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律》為何堪稱封建法典代表作?

用戶65146090


《唐律》由長孫無忌等十九人負責編定,永徽四年(653年)頒行,故而又稱《永徽律》,並加了註疏(類似於法律釋義),所以多見為《唐律疏議》,取代了唐高祖武德年間編訂的《武德律》及唐太宗貞觀年間編訂的《貞觀律》,成為唐朝的法典,且為中國現存最早最完整的古代成文法典,代表古代封建法制的最高成就代表。《唐律》在古代法制史上的代表地位,主要在於其承前啟後的作用。

漢代開始,政府多沿襲秦代的法制思想和具體律令,主要以《春秋決獄》為主。《春秋決獄》以《春秋》的義理作為斷案定罪依據,屬於類似案例法的律法,偏重“禮”在具體情形下的規範,強調違反“禮”的心理動機的判定。這種判案依據在實際操作上難以準確把握,主觀心理上的不確定性導致斷案判罪難以把握。《唐律》強調禮也重視法,實現儒家思想和法制思想相結合的“禮法合一”,更具有全面性、系統性和可操作性。故而,《唐律》相對前朝的法律更加規範、更加先進。《唐律》一頒佈,《春秋決獄》的立法思想和體系宣告結束。

後世比較著名的《宋刑統》、《大明律》、《大清律令》基本上都是在《唐律》的基礎上調整而成,並直接影響東亞和東南亞多國立法。


讀書人說


建法範圍廣,條例完善。


趙涵智爺爺


法律法規是一個時代的產物,雖然在奴隸社會也有一些規章,但只是維護部落這小團體的秩序,唐朝在當時世界最發達開放的時期,吸引世界各國人才,社會的需要而必須要健全法律,所以……


玄虛大師


大唐是盛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