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菜共生系統在農村有搞頭嗎?

肇慶路茫


目前來說魚菜共生還不適合中國目前的農村,具體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魚菜共生技術含量比較高,因為他涉及到高密度養魚和無土栽培蔬菜,兩個比較重要的環節。技術含量更高的是將兩個環節融合在一起,達到系統的整體平衡。目前就算專業從事與菜共生系統的人員也不敢說,能100%保證系統是平衡的。而一旦系統平衡被打破,魚苗死去的話,損失將會是非常巨大的。所以對於目前農村,只從事種植或者低密度養殖的農民來說,魚菜共生系統所涉及到的技術是非常高的。

第二,魚菜共生需要的資金投入非常大,目前國內做得比較穩定的魚菜共生系統,最小面積是5~6畝地。5~6畝地全部是用溫室搭建起來的,注意是溫室,不是大棚。然後還有養魚的設備,種菜的設備以及水循環的設備,然後還有魚苗成本,蔬菜種子成本等,6畝地的整體造價估計不低於100萬。所以對於目前中國農村來說,造價太高了。

第三收益有限,為什麼會說收益有限呢?因為魚菜共生講究的是系統平衡,所以他不敢採取極限的高密度養殖和極限的無土栽培方式來進行生產。這就導致了,他是一個折中的生產產出系統。他中間能節省的成本,主要還是蔬菜種植過程中的肥料成本,而蔬菜的肥料成本在無土栽培中,不算特別高,是可以用極限的無土栽培來覆蓋的。

以上幾點決定了魚菜共生不適合於目前的中國農村生產。但是可以作為農家樂或者旅遊項目來做。




愛折騰的老程


在農村千萬不要搞魚菜共生!!!

很多人都不明白魚菜共生是怎麼回事,就拼命炒作概念!

我在這個領域裡整整八年,八年的時間裡做過很多樣板,有大棚的,露天的,室內的,庭院的,陽臺的,包括金螳螂總部大樓展廳一個八米長的魚菜共生生態書架。

在魚菜共生領域裡,要想用最原始的方式來實現魚菜共生那是基本不可能的,以後的結果是魚也沒養好,菜也沒種好。

魚菜共生並不是不能幹,要在很多年前不倒翁就提出了:魚菜三分系統的概念

說的簡單點,要想實現魚菜共生,成本會很高,所以不建議在農村搞。

魚菜共生有沒有出路呢?其實魚菜共生概念還是不錯的,不倒翁搞過魚菜共生餐廳,生意還相當不錯,也做過魚菜共生裝修,效果也非常好,關鍵是能賺錢。

今年,不倒翁開始打造庭院魚菜共生,在庭院裡實現真正的魚菜共生。

對魚菜共生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下:

關注生態,關注健康,關注不倒翁,關注不倒翁的庭院魚菜共生!








不倒翁的庭院魚菜共生


魚菜共生,在農村有沒有搞頭?我只能說您要做好投入巨資卻毛都不剩的準備,這不過是一種理想化的種養方式而已,目前還遠沒到成熟的節奏。

魚菜共生,簡單地說就是下邊養魚、上面種菜的無土栽培種養模式。從理論上說也是可以實現的,畢竟現在的蔬菜無土栽培、水培技術已經很成熟了,通過根系吸收稀釋之後的營養液來滿足自身對養分的需求達到正常生長的目的。

但是其中加入了魚 這種生物,就很難處理了。魚,與營養液共存?其中可能還會有一些殺菌劑成分,甚至還有可能有一些生物殺蟲劑的成分,魚能承受的住嗎?這還只是其中的一點。

另一點是魚菜共生系統之下,魚的養殖密度遠達不到正常的養殖密度。那麼,您高魚菜共生的目的是什麼呢?賣菜還是賣有限的魚呢?如何獲利也是個問題。

還有一點是投入的固定成本。魚菜共生看似簡單,其實投入的固定資產是驚人的。循環系統、過濾系統、調溫系統等都是必須的投入品,還有其他的支撐架、魚池等,沒有大量的資金怎麼搞?

最後就是技術投入了。技術尚未成熟,技術標準難以掌握;水處理更是重中之重,既要滿足養分的需求還不能影響魚的生長,同時還要保證在循環、過濾系統之下能夠長期的保證這樣“優質”“有特點”的水質。

所以,“魚菜共生”與其說是一種新型的種養模式,不如說是一種唬人的噱頭,目標還是在推銷設備、技術來獲利,吃虧的還是投入者。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 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


寒地水稻種植技術


魚菜共生,已經有人在做了,這是一個非常有話題的系統,無論他是否能掙到你所期待的那麼多錢,但一定可以讓你有許多故事,讓你的田園綜合體有人氣、有名氣。

準確的說,最好的“魚菜共生”升級為“漁菜共生”,是田園綜合體良好系統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下面我就來說說魚菜共生的好處。

更有效地提高池塘的效率。

魚菜共生,不為是了種菜而種菜,而是以魚(漁)為主,輔以種菜,種菜的目的是為了讓魚生活得更好,同進兼顧菜的市場價值,以魚+菜共同推進養殖基地的體驗感。

以養殖小龍蝦為例,除正常養殖小龍蝦,正常的種植底層水草外,對於浮水水草和挺水水草,可選種植“菜”來達成“魚菜共生”,如挺水植物可選茭白、水芹等,浮水植物可用浮網框內種植水培蔬菜,如空心菜、生菜等。

(這是揚州寶應某小龍蝦養殖基地搞的“蝦”菜共生)

契合生態種養植的新理念。

魚為菜提供肥,魚的生活排廢,形成的肥性水質,為菜提供了良好的養份。菜為魚淨水,菜的生長髮育,需要“肥水”,要消耗養分的過程中,恰巧也是淨水的過程,這是一個相互促進、相互依存的狀態。

尤其是在炎熱的夏季,菜還可以為魚提供庇廕。

(徐州市睢寧縣邱集鎮的茭白與小龍蝦共生)

可增加基地的綜合體驗感。

魚菜共生,一共要回歸到田園綜合體、鄉村旅遊的大背景下。魚是在魚菜共生的生態環保、符合循環規律的背景下的新型種養模式,魚是不一樣的魚,菜是不一樣的菜,遠離了傳統的化肥、農藥,共有綠色生態。

這時可以增加體驗遊的活動,自捉魚(漁),自摘菜。周未全家遊的活動在江蘇的許多地區已經開展起來了,效果也非常好。

在江蘇省盱眙縣,有一家蝦菜共生基地推出了鄉村體驗遊活動,參加的遊客可以垂釣小龍蝦、採摘農家菜,同時還可以參加農家樂的燒蝦等。

降低運作風險必須說的事。

魚菜共生,不是盆景,是放在廣闊的生態養列的大背下,是以魚為主、以菜、遊為輔的一種新型綜合種養模式,是根據“蝦稻共生”派生出來的一種新模式,不能忘記我們的本是“魚”,魚是基本保障,是不虧錢的核心。


品牌農業指南


魚菜共生模式是讓收益更高,比如稻田裡養小龍蝦是一個道理,既農業生產同時讓稻田又多一份產業,也可以說是生態循環模式,不受地區限制,有相關技術知識是可以投入的,可以降成本多收入的一個模式,魚的糞便在水裡分解過濾,菜的根系吸收營養成分,菜的根系可以淨化水質,達到一個可循環利用目的。

葉菜之類的都合適,吸收水分比較大,生長期短而且高產品質好,用於觀光體驗等。

也可以蝦菜共生,鱉、蟹等,都可以,模式是好但是懂得這方面的設施建造,合理科學的設計建造。




建設玻璃溫室大棚


魚菜共生是一種新型的複合耕作體系,它把水產養殖與水耕栽培這兩種原本完全不同的農耕技術,通過巧妙的生態設計,達到科學的協同共生,從而實現養魚不換水而無水質憂患,種菜不施肥而正常成長的生態共生效應。

魚菜共生有很多好處:

1. 種菜不用農藥化肥。因為養魚的水中含有植物所需的營養成分。

2. 可以實現立體種植。

魚菜共生也有一些不足:

1. 地面硬化。魚菜共生在樓頂,庭院等地方是完美的,可是在農田裡挖魚池就涉及很多問題了,有人為了方便直接用水泥做了硬化,這樣會破壞耕地,而且萬一經營不善,恢復起來非常難。

2. 魚菜共生需要的投入還比較大,尤其是建棚、陶礫和給排水設施,因此也需要慎重考慮。

作者提問的魚菜共生在農村有沒有搞頭,還是應該因地制宜,如果有充足的土地,自然沒有必要投入高成本去搞共生系統,相反土地稀少,就可以搞。




中江小宇


前言:普及一下,什麼是魚菜共生系統吧,魚菜共生,意味著魚和蔬菜在同一環境中共同生長,互利互惠。


魚菜共生是一種將水產養殖和水培(或無土栽培)相結合的農業生產方式,魚菜共生系統也適用於種植多種作物,在陽光充足的地區種植是最好的,如果該系統需要放置在室內,有必要增加植物光照,以確保植物健康生長。它可以組合種植,分批收穫,以避免一次性收穫,從而保持水質穩定。


魚菜共生養殖系統不僅需要對植物的生長情況觀察,還需要對水的PH值、水的溫度、水的氣味、水質情況的觀賞,是一項比較複雜的事情。逐漸等這套生態系統發展平衡,就沒有這麼多的事情了,基本的植物生長的氮肥、以及微量元素的吸收都可以在整體系統中獲取。


下面我就我發一段剛剛建設完工的魚菜共生系統,你在看看,在農村搞這個項目合適嗎?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8f8fa9dbefd11c338fb25dfef7a62f80\

起點農業


做魚菜共生需要具備以下條件。

1:大城市周邊,有足夠人口支撐。因為你種的高端蔬菜一定不是銷往批發市場。

2:不管規模如何,都要有充裕的資金。沒有百萬級的資金不要碰魚菜。

3:強大的學習能力,需要學習電子,生物,化學等知識。

4:需掌握傳統農業知識和養魚技術。

5:擅長營銷,懂得推廣自己。

歡迎大家關注我來討論交流魚菜共生的經驗!











又見民宿烏龍掌門


有沒有搞頭並不是決定一個新興的產業有無存在必要的原因。

魚菜共生系統之所以被開發出來,主要是因為其有存在的價值,對未來農業是一種很好的探索。

至於有沒有搞頭,要看當下市場的整體接受程度。如果整體不接受,需要看你後期針對局部區域的市場培養情況如何。其中既有技術的投入,還有經營管理的投入,已經不單單是能不能把農產品生產出來的問題了。

假如你是功利主義者,我建議不要搞,免得當炮灰。假如你對這個行業很感興趣,有信心,有耐心,並做好了打持久戰的準備,我建議一試。


養龍蝦的小哥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