆體出現裂縫。


地基挖好後應該打灰土。灰土每層10到15公分,可以打兩層。灰土打好後,可以砌石頭,也可以砌磚。不管用石頭還是用磚,應儘量砌得寬一些,可以減少房子的下沉量。

這樣做地基建平房可以不打地梁、圈樑和柱子,節省不少資金。要是在池塘邊,或者新墊土等容易下陷的地基上蓋房子,可要小心了,最好是柱子、地梁、圈樑一起上,不要為了省點錢而住著讓人揪心的房子。

所以是不是需要打圈樑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沒有公式可套用。千人打羅,一人定音,決定權屬於您!


晉陽居士


鄉村黑嫂為您回答。

以前的農村人建房子時,基本上沒有考慮過圈樑,因為當時的人們都是一層瓦房,用不著圈樑,也用不起圈樑,當時建的房子水泥都很少用,牆上都是白石灰,哪裡還能做圈樑?

現在則不一樣了,人們生活水平提高,房子建造材料也在更新換代,圈樑的應用更加的廣泛,題主問圈樑有什麼用,是必須要有的嗎。黑嫂說一下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幫到題主。

一、圈樑有什麼用

首先呢,地梁也是圈樑的一種,只不過地梁是埋在地基下的,但作用巨大。裡面有鋼筋,混凝土澆築後形成一個整體,然後地樑上栽著柱子,柱子上面到了中間又通著一層圈樑,這是腰梁,接著向下到了房頂上時又是一層。

我們可以看出來,整棟房子等於是一個整體,從下到上,由圈樑和柱子緊緊相連形成牽拉之勢,有突發事件時,比如有天災出現,這樣的牽拉可以不讓房子出現位移。

另外,我們的房子地基出現輕度下陷時,圈樑也可以起到保護不下沉作用。

二、必須要有圈樑嗎

看地方環境和自己的地基結實程度,還要看自己蓋幾層的房子。

一般情況下,一層是不用圈樑的,意義不大。但上到二層的房子,這裡還是推薦要有圈樑。你是一些平原地帶,而且自己的地基上以前就有房子,屬於老地基,那隻需要地下的地梁,上面的圈樑實在不想加也是可以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咱們這裡說的是二層,如果是超過二層了,比如二層半,三層,三層半這樣的,仍然還是要加圈樑的,因為房子有高度了,沒有個整體牽扯的東西,是會有一些隱患的。

此外,還要看自己住的地方環境,比如說有的地方土質並不好,屬於鬆軟土質,那這些上了二層就必須要有圈樑。

總之,圈樑是一道保障,有能力的情況下,還是需要有這道工序的。

寫在最後:當然了,我們還是那句話,假如我們只是一層的平房,那這個圈樑是沒有必要的,因為一層有圈樑也起不到多大的作用,而且還會造成浪費。但是,超過一層就該有圈樑了,我們要知道的是,圈樑對一棟房子的作用是巨大的,我們蓋房子不容易,不要圖省這點錢,真要有了事,再去後悔可就晚了。

鄉村黑嫂為您說些農村事兒。喜歡我,請點擊關注。

鄉村黑嫂


過去的農村自建房,都是簡單的磚牆加木結構的瓦頂,根本就沒有鋼筋混凝土梁這個說法,到了現在不單單是有鋼筋混凝土的基礎,連屋頂和樓板都變成了鋼筋混凝土結構。有些人就弄不明白了,到底圈樑有什麼用呢?是不是非要不可?在這裡我就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對圈樑的理解。


農村自建房中什麼樣的梁才叫做圈樑?

農村自建房中的圈樑,是磚混結構中構造梁的特稱,鋼筋都是按照構造筋來配置的梁。相比於框架結構中的承重梁是有很大區別的,因為承重梁需要承擔荷載,都是按照結構筋來配置鋼筋,所以承重梁是屬於結構梁。

在農村自建房中圈樑按照所處標高不同分為地圈樑和上圈樑,基礎上部連續的鋼筋混凝土梁就叫做地圈樑,到了樓面或者牆體中間的梁就叫做上圈樑。位置不同叫法不同,作用也有些許的區別。


農村自建房中的圈樑到底有什麼作用?

1,增強牆體的結構強度。圈樑一般都是磚混結構,而磚牆的整體性是比較低的,所以用鋼筋混凝土梁把所有的牆連結成一個整體,不但增強了牆體的結構強度而且還加強了牆體的剛度。

2,均衡牆體或者基礎的受力。做為圈樑來說,有一個最明顯的特點就是能夠非常好的防止基礎不均勻沉降,防止或者減輕基礎不均勻沉降給建築物帶來的破壞,增強建築物對震動性破壞的對抗能力。


農村自建房中圈樑是不是必須要設置呢?

這個答案是非常肯定的,農村自建房的磚混結構為了保證自建房的質量安全,是非常有必要設置圈樑的,而且是每層樓面都必須設置。按照建築規範來說牆高超過4米,就有必要在牆中間也設置圈樑。

很多人都會說過去的房子啥都沒有,還不是照樣的沒問題?其實這完全是兩碼事,過去的農村自建房都是簡單的瓦頂平房,牆體需要的承載要求非常小,儘管如此,當出現不可預知的破壞時,這樣的房子出現問題的幾率幾乎還是百分之九十以上,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重視。


農村自建房磚混結構的圈樑應該怎麼做呢?

對於大家一直關心的造價來說,我告訴大家其實圈樑是不需要很多錢來做的,這裡我跟大家一起大致介紹一下圈樑的做法。

1,圈樑的截面大小。圈樑因為不需要承重,所以寬度基本跟牆體同寬,18牆就做18cm的寬度,24牆也跟著牆體做24cm的寬度,高度要求在30~35cm就完全足夠。

2,圈樑的配筋大小。圈樑的配筋是按照構造配筋要求而設置的,用12mm或者14mm的鋼筋就夠,箍筋可以用6mm鋼筋間距200mm,當然加密區除外。


總結,農村自建房中圈樑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為了能夠更加保證自建房的質量安全,有必要設置好圈樑,而且是每層都需要設置。畢竟我們居住的房子不僅僅是需要舒適,更需要有安全保障。(圖片來自網絡)


農民也優雅


相信很多小夥伴都見過蓋房子的工地,到處都是鋼筋和混凝土,現在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了,隨著很多造房工具的普及,各種房屋的建造基本都用上了機械,一棟房屋很快就可以建好。但是在以前生活條件沒有那麼好的時候,想要建一個房子都需要大量的人力,如今在農村也有很多的房屋都是自己修建起來的,想要修房子首先要修圈樑,什麼叫做圈樑?圈樑的用處是什麼呢?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家講解一下

首先圈樑分成兩種的,一種是叫做地圈樑,一種叫做上圈樑。地圈樑就是在房子的最下面做一層圈樑,然後把混凝土導入圈樑中來穩固房子,有地圈樑的房子的根基才會更加的穩固,整個房子才可以蓋起來。上圈樑就是在房梁的位子打一圈混凝土,假如我們的房子有兩層高,在第一層的最頂端也就是第二層的最下端凸出來的那一圈就叫房梁,房子每高一層就需要圈一層粱,除了最底部的下圈樑,剩下的圈樑都叫做上圈樑

那麼為什麼我們要圈樑呢?很多不懂建築的人覺得圈樑並沒有用,只是在浪費建築材料,畢竟我們的生活中也沒有看到它的身影,但其實圈樑的優點不是我們用眼睛可以看到的,第一,圈樑會讓我們的房子剛度更強一點,房子也會更加牢固一點。第二就是在一些高原和高山地區,圈樑就顯得非常的重要,因為圈樑可以避免房子建造在一些高低不平的地區從而導致房屋往下陷,並且還可以減弱一些大一點的震動對房子造成的影響。因此想要建造一個房子,首先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圈樑

如今很多房子的樓層比較高,這就使得我們的房子很容易受到風等其他因素的影響,並且如果一些房子的地基修的比較淺,就會很容易因為房子的下盤不穩導致房屋倒塌,而圈樑就可以彌補這些缺陷,圈樑可以讓房子的抗壓性變得更強,讓房子不至於因為地面沉降等因素而發生倒塌,因此圈樑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工作

不圈樑房子就不牢固,就很容易發生危險,這就是為什麼很多施工隊在早飯材料全部準備齊全以後會先圈樑的原因。







布吉小雷


看你房子的結構,如果說你的結構僅一層是磚砌就可以了,如果你蓋的房子是兩層,或者是三層,那麼你就應該用圈樑或者是基礎梁來穩固基礎,基礎梁在農村通俗講也叫圈樑,他可以抗震,抗沉降等功能,一般用術語來講圈樑是在砌築時才會有圈樑,一般在磚混結構圈樑很常見,



河南A哥


圈樑有地梁和主體結構梁。樑柱組成一個框架體,梁受力後傳遞到柱子,柱子所受荷載最終傳遞到最底層的梁,可以防止房屋沉降導致開裂。所以還是很有必要的。


o進擊的巨人


有防止地基發生塌陷導致的承重牆和剪力牆走勁。對穩固牆體有特別重要的作用。一般即便是不用鋼筋混凝土做垂直的立柱也要做圈樑。非常重要。


正直二牛哥


圈樑是為了防地基沉降,軟地基必須得用


嚴守璽


安全起見是必須有的,它起到連接上下部結構,傳遞受力,測量基準,找平,使房屋整體性更好。


一建心得工程人的生活


現在做地基都要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