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幗不讓鬚眉——致敬那些奮戰“疫”線的“巾幗英雄”

疫情發生以來,鎮黨委、政府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市委、區委決策部署,廣泛發動黨員幹部、熱心群眾、志願者,充分發揮黨員先鋒作用、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湧現出一大批感人事蹟。今日,讓我們走進四位“巾幗英雄”,看她們如何用行動詮釋“婦女能頂半邊天!”

1

“我是‘一肩挑’,我的責任更重!”

——快樂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莊福利

每年春節期間,莊福利都要和老公一起回廣元老家陪年邁的公婆過節,今年卻因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打破了這個“慣例”。疫情發生前不久,莊福利做了一場手術,身體還並未完全恢復,但是在面對來勢洶洶的肺炎疫情時,莊福利放棄了回老家看望公婆的計劃,不顧術後虛弱的身體,從年前至今,一直奮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白天率隊入戶登信息、測體溫,晚上加班加點核數據、報情況,由於連日超負荷地工作,莊福利同志染上了風寒,身體更加虛弱了,家人和同事都勸她養好病之後再上班,她卻一聲不吭的繼續走村入戶開展工作了。莊福利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我現在是‘一肩挑’,我的責任更重!”

巾幗不讓鬚眉——致敬那些奮戰“疫”線的“巾幗英雄”


巾幗不讓鬚眉——致敬那些奮戰“疫”線的“巾幗英雄”


巾幗不讓鬚眉——致敬那些奮戰“疫”線的“巾幗英雄”


2

“我是黨員,必須堅持!”

——花園村三組組長廖紹萍

農曆新年,有人忙著回家,有人忙著團聚,還有的人忙著入戶排查返鄉人員情況。她叫廖紹萍,是花園村三組小組長,自接到“防疫”命令以來,她一直堅持駐紮在“花園新型小區”,這是花園村最大的安置小區,有著1000餘戶住戶,人員情況極其複雜。面對相較其他村(社區)繁重許多的人員信息登記任務,廖紹萍從未有過一句怨言,每天7點準時到達村部,挨家挨戶上門排查,常常忙到深夜才能回家。家人常問她,每天接觸那麼多外地回來的人,你不怕嗎?她只是說道:“我是黨員,必須堅持!”

巾幗不讓鬚眉——致敬那些奮戰“疫”線的“巾幗英雄”


巾幗不讓鬚眉——致敬那些奮戰“疫”線的“巾幗英雄”


巾幗不讓鬚眉——致敬那些奮戰“疫”線的“巾幗英雄”


3

“我是組長,組上的情況我最熟!”

——五桂村一組組長羅會蓉

今年已63歲的羅會蓉是五桂村“防疫阻擊戰”中年齡最大的“參戰者”。大年二十九的晚上,羅會蓉正在與家人團年,接到村支“兩委”緊急通知後,立馬放下碗筷趕到村部,在瞭解了“疫情”的嚴重性後,不顧嚴寒連夜進行入戶走訪,詳細登記一組返鄉村民返青時間、乘坐交通工具、返鄉路線等情況。一組村民肖永翠原計劃正月初三做60大壽,已經備好了菜、請好了客,為了大家的身體健康著想,羅會蓉不怕得罪人,親自上門勸導肖永翠老兩口取消宴席,老兩口不同意,羅會蓉就給他們的兒子打電話勸說,直到同意取消宴席為止。家人為了小孫女的安全著想,一直勸說羅會蓉不要外出,讓村上安排其他人去參加這些事情,羅會蓉說:“我是一組組長,一組的情況我最清楚,形勢這麼嚴峻我必須去!”

巾幗不讓鬚眉——致敬那些奮戰“疫”線的“巾幗英雄”


巾幗不讓鬚眉——致敬那些奮戰“疫”線的“巾幗英雄”


巾幗不讓鬚眉——致敬那些奮戰“疫”線的“巾幗英雄”


4

“我是黨員,就應該在第一線!”

——幸福村婦女主任許菊萍

今年已經59歲的許菊萍是幸福村的婦女主任,“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後,許菊萍一直堅持同年輕人一起在一線奮戰。因為許菊萍是村裡的“老人”了,許多人都認識她,她的加入給“拉網式”排查帶來了許多便利。排查工作結束後,她又主動請求到小區設立的宣傳崗亭向村民發放宣傳資料,講解疫情情況和預防小常識。很多村民看到她都會問:“許大姐,你這麼大歲數了,這麼冷的天還出來幹啥子,等他們年輕人自己弄撒。”她都是回答到:“我是黨員得嘛,就應該衝在最前面撒!”

巾幗不讓鬚眉——致敬那些奮戰“疫”線的“巾幗英雄”


巾幗不讓鬚眉——致敬那些奮戰“疫”線的“巾幗英雄”


巾幗不讓鬚眉——致敬那些奮戰“疫”線的“巾幗英雄”


像這樣“敢打硬仗、能打硬仗”的“巾幗英雄”,清泉的大街小巷、院壩田間還有許許多多,正是由於有如她們這般不辭艱辛、舍小家顧大家的一線工作者,有理解、支持、配合我們工作的基層群眾,讓我們有信心、有底氣堅信,在黨和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黨員幹部群眾齊心協力、共同奮戰下,此“疫”必克、此“戰”必勝!

巾幗不讓鬚眉——致敬那些奮戰“疫”線的“巾幗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