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的通遼、赤峰和呼倫貝爾,會發展成二線城市嗎?

889音樂旅遊


  • 首先你這個問題問的就比較超前了,內蒙古曾經有一個二線城市包頭,但是包頭髮展停滯不前掉落三線被呼市反超,內蒙古目前衝擊二線的實際上只有呼和浩特。
  • 你問的這三個城市:
  • 赤峰,兩極分化趨勢,民生所佔比重較小,部分地區環境汙染。確實這幾年被北京扶持,區政府和沈鐵方面也重視起來,包括城建基礎設施什麼的發展比都較快,目的是打造蒙東遼西冀北中心大城市,城市人口接近一百三十萬,成為三線城市的未來可期,但是二線城市就目前來看真的是沒有這個規劃。
  • 通遼,首先浮誇風巨嚴重,經濟的水分屬內蒙古之最。城市格局太小,市轄一個區,城建甚至不如江浙的縣,基礎設施落後,教育水平一般,醫療可以用差來形容。鄰東北城市群存在感卻是比較低,畢竟東北經濟更蕭條。通遼是蒙東連接東北的樞紐,交通運輸是最大的優勢,可塑性很強,但是這次發佈的127個國家樞紐城市卻沒有通遼。發展前景還是要看東北,東北衰通遼衰,東北興通遼興。話又說回來,如果城市格局不改變即使東北發展起來也只能是提升通遼的民生和購買力,城市等級不會改變。能否發展成二線城市誰也不好說,但是目前來看,望塵莫及。
  • 呼倫貝爾,這座城市有自己的一套發展方向,是中國唯一的中俄蒙三國交界地區,擁有滿洲里、黑山頭等8個國家級口岸。同時有中國規模最大、最為完整的生態系統,是全國唯一的草原旅遊重點開發地區、國家級旅遊業改革創新先行區,城建水平和通遼差不多,人口流失嚴重,教育醫療各方面都和通遼差不多,但是民富程度比通遼強很多。呼倫貝爾所要注意的是防止人口流失,增加對外貿易招商引資,同時保護好旅遊業平穩發展,這個城市因為位置和政治因素不會去爭取做特大城市,如果有一天呼倫貝爾建成了二線特大城市,說明俄羅斯變成了俄鐵,我國的城市佈局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 說到底到底會不會成為二線城市沒有人能預測,只能踏踏實實分析現狀和已有規劃。

用戶6579900883


三座城市基本都沒有成為二線城市的可能。從公佈的2019年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來看,赤峰被評為四線城市,而且幾乎還排名四線城市末尾,隨時都有掉到五線城市的可能;而通遼、呼倫貝爾則都被評為五線城市。

從五線城市連跳三級到二線城市,基本不可能,除非內蒙古集中全區之力去發展這三座城市,否則通遼、赤峰、呼倫貝爾很大可能會在四線和五線城市之間徘徊。

二線城市雖然不比一線、新一線城市發達、實力強,但想要成為二線城市也不容易。從公佈的榜單來看,二線城市的GDP幾乎都在3000億之上,甚至萬億俱樂部也有,比如無錫;這些二線城市的人均GDP均在全國平均水平之上,經濟較為發達。

而赤峰、通遼和呼倫貝爾都是內蒙古發展比較一般的城市,放眼全國就顯得更普通了。2018年赤峰GDP為1549.9億元,通遼GDP為1301.6億元,呼倫貝爾GDP則為1252.9億元,而它們的人均GDP都在5萬元之下,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因此這三座城市成為二線城市的可能性都不大。


錦繡中源


赤峰人,不會成為二線。這幾個城市人口太少了,赤峰號稱400萬人口,實際市區不超過100萬,人口很分散,旗縣距離幾乎都在百公里以外。再次交通不便,多山,運輸成本較高,這幾年才通高速。重點來了,缺水,支撐不起工業和太多人口!明年高鐵開通,會加速人口外流。因為這裡不宜居了,大部分打工收入3000左右,房價平均1萬。瀋陽、長春、哈爾濱、呼和浩特都要比這有競爭力


歐德賽克斯


今年,通遼市從原來的四線城市掉到五線城市了,我很生氣,憑什麼降格了?能不能給我一個理由?











對付鬧吧


我只想說呼和浩特做為內蒙古自治區首府這樣的存在,都只是三線城市...那麼通遼、赤峰、呼倫貝爾目前為四線、五線城市想要發展成為二線城市....可以考慮喝點兒悶倒驢睡一覺夢到的可能還是很大的....嘿嘿!




撓絲兒樂見


不會的

歷史上影響城市發展最重要的幾個因素:自然環境、資源、地理位置、人口。


在高新科技和互聯網高速發展的今天,前兩個因素顯然已經不那麼重要了。


自然環境方面,這三個地方肯定不是特別宜居的區域,風沙大、惡劣天氣多,農業發展很受限制;


自然資源方面,除了煤礦、鐵礦等傳統礦產資源,其他資源可以說很少很少;


再看地域因素:通遼、赤峰、呼倫貝爾離哪裡最近?可以看出來是吉林和遼寧。

吉林和遼寧又是什麼?是自己都處在轉型迷茫期、連續多少年人口淨流出、經濟發展停滯不前的東北老工業基地!自己都自身難保,更何況帶動周邊區域發展呢?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人口了,但是大家也都心知肚明,什麼樣的人才會去那裡呢》沒有人才,各類產業怎麼發展得起來……


最後,小編只想說,地域發展不平衡是正常現象,我們也要有正確的認知。


有的人小富即安,選擇留在家鄉過安穩的生活;有的人熱愛奮鬥,去大城市尋求機遇。不同的價值觀和人生追求沒有高低對錯之分!


無論怎樣,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赤子之心我們都不會變的!


希望祖國和我們的家鄉都越來越美好、富強!


最後的最後:求給小編一個鼓勵,點點關注~


天津百靈通


要問中國城市哪家強?我就看中國城市大比拼

我是中國城市大比拼我來回答

這是一個最大的自治區,他就是內蒙古,簡稱“蒙”。首府呼和浩特市。也是中國鄰省較多的省級行政區之一。 也有“東林西礦、南農北牧”之稱在2017年,內蒙古自治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6103.2億元,其中,第三產業增加值8047.4億元,增長6.1%,那麼哪些城市可以跟上“鄂爾多斯”一起穩步前行。

第一個介紹的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的呼倫貝爾市,內蒙古地級市,以境內呼倫湖和貝爾湖得名。同時在經濟發展方面,早在2015年地區人均GDP首次突破1萬美元。同時呼倫貝爾中滿洲里口岸是中國最大的陸路口岸,呼倫貝爾草原是,被稱為世界上最好的草原,呼倫貝爾的前途可謂是非常光明,非常有可能成為新的“二線城市”

第二個介紹的是“玉龍之鄉”赤峰市,為內蒙古地級市,赤峰市的經濟發展中只有第三產業增加值623.5億元,增長6.1%是最高的,同時赤峰還有一個喀喇沁親王府他也是國內現存規模最大的清代蒙古族王爺府。假以時日的不斷建設經濟那麼,他也是非常有前途進入“二線”的城市

最後一個是通遼市為內蒙古地級市,通遼是蒙古民族的發祥地之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東部,同時已開通“通滿歐”國際貨運班列,並且還是國家實施“一帶一路”和內蒙古自治區推進向北開放的重要戰略節點。所以經濟發展正在穩步前進,可以說是進入“二線”的日子指日可待。


中國城市大比拼


都不會。本人就是赤峰人。

區內政策和國家發展方向是完全拋棄內蒙古東部地區,所以內蒙古東部不會出現二線以上城市。隨著全球變暖,蒙東宜居程度大幅提升,趕超很多內地城市,發展到三線還是非常有可能的。


內蒙人不知道


土生土長通遼人。個人感覺,3線4線5線的沒必要糾結這個。我們生活在這裡,城市的發展大家有目共睹,老百姓幸福感不斷提升,大多數人已經適應這樣的生活節奏和發展步伐。

發展肯定會,但速度比一二線城市慢很多。

有很多人是喜歡這種慢節奏生活的。

會不會發展成為2線測試,基本沒可能。


中庸至誠


本人是土生土長赤峰人,客觀的說赤峰的地理位置自己環境資源還是很不錯的,非常好,只不過是沒有得到重視,導致地產利用了這一行情,所以赤峰人的工資非常低,但放假高的厲害,如果將來赤峰的發展得到重視,將一些企業引入進來,且房價不會再漲(落一些更好),那時候赤峰將是一座非常厲害,而且比較吸引人的城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