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公司和外包公司有什麼區別?為什麼有些程序員不想進外包公司?

肖玄珊


我待過三家外包公司,現在在互聯網公司,用我經驗總結,外包公司不是不能待,要看外包公司本身平臺,以及甲方公司的氛圍,我的三分外包完美詮釋了這一點。第一個公司,國內數一數二的外包公司,外包的美國一家技術公司的業務,離岸的,是我待過最舒服最有價值的一份外包工作,雖說是外包,但工作起來跟甲方完全是合作方的方式,美式項目流程,美式工作方式,加班只要提單都計加班費,工作技能分享也毫不吝嗇,使我的技術以及英語都有很大的提升。第二份外包,本公司二流,甲方為某銀行信用卡中心,甲方駐場,工作中甲方還ok,反倒是本公司各種坑,離職時居然扣我離職證明。第三份外包,本公司為阿三公司,算是外企業,福利較好,入職轉正即有12天年假,員工及直系親屬高額商業險,甲方確是個不折不扣的爛公司,某二流保險公司,業務導向,it部門技術渣得可以,項目中甲方一到兩個垃圾帶著一群外包,自己渣,確看不起外包員工,高人一等,心情不好即趕外包員工回乙方。。。


芸沁香


在外包待了兩年,最後還是提了離職。給後來的徒弟們說了一句話。如果能夠選擇,千萬別來外包。


我來說說自己的經歷吧。剛畢業的時候去了沿海城市,進了一家很好的互聯網企業。但是離家比較遠,待了兩年後決定回到自己所在城市西安,講真的,西安的互聯網真的不咋滴,每家公司招聘要求的很高,尤其是看學歷。一般要求都是985和211學校的博士碩士。我是偶然一次把簡歷掛在網上,被外包的HR忽悠進去,當時給我承諾的年終獎項目獎全都沒有,五險一金按照最低標準交,反正公積金就幾十塊錢。在外包待了兩年從來長過工資。一開始以測試職位應聘的,進去是哪裡有坑填哪裡,最後是運維開發測試資料啥都幹,只要你踏實肯幹,不給領導抱怨和訴苦,那麼恭喜你就會有加不完的班,幹不完的活。而且外包也沒有其他福利。能堅持兩年我都佩服自己,視力下降巨快,每天頸椎疼,也沒時間鍛鍊身體。所以說如果可以選擇,就不要來外包,也不要輕易相信外包HR給你的口頭承諾。


SuperFenSuper


作為一個IT男,呆過半外包和自研的公司,我想我應該有資格回答這個問題。先來闡述一下我在兩家公司的一些工作再來對比。

大四那會實習的時候,以實習生的身份進入一家半外包性質的公司。說是半外包的性質是因為公司本身有自己的產品,但是等我進去的時候,自身的產品已經迭代得差不多了,之後都是在外面拉的外包,做的是商城方面的外包。那會的主管其實人也挺好的。裡面安排的工作大部分都是遷移,例如客戶要這個功能了,就從原來一些已經做好了的那裡遷過來,再適配的調一下。

再說說現在的公司。主要是自己公司的研發項目,基本就是一兩個項目在不斷的迭代,說實話,迭代的功能越來越深,需要的設計和開發也越來越複雜,很多東西得往深一層面的來思考和開發。

先來看一下,不得不說外包需求還是挺高的。但不得不承認,我還是不太喜歡外包公司。為什麼呢?聽我慢慢道來。


1.外包公司能學到的東西多?答案是不存在的

很多人說外包可以學到很多東西,在我進我現在公司之前也面試過一家公司,去了之後才知道是外包,然後和旁邊一個應屆生也是面試者的哥們聊了起來,我說你知道這公司是外包嗎?他說“知道啊,不過也沒關係,外包能學到的東西比較多“。我當時也沒說什麼,很多人似乎也是這樣想的,外包學到的東西多,然而,不得不說的是外包能學的東西其實真的不多。有時候外包為了快速迭代,你做的項目可能不過是上一個項目拿過來改改而已,不斷重複同樣的工作比較多。相反自研的話因為迭代得多,你會更深一層的接觸業務,很多東西深一層開發之後簡單的增刪改查就不頂用了,就得擴展更深一層的方法了。重要的是,外包公司很多都是沒辦法接觸一些高併發的場景的,一些新一點的技術可能都是沒辦法用上的,這對以後的發展來說挺受影響的。


2.外包公司大都只顧功能完成不顧後期擴展和設計的好壞。

在外包公司很多時候都是你自己一個人負責一兩個項目,只追求功能上的快速實現,所以也不管你代碼寫得有多難堪或者設計得有多爛,只要能跑幾乎都沒人管你,甚至乎你會忙得焦頭爛耳,框架接觸得再多最後也僅僅只是會用表層的,有逼格一點的寫法和使用可能都不會了。也因為自研一般是多人同時開發一個項目,你也可以看看別人是怎麼寫代碼的,慢慢的規範起自己的代碼質量。


3.自研平臺對你的試錯性很多時候都比外包的高。

自研的大公司對你使用一些新技術會有更大的包容性和鼓勵性,有些也是願意花時間等你去研究的。還有一點是,自研的公司有時候會比較閒,這樣的話你相對自學其他的時間就比較多了。


也有人去外包公司是因為外包公司錢多。不可否則,有些外包公司確實錢是挺多的,不過更多的是沒日沒夜的加班加點。然而我想說,其實自研的一些公司錢也不少。說句題外話,那就是,如果外包公司你覺得錢多,但如果你一個月都沒能控制好自己不亂花錢,每個月結餘就那麼點的話錢多了可能也沒辦法很好的改變你以後的生活,而且,外包公司的話很多東西都不規範,我認識一同學,他有一朋友做php的,在外包公司,連swoole和鳥哥都沒聽說過,眼界也不夠遠,對以後想要跳更大的平臺來說真的難。

所以說,能去自研的公司還是去吧。對以後去更大的平臺做好準備。學習這種東西更多是靠自己去學習的,僅僅靠工作去逼迫你才學習的話,路途會有些坎坷。當然,事無絕對,重要的是看自己怎麼想的和怎麼行動的。怎麼選擇,自己權衡吧。


藍洛333


我在一個做中小銀行軟件外包的公司待過5年,之後又在一個自己做平臺的互聯網公司待到現在,我可以回答你這個問題。我們先來看看在外包公司和自己做平臺的互聯網公司工作有什麼區別?

歸屬感

這是我感受最大的一點,所以我把它提到最前面來講。我大學一畢業就進入了這家外包公司,其實剛進去的時候也不知道是做什麼的,只知道在納斯達克上市,聽上去還不錯。5年的時間在南部地區的各大省市都呆過,無論在哪個項目組做事,銷售、領導都會不斷給你灌輸:按照需求來做,實現就好。有問題不要緊,收了錢再談,反正都是別人的東西。

慢慢的會形成一個扭曲的價值觀。而在現在的公司,平臺是自己做,以後也是自己維護,所以我在設計和開發的時候不得不考慮以後的可擴展性和可維護性。自己看著平臺一點點的搭建起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當朋友用到自己公司的平臺的時候能自豪的大聲說出:這是我做的!

福利待遇

在外包公司的這5年,因為工作地點基本上都在甲方,也就是銀行。每逢過年過節看著別人發粽子、發月餅,我卻只能捏著那張必須在廣州才能消費的、就快要過期的蛋糕券暗自神傷。

對於五險一金,外包公司永遠是按照最低工資水平、最低繳存比例繳納,剛畢業時覺得還好,畢竟拿到手上的錢多。工作多年之後才發現,其實這樣對自己很不公平。

對於休假來講也是奇葩,比如休探親假只能報銷項目所在地到公司base所在地的機票,請問我的探親假是回公司探望領導嗎?

技術積累

對於在外包公司能學到多少東西我實在不敢恭維,成熟的外包公司都有自己的平臺和框架,我們在客戶現場按照客戶需求進行實施開發,基本上是杜絕新技術的。而且公司自有平臺和框架在你脫離了這個公司後,一文不值。

所以,我也覺得,如果有條件可以選擇,最好不要進外包公司。

我是程序員愛編程,一個資深非專業碼農,科技領域段子手!如本回答能夠討得您的歡心,勞請點贊、轉發、關注我,如有不同看法可以在評論區留言,謝謝!

程序員愛編程


十多年的老程序員,曾經在外包公司工作過,給大家一個建議:如果能夠選擇的話,千萬不要進外包公司。

下面我給大家講講外包公司和互聯網公司相比有哪些區別,等了解了外包公司的種種之後,就容易理解為什麼大部分程序員不想外包公司了。

對於外包公司的看法

外包公司,可以分為項目外包和人力外包,項目外包就是幫其他公司做項目,完成了之後進行驗收和交付;人力外包則是需要待在甲方公司現場,通常會有一個甲方的項目經理安排開發任務。我當時的公司屬於後者,談一談我對人力外包公司的感受:

  • 沒有歸屬感,只認識本項目組的人,自己部門的人都認不全。如果被外派到一個“優越感很高”的甲方,處處有低人一等的感覺。

  • 為了提高開發效率,甲方通常會統一開發框架,外包人員都是在框架的基礎上開發業務代碼,所以有一些技術底層的東西接觸不到。

  • 如果被外派到一個老項目,用到的框架可能會比較古老,例如還在使用SSH,一些公司的老項目只要穩定運行就可以了,不追求重構和創新,這種情況下沒有辦法接觸的一些新技術。

  • 技術氛圍比較差,需求不多的時候,空閒時間也就比較多(很多公司忙的時候很忙,閒的時候很閒)。在不忙的時候,大家都在刷新聞、看小說、聊天,而不是在學習一些新的技術,討論如何讓系統變得更好。

  • 最後是大家比較關心的待遇問題,甲方給人力外包公司的“人頭錢”都是有上限的,比如對於一箇中級Java程序員,甲方每個月支付20K,拋去一些必要的支出,公司能給到員工手裡的錢就很有限了。所以在外包公司的員工,前兩三年漲薪很多,但是很快就到了天花板,往後難以提升。

給外包公司員工的幾點建議

  1. 有機會跳槽到甲方或者其他非外包公司的話,那就跳槽。很多甲方公司每年都會吸納一些優秀的外包人員,這是一個不錯的機會。

  2. 題主年輕應該比較年輕,如果不怕加班的話,可以考慮去互聯網公司鍛鍊幾年,再往後的選擇會多一些。

  3. 如果跳槽有困難,面試通過率低,說明現在的技術能力比較差,先把項目用的技術棧研究清楚,比如項目中使用SSM,那就把每一個框架都做深入的研究,然後看看項目是否可以做的更好。

  4. 在把項目做好的前提下,去研究一些主流的技術,如果不知道學習哪些技術的話,可以看看心儀的公司,他們的招聘條件是什麼,有針對性的學習。

  5. 多在項目裡面擔任一些工作,不要怕吃虧,在工作中鍛鍊比自學要快的多。

  6. 多和人打交道,已經離職的同事也最好可以保持聯繫,方便在你跳槽的時候,找人內推你。

另外,也不是說外包公司完全就是一無是處,因為外包公司人員流動率比較高,所以一個年輕的程序員,可能很快就要負責重要的工作,甚至很早就會接觸到管理方面的工作,成為一名項目經理。

我將持續分享Java開發、架構設計、程序員職業發展等方面的見解,希望能得到你的關注。


會點代碼的大叔


互聯網公司和外包公司有很大的差別,尤其是近些年,外包公司已經臭名昭著。甚至已經在行業內被其他公司所摒棄,一些互聯網公司在招聘時,明確要求不要有外包工作經歷的程序員。能被互聯網公司從另一種角度所摒棄,而不僅僅是程序員角度,可見外包公司確實招黑。

一、我們先從外包公司盈利角度角度進行分析,看互聯網公司和外包公司有什麼區別?

1.外包公司的盈利方式

簡單說,外包公司為賣方,某企業為買方。勞務派遣只是賣方輸出的人力。再往根本上說,在軟件開發中,人力外包輸出的是時間,這就是常說的人天,人月。即輸出一個程序員在甲方幹活,一天或者一個月收取甲方多少錢。金融行業常見的初中級程序員人月費用在3W-3.5W之間。

外包公司賺的就是這個中間差價。而它的成本,就是外包公司員工的工資。這和建築業的包工頭本身沒有多大區別,僅有的區別在與一個在承包建築工程,輸出勞力。一個在承包軟件工程,輸出人力(腦力,人月計算)。在外包公司的程序員就像在工地的農民工(絕對沒有鄙視農民伯伯的意思)。在甲方單位的程序員和外包的程序員一起工作,差異就像工地的甲方監理和乙方民工,這個對比其實不誇張。

2.外包公司員工如何匹配這種盈利方式

從外包公司的盈利方式就不難看出,軟件研發的方向和市場反應的風險全在甲方,外包公司只是輸出程序員,程序做好做壞外包公司都會賺錢。因為外包公司是按照時間計費的。所以,說的難聽一點,外包公司對外包到甲方的程序員只有一條要求,能混在甲方長期駐場就可以。怎麼混下去那要看員工自己。甲方要是要求這個員工退場,公司再想辦法安排到其他甲方。

至於外包程序員自身的技能,編碼的能力,反倒是次要的。所以往往是放養模式。導致外包到現場的程序員忙的忙死,閒的閒死。願意研究技能的研究,願意混日子的混日子。

軟件開發是一項集體活動,就像濫竽充數,是一起吹的一種演奏方式。項目組中的主程能幹活的話,是完全可以養一堆東郭先生的。所以,混下去真的還很容易,這個在行業外的人看來挺不可思議,其實是一件很普通的事。

3.外包公司的盈利方式導致自己的員工相對於甲方員工缺乏責任感

小良自己就是甲方的項目經理。外包程序員最大的弊病就是缺乏責任感。因為出了問題,面對客戶和市場的永遠是甲方。外包程序員最喜歡說的就是,沒事,出了問題我們再解決。這句話看起來沒問題,但出現問題產生的影響就全部壓在了甲方。就因為這種按部就班打卡式的開發,往往會導致很多生產問題沒有提前在測試環境解決。長期發展下來,外包程序員會對生產缺乏敬畏和責任感。

4.外包公司的盈利方式導致員工思維片面

另一個重要影響就是片面的看待問題。比如系統間的交互,往往只關注自己開發的部分。對整個業務流程時不願意研究的,因為和自己沒關係,外包公司也不鼓勵這種行為,甚至會禁止。因為只有前後串聯不起來,外包程序員才會甘願做一個公司容易控制的螺絲釘。有了想法的外包程序員就會往產品和互聯網公司走,長期發展下來,會導致外包程序原只注重手頭工作,看待問題片面。這也是外包公司這種盈利方式所決定的。

5.外包公司的盈利方式導致技術含量低

外包講究的是大眾和普及,意在把每一個人打造成為可以流動的螺絲釘,可以隨意拆卸。個人編程技能的高超往往會給其他人的工作帶來麻煩,所以這種技能是得不到推廣和使用的。因為不會有時間去做技能深度上的培訓。就像手機可以接打電話就能滿足甲方的要求,去研究屏幕顯示高清與公司盈利沒有直接關係。所以,在同行業的互聯網公司看來,外包出生的程序員普遍編程能力差,編程壞習慣多,手藝粗糙。

6.外包公司的盈利方式導致員工和甲方員工待遇差異

簡單說,外包公司為賣方,某企業為買方。誰花錢誰就是大爺。甲乙雙方的員工對應的待遇當然會有很大的不同。

一方是主人,一方是過客。一般來說,甲方公司對乙方公司都會有優勢心態。而乙方公司作為服務方,自然要盡全力配合甲方工作。

乙方公司的員工往往都希望能進入甲方。因為甲方的福利和待遇都會很高。其實很簡單,如果甲方公司願意付出同樣的成本,那何必再去找外包公司呢?這種盈利的根本差異導致雙方員工待遇的差異。

二、我們先從外包公司自身發展角度角度進行分析,看互聯網公司和外包公司有什麼區別?

1.減少人力成本,縮減外包員工工資

外包公司想取得不錯的發展,減少人力成本是必不可少的。從之前我們的分析就可以看出,外包公司的主要支出就是自己員工的工資。所以,外包公司會進一步壓縮自己員工的工資,保險。歸根結底,公司還是在賺取差價。想賺取差價,第一件要做的事就行形成差價。縮減外包員工工資,基本上是沒個外包公司必修的課程。

2.增加產出,人員複用,996是常態

員工的公司削減之後,公司下一步盈利方式就是增加產出。這就外包公司惡名昭著的另一個特點:人員複用。小良自己就在外包公司幹過兩年。有一段時間在天津做外包。每天晚上九點下班後,完成了甲方的工作,公司還會帶領大家去賓館,為另一家甲方遠程工作到晚上十一點。這麼做的原因就是為了人員複用。成本不能壓縮,就靠壓榨勞動來創造剩餘價值。996在外包公司更是常態。

3.擴大自由職業者的佔比,靈活僱傭大牛

外包公司的這種模式,導致自身很難培育出高質量的人才。即便有些大牛,也早早憑藉著自己過硬的能力跳出了外包這個坑。但出於公司自身發展需要,外包公司往往會僱傭自由職業的大牛來兼職處理高精尖問題。反向的限制了公司對自身員工的培養。

三、從程序員的角度分析,看外包員工和非外包員工的差異

1.外包員工得不到同等的尊重,屬於乙方員工,地位類似主人與傭人

從員工角度來說,你與所說的某企業並無任何法律上直接的僱傭關係。簡單點說,某企業的員工與企業直接簽署合同,是該企業的正式員工。該員工受到勞動法的保護,在出現問題和糾紛時,企業是受任方。企業中這樣的員工被稱為甲方員工。

企業處於自身需要,需要擴充人員來完成相關工作。卻又不願意招聘員工,隨用隨走,所以會在市場上尋找對應的人力外包公司,由人力外包公司招聘員工,在到該企業中幹活。這樣的外包公司,稱為乙方。而派遣的員工其實就是乙方公司的僱員。企業中這樣的員工被稱為乙方員工。

甲方員工是單位的主人,主場作戰。乙方員工是單位的傭人,客場作戰。雙方得不到等同的對待,二等公民是不爭的事實。雙方的差異對待導致幾乎所有的外包程序員幾乎沒有歸屬感。這種不平等是很多程序員所不能接收的。這是很多人不願意在外包公司的重要原因。

2.工作內容不同,核心崗位被霸佔,外包員工多在搬磚崗位,技術提升慢

從工作內容上來說,基本是相同的。當然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現狀。但整體來說,最為核心和關鍵的崗位都在甲方員工。風險崗位和搬磚崗位多集中在乙方。

短時間感覺不到差異,長期來看,外包崗位的程序員得不到很好的鍛鍊,技術提升也慢。對於核心業務知識接觸較少,在不斷的迭代開發中,外包程序員逐漸淪為附庸。

所以從工作內容的角度來說,甲方員工和乙方員工的工作內容相同。但側重點不同,重心也不同,所帶來的職業發展也不同。這是很多人不願意在外包公司的另一重要原因。

3.職業發展差異,甲方單位負責自己員工的職業培養,外包程序員放養

其實從工作內容的不同就不難看出職業發展的區別。

乙方只負責輸出人力,至於你在現在能不能幹下去,乾的好不好,是不關心的。如果甲方反應你不行,會立馬派新人來替代。乙方公司做的就是人力輸出,必然不能被一人所左右,所以乙方公司的企業氛圍一定是流通和原子化。儘量讓每個人成為流水線的一員。而非不可替代的關鍵元。

甲方則不同,作為單位的員工,甲方要考慮到員工的職業發展,畢竟,自己員工能力的缺失會直接影響公司的運作。所以,甲方公司很注重員工的培養,提升公司的整體實力。畢竟人才才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單位的不同態度,導致了員工的差異發展。一方被培養,一方被利用。甲方和外包的職業前景完全不同,這是很多人不願意在外包公司的重要原因。

更多精彩請關注 良之才。


良之才


外包公司,簡單的說就是別人出錢你幹活。說的清楚點:甲方(也就是出錢的一方,按人頭或者按項目出錢),乙方(你們公司)出解決方案以及實施細則,假設1年完成交付,後端2個前端2個產品1個測試1個UI1個,每3個月release一次

那麼為什麼不去外包呢?

1. 上升空間很有限。你在這個公司裡是外人,不管同事怎麼喜歡你,他們都會對你有所保留。你不可能接觸比較核心的東西,因為誰也不知道你什麼時候會離開,他們怕你成為他們之中不可或缺的一個人,那樣你離開的時候就需要太多的交接工作。你帶著一腔熱情跑去公司的時候,公司往往只能給你一些邊邊角角的事情來做。

2. 自己沒有明確的身份定位,不管是在母公司,還是在你供職的公司,情況都是一樣的。如果你是母公司的人,那你為什麼在供職的公司工作?如果你是供職公司工作,為什麼你還屬於母公司?當你遇到某個比較尖銳的問題時,你選擇向母公司效忠,還是選擇向供職公司效忠?

3. 你與供職公司裡所有人都不一樣,你是獨特的,但同時也是孤獨的。當公司裡發放過節費,或者過節時又發什麼物品時,你總會被隔過去。精神上比如對所做工作有沒有自豪感,在公司有沒有歸屬感。

最後,珍愛生命,遠離外包!


字幕俠


當然不是每個外包公司都差,也有很牛的外包公司,很多外包公司做到了讓甲方看乙方臉色的,就是很牛的外包企業。也不是每個做外包崗位的都是打醬油的,也有很多高手也是外包出身。

比如螞蟻金服的CTO程立,甚至現在阿里很多骨幹員工也是外包出身,包括從口碑、支付寶的服務商出來的業務崗,也包括很多從技術外包起來的員工等等。

至於為什麼不想進外包公司,大家還記得一個笑話嗎?一旦企業出現問題以後,不管是公關團隊對外口徑,還是企業對內,習慣性的把責任推給實習生、外包員工、合同工等等,這其實也反映了一個比較現實的問題。

螞蟻金服CTO程立就是外包出身

可能是阿里的同學都知道,阿里系兩大企業的CTO之一,現任螞蟻金服CTO、現在也是阿里巴巴的合夥人之一的程立(魯肅)最開始就是以外包員工的身份到阿里巴巴的,當時他和倪行軍(花名苗人鳳)等人一步步搭建起了支付寶的整個技術架構,包括對賬平臺、快捷支付、虛擬賬號等等支付寶最核心的技術體系。

說魯肅故事的原因是確實很多同學未能進入很好的甲方企業,可能會有失落感。

我覺得做好你自己,不斷地給自我增重,不斷地提升自己的技術能力,我相信只要你足夠優秀,英雄不問出處。你能力強了,也是有機會“媳婦兒熬成婆”的,技術過硬了,最後企業自然會想辦法讓你轉正的,這是毫無懸念的。

外包公司的真正鼻祖是印度IT外包

當然說到外包,很多年前傳統行業就有。嚴格的講,富士康也是外包企業,阿里的很多第三方服務商也是外包企業,並不特指軟件開發。

  • 外包紅火的鼻祖是什麼呢?

早些年印度班加羅爾的發展讓印度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軟件大國,班加羅爾也稱為了印度的“硅谷”,也產生了Infosys,TCS,Wipro這些世界知名的外包企業,實力也很強。因此印度的IT外包真正讓外包企業做出了名頭。

國內企業最喜歡外包的就是華為、以及阿里巴巴,現在新生代的字節跳動、滴滴、美團、餓了麼也有很多外包團隊。

典型的阿里的口碑、支付寶線下業務基本都是外包出去的,華為的非核心項目的開發,滴滴的客服團隊,美團、餓了麼的騎手團隊,外包出去的就很多。並且除了業務外包,非核心技術層面也有很多外包。

為什麼大家不喜歡外包崗位呢?

大家為什麼不願去外包公司?我總結起來有以下幾點。

  • 第一是:流動性很大、歸屬感很差。

畢竟外包崗位一般都是外派,很多同學進駐的企業根本不在自己合同企業所在的城市,歸屬感很差,自己的親媽不在身邊,在服務的企業因為不是正式員工也受到歧視。

很多阿里的外包同學都知道,自己的很多權限都是被限制的,內網權限也限制,所以早期聽到不少外包同學給我聊到這些問題,現在對待這些外包同學要好很多了,基本上感覺不到太大的特殊對待差異了。

並且很有可能你做完一個項目意味著就要還公司、甚至換城市了,這是沒法避免的事情,誰叫你是外包呢。

  • 第二是:很難接觸到核心業務、核心技術,發展空間極其有限。

大家也都清楚,雖然都在一起寫代碼,你想一下一個企業的核心技術棧你可能接觸到嗎?

一個企業的核心業務可能外包嗎?答案當然是不可能,這是不可避免的。很多時候你只能做一些邊邊角角的問題,當然這一點不是絕對的。

  • 第三是:服務企業的員工福利享受不到。

這一點也是現實存在的,畢竟你的合同不是跟你直接服務的企業簽訂的,而是你自己的外包公司和你籤的合同,你的福利應該是合同企業提供,而不是你服務企業提供的。

因此你享受不到人家的福利,別說雙薪、年終獎這些,早些年外包你連什麼中秋福利什麼的都享受不到,早期華為的外包加班,連華為員工的加班零食福利都享受不到。

  • 第四是:幹活是你的、背鍋也是你的

外包員工最無奈的就是這點了,其實享受不到福利,接觸不到核心業務、核心技術,沒有歸屬感之類的,這些企業都不是最難受的。

我以前跟老東家的外包員工聊過,他說其實每次最難受的時候就是,幹活永遠是外包最累,但是功勞最終都是正式員工的,出了問題以後背鍋也是外包員工的。看著別人拿年終獎心裡也不舒服,明明是同樣的活,甚至別人的活還沒自己多,你的工資卻沒有別人高,這才是所有做外包崗位最為心累的地方。

因此,外包崗位當然有客觀存在的一些問題,不過我始終認為靠能力說話,只要你足夠優秀,不管在什麼崗位上你都可以發光發亮。


文章為字節跳動作者Emacservimer悟空問答原創專稿,未經允許轉載、抄襲必究!我是一名互聯網技術從業者、也是一位創業者,全網原創文章閱讀量已經突破1億,歡迎大家關注我的賬號,我們一起探討互聯網、暢聊足球和籃球!


EmacserVimer


我本身就是一名軟件工程師,以前是做軟件服務外包的,現在在做互聯網。下面來談談我的經驗與看法。

回答第一個問題:互聯網公司和外包公司很大有區別。

在互聯網公司:互聯網公司大多數做自己的產品,或者是為某一行業的客戶開發產品。首先你人是在自己公司,遵從自己公司的規章制度,有自身歸屬感。其次專注某一行業可以積累行業相關業務知識和技術沉澱,對自身在該行業中的發展與晉升很有幫助。最後工作相對比在外包公司穩定,裁員沒那麼殘忍和頻繁。

在外包公司:現在的公司大多數是人力外包,就是公司與外部公司合作,把你外派到合作公司,往往工作地點不在本公司,而是在合作公司。

首先在合作公司辦公的話,往往既要遵從合作公司的規章制度,又要遵從自己公司的規章制度。所以在外包往往沒有歸屬感,總是想他們公司的外人,不會被人同等對待。其次外包公司乾的活比較雜,大多數是以項目類型進行,管理相對不規範。不利於業務知識和技術沉澱,晉升的機會較少。最後工作不穩定,合作方不需要那麼多人時就可能把外包人員進行裁員,就算不裁員,也會容易被一段時間外派到不同公司,需要隨時適應不同的工作環境。

回答第二個問題:第一個問題的答案中所說,就是很多程序員不想去外包公司的部分原因。這些人之中就包括我本人。


小華細說科技


我想現在,寧去小公司也不去外包已經成了大家的共識。我想原因很簡單,一是沒有歸屬感,二是晉升機會少得可憐或者說壓根就沒有,三就是各種福利待遇跟正式員工壓根沒法比。

外包分人員外包和項目外包兩種。如果是項目外包還好點,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自己公司開發,只不過是甲方有問題的時候要去現場支持罷了。而人員外包則不一樣,除了合同是跟本公司籤的以外,你就好像跟自個公司沒有任何關係一樣。有句話叫,你一般只會去公司兩次,一次是辦理入職,一次是辦理離職。剩餘時間都是駐場開發。跟甲方的員工一起合作。運氣好遇到明事理的合作伙伴還好。遇上難纏的,要不受氣要不就只能滾蛋。誰讓甲方是爺呢。

至於技術提升想都別想,甲方之所以找外包,就是想省節省用人成本。畢竟招正式的需要花精力培養。所以你進去之後就會和某個項目綁定,直到項目重構為止。即使重構你也只是寫邊緣功能,然後繼續日復一日的維護新項目。

待遇方面更是沒法提,或許甲方給外包公司的人頭費很高,但是到你手裡不會剩多少。如果不是國家規定必須交五險,估計外包公司連這個都會省。據我所知,有些外包公司是不給交一金的。至於加薪,第一年給你意思意思就行了,而且有的外包公司連意思意思都不想。

而且當甲方項目趕工,需要加班,那麼外包公司即使要到額外費用,也不會給你分一毛錢。而是跟你談情懷講奉獻。需要強調的是,即使甲方是大廠的也一樣。不要奢求甲方是BAT這樣的公司就會有本質變化。

基於這個現狀,所以如果有選擇,還是不要考慮外包的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