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小學班主任,下班後總是有家長在微信上詢問各種事,該怎麼辦?能不能不回覆?

我心飛翔147270018


這是個人習慣問題,有的老師是隨時問隨時答覆的,至少我目前遇到的兒子班主任是這樣子的,而且老師都很熱情,對待班裡孩子像自己孩子一樣,該說說,平時冷了熱了也會及時給孩子處理,就像自己媽媽一樣。


這樣的結果也是顯而易見,家長們把所有的好評都給了老師,但凡有一點事,也是一呼百應,不教孩子換班主任時,所有的家長都哭了,這也是真心換真心的結果。


聽別的班級媽媽說,他們班的班主任是固定每天只有一個小時問問題,其他時間不允許打攪。這也是一種方式吧,畢竟,老師也是有孩子,有家庭需要照顧,隨時被打攪也是會心情不好,如果有的家長在愛囉嗦點各種事,像前陣子報道出來的戲精媽媽本尊---胡媽媽,,班主任也是相當頭疼啊。

比如:必須把女兒舞蹈安排在中間位置,否則罷演。

比如:因為女兒借了別的同學錢買零食,她決定懲罰女兒,於是決定把女兒買的零食全部還給借錢的同學,並順便責詢了老師。

千百年來不是欠債還錢嗎?現在怎麼改成借錢買了很多她不允許吃的零食,於是她決定把零食還給借錢的同學?

這腦回路真不是一般人能匹配的?


比如,在朋友圈裡吐槽老師,然後她突然驚醒發現沒有把老師名字馬賽克,但是,即便馬賽克了,數學老師就心知肚明嗎?



最後,終於所有家長都趕腳受不了了,紛紛表示要退群,胡媽媽見勢不妙,氣吞山河地講了4點自己的觀點,並將群名改名為“再會”,表示自己不與人同流合汙,自己先要退群。


當然,這個胡媽媽只是一個個例,這裡只是說,一個家長找著說幾句,一個班裡至少也要30多人,如果每天有10個家長找老師說事,那老師晚上也沒啥自己時間了。

所以,老師規定每晚特定時間溝通也好,這樣她也可以在固定時間答覆家長,其他時間她也是媽媽,也是妻子,也是女兒,也有需要照顧的一家老小。


這位題主,如果你不想任何時間在線回覆,不妨每天設立一個固定時間,讓家長們集中在那個時間段回答,有特殊情況除外,我想家長們也是會理解的。

只要平時對孩子們好,問心無愧,家長是會看在眼裡,更加體諒你的。

jason媽咪有辦法,喜詩詞,愛旅遊,寫有溫度的文字,做靈魂有香氣的媽咪。資深文案,多平臺原創簽約作者,不傾城傾國只傾娃,育兒路上一路修行中。原創不易,請求關注點贊並轉發!

jason媽咪有辦法


我說一下我女兒的班主任,她是教我女兒低年級的班主任。

上課期間不能打電話給老師;

中午不能打電話溝通,因為老師要做飯、午休;

晚上只有七點——八點一個小時可以打電話溝通,其餘時間打電話一概不回。;

週末一律不接電話,老師也有自己的家庭。

如有急事可以短信或群裡發微信(PS:微信群只能發與學習有關的事情,家長如閒聊或互相溝通請私聊)。

我們的微信群老師發什麼都是群@所有人,不用回;

節假日群裡家長不用刷屏。

全班家長都沒意見,挺好的,無規矩不成方圓。

PS:個人意見挺好的,至少微信群很乾淨,大小節的也沒人拍馬屁。


吾愛青爭雨文593


大家好,我是一名小學的語文老師,也是班主任,還是一個10歲男孩的媽媽。

在晚上10點之前,我還是會回覆家長的消息的。有時候忙起來可能就要什麼時候看見什麼時候回覆了。當老師就是這樣,沒辦法實實在在把老師只當做一個職業,過著上班與下班無關的生活。即便是下班,更多時間也是在考慮教學問題或者是批改現在學生的試卷等。

因為沒辦法,首先學生的學習成績優秀是我們老師和家長共同奮鬥的目標。我是真心希望每個學生都能進步,要說讓每個孩子拿到100分也是不現實的。但是隻要他們想變好,還是可以的。所以每天我除了在微信群裡發一些有關於學習和學校方面的通知,還會解答家長的任何疑問。

現在家長也是很有禮貌的。除非有很著急的情況,不然不會總是來聯繫老師。他們也會體諒老師的不容易。這點真的很欣慰。

總的來講在這裡給小學家長几點建議,做到的話家長和老師都會省點心。也可以養成孩子的好習慣終身受益:

1.不要讓孩子放學就玩手機,先寫完作業再幹別的。

2.以後不要用老師這個稱號來嚇唬孩子了。我發現有些孩子在和我對話的過程中唯唯諾諾。不是一般的害怕,是太害怕了。這樣以後他就算有學習方面的問題都不敢問。

3.我身為一個語文老師,真的覺得閱讀對孩子來說特別重要。咱們中國人的讀書量是世界上倒數的。尤其語文屬於積累的學科。需要孩子們多讀一些課外書的。男孩子普遍不喜歡讀書,語文成績也比女孩子差。家長沒什麼事就給孩子多買點好的書籍,哪怕孩子不是很喜歡閱讀,但是讓買書——看書成為習慣。


樂朗樂讀


我覺得老師最好還是回覆一下家長。

我是一名老師,自然知道老師的辛苦。同時,我也是一名家長,也知道家長內心的感受。

小學老師的工作非常繁瑣。

因為孩子小,啥事都不知道,需要老師教導,所以,老師會覺得工作非常瑣碎,也會覺得很累。下班回家後,老師很自然地就不想再跟學生、家長多說什麼。這個心情,我懂。

但是,老師有沒有想過一件事,那就是正常家長是很關心孩子在校情況的。又由於自己孩子年紀小,說話表達不清楚,家長聽不明白孩子的話,自然就會在微信群裡多問幾句。

這個時候,家長是非常渴望老師回覆的。如果老師因為各種原因不回覆,家長和老師之間就會留下隔閡的種子。

家長嘴上不說什麼,內心肯定會有不滿。長此以往,老師和家長之間就會產生隔閡,彼此都不願意信任對方。

解決這個問題最好的辦法是:

1、老師先跟家長說好,有什麼事情看群裡的通知;

2、組建家委會,由有時間又有熱情的家長擔任家委會成員,把家長們普遍關心又鬧不明白的問題集中反映給老師,老師統一回復;

3、如果遇到單獨又比較重要的事情,老師可以直接私信回覆家長。

目前家長和老師之間的隔閡確實比較嚴重,還希望家長能夠多點理解,老師能夠多點耐心。

有什麼事情最好第一時間說清楚,不要留下誤會的種子。


我是柳柳很忙,您身邊的教育專家、心理情感專家。

請關注我。更多教育、心理前沿知識推送給您。

歡迎您點贊轉發。您的點贊轉發,都是在幫助他人。

有什麼問題可以直接發評論、私信問我,樂意為您答疑解惑


柳柳老師


我們學校兒子班一個學生前天也就是週六,快中午時出去,直到週六晚上十二點多自己回來,家長問他在哪裡了,也不說,讓家長找了大半天還擔心,在班級群打聽消息。誰知昨天晚上他家長又在群內問誰見他孩子了,我沒有看前邊信息,還以為是前一天沒回來呢,後來有家長詢問,才知道下午時又跑出去了,後來將近晚上10半時,家長說:找到了,打擾各位了。後來才知道自己在房間內的櫃子內蜷三四個小時沒有動。今早上家長到學校見老師,第一句話就說:老師,他以前不這樣,我都想著是不是因為留作業寫不完的事?......


幸福像花一樣3676999


老師您好,就想問問老師,我是那種老師不找我我也不找老師的家長,總覺得不想打擾老師,偶爾接孩子的時候問下孩子最近表現怎麼樣,一學期也只問了兩次,我想問下我這樣老師會不會覺得我不關心孩子學習,會不會在學校也無視孩子呢?我非常重視孩子的學習,老師佈置的作業全部督促孩子高質量完成,孩子成績中上,表現估計也一般話,關鍵老師也從沒找過我[捂臉]就覺得以後是不是得多和老師溝通啊


心靜如止水不忘初心


白天老師上課,家長上班,互相交流不方便,晚上家長就想問問孩子一天的情況,和老師溝通一下。但是老師工作了一天,也想八小時之外休息休息,養精蓄銳,第二天狀態好好的投入工作。我們之前的班主任就在班裡和家長們溝通過,她孩子小,可能晚上沒有很多時間看手機,所以家長若有問題,可以留言,她第二天會一一回復。老師把自己的情況告訴了家長,家長們也理解,相處久了,老師是一個負責任的好老師,家長們認可她,後來有事情基本白天找她,好幾年了,我們已經習慣晚上不麻煩老師了。


山奇讀生活


我女兒今年上小學二年級。所以,對於家長微信群裡的那些事有特別真實和深刻的體會。

作為家長,有不明白的,尤其是涉及孩子外出實踐活動時,該帶什麼不帶什麼,要什麼時間接孩子,有什麼要注意的,這些問題不問問班主任還真是有點不放心。

家長覺得問班主任放心,

可站在班主任的角度,如果每一個家長都來詢問,的確也是很耗費精力。但不回覆,顯得有些不禮貌。

我觀察後發現,我女兒的班主任有兩個做法挺好:

1.平常,有了信息稍微等一等,放一放,而不要馬上就回。

這樣做的好處:一,有些家長自己問完後自己又找著答案了。常見於孩子丟東西,想讓班主任幫著找,結果又在孩子書包裡找到了;二,群裡有熱心家長會幫著回。常見於問接送孩子的具體時間等問題。

2.節假日,班主任會提前祝大家節日快樂,順便說,自己要出去哪裡旅遊,不方便回覆微信,請見諒等。

這樣一來,即使不回,大家也不會有想法。

以上回答,希望能幫到做班主任的您。

喜歡我的回答,可以加我關注,我們多溝通,讓教育更輕鬆~


小公主變形計


詢問各種事也沒什麼關係。現在也不一定打字的,有些時候邊走邊用語音回覆就可以了。問題是這些家長問的東西都是什麼?我最討厭那些家長就是在群裡面叫老師通知學生去幹什麼。把被子放在門衛室,讓老師去通知學生,把吃的,喝的放在門衛室,也讓老師去通知學生。老師說了,已經讓學生去通知了,他們回過頭來還是再三叮囑,這樣的做法都已經嚴重干擾了老師的正常教學工作了。

我當班主任的時候,中午睡覺和晚上下班之後一般都不會接來電了。當然,我們農村學校的家長也不會那麼多事,沒什麼事情,他們也不會隨便打電話過來。換成是名校的重點中學的家長就不得了啦。


中小學英語精修


說說我的看法吧!我是孩子的媽媽,自從寶寶上幼兒園之後,我和多數父母一樣愛孩子,關心孩子在幼兒園一舉一動,因為有陣子工作原因,碰不到老師,自然有時會想通過微信瞭解一下孩子在學校的表現等等,後來我發現老師不是每次都會回覆你的問題,一開始我心裡也不舒服,認為老師有點架子。後來有幸參加了幼兒園的助教活動,我清楚的知道,當老師下班還要備課,準備第二天的上課的道具等等。真的不容易。換位思考,老師也有自己的生活,下班後也需要自己的個人空間,所以作為家長的我,現在儘量和老師當面溝通,不輕易打擾老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