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現在寫詩押韻重要嗎?

既有溫酒丶


詩,不論是新詩,還是舊體詩,都不能沒有音韻,尤其是那種內在的情感所驅動著的旋律,始終縈迴在整首詩歌之中,或纏綿悱惻、或婉轉悠揚、或高亢激昂,詩者有情,讀者知意,方始為詩。


有的古體詩看著不押韻,但讀起來依然朗朗爽口,比押韻的格律詩韻味還要飽滿,如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那就是內在的音韻的作用和魅力。詩能達到那樣的境界,離不開字詞的積累,生活的積累,更離不開對詩的鐘愛和那份熾熱的情感,最終形成自己的聲音,為人民大眾而歌。

詩,無論舊體詩,還是新詩,都必須有一種內在的韻律,和人民大眾融為一體,快樂著他們的快樂,憂傷著他們的憂傷。而不是口號,也不是口水,更不是使人摸不著頭腦的故做高深,深不可測的一團迷騖。

好詩,始終離不開那種內在的韻律,明麗似小溪跳澗、婉轉若翠鳥鳴春、奔騰像大河流水、激昂猶雷霆萬鈞、悲傷如孤雁夜唳。這一切,都離不開那種內在的韻律。


黃土情愫


詩是語言的藝術。寫近體詩,要押韻、合平仄等等自不待言。寫現代詩,我認為最好還是要大體押韻,同時講究節奏。這樣,詩就有音韻美。當然,如果不押韻,不求節奏,但極其富有意境,也不是不可以,但應該作為特例。下面,我附上幾首拙作。

夕陽下的山巒

夕陽是鮮紅的帷帳/山巒是粉紅的新娘/新娘仰躺在帷帳裡/靜靜地等候她的新郎/鳥兒啾啾滑過天際/那是孩童在鬧洞房/溪水潺潺流過山野/那是新娘嬌喘的緊張/

我不是山巒的新郎/隱隱地生起莫名的惆悵/山巒的新郎在哪裡/怎能讓新娘獨臥他鄉/

穿過半個城市

穿過半個城市/只為醉倒在你的明眸/按響了你家的門鈴/垂涎於飯菜的可口/可手機響起,你說/你現在就站在我家的門口/都想給對方一個驚喜/卻又這樣陰差陽錯/從黃昏訴說到天亮/手機燙傷了耳朵/

思念打溼了枕頭/歡心掛在了床頭/

繫鞋帶

街邊,你彎下身子/蹲在我的腳下/剎那間,在這繁華的都市/你讓我擁有了一棟高樓大廈/

你為我慢慢地鞋帶/那一瞬間,我激情澎湃/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力度/在心裡為你扯掉我的層層衣裳/還有我的端莊典雅/__我只想快、快快、快快快地/為你展示我的絕代風華/

(愛寫現代詩、歌詞、格律詩。歡迎關注切磋)





月光河2


自古以來就有一句話叫做:“無韻不成詩”!如果你要寫詩,如果不押韻那還叫詩嗎?詩之所以叫詩就是因為有韻味,有旋律,有節奏,朗朗上口!不妨你查查字典,看看詩是怎麼定義的吧!而現代有些人寫的所謂詩就是把雜文、散文等文字一隔,上下一分,硬生生的把昏澀難懂的句子拆開分行,楞充詩!不就是為了撈取一個詩人頭號名銜嗎?我說兄弟啊!不要認為外國的詩不押韻那麼你寫的所謂詩就可以不押韻,其實外國的詩在其母語當中也押韻,只是我們的翻譯者詩詞水平有限,翻譯出來的東西就不倫不類不押韻了。這就是現在為什麼所謂的雜家詩人把雜文混充詩的根本原因!看看那些遍地的所謂詩人吧,把中國幾千年的詩詞文化糟蹋的一文不值,真能把老祖宗活活地氣死!詩詞是中華文化最高的形式,濃縮精煉的語言文字,都是在押韻基礎上斟詞酌句推敲出來的,不是什麼東西都可言詩的!我們要共同努力,把那些雜家清理出詩詞門戶,還詩詞文化一個朗朗乾坤!





文峰熙本


我在頭條寫詩,寫古體詩也寫現代詩。

古體詩自己覺得還是講究韻律比較多一些。“古體詩”顧名思義就是要仿古嗎。學習仿寫一些有韻律的古詩詞是有必要的。

對於寫現代詩,我覺得還是比較隨性一些好,現代詩是寫給現代人看的。現代人都崇尚自由,無拘無束。所以現代詩不要過多的要求韻律。以前我寫的現代詩都是很有韻律感的。簡單說就是讀著很順口的那種。因為喜歡歌曲,平時喜歡聽歌,所以好多都是自然而然的借鑑了一些歌詞的寫法。但不是刻意寫出來的。就是寫詩的時候那些壓韻的詞語會自然地從腦海裡跳出來,不寫壓韻都難。

現在寫現代詩大多數詩人都不講究韻律了,韻律也就不太重要了。因為如果過於要求詩歌的韻律,詩歌語言就顯得平淡,沒有起伏,有“打油詩”的感覺。詩歌倒顯得沒有詩的韻味了。

不管怎樣寫,寫詩還是要有真情實感,這一點很重要的。因為“文以情為貴”付出真性情的詩歌才是好的詩歌。一個整天寫詩愛詩的人對詩歌卻說不出所以然來。或許是應了那句話:“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我是追夢人241325756,一個喜歡詩歌熱愛文字的人。對於寫詩你有什麼要說的話?可在評論區自由發表你的意見。



追夢人241325756


關於詩歌當然押韻最好!

本人平時也喜歡模仿古人寫詩,總覺得詩詞的韻味和意境都能讓人產生畫面感,特別是描寫風景的詩可以說是美到極致。韻律當然是為了讀起來更動聽,古詩詞給人感覺是產生美感,讀起來也有聽覺上的享受。

《尋隱者不遇》賈島:“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這首詩可以說是敘事,但卻讓人想象到那一個畫面,一人正尋問松下童子其師傅的去向,童子說是去採藥去了,接下來的兩句是讓人彷彿看到了霧茫茫的大山,哪裡能看到人影啊……短短的二十字的小詩,不僅敘述了一件事,還能讓人感覺也裡詩中之人,是童子或是尋訪者,這就是古詩詞的:魅力所在。

雖然我對詩詞不大懂,但就我個人來看有韻律的詩詞讀起來抑揚頓挫,聲調有美感和諧。古體詩主要就是要押韻,只要不是絕句或是律詩對平仄的要求不必太刻苛,只要意境好就算是好詩。至於現代詩歌相對與押韻不是太苛求。總之,詩歌的語句一定是要有美感的,不管是傷感的還歡娛的等等,都應有一種“美”在其中。


今宵別夢


寫詩押韻是詩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能使詩更有色彩,郎朗上口給人以美的享受。

一般在寫絕句時,第一句可不入韻但二,四句就必須要押韻了。

詩的押韻就象人走步一樣,你看在天安門升旗儀式上,士兵威武雄壯,舉手投足和一招一式都哪麼整齊有力,特別是哪落地有聲的腳步和有力的擺臂特別的協調而感到不是一般的美。

這種協調就是韻在走步裡起到了主要作用和效果。否則都走出來雙柺也就失去了美失去了韻。

押韻只是一首好詩中的一個因素也是必須遵守的規則,但是一首好詩要成為經典只有押韻是不夠的還要有意境。




羅英華752


任何時候寫詩,押韻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為詩歌是韻文,不押韻就不是詩歌。

如果我們現在寫近體詩,七律、七絕,那是必須嚴格遵守押韻規則的。

如果我們現在寫排律,同樣要嚴格遵守押韻的規則。

如果我們現在寫古體詩,押韻也是必須講究的。當然啦,押韻無需那麼嚴格。

如果我們現在寫現代詩,那麼,同樣要講究押韻。當然啦,押韻是沒有那麼嚴格的,主要是講究押韻的靈活性和創造性。

下面請大家看一下,海子的詩歌《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其押韻非常靈活,同時又具有創造性。

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

餵馬、劈柴,周遊世界

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從明天起,和每一個親人通信

告訴他們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閃電告訴我的

我將告訴每一個人

給每一條河每一座山取一個溫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為你祝福

願你有一個燦爛的前程

願你有情人終成眷屬


願你在塵世獲得幸福

我只願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其中的“菜”“開”是韻腳。而第一個“開”字之後,多句都不押韻。但是,在全詩的最後一句用“開”做韻腳,果斷地收束了全篇。

在兩個“開”字之間,海子有意離開韻腳,從而形成了詩歌的變化。當最後一句第2次出現“開”字那時候,使讀者在朗讀的過程中,其思緒和情感,感覺到繞了一大圈之後,又被拉了回來,回到了第一自然段。這就是靈活運用押韻規則的一個範例。

在現代詩歌創作的過程中,押韻是基本的要求。但是,由於內容決定形式,因此,我們絕不能為了押韻而押韻。因為為了押韻而押韻,會破壞詩歌內容的表達和情感的抒發。


鬱津裡


詩歌是用高度凝練的語言來形象表達作者的豐富情感,即言志。沒有情感的詩歌,就稱不上一首好詩,就象一個沒有“思想”的人,就算衣著華麗光鮮,充其量只能算個有錢人,一樣會得不到別人內心的尊重與敬仰。

一首好詩,應該具備三點:

一、有豐富情感,情感是一首詩的“靈魂”,如果沒有了“靈魂”,詩就失去了“意義”。

二、能集中反映現實生活中的某一現象,只有來源於生活,並能反映生活的詩歌,才能算是好詩,這也是一首詩歌應該具備的社會“價值”。

三、詩歌要具有一定的節奏和韻律,詩歌,為何要稱“歌”,就是要有節奏和韻律之感。

當然,一首詩歌不是具備了這三點就成了好詩,詞語的搭配、句子表述的意境以及所反映的生活是否完美統一,這些都是評判好詩的標準。

一首詩歌,如果蘊含了真、善、美的思想,再配之貼切的詞語和完美的句式表達,應該可算一首好詩。

這是筆者的粗淺見解,歡迎愛詩朋友交流點評。



黑馬詩語


小編好。我就這個問題談點我自己的想法吧。詩歌其實是所有文學中概括性最強的一種文學,根據表達的主題意思可長可短,有的短詩就是一句話或者幾句話就表達清楚了。所以,我對現代人寫詩押不押韻重不重要的看法是:很重要。但是,要看是寫什麼樣的詩。詩歌雖然很注重意境,但是也不是僅僅有意境就能解決寫詩的所有問題。

一、詩歌分類很廣泛。最早的《詩經》裡記載的或演變都是從平常的勞作中啟發出來的靈感,像如伐木工人的哼哼的"號子",他們無意間發現,一個不自覺的哼哼聲,一個出聲重一個應聲輕,一個出聲輕一個應聲重,奇怪了,這樣的哼哼自然減輕很枯燥繁重的體力活,他們無意中發現了這個妙用。其實,這就是最早最簡單的詩歌。它有音律有節奏有合拍的調子,這樣能起到協調兩個人的步伐和合力,所以就感覺減輕了幹活擔負的重力,其實重力一點沒有減,是合拍了,心情愉快了的原因導致的。所以,這個詩押韻好,還是不押韻好,說到這裡想必大家也就該清楚了。但是,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發展,詩歌隨著發展衍生出了很多別類。

二、隨著社會不斷進步,人們對詩歌的追求也越來越高,相繼出現了古體詩、五言詩,七言詩、五言絕句、七言絕句、五律、七律、十六行詩等等。這些都很講就押韻和韻律的,特別對每一句的平仄的韻律都有很高的要求。這些都是古人留給我們現代人的中華古典文化的寶藏,我們應該毫無保留的傳承並繼承下去,這才應該是發展中國詩歌文化最不能缺少的一個章節,否則就是對中華詩歌文化的不負責任和犯罪。

三、當然詩歌作為一種短文學,在五四遠動後,出現了新詩,其實也就是今天所說的白話詩,這是歷史上對詩歌文化的一次大革命。任何革新肯定是有它革新的意義。那麼,新詩出現以後就大大解放詩歌的寫作受限,新詩是白話文,自然就不必再追求押不押韻,但是有一點始終沒有變,詩的意境和語言。詩歌如果沒有意境就毫無價值可言,還有詩歌的語言要求高度的概括濃縮卻又要表達精準到位,所以要寫出好的詩來,還也不是那麼簡單的。

四、再回到這個問題上來。我覺得再看寫詩要不要求押韻,押韻好還是不押韻好,這個問題只能這樣回答:1、如果是寫古體和絕句、五律、七律等詩歌,還是要按音律來寫,因為這是根,是古體詩歌的靈魂。當然,評判詩寫得好不好,不是說完全按照韻律寫出來了就是好詩,這也不盡然,還要看詩本身的意境如何,表達怎樣,對仗工不工整等等。2、如果是寫現代詩歌,也就是白話詩之類的話,可以不受韻律的束縛大膽發揮想象,昇華詩歌的意境和表述能力。在寫作上可以靈活自由發揮。但是,表達主題要積極向上,觀點要旗幟鮮明。

說到這裡就該結束了,也許沒有說清楚,但是我的觀點是明確的,是旗幟鮮明的。你們是怎麼想的呢?歡迎大家留言交流!!謝謝大家。


子屷


如果你想學習寫詩,押韻還是很重要的。韻腳是詩詞的構成之一,也可以這樣說,無韻不成詩。

詩由心生。寫好一首詩,首先需要有寫詩的衝動。有感而發,就是這個道理。如果沒有衝動,沒有激情。寫出的詩就會無味,如同嚼蠟。

學習寫詩,還需有詞語的積累。平時多學,多記,並能靈活運用,這是很重要的。豐富的詞彙積累是學習寫詩的基礎。在用詞時,可以根據需要,自由選擇。直到自己滿意為至。

學習寫作,還要有生活常識的積累。平時多觀察,多思考。不能似是而非,更不能南轅北轍。

學習古詩詞,或看別人的詩詞,不在多,而在精。仔細分析,認真研讀,舉一反三。現在,怎樣寫詩聯的書籍很多,有條件的話,應該認真研讀,有益無害。

不能氣餒,堅持練習,熟能生巧。還需不恥下問,多聽別人的意見。

總之,在學習寫作的道路上,我們做不到最好,但我們應力爭做到更好。

希望看到你的佳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