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什麼是精神獨立的人?

李小璇啊


我認為獨立精神是一個人在這個世界上必須具備的!是指一個人通過自我主動性的努力奮鬥而培養起來的一種能力上的狀態,也就是獨立自主的精神狀態了!他不抱怨他人和環境,對於出現的挫折困難能夠獨自應對處理,是和依賴、依靠等有些相對的!這種獨立精神對於年輕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他們在由小長大的一路上,在沒離開校園的階段,都是依靠父母親人和老師同學的幫助陪伴下一路走來,儘管期間有許多孩子在生活學習中也有獨立性,能夠自覺的完成學業任務,但多數還是離不開周圍熟悉環境和親人老師等人群,相對來說的獨立精神還需以後的繼續努力培養和加強!




愛生活的沈先森


一個人要想做到真正的獨立,首先一點就是要做到精神上的獨立。精神上的獨立表現在,日常生活中具有完整獨立的自我人格,在遇到任何事情時能獨立思考,有自己的做人做事方法準則,不慌亂有主見。

一個人的獨立精神,是後天生活中不斷養成的結果。小時候父母的培養教育,長大後獨自的社會探索和認知,都會在個人的心裡留下成敗得失等等的各種“烙印”。當這些“烙印”經過我們心理世界進一步的引申,就會逐漸形成自我的人生精神。因此,精神獨立是一個人在自我社會認知的基礎上,形成的做人做事的態度和指導思想。也因此,在不同的社會環境和不同階層的成員之間,他們所表現出的精神獨立是不同的。比如,城市與鄉村、普通百姓和成功人士等等。

一個具有精神獨立的人,在對待人生中的事務時,必然有自己是人生主見。一方面這種獨立精神可以很好的在生活上發揮良好的作用,指導個人應對一切事物。另一方面這種獨立精神又受制於個體的思維深度和廣度,在應對某些事物時不能很好的發揮指導作用,由此產生錯誤的結果。所以,人的獨立精神時刻處於待完善的狀態,這就是做人上要謙虛謹慎,過於堅持自我的獨立精神有時就是自負。

精神上的獨立是一個人成熟的表現。所謂的“要想做事先做人”大概就是如此。精神上的獨立必然會帶來行為上的獨立。由此在不同的人生事務面前,我們就可以用獨立的行為和指導思想來獨自用應對,並在最大程度上保證人生的成功率。在精神和行為的轉化之間,形成了自己的人生風格和特點,這就是一個人成熟的標誌。

獨立不是獨自,更不是人生失意時的孤獨。精神不是物質,更不是從物質上的交換可以得來。但精神可以決定物質,獨立的精神也確實可以決定人生是成敗。


名字已在線


五代時有一位著名人物——馮道,此人先後在唐晉漢週四代為官,一共保過十位皇帝,是非常有名的“政壇不倒翁”。此人是典型的“具有獨立精神”的人之一。

他做官,只是為了執政,或者說,只是在盡一名政務官的本分,不會把個人情感、個人利益得失作為第一位的考慮因素。

五代時政壇不穩,國家政權變換更替過於頻繁,大家可以想見,一旦稱帝或者做了高官,首先想到的就是維護自己的統治與地位,拉攏一批忠於自己的大臣,打擊有可能對自己有威脅的官員和勢力。這是最自然的想法了。可是很奇怪,馮道一路官運亨通,沒有受到任何猜忌與打壓,皇帝不論換成是誰,都重用馮道。

在我看來,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馮道做官永遠不去培植自己的勢力,只是認認真真地做自己分內的職責,而且能力超強,總是能保證完成任務。一個特別能幹又特別放心的官員,是所有皇帝的最愛。

馮道的為官之道是有點極度超前的,完全與現代政務官相同。在選舉制國家,政黨爭奪的是執政權力,官員只是效忠於國家,不是效忠於政府元首,元首更替,與政務官沒有關係。這與五代時很接近,所以歷史上只有五代時出了一個馮道。

我相信,當時那麼不穩的政局,很多有野心的人可能都想拉攏馮道,但可能都失敗了,馮道沒有被各種高官厚祿金錢美女利誘。

我也相信,當時也一定有很多人罵馮道是個勢利小人背主求榮反覆無常,但馮道也一定不為所動。

他始終保持著自己內心裡的某種信念,依照自己的原則去做官、去為人,並最終得到所有皇帝的信任。

說句實話,馮道的品格可能要遠遠超過歷代很多的名臣,甚至在今天,也是首屈一指的優秀官員。


何處是家鄉


1.精神依賴於物質,有了物質獨立才有精神獨立可言。 2。有健康的自我,不會因為他人的看法而自擾,有自己堅持的信念。並一直有力量踐行。堅持不是固執,也會從善如流。 3。要有獨自解決問題的能力,但適當的時候,也要懂得藉助外界的力量。 4。內心是快樂的。


嗶哩11


精神獨立,我理解為:人格健全,有主見,不容易為外界評價幹要。一個人也能快樂的生活,即:離開誰都能活得下去。不“等靠要”。即:幸福不是靠老公,靠公婆,靠自己父母來給予,懂得主動追求,爭取,創造有利於自己的生活環境。我想我基本做到了。


晨光12


我是塵觀,我來聊一聊。

精神獨立,並非可以不依靠任何人而活著,而是所有的事情都要由自己經過獨立思考之後進行選擇,併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任。

精神獨立的人,仍然可以過“你耕田來我織布”日子,因為“你”和“我”都知道:要通過耕田織布來營造一個更好的生活。

所謂精神獨立,就是學會獨立思考,並學會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任。這與西方東方無關,也與男人女人無關。只要是人,就要學會做一個獨立的人。


塵觀


精神獨立的人應該是追求真理,尋求真相,熱愛真誠的人。追求社會或自然界真理,必須善於學習,獨立思考。不迷信權威,不盲目跟風,不貪戀名利。善於反思自己,從多方面多角度觀察分析各種現象,經過周密合理的分析得出自己的看法或觀點,有時自己的看法即使是與別人相同甚至是錯誤的,但也是獨立考察的結果。獨立精神者敢發表承認自己的觀點,不會盲目從眾或崇拜他人,他的精神不受權力或金錢的引誘,敢於直麵人生,也敢於解剖自己修正自己的錯誤。人天生有不同的基因組,也有不可能完全相同的社會經歷和知識,人人都應有獨立精神。但是在世俗的社會中名利雙收的壓力下,使很多人漸漸喪失了獨立精神。


秦浚川


擺脫了負德和依賴的人即精神獨立的人,其實精神的本際即自性是人類萬類之本根。獨立之精神即自性即道是超生滅的,卻被無明覆障而成生天生地並萬事萬物之私性,這是人類並萬類淪於生死苦海之緣由。自我物慾即無明操縱人類並萬類之把柄,突破了自我和物慾,即明心見性。

在物質世界明心見性會承受無妄之災,即俗稱之劫難,過了且有同行者,蔚然成風,則人類將突破物質桎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