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108將中有"十虎",為何有人說當中沒有一個是真正的"虎將"?

囿山綠城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之所以說有意思,是因為這裡面的邏輯被偷換了。108將中有“十虎”,為何說沒有一個是真正的虎將?先說一下樑山有哪“十虎”。

按照排名順序來看,十虎分別是:插翅虎雷橫、錦毛虎燕順、矮腳虎王英、跳澗虎陳達、花項虎龔旺、中箭虎丁得孫、病大蟲薛永、笑面虎朱富、青眼虎李雲和母大蟲顧大嫂。嚴格來說,打虎將李忠綽號也有虎,不過不算在內。

從武藝上來看,這十人中,除了插翅虎雷橫較為突出外,其餘人的確一般。

雷橫本是鄆城縣步兵都頭,也算是救過晁蓋和宋江,只是不如朱仝會做人,性格為人方面也不如朱仝。雷橫因為打死白秀英,朱仝釋放了他,雷橫遂帶著母親上梁山。

上了梁山後,雷橫曾經在混亂中殺了高俅堂兄弟高廉,也曾在南征北戰中殺死房學度,大戰畢勝,不過最後被司行方二十回合斬殺。在上梁山之前,雷橫曾與劉唐步戰五十回合,不分勝負。

其實,從雷橫大戰畢勝、劉唐等戰績來看,他武藝算不錯了,勉強算得上虎將。

何謂虎將?是指像老虎一樣的猛將,如果是英勇的將軍,甚至是普通軍士,只要表現英勇,也可以稱之為虎將。

不過,燕順、王英、陳達、李雲和顧大嫂等人,武藝確實不太突出,但他們各自也都有閃光點。

像跳澗虎陳達,他剛出場就和史進大戰多時,那個時候史進已經跟隨王進學藝半年多了;燕順武藝不高,但是晁蓋攻打曾頭市中箭後,是“呼延灼、燕順兩騎馬死並將去”,這才救回晁蓋;顧大嫂逼著孫立反出登州,救瞭解珍解寶,最後一家結局也不錯。諸如此類,每個人都不算太差。

如果僅以英勇來論,陳達鬥史進,燕順捨命救晁蓋時,難道算不得虎將嗎?

你不能因為他們綽號中有“虎”字,就默認他們是虎將,然後又根據他們武藝低微,說他們不是真正的虎將,這屬於偷換概念,邏輯不對。畢竟晁蓋宋江沒有封他們為虎將,也沒有人說他們是虎將。

這就好像你名字叫“張三”或者“李四”,但你成績並不好,每次考試都是十名之後,於是有人來說,你不是真正的第三名或者第四名一樣。考試和名字有何關係?你只是名字中有個三字,不代表你一定就是第三名。

這十虎也是,人家只是綽號中有“虎”字,從來沒人說他是虎將,人家自己也沒說,這原本很正常。結果,你非要說他不是真正的虎將,這不是硬給人家貼標籤,然後又撕掉標籤嗎?撕掉後還說人家“不是,不配”,這不是找茬羞辱人嗎?

張百萬就一定是百萬富翁嗎?打虎將一定要打過老虎嗎?綽號中有虎字,就一定是虎將嗎?沒有這樣的道理。

所以,嚴格來說,這個問題就不成立。

還有一種誤會是,很多人認為,虎將就是一定要像《三國演義》裡的許褚、典韋,或者蜀國關羽、張飛、趙雲、馬超和黃忠五虎將那樣的猛將。

要知道,三軍易得,一將難求。無論名將還是猛將,都不是隨便就能抓一把的。

要知道,即便按三國時期最低人口來算,當時也有千萬人,一千萬人裡,不也就出了“三國二十四名將”嗎?即便按100位算,也只是十萬人裡才出一個。梁山鼎盛時期也不過十萬人,卻有盧俊義、關勝、林沖等猛將,五虎將八驃騎,再加上魯智深、武松等人,至少也有15人。這樣來看的話,不是很厲害嗎?


自說文史


在中國傳統文化當中,虎是山中之君、百獸之王,代表力量和權勢。由於虎的形象威風凜凜,因此自古以來就被用於象徵軍人的勇敢和堅強,如虎將、虎臣、虎士等。在《三國演義》中就有"五虎上將":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個個英雄了得,成為人們心目中的經典形象。

不過,在另一部古典名著《水滸傳》中,虎的形象就很不堪了,老虎成為梁山好漢眼裡的"病貓",如武松能赤手空拳打死老虎,李逵一人更能殺掉四隻老虎。在梁山108個好漢中,綽號中帶有"虎"的很多,小編統計了一下竟有十人之多,這些所謂的"虎將"綽號聽著很霸氣,但從他們的綜合表現來看,武力值全部成渣,不信列出來給大家看一下:

插翅虎雷橫、錦毛虎燕順、矮腳虎王英、跳澗虎陳達、花項虎龔旺、中箭虎丁得孫 、病大蟲薛永、笑面虎朱富、青眼虎李雲、母大蟲顧大嫂。

在這十員"虎將"中,除雷橫、王英、顧大嫂稍有些名氣之外,其餘的大家幾乎都沒怎麼聽過,而且他們的實力也很弱,最強的就算雷橫了,他出身鄆城縣步兵都頭,層次太低,戰力上打不贏被吊了一夜的劉唐,投奔梁山後幾乎毫無建樹,憑藉與宋江同鄉優勢才擠進天罡星之列。


而其他九人的實力更不值一提。最有名的矮腳虎王英,在他老婆一丈青扈三娘那裡走不過十合就被生擒活捉。母大蟲顧大嫂實力也明顯不如扈三娘和孫二孃,在梁山僅有的三名女將中實力墊底。而燕順、朱富等輩幾乎都是打醬油的存在。

那麼,作者施耐庵為何要採用這種名不符實的"錯位"方法表現人物呢?


參考另一部名著《西遊記》,我們其實也能看到類似的情況,在西遊世界,虎的形象也屢次出現,其中比較有名的是虎力大仙、虎先鋒、寅將軍等。虎力大仙在車遲國鬥法被孫悟空玩得團團轉,最後身首異處。虎先鋒在黃風嶺使了個"三瓣梅花計"抓了唐僧,但真實武力還打不過豬八戒。而寅將軍則更弱,看到凡人劉伯欽就望風而逃。

在西遊記裡,反倒是蠍子、蜈蚣、老鼠等這些小動物實力強大,全部都能完勝孫悟空。這種名不符實的"錯位"寫法,與《水滸傳》中不堪的"虎將"有異曲同工之妙。

其實道理很簡單,吳承恩也好施耐庵也罷,都是那個時代的失意文人,實際上就是底層的小人物。他們有真才實學,但看到的都是狐假虎威、不學無術之輩當道掌權,於是對所謂權威產生懷疑,所以在作品中很自然地出現了這種"反諷"的手法。


囿山綠城


三國有五虎將水滸中也有:

大刀:關勝

豹子頭:林沖

雙鞭:乎延灼

霹靂火:秦明

雙槍將:董平

三國中沒八虎騎水滸有:

小李廣:花榮

金槍將:徐寧

青面獸:楊志

沒羽箭:張清

急先鋒:索超

美髯公:朱仝

鎮三山:黃信

沒遮攔:穆宏


張老雙


梁山“十虎”分別是插翅虎雷橫、錦毛虎燕順、矮腳虎王英、跳澗虎陳達、花項虎龔旺、中箭虎丁得孫、青眼虎李雲、笑面虎朱富、病大蟲薛永、母大蟲顧大嫂 。

虎,百獸之王,一直以來都是世人所懼怕的猛獸。景陽岡上一隻吊睛白額虎,讓方圓幾十裡的人驚恐萬分。官府出告示,路過盡結伴,即便如此還是有不少人喪生虎口。一時間,談虎色變。

然而,在梁山中,以虎為號的十個人,他們的本領卻頗受人詬病,認為這十虎,沒有一個是真正的虎將,這是為什麼呢?

一 、名不副實

梁山好漢的十個以虎為號之人,他們的綽號虎,只是形容他們的本領比一般人高出一截。這個參照物,是普通人而已。並非是指這些虎,有絕對傲視群雄的能力。

潑皮牛二的綽號,無毛大蟲,也是老虎,可他只是一個無賴,並沒有什麼真本領。

所以虎這個綽號,其真實意圖是唬人的,並不能真實反應這些人的絕對實力。綽號為虎,這其中有誇大、恭維的成分,很容易讓人因為名號響亮,就以為實力高強,這是個美麗的誤會。

這十人中,排位最高的是雷橫,位列三十六天罡之列。可是雷橫的排位是有宋江的交情在的。論真實武力,雷橫打不過劉唐,更別提武松、魯智深這些頂級“虎將”。

其餘人都在地煞內。雖然排名並非單純參照武力,可也能反映出這些人的水平不高。

所以,虎頭虎腦的他們,不是武力強,而是性格暴、手段狠的普通人。

二、人才濟濟

梁山好漢108人,其中人才濟濟。十虎只能算是比較普通的頭領。有個“打虎將”李忠,這個綽號的存在就是在寓意,老虎沒什麼可怕,十虎水平也就一般般。

而現實中打虎的英雄,同樣存在。武松、李逵、解珍、解寶都曾殺過虎,是真真正正的打虎將。十虎在一幫打虎將跟前,自然是低眉順目,不敢張狂。

梁山的綽號很有特色,虎不過算是比較低級的,實在不值一提。有神獸:玉麒麟、撲天雕、火眼狻猊、入雲龍、井木犴等等,有神仙:鉄笛仙、喪門神、八臂哪吒、飛天大聖、險道神,有災害:霹靂火、黑旋風、小旋風、轟天雷等等。與這些綽號相比較,還會覺得十虎是厲害角色嗎?

結語

十虎不是虎將,皆因梁山上好漢眾多,高手如雲。在世間百姓中稱王稱霸的人物,到了人才濟濟的梁山,只能屈居末位。

這就像學生,在村裡小學考試考第一,譽為狀元。可是在區裡、在市裡、在省裡就不一定是第一名了。

而梁山可是全國薈萃的好漢,十虎只是各個地方上的猛虎。來到梁山,真的是虎得臥著,是龍得蟠著。


黑白歷史說


雖說他們的綽號帶虎字,但跟兇猛的老虎沒半毛錢關係。在書中,他們也都位列七十二地煞的偏將行列,甚至大多數沒怎麼跟人動手就死於非命了!至於五虎將,則更不沾邊。


閒雲40297


是的。《水滸傳》中所提到的綽號為虎的將領,不像巜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帳前的五虎上將,關、張、趙、馬、黃個個武功高強,且能衝鋒陷陣,攻城掠地。而梁山好漢中綽號為虎的將領,是江湖上根據其長相丶脾性丶特長等的習慣稱謂,武功都很一船。如王英腿短一一稱為矮腳虎,朱富善交際一一稱為笑面虎,陳達身輕一一稱為跳澗虎………。到是雷橫,還真有些本事,稱謂插翅虎,排在三十六位天罡星以內。


winner38001萊日方長


水滸中那時作戰也有三軍!一是馬軍,二是步軍,三是水軍。馬軍中有八十萬禁軍教頭林沖、蘆俊義,雙槍將董平,沒羽箭張青。步軍統領魯志探,打虎英雄武松,王矮虎王英,黑殺星李逵等等。水軍有浪裡白條張順,雷橫和沅氏三兄弟都有各戰將。


賀蘭山缺


賊子強盜不能與正規三囯五虎上將相比,山野林盜豈能與國家正規功名戰將並論,邪不壓正,就是如此。


費爸2


外號叫虎又不是真的虎,別人管你叫小馬虎,你就是虎了嗎?這還用有人說。


黃河208409052


在中國傳統文化當中,虎是山中之君、百獸之王,代表力量和權勢。由於虎的形象威風凜凜,因此自古以來就被用於象徵軍人的勇敢和堅強,如虎將、虎臣、虎士等。在《三國演義》中就有"五虎上將":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個個英雄了得,成為人們心目中的經典形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