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白頭髮的人不容易得癌症,有什麼科學依據嗎?

鄭拍拍


這種說法的源頭是2004年發表在《Science》上的哈佛醫學院Dana-Farber癌症中心的一項研究。

那是一項動物實驗,主要成果是發現黑色素細胞的幹細胞因為出現基因突變而變得效果不佳,導致無法為頭髮提供足夠的黑色素,結果很早地出現了灰髮,進一步發現兩個細胞信號以此有關。

看上去這是一個阻止人們頭髮變白的研究,但研究人員的心思在癌症上,希望能找到殺死這些低效幹細胞的藥物,這樣一來人們有足夠的黑色素,就可以預防紫外線的損傷,從而預防黑色素瘤。

因此這是一種間接防癌的思路,而且只和黑色素瘤這一種癌症有關,根本沒有揭示頭髮顏色與患癌風險之間有什麼聯繫。後來個別媒體不負責任地將這個研究結果演繹,說是頭髮灰白會降低患黑色素瘤的風險,根本就是胡扯。

這個研究已經問世15年了,在媒體上熱鬧了一下並沒有下文,說明當時有關人員就是在誇大其試驗的意義,以爭取更多的經費和藥企的投入,這條路根本走不通。

其他癌症先不談,減少患黑色素瘤的風險在於防曬,這種癌症只有白種人高發,其他人種發病率很低,做好防曬,體檢的時候請醫生渾身上下堅持一下,可以的痦子切掉,就可以了。


京虎子


我們中國人,頭髮都是黑色的,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到了中老人時候,頭髮就會慢慢拜拜,不過有些人很年輕卻有許多的白頭髮產生,這也許和遺傳或是與頭髮黑色素受到了破壞有關係。但是,但是,有人說白頭髮的人不容易得癌症,有什麼科學依據嗎?下面就來看一下吧!

一、白頭髮者不易得癌症,有什麼科學依據嗎?看專家是怎麼說的

在《每日郵報》中,哈佛大學皮膚科系的研究人員曾表示,其實人體長出白頭髮是身體的一個保護機制,產生白頭髮表示生成頭髮黑色素的幹細胞基因受到了毀壞,所以人體的免疫細胞就將他們清除了,因為若是其中的幹細胞沒有剷除乾淨,也許就會不斷的複製,逐漸生成癌細胞。

儘管我們不知其中的真是性到底如何,但也只是表明黑色素或許和皮膚癌有一定的關係,可以和身體其中部位的腫瘤關係不大,所以白髮多不容易患癌的說法其實是沒有科學依據的!

事實上,人體長出白頭髮主要和遺傳、精神因素、酪氨酸酶缺陷等相關,並且現在再臨床上,也沒有確鑿的證據表明白髮者不容易患上癌症。

二、想要預防癌,最好按照以下幾點去做!

1、保證充足的睡眠

因為人體在睡覺的時候,會生成胞壁酸,這是一種睡眠因子,它會使身體的白血球變多,讓巨噬細胞變得更有活力,而且還會讓肝臟的解毒功能上升,所以可以將入侵到人體的細菌或病毒清除乾淨,有利於人體的健康。

2、戒菸限酒

首先香菸中的一些有害物質會隨著血液到達身體的各個部位,長時間的吸菸增加人體罹患心腦血管方面、呼吸道方面以及癌症等疾病;而大量的喝酒,同樣會破壞體內的器官,增加人體患病的風險,所以平時酒不要多喝。

3、保持適當的運動

有研究表示,如果每天保持體育鍛煉30-45分鐘,一個星期運動3-5天,長時間保持,就會逐漸讓人體的免疫細胞數量提高不少,所以這也會讓身體抵抗疾病的能力提高。

4、合理安排飲食

膳食中應有充分的營養,並且食物要多樣化,以植物性食物為主,應占據每頓飯的2/3以上。植物性食物中應有較多的各種各樣的蔬菜、水果、豆類和粗加工的穀類等。

還有平時要樂觀生活,要改變自己能改變的壞的方面,有助於降低人體患癌的幾率!

以上便是關於白頭髮者不易得癌症的分析,以及具體的一些預防癌症的方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肝火旺盛以及備孕、溼氣重、腎虛、衰老、三高、肝病、皮膚病等等,應該怎樣調理最有效?

康愛多每天為您推送各種專業健康的知識,讓你瞭解更多的健康資訊,走出用藥誤區!


康愛多掌上藥店APP


“白頭髮的人不容易得癌”這個說法不知道是怎麼傳的,於是找了一下網上的內容:白髮的生成是身體的一項自我保護的機制。長白頭髮表明生成黑色素的幹細胞的基因已遭到了破壞,於是被免疫細胞清除掉,如果這些幹細胞沒有被清除的話,就有可能不停的複製從而形成癌細胞。


先來說說白頭髮是怎麼回事?


先來說一下毛髮的結構,毛髮由毛乾和毛根兩部分組成,毛髮露在皮膚表面的稱之為毛幹,處於毛囊內部分為毛根,毛根周圍包有上皮和結締組織形成毛囊,周圍含有豐富的血管和神經,基部增大呈球狀,叫毛球。


當黑色素顆粒在毛乳頭、毛球部的形成發生障礙,或雖然形成但因某些因素,不能運送到毛髮中去,從而使毛髮髓質、皮質部分的黑色素顆粒減少、消失時,就會出現白髮。


影響白頭髮的主要因素有:精神因素、營養狀況不佳、疾病、藥物影響、遺傳因素等。

至於白頭髮與癌症之間關係,並沒有找到相關文獻,臨床上也沒有證據表明兩者之間的關係。


關注身體出現的危險信號

  • 身體淺表部位出現的異常腫塊

  • 體表黑痣和疣等在短期內色澤加深或迅速增大

  • 身體出現的異常感覺:哽咽感、疼痛等

  • 皮膚或粘膜經久不愈的潰瘍

  • 持續性消化不良和食慾減退

  • 大便習慣及性狀改變或帶血

  • 持久性聲音嘶啞、乾咳、痰中帶血

  • 聽力異常,鼻血,頭痛

  • 陰道異常出血,特別是接觸性出血

  • 無痛性血尿,排尿不暢

  • 不明原因的發熱、乏力、進行性體重減輕


科學錦囊,防癌抗癌

今年4月份,上海抗癌協會聯合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發佈了《居民常見惡性腫瘤篩查和預防推薦》,列舉出14個常見腫瘤的篩查及預防建議

篇幅有限,就不一一列舉了,大家可以到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官微上去查看下載。


募海棠


在說明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在網上找了關於這個說法的出處,最早是在2014年的時候就有人在網上曾說“哈弗的專家說長白頭髮的人不容易患癌症,因為生成黑色素的幹細胞被清除了,而幹細胞是形成癌症的關鍵,所以白頭髮的人不容易得癌症”

可是我們到各種學術的網站上面去找關於這篇研究的論文,但是都已失敗告終了,都沒有找到哪個研究者說過這樣的話,更加不要說是哈弗的教授了。

這很顯然,這就是一篇無中生有的謠言罷了。那麼人為什麼頭髮會從黑變白哪?

主要是因為我們身體毛囊之中的細胞產生黑色素顆粒的能力有所下降,或者是合成這些黑色素顆粒所需的原料減少而導致的。

因為我們正常的年輕人頭髮都是烏黑亮麗的,髮根的毛囊之中存在著黑色素。從而促進黑色素合成的酶叫酪氨酸酶。由於各種原因,如果引起酪氨酸酶的活性有所降低,導致毛囊之中的黑色素合成不斷的減少,黑頭髮也就變成了白頭髮。

其實白頭髮跟遺傳因素、心理壓力、疾病以及自身的飲食都有一定的關係。比如年紀輕輕就開始少年白,比如突然受到生活上面的重大打擊,一夜就白了頭。在飲食方面,酪氨酸酶產生黑色素的需要維生素、微量元素的輔助,比如銅、鋅、鐵等。如果我們的身體缺乏這些微量元素,或許也會影響黑色素的生成,從而導致頭髮變黃甚至是變白。這其實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營養不良而已。

癌症主要是基因突變的結果,當然也是多種因素綜合的作用,癌症與遺傳因素,生活習慣,生活環境等都有一定的關係。中老年人是癌症的好發年紀,老年人篩查癌症也成為了重中之重,但是目前癌症有年輕化的趨勢,所以>40歲的人,都要時刻警惕癌症的發生啊!


大醫話健康


我在網紅戴建業教授那聽到一句很有意思的話,也是和白頭髮有關,他是這麼說的:有的人在抱怨頭髮很早就白了,有的人在抱怨頭髮很早就開始禿頂,而戴教授卻說“我發現一個現象,頭髮早白的不容易禿頂,容易禿頂的不容易白頭髮。然後笑著說:“上帝對每一個人都是公平的,至少在頭髮上就是,不是給的數量多,就是給的質量很好”。

謠言:容易白頭髮的不容易患癌

白髮

頭髮根部球囊中黑素細胞酪氨酸酶活性進行性喪失,合成黑色素減少,從而使毛幹中的顏色逐漸消失。

奶奶灰髮

灰色頭髮中黑色素細胞數量正常,但胞質中有大的空泡,黑素小體所含的色素減少;雖然黑色素細胞數量正常,但是質量有所不好,所以在黑髮和白髮之間的灰色。

癌症

癌症是惡性腫瘤的一種,癌細胞會惡性增殖,破壞正常的細胞結構,壓迫正常的器官,到了晚期還會轉移形成新的癌巢。引起人體消瘦、疼痛及壓迫症狀。目前治癒率比較低,一般在早期癌症及時手術可以取得非常好的治療效果。


癌症的發生是生活習慣、環境因素和遺傳因素共同作用於人體,在人體正常細胞增殖過程中發生基因突變,從而轉變為癌細胞,進而發展成體積巨大的惡性腫瘤。

頭髮白與不白與癌症發病毫無關係!有人說白髮的不容易發生癌症,只是一個主觀臆測,沒有任何統計學證據的。純粹是一種錯覺。

希望大家不要被這種謠言所誤導,如果把這種觀念傳給周圍的朋友,會被當成“

小白的

你生活中還有碰到別的關於癌症的謠言麼?歡迎在留言區分享

喜歡小木匠,請點個關注!


骨科木匠劉醫生


看到這個問題之後,真的是想說兩句。一個人容不容易得癌症,這和很多因素有關係,首先是要這個人的體質不能有癌症的體質特徵,比如說人的身體不能酸性太大,要酸鹼綜合平衡才可以。


我們再來說一下,關於白髮這個問題。一般情況下白頭髮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遺傳性白髮,也就是說家裡面如果有父母早早就有白頭髮的,那一般來說,孩子的白頭髮也會來得更早一些,這種情況下現在在醫學上並不太好解決這個問題,第2個情況就是後天生成的白髮。這種因素就比較多了,比如說精神壓力過大,早早就有了白頭髮。另外一點就是有一些慢性疾病也有可能會導致白頭髮,比如說像糖尿病等等,這些都有可能會誘發,白頭髮早早生長出來,因為經常吃藥,對頭髮的營養物質以及微量元素都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


至於說,白頭髮的人不容易得癌症,關於這個問題查了很多資料。源於在5年前也就是2014年哈佛專家在一篇文章當中說的一句話,說是生成黑色素的幹細胞被清除了,而幹細胞是得癌症的一個關鍵因素,所以說白頭髮的人不容易得癌症。當這篇文章被髮表之後,很多人於是就有了這種說法,白頭髮的人不容易得癌症,但是並沒有太多的科學依據。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說,白頭髮的人不容易得癌症也給了一些很多白頭髮的人一些生活的信心和勇氣,讓他們覺得自己的身體體質非常的好,從某一方面來說也是一種心理安慰吧。

現在很多年紀輕輕的人就有了白頭髮,除了遺傳因素之外,就是後天形成的壓力過大,精神緊張等等,這些都會導致白頭髮,而且很多人不僅僅有白頭髮,掉的頭髮也非常的多。所以說要想有一個健康的身體,要想不得癌症,那首先要從自己的飲食習慣,作息時間等等,都要有所改善。也就是說首先要調整自己的身體體質情況。你善待了自己的身體,這個世界才會善待你。不管怎麼樣,日常生活當中還是要多注意身體。一般來說過了40歲,尤其是45歲以後,頭髮是最明顯的一個歲月的見證,兩鬢的頭髮開始有些變白,你會發現剛開始可能是幾根,最後是10多根,幾十根,那些變白的頭髮是自己走過歲月的見證,也是生活的磨練。把自己的心態放好,每天開開心心,也就減少了生病的機會了……


文史大世界


人老了頭髮會自然變白,而癌症正是一類老年病。

圖示:白髮通常是衰老的標誌


癌症主要是一種衰老相關的疾病,這個重要見解,來自於對動物的研究

早在1909年,兩位英國動物學家E. F. Bashford 和 J. A. Murray就率先研究了實驗室中最常見的動物——小鼠的自然患癌率,他們研究的這種小鼠品系,其自然極限壽命通常只能活兩年,通過統計不同月齡中小鼠的患癌率,揭示出癌症最基本的一個特性,它是一種老年病,活得越長,患癌的風險就越高!

讓我們看看實驗數據。

小鼠月齡和患癌率

6~9 2.2%

12 3.5%

15 7.4%

18 14.2%

21 33.3%

這些數據顯示出一個簡單的規律,那就是隨著壽命逼近極限24個月,小鼠的患癌風險是翻倍增長的。在12個月時才3.5%,但九個月後就變成了33.3%,生命的前12個月,與生命的後12個月在患癌一事的風險上差了快十倍之多,實在是相當駭人。


那麼人類癌症患者的統計數據又如何呢?讓我們看看美國癌症研究中心的統計圖表。

圖示:癌症患者初診時的年齡分佈,這張圖說明患癌風險並非均勻地分佈在不同年齡階段,而是明顯分佈在年齡更大的那群人中,集中在45-84這個年齡段內。84歲之後本來就沒剩下多少人了,超過84歲的癌症患者在所有癌症患者中比例銳減,也就並不奇怪了。


將圖表中的百分比數字稍稍加一下,可以發現在44歲前就患癌的人真的很不幸也很少,只佔所有癌症初診患者比例的9%!如果我們簡單的認為平均壽命為88歲,這意味著對這些癌症患者來說,在他們生命的前一半,其患癌的風險為9%,而在生命的後一半旅程中,患癌的風險變成了91%,同樣相差十倍之多。當然,這僅僅是針對那些最終患癌的人而言的。或者我們再看一張更形象的百分比示例圖。

圖示:癌症與年齡的關係,圖源英國癌症研究中心


每100個初診的癌症患者中,24歲以下的癌症患者只有1個,25~49歲的癌症患者有10個,剩下的89個初診癌症患者都大於50歲。癌症患者在年齡分佈上如此不均勻的現象,也說明一件事,癌症這事兒主要和我們的衰老有關係。總的來說,50歲以下患癌是特別倒黴的一件事,要麼有嚴重先天基因缺陷(這可能導致24歲以下就患癌),要麼就是後天環境中存在強烈的致癌因素,比如重度菸酒嗜好者,在50歲前患癌的風險大幅度增加。


那麼對於所有大眾而言,我們的患癌風險與年齡之間的關係又是什麼樣的呢?

圖示:按10萬人為單位,分年齡段統計所有類型癌症的平均發病人數


上面這張圖表上,可以明確看到癌症的發生風險,隨著年齡的增長急速上升。在40~44這個年齡段,每年的發病風險低於500/100,000,即低於5‰,可到了85+歲時患癌風險接近3000/100,000,即3%,即每年的患癌風險都是3%或更高,不過因為這群人實在不多了,也就沒必要繼續統計下去。注意這個概率僅僅是逐年概率,並不是從出生到死亡的累計患癌概率。


美國癌症中心曾經給出過美國男人和女人的終身患癌風險和死於癌症的風險統計數據(

Lifetime Risk of Developing or Dying From Cancer

),我們可以作為一個參考。

圖示:美國男性的終身患癌風險和死於癌症的風險

圖示:美國女性終身患癌風險和死於癌症的風險


平均來說,一個美國男人從出生到死亡的累計患癌風險大約為40%,死於癌症的風險為22%,注意患癌未必會死於這種癌症。癌症患者也可以死於比如交通事故、心臟病等其它與癌症無關的因素。人到老年眾病纏身是常態,多種疾病同時來襲,最終患者死於哪種病,也同樣看運氣。另外,總的來說女性患癌風險和死於癌症的風險都約低於男性,這是女性平均壽命比男性長的原因之一,在面對癌症的襲擊時,女性比男性有更強的抵抗能力。

圖示:女性對衰老的跡象比男性要敏感,但她們患癌的風險比男性略低


不論如何,當白髮表示的是一個人老了的意思時,它的出現絕不可能表明一個人患癌的風險下降,只能意味著患癌風險的上升。


當然,少年白並不會增加患上癌症的風險。

通常情況下,白髮和癌症都因衰老而起,但白髮本身並不會增加或減少患癌的風險。與衰老無關的少年白頭,既不會增加也不會降低患癌風險,除非其白髮是因為非常特殊的外界環境導致,那就得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了,沒辦法一概而論。另外,有必要警告一下,白化病患者也會長著一頭白髮,但白化病患者有特殊的患癌風險,他們容易被紫外線損傷,導致皮膚癌發病率上升,他們最好躲著點紫外線,或者多多使用防曬措施。

圖示:動物白化病個體通常生存能力弱於正常動物


最後,說一下白癜風

有些人由於自身免疫的原因,導致免疫細胞攻擊產生色素的黑色素細胞,導致皮膚顏色變化,通常是變淡失去顏色,這類患者也可能因此讓頭髮失去顏色。白癜風患者由於免疫系統主動攻擊黑色素細胞,也因此帶來一個意料之中的副作用,那就是他們不容易患上黑色素細胞瘤,這是最常見的皮膚癌。

癌症如今已是常見病,原因很簡單,人生70古來稀已經成為過去,現在活到70歲是大多數人都能達到的人生目標,而隨著平均壽命的增長,我們的患癌率也隨之增長,這個無奈的現實,需要我們從年輕時就開始重視,從年輕時就要主動降低自己的患癌風險,這樣才能在老年時好過一些,比如戒菸戒酒。


裸猿的故事


我去網上找這個說法的出處,最早在2014年就有人在網上說“哈弗的專家說長白頭髮的人不容易患癌症,因為生成黑色素的幹細胞被清除了,而幹細胞是形成癌症的關鍵,所以白頭髮的人不容易得癌症”

可是我到各種學術網站上去找這篇研究的論文,但是都失敗了,都沒有找到哪個研究者說過這樣的話,跟不要說是哈弗的教授了。

顯然,這就是一篇無中生有的謠言。

人為什麼頭髮會從黑變白,是因為我們毛囊內細胞產生黑色素顆粒的能力下降,或者是合成這些黑色素顆粒所需的原料減少導致的。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

第一是遺傳病,有一些遺傳疾病導致體內合成黑色素功能下降,比如白化病,這是由於體內缺乏酪氨酸酶或者酪氨酸酶功能下降導致的,患者身上、頭髮都呈白色。這類病人的癌症發生率和正常人沒有區別。

第二就是缺乏某些元素,比如有研究發現體內缺乏維生素B12,葉酸的人,頭髮容易變白。但是和得不得癌症,也沒有什麼關係

第三就是正常的衰老。

目前還沒有任何研究證明白頭髮的人不容易得癌症,因為從理論上就講不通。但是,如果白頭髮經常去染頭髮,倒是容易得癌症,很多染髮劑質量不合格,含有一些致癌物哦。


人體探索者


闢謠!得不得癌症與頭髮白不白沒關係!

"有人說白頭髮的人不容易得癌症",不知道題主是哪兒聽到的謠言,千萬不要當真!給你舉個最簡單的例子,老年人白頭髮多吧?但是,老年人是癌症的高發人群!所以,頭髮白不白與癌症沒關係。

題主擔心的是得癌症,那麼癌症的常見原因有哪些呢?

癌症的病因目前主要有遺傳、生活、飲食、環境、工作環境和某些慢性疾病或者慢性刺激。比如你擔心得肺癌,那麼你就不能不抽菸;你擔心得肝癌,那麼不能喝酒、不能吃黴變食物或者汙染水源或者感染華支睪吸蟲;你擔心得胃癌,那麼有慢性胃潰瘍、感染幽門螺桿菌你得積極治療,你不能喝酒,不能吃醃製燒烤食品;你擔心得乳腺癌,那麼如果家裡有人得這個病,你就得趕緊查一查自己是否也有,如果沒有,那也要每年定期體檢。你擔心得宮頸癌,那麼你最好早點注射宮頸癌疫苗,防止人乳頭狀病毒感染。


癌症與頭髮白無關,但是當你頭髮開始發白,也就是年紀越來越大的時候一定要謹防癌症發生。因為癌症在中老年人中發病率最高!所以,中老年人記得要定期到醫院做一做體檢,做個腫瘤篩查。癌症經常來的悄無聲息,只有體檢能早點發現!


普外三角針


癌症的本質是基因突變,而長白髮,不管是因為什麼原因,都是頭髮裡的黑色素顆粒減少導致的,跟癌症沒有任何聯繫。

下面,就跟大家詳細講講。

白頭髮到底是怎麼長出來的?

白髮是頭髮根部毛囊中的黑素顆粒減少或毛囊中的黑素顆粒無法輸送到頭髮中,而引起的一種生理現象。

根據原因的不同,白髮可分為先天性白髮、生理性白髮、遺傳性白髮等等。

(1)先天性白髮

先天性白髮也叫白化病,這是一種染色體隱性遺傳性色素缺失病。患者從一出生,不僅頭髮是白色的,全身各處的皮膚、毛髮均因無色素而呈白色,該病多見於近親結婚的家庭子女身上。

(2)遺傳性白髮:遺傳性白髮也叫少年白髮,常發生在20歲以前,開始為稀疏的少量白髮,此後逐漸增多,這種情況多為家族遺傳。

(3)疾病性白髮:惡性貧血、結核、傷寒等消耗性疾病,甲亢、垂體功能低下等內分泌紊亂性疾病,以及白癜風、神經纖維瘤等皮膚病,都可以造成白髮。

(4)神經性白髮:過度緊張、焦慮、憂愁、悲傷等情緒會使頭髮中的黑素細胞遷移到皮膚中,壓力越大,遷移的越多,從而導致頭髮變白,皮膚色素沉著。

(5)營養性白髮:飢餓、挑食或某些消化系統疾病會導致某些營養物質缺乏(B族維生素:B1、B2、B6、B12以及鐵、銅、鋅、鈷等微量元素),出現白髮。

(6)生理性白髮:生理性白髮也叫老年白髮,是人體衰老的正常生理表現。一般從40歲開始,頭髮毛囊中黑素細胞的數量開始減少,頭髮開始變白。這種白髮常常從兩側的鬢角開始,緩慢向頭頂發展。

癌症又是怎麼得上的?

癌症是基因突變的結果。癌細胞是自身細胞在內外部環境共同刺激下,在繁殖過程中出現基因突變的異類。在正常情況下,我們體內幾乎每天都會出現少量癌細胞,不過,這些癌細胞會及時被我們自身的免疫系統清除。

但是,一旦刺激因素過多,癌細胞產生過量,亦或是免疫系統的功能減退,就會造成癌細胞的數量就會超過免疫系統清除的速度,形成氣候,作奸犯科。

由此可見,長白髮跟患癌症是兩種不同類型的疾病,沒有必然聯繫。

雖然長白頭髮不能預防癌症,但可以嘗試下面的2個方法:

(1)遠離有致癌風險的物質

致癌物是指會破壞DNA的結構,導致基因突變,增加癌細胞產生風險的物質,包括:

肥胖、X射線、紫外線等物理物質,亞硝胺、鹼基類似物、酒精、黃麴黴素、檳榔鹼、氡、多環芳烴類化合物、苯、砷等化學物質,乙肝、丙肝、幽門螺桿菌、HPV等病毒在體內複製的過程中,也可能改變宿主DNA,誘發癌症。

(2)提升免疫力

合理膳食、良好睡眠、堅持運動、保持好心情,都可以增強免疫細胞活性,即人們常說的提高免疫力。免疫力提升後,即便體內有癌細胞,也能夠快速清除,將癌症扼殺在搖籃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