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只有弱者,才會格外在意公平”你認同這句話嗎?為什麼?

時光瀲灩滴墨盛放1


首先必須認清的一個事實是,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公平。即便是號稱中國最公平的選拔考試的高考,也存在著許多不公平的因素。即使是法院,也會因為人為的干預,無法做到絕對的無偏私。

什麼樣的人才會去在意公平?我在這裡舉兩個例子。

第一個例子是我親身經歷的一件事。大約三四年前在一家公司工作的時候,因為年底公司要評優,我那一年表現特別出色,連續三個季度績效考核拿到了A,這在整個部門是從來沒有過的事,然而,後來的優秀卻給了部門裡另外一個小姑娘。這個小姑娘平時工作粗心,經常遲到,工作是最讓人不放心的一個,結果卻是她拿了優秀,而不是我。我當時覺得憤憤難平,太不公平了,後來才打聽到這個小姑娘原來是老闆的親戚。

還有一個故事,是講公司裡有兩個員工,A員工工作效率奇高,每天的工作任務不到半天就完成了,從來不加班,從來沒有出現過問題,因此從未捱過老闆的罵;B員工做事拖沓,白天偷懶,到了快下班開始幹活,每天都要熬到很晚才能離開公司,而且工作經常出問題,常被老闆批評。然而最後老闆卻給B員工升職加薪了,原因是老闆認為B員工肯加班,肯吃苦,而A員工到點就下班,沒有吃苦耐勞的精神。

這兩個故事都有不同的版本,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聽到過。這裡面反映的都是一種不公平現象。為什麼會覺得不公呢?我覺得主要原因在於以下幾個方面。

別人是受益者,自己不是

如果你去排隊,別人插了你的隊,你會很不高興,但是如果有機會讓你去插別人的隊,你就會覺得沒有什麼,甚至會沾沾自喜,覺得佔了大便宜了。正是這種心理,讓很多吃不到葡萄的人都會嫌葡萄酸。而當自己真正成為了受益者,又從來不會覺得這種規則有什麼不公平的地方。

同樣的付出,得到的收穫比別人少

這其實是一種比較客觀的衡量,付出越多,收穫越多,這是一種共識。可現實往往並非如此,有時候你的付出比別人多幾倍,但是得到的仍然沒有別人多,在這個時候,你就會覺得深深的無力,就會覺得不公平。

當你擁有的資源沒有別人豐富

別人的家長給老師送了豐厚的禮品,所以他家小孩總能得到特殊照顧,你表面上不屑一顧,認為這是歪門邪道,但其實是你送的東西太廉價,被老師拒收了。別人因為認識出版社的某個編輯,所以無論寫什麼垃圾文章總能順利發表,但是你認認真真寫出來的文字卻投稿無門,因為你的資源不如人家豐富,所以你會覺得不公,抱怨世界充滿惡意。

所以如果你要問,是不是弱者才會特意在意公平,很殘酷,確實是的。之所以弱者會認為不公平,正是因為強者造成的。強者恆強,之所以他們能成為強者,就是他們締造公平的規則,而弱者只能去被動遵守。


風小侯


提出公平正義正是馬克思、恩格斯、毛主席這樣一些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他們當然不是弱者,反而正是為了讓社會底層的弱者們也能享受公平,從而消滅弱肉強食、人剝削人、人壓迫人,人吃人的不公平制度,走向人類大同的共產主義。


笑雀鵬相映紅


馬克思,列寧,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朱德總司令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你認為是弱者嗎?


獵豹5


世上沒有絕對的公平,就像沒有兩片樹葉是完全相同的一樣;人也一樣,這世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正是由於人是有個體差異的,這就決定著不可能有絕對的公平,為了能達到公平的效果,就只能通過相對公平的方式。

下面這張圖非常清楚的說明了這一點。

只有把資源向弱勢群體傾斜,扶貧幫幼,才可以實現人與人之間的相對公平。不然大家一視同仁,只能算是平等,而不是公平公正。當然,現實生活中也會存在各種各樣資源分配不公的現象,最典型的就是教育投資問題,農村的孩子沒能享受到更多的教育資源,導致大學升學率很低,失學率卻很高,很多農村孩子很小就出外打工,知識匱乏,給社會和個人帶來許多潛在的問題和風險。

國家回覆高考後,給農村孩子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求學之路。尤其60後,70後還有80後的農村孩子們,大多數都通過上大學改變了自己一生的命運,很多人都成為國家建設的棟樑之才。

只要是人,無論弱者或是強者,都希望得到公平的對待。但是在資源有限和個體差異同時存在的情況下,我們應該慈悲為懷,儘可能多地去幫助弱勢群體。只有弱者得到憐憫與關愛,社會才能真正達到幸福安樂,和諧太平。


酷小飛


只有弱者才在意公平,這話是不對的。因為公平是正義的象徵。主張公平絕不是主張平均主義。平均主義也絕不是公平。相同條件、相同標準、相同業績,應該有相同的待遇。有時候有些政策本身的原因造成的不公正不公平,這就需要調整政策了。公平與正義對任何人都需要。沒有公平與正義就會挫傷人的積極性,絕對的平均主義也會挫傷人的積極性。所謂弱者主張公平之說很片面、很極端。主張公平正義與主張平均主義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老人家2248541033


沒有人性的小人們都這樣認為。



疾惡如仇13579


公平正義是人類文明進步真諦。弱肉強食、以強欺弱、欺軟怕硬,是強盜邏輯!當今世界政治霸權邏輯表現的淋漓盡至,中東亂局伊拉克、敘利亞、利比亞人民以前的富澤生活被世界超強米國把“公平正義”強姦蹂躪的廢虛一片,千百萬人成為難民流落世界名地……他們是世界上最需幫助的人,也是最大的弱勢群體,他們追求公平體面的生活生存權是最低要求,但是,公平對他們來講可望不可求!

清未西方列強對我國的牙片戰爭、八國聯軍強盜戰爭……落後就要捱打這是歷史血的教訓!只有強大到與米國做核鄰居世界才會太平公平!


吉祥使者695


問題的邏輯存在問題!

如果公平了,就不存在弱者了!而不是因為是弱者,才會在意公平!

公平是個很大的概念。例如有一個殘疾人,可以說是大眾意義上的弱者,但如果自己家裡有個殘疾人,你會把他當做弱者對待麼?如果不把親人中的“弱者”當做弱者,公平地對待所有弱者!那麼還存在弱者麼?

不存在絕對的弱者和強者!所有人都可以說即是弱者又是強者,角度不同罷了。

雖然絕對的公平,在人類這個物種中永遠不可能實現,但追求公平或者說追求某一方面的公平是每個人都會追求的!

“只有弱者才會追求公平”是表象,是外在顯現,“不公平造就了弱者”才是本質!


狂徒17774757


這句話是有道理的。弱者,竟爭能力弱小,連本該屬於自己的東西有時都保不住、得不到。因而,弱者希望公平的願望最強烈。

但強者就不同了。強者並不希望公平。如果公平了,強者之強就變得毫無意義了。如果公平了,強者還怎麼去爭、去奪?還怎麼能佔有最大的資源?

從辯證法層面上來講,強者弱者的共存才能推動社會不斷的進步。只有存在著強弱相互的交替爭奪,才能更大程度地創造剩於價值。


筆端蘊藏千點紅


首先,弱者不是貧窮的人,法制如果不保護富人,絕對是貧窮的人是強者,所以喊法制的人絕不是貧窮之人,歷史已經得到證明,若貧富差距繼續垃大,法制也保護不了富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