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經濟就是一部“戰疫”史:縮短疫情週期能把衝擊降至最低

春節前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在中國爆發,目前確診病例累計超過萬人。

目前,全國上下正萬眾一心,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協調聯動,深入落實各項防控措施。在網格化管理、全覆蓋排查等堅決的措施之下,我們有充分信心戰勝這次疫情。

在人類歷史上,死於瘟疫的人數甚至比死於戰爭或其他天災人禍的人口總數還多。人類與疫情之間的鬥爭從不曾停息,並始終伴隨著人類文明的進程。甚至可以說,人類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也就是千百年來不斷和各種疫情作鬥爭的歷史。

從古到今,大大小小的瘟疫不計其數,對人類有著巨大的影響,如鼠疫、天花、流感等。僅進入21世紀以來,世界上就爆發過幾次大的疫情。這給人類經濟社會發展造成了哪些損失?當前科技發展、產能效率提升如何幫助我們應對此次疫情?

人类经济就是一部“战疫”史:缩短疫情周期能把冲击降至最低

天花、黑死病等瘟疫累計奪走億萬人生命

人類歷史上爆發過多次瘟疫,對人類社會造成了巨大的打擊。

2018~2019年,剛果(金)爆發埃博拉病毒疫情,這也是繼2014年西非埃博拉病毒疫情後,埃博拉病毒的又一次大爆發。

2018年12月,剛果(金)政府證實,自首次確認埃博拉疫情以來,該國至少有2231人死於這一疾病。

當前,中國正在經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這也讓不少人回憶起17年前的非典。據原衛生部新聞辦公室通報,自2002年末至2003年8月16日10時,我國內地累計報告非典型肺炎臨床診斷病例5327例,治癒出院4959例,死亡349例(另有19例死於其他疾病,未列入非典病例死亡人數中)。

回顧人類歷史,在很早的時候人類被傳染只能聽天由命,能不能存活基本全靠運氣。黑死病、鼠疫、天花、流感等數次瘟疫傷亡極其嚴重,蔓延時間往往長達數年。

數據顯示,爆發於中世紀的黑死病,在歐洲造成2500多萬人死亡,佔當時歐洲總人口的1/3。

天花病毒引起的古老疾病在地球上存在了至少3000年,是世界上最令人恐懼的疾病之一。據估計,幾千年來累計奪走了上億人的生命。直到人類先後研製出牛痘和人痘疫苗,並在上世紀60~70年代實行廣泛接種後,才艱難地成功根除天花。

人类经济就是一部“战疫”史:缩短疫情周期能把冲击降至最低

國家防控應對疫情能力比17年前大大進步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從武漢爆發,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官方網站,截至2月1日24時,共收到累計報告確診病例14380例,現有重症病例2110例,累計死亡病例304例,累計治癒出院病例328例,共有疑似病例19544例。

儘管確診病例在短時間內超過2003年非典,但17年後的今天,我國應對疫情的方式、效率、醫療水平都大有不同。

在疫情擴散前期,由於試劑盒短缺,部分病人無法及時確診,在家自我隔離。而到1月31日,湖北省疾控中心衛生檢驗檢測研究所所長江永忠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前兩批已下發的11萬人份試劑盒“基本上都下發給了各地疾控中心和醫療機構”。目前,湖北的試劑盒日檢測量相當於試劑盒剛下發時的10倍。

南京諾唯贊生物科技公司人力資源總監張國洋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隨著疫情的大範圍擴散,疑似案例越來越多,為了滿足一線疫情防控需求,該公司成功研製出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多重熒光RT-PCR法),能夠實現一小時快速精準診斷。

而在醫護人員和普通群眾都迫切需要的口罩等物資方面,生產企業也在加班加點恢復產能。

2月2日,工信部舉行新聞發佈會,發言人黃利斌在會上介紹,目前我國口罩實際產能已恢復了60%。據初步統計,截至2月1日24時,國內生產企業累計向湖北發送醫用防護服13.6萬件,已抵達11.7萬件。N95口罩發貨13.4萬個,已抵達11萬多個,護目鏡包括醫用隔離面罩18.8萬個,已運抵11萬個。

從經濟上來看,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曹和平認為,此次,國家有了SARS以後建立的系列實驗室設備以及對應處理流程,更進一步在數字技術支持和聯網共享信息條件下,國家的防控能力和百姓的應對能力比17年前有了極大進步。

曹和平認為,疫情持續時間越短,對經濟造成的長期傷害越小。在當前嚴密的防範措施下,此次疫情持續時間預計將比SARS疫情大大縮短。如果加上互聯網經濟的強勁增長,預計此次肺炎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應該是可控的。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