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職稱可以自然晉級嗎?

汪貴顯


其實這答案已明確了,現行評價制度下是不行的。

但可以探討。如果將來設立教師公務員的話,這問題也就有前瞻性了。

如滿35年可以具有晉升高級的資格。

晉中級的可以仿照公務員自然晉級,到了一定的年限晉升,如滿三十年可進中級(一級教師)。

當然還要看到自然晉升職稱的另一面。


江天鶴


教師職稱,有些可以直接晉升的,有些需要評審競爭才能晉升。

我是高中教師,一般大學畢業進入我們學校,過了一年之後,本科畢業的直接晉升二級教師,研究生畢業的直接晉升一級教師。之後要想繼續晉升,就需要申報評審了。

每年一級和高級晉升人數都是根據各校的名額競爭產生的。

教師的技術級別跟工資掛鉤,而技術級別跟職稱級別有關。

一般高中教師轉正後評為十二級。然後再往上評。評上一級教師後可以參評十級、九級和八級。評上高級後才可以評七級、六級和五級。技術級別越高工資越高。


英語高級教師熊老師


教師職稱是否可以自然晉級?這要看資歷和學歷,有的可以直接定級,有的必須評審,凡是評審的,都不能自然晉升。

自然定級的情況如下:專科學歷,從事小學教學工作3年,本科畢業,在中小學工作崗位上滿1年,可以初定為二級教師。

研究生學歷,在中小學教師崗位上工作滿3年,博士學位在中小學教師崗位上工作1年,初定為一級教師。

也就是說,碩士工作3年,博士工作1年,就直接晉升中級職稱。要知道,有的人幹了一輩子,也沒評上中級職稱。可不可以自然晉升,是要看資歷的,資歷夠了,就不是事。

除了上面的情況外,教師的職稱都是評審的,既然是評審的,也就不存在自然晉升的情況。

教師符合申報高一級職稱評審條件後,要自己申報,提供評審材料,學校審核通過後,保送上一級評審委員會進行評審,通過了才能晉升高一級職稱。

不同的學歷條件,不同的崗位,申報同一級別的職稱,條件也是不同的。比如,專科學歷申報一級職稱,只能是小學教師,在初中就不夠格,而且必須任二級教師5年以上。而本科學歷,中小學教師崗位上都可以,任二級教師4年就可以了。

申報高級教師的,必須本科學歷,任一級教師5年以上,獲得博士學位後,任一級教師2年以上。

申報正高級職稱,必須本科以上學歷,任高級教師5年以上,有些省份,40歲以下教師,必須具備研究生學歷。

綜上可知,教師職稱自然晉升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初定的除外。有人說,鄉村教師任教30年以上,就可以自然晉升,說山東省已經執行。

其實,這是個誤讀,並不是自然晉升,而是不受單位崗位比例限制,沒有崗位指標也可以申報。注意,是申報,申報後經過評委評審,也可能評上,也可能評不上的。所以,自然晉升只是個願望罷了。


當代師說


四種教師的特定職稱可以自然晉級,但其他的只能按部就班了!

目前,公辦中小學教師的職評有這樣的規定:

一、本科學歷從教人員一年試用期之後,就直接認定為助理級教師。也就是中小學二級教師,領12級崗位工資和5級薪級工資。剛剛從教時的學歷是本科畢業,這樣的教師晉級二級職稱時,不需要參與職評,就相當於

自然晉級。而一般的中等師範畢業生和大專畢業生,不能享受這個自然晉級的職評政策。

二、碩士學位畢業生剛剛入職從教時,直接自然晉級為二級教師。不需要一年的試用期。這也是一個自然晉級的情況。

三、博士學位畢業生從教,直接認定為中級職稱。——自然晉級。這是目前為止最厲害的一種自然晉級!

中級職稱,直接認定,不需要參與職評,10崗工資,9級薪級工資。我校一位教齡36年的退休教師,只是二級教師,他是中等師範畢業生。

四、個別地方農村教師教齡滿30年,離退休不足5年,可以直接晉級更高一級職稱。——這也是自然晉級。這是一種對馬上就要退休的老教師的照顧,也是一種人性化的管理辦法。這種自然晉級讓老教師看到了希望。

除了以上這些教師可以自然晉級之外,還沒有跡象表明職稱可以自然晉級。也就是說,上面四種教師可以自然晉級某種特定的政策,而其他教師晉級職稱和這些教師晉級其他的職稱,還要按部就班地參與職評。

題主的意思是說,教師的職稱可不可以自然晉級?

我覺得,既然已經有可以自然晉級的教師和職稱了,為什麼不能推而廣之,全部都自然晉級呢?按照這樣的想法來說,教師職稱就可以實行自然晉級的。

但願這樣的好事能夠快點到來!!


中小學教育者


目前來說,教師職稱中的初級職稱是可以自然晉級,也就是工作滿1年並考核合格後即可自然晉升為中教三級職稱,屬專技十三級崗位級別,其他中教二級職稱和中教一級職稱以及高級職稱都要通過上級部門進一步評定才可以晉升的。

一、中教二級職稱套專技十二級的崗位級別工資,晉升條件需要任中教三級工作崗位三年時間,且學歷及各項考核達標,即可上報評審。

一般中教二級職稱的評定也很簡單、順利,跟自然晉級差不多。

二、中教一級職稱套專技十級的崗位級別工資,晉升審報條件:

1、本專科學歷的,需要在中小學任教中級二級崗位4年以上。

2、具備博士或碩士學位的,需要任二級崗位2年以上即夠晉升條件。

3、學歷更低的任出職年限需要任教5年以上。

隨著中小學職稱實行“限額制”以來,中教一級職稱不得超過當地教師總額的60%,因此即使以上晉升審報條件已夠,但並意味著可以自然晉升,要按當地名額比例來分配名額,這樣一來

三、中教高級職稱的審報條件如下:

1、本專科學歷需要任一級職稱崗位5年以上。

2、有博士或碩士學歷的需要任一級職稱2年以上。

3、城鎮中小學教師要有1年以上在貧困地區或農村薄弱學校支教的經歷。

如下圖所示:

自從職稱“限額制”以來,要求高級職稱名額佔比不得超過我地教師總數的6%,而且早年因高級職稱名額被超額佔用,造成近十年來根本沒有晉升名額,大多數教齡35年以上的老教師都沒能晉升高級職稱,含恨退休,絕大多數教師對晉升高級職稱都不再抱希望了。

另外有些地方中教二級職稱還有兩檔自然晉升的空間,即中教二級職稱最低檔是專技十二級,工作年滿二年後可以自然晉升為專技十一級。

而中教一級職稱的專技崗位是可以有三檔自然晉升空間的,即中教一級最低檔專技十級,工作三年後自然晉升到專技九技,再工作三年自然晉升為專技八級,崗位工資都能隨著增漲。

但是小徐老師的所在地各級職稱只套最低檔崗位工資級別,如果不能往高評聘,就意味著再沒有上升的空間了,這讓老師們格外心灰意冷。不各各位同僚所在地的職稱評定是種什麼情況,歡迎大家補充交流。


指尖教育帝國


這麼看:

一是特殊情況下,是可以自然晉級的。目前農村30教齡教師可以自然晉升高級職稱。再就是初級職稱,只要教齡達到,考核合格,也可以自然晉升……

二是目前職稱晉升遇到了一些困難。很多教師頗有怨言。1.名額太少,屢評屢敗,心情不爽。2.個別人造假,給誠實老師造成消極影響。3.晉升之後,工資差距較大,很多老師心理不平衡。4.已經晉升的不再積極上課……面對這些困難,很多老師盼望取消職稱,或者自然晉升……走向了另一個極端……

三是如果是自然晉升會是什麼樣子……只能是等,熬,接下來是平庸……說穿了,就是大鍋飯而已……嚴重偏離了當今競爭的時代……肯定行不通……

四是還要依靠職稱晉升體系,那就要傾聽教師意見,加一改進完善……能夠讓老師們抬一抬腳,跳一跳,躍一躍……通過各自不同的努力,順利達到應有的職稱……不能屢評屢敗,會挫傷積極性的……

總之,就是自然晉級只是個別現象,要想晉級,還需按照賦分標準不斷努力,職稱是奮鬥出來的……

追求有趣,趣答教育疑難困惑,隨時交流,祝你好運。


追求有趣


我是大學老師,我贊同職稱自然晉級, 因為在學校評職稱即使達到高級職稱評定的標準,首先需要有名額,沒有名額就不能晉級,有退休的或晉級空下的名額也是多人競爭,能晉級的也是極少數,有些人連續多年也沒能進上副教授和教授,一些人灰心了,以中級或副高的職稱退休了。

在學校不同職稱工資、崗位津貼、講課費有差別。同樣一節課講師與教授課時費相差很多,正高和副高工資差1000多(2人文憑一樣,工齡一樣),取暖費補貼不一樣,每次漲工資按職稱漲……體現的不是按勞分配,體現的是按職稱分配,甚至有些院校高級職稱被領導們佔著,講課的評不上高級職稱,評上高級職稱的不講課!讓一線教師很失望,極大的挫傷了教師的積極性。

現在評職稱看論文、要課題、有專著等硬性規定,重科研輕教學,職稱成為工資福利津貼發放的標準,每次漲工資發津貼發福利都會令評不上職稱的老師難過,一樣的工作、一樣的付出,一樣的教齡,但得到的回報卻不一樣!

各個學校的高級職稱比例都是人為硬性規定,難道每個學校的老師符合標準的比例都一致嗎?同一個老師沒有名額就無法晉級,而有名額就能晉級,難道一個老師的水平和能力靠名額決定嗎?

為什麼公務員可以自然晉級,還不是考慮職位有限而公平對待公務員,以穩定公務員隊伍嗎?教師為什麼不可以呢?所以我覺得在目前狀態下,教師應該向公務員一樣自然晉級,鼓勵教師踏踏實實的工作,一心一意的撲在教學工作上,終身從教,穩定教師隊伍。


nn往事如煙


教師評職稱關注度最大的是高級,它是不會隨教齡增加而自然晉升達到。有的省規定鄉村教師教齡滿30年自然晉升至中級;有的省規定鄉村教師教齡滿30年,各方面條件達到可優先評高級。從目前宏觀情況看,公辦教師只要本科畢業,其它方面不錯,無違規、違法行為,不自棄,基本不用30年教齡就評上高級了,鄉村教師更是如此(因政策有所傾斜)。不信的,多去周邊學校瞭解,相信你很難找到一個可反駁的實例。教師評高級與其它行業一樣,都是有名額限制的。各級別職稱名額多少由當地政府人社局依據政策和當地財政支付能力核准確定。經濟差的地方為節省開支,往往高級名額緊縮,且規定評上高級後一律都定在7檔(高級可7、6、5檔),最多臨退休升至6檔作為退休檔案工資。現在公務員職級晉升也是類似,基層公務員不是退休其職級都能升至處級,也有名額限制。從多數行政領導職務級別看,正科級——正鎮長——縣區教育局正局長。無領導職務的大多數基層公務員幹到退休,其職級也只是副科、正科,少有副處及以上的。


手機用戶59055281070


中小學不清楚,下面我說說大學教師的職稱晉升之路。看完很多朋友肯定要淚流,因為太艱辛。

大學教師,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麼美好。身負科研和教學兩座大山,而這兩座大山任務的完成決定了你的職稱晉升之路,職稱上不去,教學和科研也會受到影響。

大學教師評職稱 一般有這幾個考核標準:學歷,工作年限/或任現職稱的年限,課時量,科研量。

以西部某學校為例,助教評講師,必須滿足:

碩士學位,工作滿兩年,年均課時量滿320節,北大核心期刊論文1篇,省級期刊1篇,參加省級以上課題一項。

講師評副教授必須滿足:35歲以下原則上必須是博士,任講師滿3年,年均課時量不少於160,教學評分80分以上,出版專著一部,公開發表省級以上刊物高水平論文4篇,同時滿足以下下之一:1.在SCI,CSSCI,EI源刊上發表論文3篇,主持省部級項目1項。2.主持國家自然社科基金,教育部、科技部縱向項目1項。

副教授晉升教授,必須滿足:40歲以下必須是博士,年課時量不低於160,教學評價積分85以上。基本科研要求:發表創見性論文文科9篇 ,理工農醫36篇,同時必須滿足以下條件之一:1.在SCI,CSSCI,EI源刊上發表論文5篇。2.主持國家級級項目1項。3.國家級獎項三等獎及以上的第一獲獎者。

西部地區高校職稱晉升的要求已經是全國最低的了,其他中東部地區和沿海城市大學的要求,那就更高了。所以,大學教師的職稱不會自動升級。

如果職稱上不去,對老師的工資,任課資質,科研都會有很大的影響。比如,課時費,講師可能是一節課35元,副教授是40元,教授是45元,有的學校差距更大。如果是普通講師,你可能就沒有資質上一些精品課程,或者不具備給研究生博士生上課的資質,更不可能帶研究生。職稱上不去,課題的申請更是困難。比如,每年國家社科和自然基金課題申請,主持人如果是講師,還必須要高級職稱老師的推薦信才有資格申請。每一個科研團隊,都要有高級,中級和初級這樣的團隊成員結構,一個講師是不可能領導一個這樣的團隊的。





明格翻譯


什麼叫做自然?自然就是按照客觀規律自動進行…就是自然發展,那就不能是人為的設置障礙來“卡”職稱 ,設置指標限制…這就是典型封建獨裁的做法。因為我有權,就可以胡作非為,你不是夠條件的人很多嗎,我就給你一個指標,讓你們窩裡掐吧…你不是條件都夠嗎,我就可以增加專業以外的高難度條件(屬於無理取鬧)…除了校長有關係的少數人(作假)能搞到,其他教師搞不到…

你說制定這種政策的人,是不是心理變態…你卡老師幹嘛吧?

我們新中國已經解放七十年了…我們黨一直要求全心全意的為人民服務;要講事實;講道理;講民主正、講法制;講公平、講公正…經過黨教育了幾十年了,我們的官員在講起話來的時候,辦起事兒來,仍然是封建獨裁思想在作祟!…動不動就“一票否決”…覺得自己是皇帝嗎…實際是提出”一票否決”的人,早該被否決了,該下崗了…

教師職稱是一個單獨的系列,它也是專業技術崗位,那麼和其他它專業技術崗位的要求基本相同,重點是看業務能力,也看水平,看錶現,還有年限。

到了一定的年限,一看業務上乾的不錯,有論文,有論著,有專利,有發明…不一定全都有,有那麼一兩項就可以了;

工作上表現也不錯,獲得過校級以上表彰的,他就不會有師德問題,這樣就應該晉級…

教師就主要是看這兩項,一個是業務,一個是德。其他的都是形而上學…

這樣就是自然晉職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