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鳴哥聊歷史


習慣貧窮

一個貧窮的年輕人去詢問一個智者:你看看我十年後會不會有錢?智者回答:不會。年輕人不甘心,繼續問:那你看我二十年後會不會變得富有?智者說:還是不會。年輕人很傷心,這輩子不就完了嗎?最後還是不甘心,又咬了咬牙問道:那你看我三十年後會不會擺脫貧窮?智者很認真的看了看他,說:會的。年輕人長出了一口氣,但還是好奇地問道:為什麼呢?智者說:因為那個時候你已經習慣於貧窮了。

2008年汶川地震的時候,網上一位年輕的80後的小夥子談起了捐款的事情,他跟我說:也許我們逼著很多富人捐款的事情做得有些過分,萬科捐得少我們就逼著他多捐,姚明捐的少我們就罵他。我們不問理由,就這樣去做了,我們覺得是對的。我跟他說:小弟,姚明捐了幾十萬美金你還嫌少?他說:他有錢,就該多捐。我問他:你捐了多少?小夥子很理直氣壯的對我說:我沒錢!

2010年玉樹地震,我又見到了這位網友,問他:你這次捐了多少錢?他還是同樣的回答:我沒錢!我對他說:貧窮真的就那麼值得驕傲嗎?兩年前你沒錢,現在你還是沒有錢,姚明憑什麼有錢?個頭像姚明那麼高的人並不在少數,為什麼那些人沒有成為籃球天才呢?你知道姚明成功背後的汗水和努力嗎?一路走過去,這個國家、這個民族還會經歷災難、還有很多需要他的子孫伸出手去幫助的事件發生,你能告訴我再過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後,你能拿出來多少錢為這個國家和民族做點事情呢?你依然是理直氣壯地說沒錢嗎?

猶太人說:金錢既非罪惡,也非詛咒,而是上帝賜給人類的禮物。

古雅典人認為:承認貧窮並不是可恥之事,不努力去克服貧窮才是墮落。

美國的鐵路大王範德比爾特在他臨死的時候說:我相信我死後是會進入天堂的,因為由於我的努力,這個世界已經比我來的時候多了些許的美好。

“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我對這樣的一句話深惡痛絕,它真實的內容實際上是:我不想努力,我這輩子就這樣了,我很懶,我很害怕努力,我已經沒有夢想了。對不對?

我的外公,一生都沒有離開過他生活的土地,走得最遠的地方就是幾十公里之外的女兒家裡,記得小時候,外公一直在對我說:“好吃不如餃子,自在不如倒著。”在一個一生都生活在長白山裡邊的人的眼中,有餃子吃、能休息就是最大的幸福了,今天回想起來真的很心酸,我可憐的外公,他生活在一個什麼樣的世界呀?直到離開這個世界他也不知道外邊的世界有多麼的精彩。

一個人的成就很少能夠超過他的眼界,更不會在他的格局之上,所以你要開眼界;你要看看別人的生活,看看那些志存高遠、不懈努力的的人生楷模,所以你要交高人;你要知道真實的世界,知道人生的真正價值,所以你要學知識。

富有本是一種高尚的追求,也是每個人的權利,如果能夠藉助於高尚的渠道來達至富有,那我們對人類的貢獻要遠比貧窮的時候所能做到的要多得多。

有一位女士,每天在超市上班很辛苦,但又很喜歡玩,我跟她說去年我去臺灣旅遊,覺得臺灣很不錯,很值得一去。她說:大哥你是在嘲笑我,我哪有錢呀?我說:那你去賺錢呀?她說:我不會。我說:那你去學呀?她說:我沒空呀。我說那你的業餘時間都做什麼去了?她說:玩。

一位朋友上街,路上有積水,年久失修,他回來就嘟嘟囔囔的說:都什麼事呀?路也沒人修?我跟他說:你抱怨什麼呢?有路走你就該感恩了,修路是要花錢的,你給國家交了多少稅?現在的路你出了多少錢?

人權是什麼?僅僅是有衣穿,有飯吃、有間房子住嗎?在今天還有餓死的人嗎?還有沒有錢買衣服而裸體上街的人嗎?還有多少露宿街頭的人呢?這些已經不能被稱作是人權了,人權更應該是:人有追求更美好生活的權利。

很多的窮人都很羨慕富人,但他們卻不知道富人們曾經也是窮人,只要你願意努力去改變,那貧窮不過是你人生道路上的一個階段而已。

學會去愛金錢,學會努力的去賺錢。

我的一位大哥,是很優秀的一位企業家,他有一次跟我說:工作是快樂的,賺錢是快樂的,因為永遠有做不完的工作,因為永遠有賺不完的錢,所以我們永遠都是快樂的。

令人欽佩!

自由競爭,把全社會最有奮鬥熱情的人篩選了出來,這些曾經飽受貧寒,生活在特權之外的人,獲得了自由之後,他們迸發的創造力讓世人敬仰!

萬惡懶為首,勇為德之先。勇敢地去面對生活的挑戰,讓富有成為我們每個人的人生目標!你一定可以做到的。

生來貧窮不是你的過錯,死的時候你依然貧窮就是恥辱。

永遠不要讓貧窮成為習慣!



玩家001


窮與富是相對的

先舉幾個例子:改革開放初,有萬元存款的“萬元富,人人羨慕,還給他披紅掛綵,上光榮榜。因為那時,靠勞動加智力,能夠有萬元就了不起了。當時一般人工資收入四五十元,要二十多年不吃不喝,才能達到這數呀!

現在呢?平均收入四五千元計算,二十多年,存款一二百萬,人家羨慕嗎?還不夠格呀?因為億元富翁擺在那兒。

還有,國家功勳和榮譽獲得者,兩彈一星元勳,勞動模範和戰鬥英雄,他們一輩子收入,不及老闆一年收入,他們還默默無聞,盡心盡責為國為民作貢獻。

他們是精神富有者。窮富標準,即精神與金錢。

貧窮的原因很多,網友都說了:天災、疾病,缺文化技能,地理環境,懶,不思進取,等等,都是客觀存在的,也值得一說。也有網友講了許多故事,就是安於現狀,或要富人多幫助,等等。

現在,正在打一場脫貧攻堅戰。主要靠什麼呢?靠精神的富有,即人窮志不窮,還是那句話:沒三代窮,沒三代富。為什麼?不懈努力的精神,或坐享其成的態度,決定三代後的事。




雄哥14505


窮的原因多!護擔重!無能力!太忠厚!效益差!病痛!工期短又結婚!一言難盡!家家都有難唸的經!


海上生明月668


農村窮的根本原因,主要還是鄉鎮幹部死腦筋,“霸著毛坑不拉屎”,無能力,不作為。

我老家在農村,幾乎年年回去過春節。近15年來,我從沒聽說過,鄉鎮幹部有為鄉親們尋找、鋪墊農業種植致富之路,培訓農民瞭解致富的各種渠道、門路,以改變農民思想落後的面貌。就這樣,年復一年,不聞不問,讓農民自謀出路。


探索者Kcarl


窮的根本原因是什麼?我聽過一個古老的故事現在講給大家聽,也許會從中體會到人間的窮富並不都是完善的。

話說很早以前有個大財主請過窮日子的婊弟吃飯,為了顯示自己的富貴,他叫傭人用四個大元寶墊飯桌的四個腿,(那時都是炕桌)擺了滿桌子的大魚大肉和山珍海味,眯著眼睛與婊弟海談闊論自己有多麼的富貴……

這天窮婊弟邀請富豪婊哥,妻子烹飪了一桌子家常萊,都是婊弟在河裡捉的漁蝦,山上打的雞兔,林間採的菌類,桌子下蒙著個毯子底下不知墊著什麼?財主婊哥斜視一下桌子下面心想,窮到這份上了還硬逞能?看我墊四個元寶他卻墊四個枕頭,真不嫌寒磣?他飲了一盅酒得意的說;“婊弟礙面子咋不和哥說一聲,元寶咱家有的是先拿四個來墊桌腿,何苦這樣子寒酸?”婊弟也飲了一盅酒笑著對婊哥說;“你那元寶雖說很好可是死的,我這四個寶卻能動,”話音剛落四個桌腿果然動了起來,還發歲“嘿嘿嘿!”的笑聲,財主掀開毯子一看是四個大胖小子,頃時淚流滿面的對婊弟說;“我雖然有千頃良田萬貫家財,但無兒無女將來誰來繼承?能否把活寶過繼給婊哥一個?日後也好繼承家業有個為我們老兩口送終的。”


舞歌暢想


窮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就是一個字:懶!

我來說一個真實的故事,論證一下。我有一個大山裡的表親,那時還是大集體,搞大躍進年代,人們特別窮,窮到連褲子、鞋子都沒有穿。他們村的村民每日在大山裡,放火燒山,開荒種地,在石頭縫裡找食,一年到頭也沒有幾塊錢收入。但我老表是個咬緊牙關能吃苦的人,每日強忍飢餓,收工時從山裡扛一根大樹回家。有的村民笑他蠢豬🐷,滿山⛰️的大樹🌲都燒了,吃飯的力氣都沒有了,你還扛根樹回家作什麼用,但也有幾個學我老表的跟著扛。結果,他就靠這些要燒🔥毀的樹,在通往深山的沙石公路傍,建起了一棟二層小木屋,其他幾個村民也挨著建了房子。後來,這裡就成了過路的山民、進山司機歇腳的地方。七幾年,一包產到戶,我老表就利用這裡的便利條件,開起小買部,其它幾個村民也開了小歺館、小旅館什麼的。每日深更半夜搭進山拉木材的貨車進城批貨,清早回來銷售,如此反覆十把年時間。他就成了村裡第一個萬元戶、第一個走出大山到城裡開店的人,第一個進城購房定居的山裡人。如今他家在小縣城裡,小超市都開了幾家,子女們的生活命運也因此改變了。

在他八十歲的生日大宴上,鄉里鄉親都來了喝酒,都滿是羨慕的眼光。他總結說:我的一切都是吃苦幹出來的,沒有一點巧。是的,這就應古人的一句諺語:天上有掉也要起床得早,機會永遠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你就是再聰明,政策再好,不幹都是等於0啊。


便江春色


回顧中國歷史,中國的農民基本都擁有老實巴交,不善於言語和交際的性格,加上沒有經常出去闖蕩,也就不會擁有多少見識,所以造成了目光有些短淺,腦筋不夠靈活的現象,加上思想保守,不敢幹,不敢拼,不相信他人,幹啥都怦怕賠了,加之,不好鑽研,知識、技術不夠,即使搞了種植業或者養殖業,但是沒有營銷知識和好的促銷辦法,達不到產銷一條龍,最後會導致有些種植的水果到賠錢,這些就是窮的根本原因所在。



有句老話“窮則思變”,當人窮的時候,你就要想辦法去改變,你總是原地踏步走,那肯定是永遠不會富裕的。生活對於每個人都是公平的,幸福是擼起袖子加油幹,奮鬥出來的!

“要想富,走險路”,這裡的險不是危險的,不是走強取豪奪、違法犯罪的路,而是要想富,也要具有冒險的精神,走別人不敢走的路,生意獨特,往往會獨出一格而成功!

在頭條上,有個頭條號“小六視野”的,他個人有些矮小,力氣當然也很小了,又沒有很多的特長,原來是個低保戶,但是他勇於拼搏,敢於創新,勤奮好學,不斷堅持,不懈地努力,拍視頻終於成了“網紅”,一個月銷售水果達到四十萬斤,並且辦起了屬於自己的公司,現在也是風生水起,名聲遠揚!

在頭條上還有位大媽級的人物,文化不高,但是她通過收購核桃,然後讓多人幫助她賣核桃,拿提成的做法,讓她年銷售額也不少,也走向了富裕之路,年收入也達到了好幾十萬。



通過上述兩個真實的例子,你窮在哪裡,應該自己能找到真正的原因了吧!窮的根本原因,關鍵是你的思維,你的態度,你的選擇,你的做法,不在別人身上,而在你自己身上,別人是幫助不了你的,全得靠自己敢想、敢賭、敢拼、敢幹,幹就完了,人生豪邁,大不了重頭再來!

不管你幹啥,你首先要先去取經,借鑑成功人士的經營模式,自己在不斷創新和摸索,早晚有一天,你也會“鹹魚翻身”的!

要想富,離不開思維和技術,這裡的技術包括很多方面,例如種植技術、營銷技術、人際交往、網絡推廣、線上線下運營等等,要想幹,就得提前都準備好,即使失敗,也不會有多大的虧損,還可以東山再起,不斷地總結各種知識和經驗,你早晚會走向成功,擺脫貧窮!


人生探索


貧窮的根源是什麼?

網上有很多關於貧窮探源的論語。我向朋友們推薦一本電子書,名字是《貧窮的本質》。書中對窮人為啥一直是窮人做了深刻的剖析,看的人一身冷汗。書中提出了我們對窮人的看法,很多其實也不一定正確。比如說,我們會認為窮人的當務之急是解決溫飽,享樂是遙不可及的事。但是,經過作者的調查發現,在很多窮人區最大的開銷恰恰不是食物,很多人寧願吃不飽,也一定要買臺電視娛樂生活。那麼,人窮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呢?書中舉了兩個例子。在印度窮人地區,人們明明知道化肥可以提高農作物的產量,但他們還是不用。就有人問了:“為什麼不用呀”?他們就會說:“因為沒有錢啊!”

再問:“那你們去年豐收的錢呢?”他會說:"我花光啦,買別的東西了。"這個別的東西,就很有可能是電視機之類的娛樂產品而非任何和積累財富有關的東西。他們根本不會去想,如果今年買娛樂享受了,那麼明年會更窮。

再比如說,政府會在窮人區設置醫院。但是,他們一旦生病了,並不會去看醫生,而是選擇巫醫。為什麼呢?因為醫院開的藥雖然可以治病,但是見效慢。而巫醫開的藥,因為含有大量的抗生素,見效就很快了。

對於他們來說,見效慢的藥就不是好藥,所以他們再次生病依舊會吃抗生素,而不願意好好治病。

看明白了吧,人窮的原因可能會很多。家境基礎差,生意失敗,天災人禍等。但是,最根本的原因在於短視,也就是目光短淺,凡事只考慮眼前利益。其實,像這樣的例子太多了。比如現在有很多年輕人就不願意呆在農村,想要去大城市闖蕩。有些老人死活不同意,覺得在家裡有吃有喝有親戚幫助,幹嘛要出去找罪受。金窩銀窩不如家裡的狗窩,好賴都不如在家裡。年輕人架不住老人的軟磨硬泡,只好在農村找活兒幹。同時,村裡有很多愛折騰的年輕人都出去了,這個受老人左右的年輕人只能看著幹羨慕。後來,到了30多歲,曾經那些外出打拼的人都掙到錢了。直到這個時候,這家老人才同意讓年輕人出去闖一闖。後來才知道,年輕人20多歲的時候,正是改革開放剛剛起步的大好時機啊。那個年代商機重重,村裡出去賣狗肉的都發了。

所以你看,如果當時老人不攔著年輕人,或者年輕人當時再堅持一下,說不定他家早就翻身農奴把歌唱了。

英國紀錄片《56UP》(中文名是《七年》),用49年的時間跟拍14個出生在不同階級的小孩。目的是為了證明孩子的出生是否和未來的成功有絕對的關係。結果大部分精英階層的孩子長大後依舊是精英。但是,還是有一個男孩,經過自己的努力,突破了階層的魔咒,使家庭富裕起來。

有這麼一對父母,剛出來打拼最窮的時候,2塊錢一碗的餃子都不捨得吃。但還是堅持給孩子報了一個一月700塊錢的古箏班。縱然孩子最後沒有走上音樂的道路,但他永遠無法忘記爸媽當時說的話。她們說:“人越是窮的時候,越是需要精神的滋養,因為這種滋養是可以直通靈魂的,靈魂只要不窮,咱家就能富起來。”

所以,人窮真的沒那麼可怕,可怕的是窮人思維。改變思維方式,或許才是脫貧最重要的一步。

感謝這個問題,讓我們一起思考人生。關注我們,一起成長。




方方夢語


單位從沒有給機會,不但不給機會,還不讓我上崗,不給我調級,所以工資最低,就窮啦。連成都的人在一起打乒乓球說:“你們單位工資高吧?”我回答:"有高級職稱的人工資高,我工資太低”,她說:"不是,你們單位人工資都高,可能就你工資最低”。啊呀,第一見面打球的陌生人都知道我工資最低,這都傳到成都來了?


東方京川


貧窮的根源是 思維 ,你說對嗎?

例如,我們自己家,一家七口人吃飯,五個孩子讀書,我媽一定要我們讀書,讀書才能走出困境,不再像父母一樣 窮。

到我們都出來工作,有家庭了,我媽說人家都有大房子了,我們是不是也蓋房呢?於是我們幾個姐妹,一人出點錢,就把兩層樓三百平米 造起來,圈了兩畝地。

十年後的 今天,在我媽的帶動下,又蓋了一棟 “別墅”

給我小弟,小弟寄了五萬元回來,我爸媽東籌一點西籌一點,就把房子造出來了,那天聽我小妹說,我真為我媽高興,她真厲害,要是沒有她老人家的鼓動,父母親可能還是住在 老房子裡,如今已有兩處 “別墅”小院子,在農村來講是很有 面子的。

人脫貧,首先要有想法 ,而後一步一步去實現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