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囊全集》漢光武帝親歷:什麼是人性?什麼是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上智部·漢光武帝

原文

劉秀為大司馬時,舍中兒犯法,軍市令祭遵格殺之。秀怒,命取遵,主簿陳副諫曰:“明公常欲眾軍整齊,遵奉法不避,是教令所行,奈何罪之?”秀悅,乃以為刺奸將軍,謂諸將曰:“當避祭遵。吾舍中兒犯法尚殺之,必不私諸將也!”

[馮述評]

罰必則令行,令行則主尊,世祖所以能定四方之難也。


《智囊全集》漢光武帝親歷:什麼是人性?什麼是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譯文

東漢光武帝劉秀做大司馬時,有一回其府中的家奴犯了軍法,被軍市令祭遵下令殺掉。劉秀很生氣,命令部下將祭遵收押。當時,主簿陳副規勸劉秀道:“主公一向希望能夠軍容整齊,紀律嚴明,現在祭遵依法辦事,正是遵行軍令的表現,怎麼能怪罪他呢?”劉秀聽了這話很高興,不但赦免了祭遵,而且讓他擔任刺奸將軍一職,又對軍官們說:“你們要多避讓祭遵啊!我府中的家奴犯法,他尚且將其斬殺,可見他的公正無私,他肯定不會對你們有所偏袒的。”

評譯

賞罰果斷分明,軍令才可以推行;軍令暢行無阻,主上才會具有威嚴。正因如此劉秀才能平定四方,統一國家。


《智囊全集》漢光武帝親歷:什麼是人性?什麼是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我說:人性是自私的,是從我及彼的,所謂“人不為(wei第二聲)己天誅地滅”,所以懂人性的孔子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先要從自己做起。把自己做清楚了,就能想通很多事情,所以老子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光武帝的家奴犯事被殺,從第一人性反應來說一定是不高興的,但經人一提醒馬上醒悟,並把他安排在最適合的位置。知人善任是智,知錯能改是仁,能看清自己並順勢而為是明。

以上所有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不妥,請指正!

對文化交流有興趣的朋友可加關注,互相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