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庫深水釣底時,怎樣用浮漂好?

鞠文波


水庫深水釣底時,幾乎略懂釣魚的人都會找從漂盒中找出最大的幾支漂!這就完事大吉了,非也。

水庫深水釣底不但要求吃鉛量大,更要求穩定,快速,平穩到底,且抗風,抗走水,抗干擾的!只有這樣的漂才會讓你心無旁騖,專心作釣。要不然你隨便找根大漂裝上,十有八九會讓你心煩意燥,慌手慌腳而影響作釣!下面小友就一一解釋一下要領。

一:快速到底。釣組要想快速到底首先條件就是吃鉛量要大!這個大家都知道,就不多言了。除此之外漂型也會影響下降速度!常見的漂型中長身漂下降最快,球型最慢!所以選擇中長身就是不二選擇了!再則就是材質了!無論你在全年任何時間作釣,都要把穩定,準確放必備的原則上。孔雀羽的,去殼蘆葦的自重輕,靈敏度高!但熱脹冷縮嚴重,需重複校漂。但巴爾彬木就很好的解決了這一問題!且經濟實惠。往往一支頂級的巴爾彬木漂也就是二流蘆葦漂的價格!


二:就是漂腳與漂尾。漂腳越短,立漂越快;漂尾越長,立漂越慢!所以要選擇短腳中等長度漂尾,一般十一目就行了!多說一點的是:釣深水應避開太粗的漂尾。三米以上為深水,一般用6米3的杆就夠用了。漂尾越粗,漂相越小!所以在目能清晰觀漂的前提下,應儘量選擇細尾漂!

三:穩定性!為什麼要把穩定性也作為重點呢?大家知道水庫的特點是風多,風向變化多,暗流多!所以庫漂必須抗風,抗走水!要求漂的重心靠下!再者漂尾越粗,與水相切面越大,受水流的力越大,所以漂尾不要太粗!

綜上所述:在庫釣深水時,在保證下降速度的前提下,還要符合平穩,抗風,抗走水,保證有恰當的靈敏度的浮漂!這種浮漂

短腳,長身,細身,中長細尾巴爾彬木漂!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可在網上定製幾根。吃鉛量5g左右,十一目短腳細長身巴爾彬木漂,漂尾0.8mm就足夠了!大概每友20到30不等,挺好用的!

謝謝閱讀量,不妥之處還請指正!


遊釣山水的四毛


水庫深水釣底的用漂是要分季節的:冬季和早春時節用細線、小鉤、七星漂的釣組比較好;夏秋季節用立漂比較適宜。

冬季和早春

冬季和早春,由於水溫低,魚體僵硬,不愛活動,攝食張口小、動作輕,因此用細線、七星漂配小鉤掛小餌的釣組再合適不過。釣餌通常掛綠豆大小的面餌或細小蚯蚓、紅蟲或者伢子等,目的是為了有效地提高咬鉤的靈敏度和中魚率,咬鉤的靈敏度在七星漂的反應上是最為明顯的。

用七星漂水庫深水釣底時,調漂調出水下四粒浮漂,水面兩粒半(整粒漂粒半粒在水中,半粒在水面)的浮漂狀態,浮漂粒之間的間距為2~3釐米為宜,且七粒浮漂在水中呈弧狀排列。

冬季和早春天冷水涼,可釣的對象魚主要是鯽魚。由於水溫低,魚兒的行動緩慢,攝食的動作小而輕,魚兒咬鉤的漂相大多時候只出現較小的抖動。底釣時,鯽魚的咬鉤後的漂相大多為“送漂”,這是因為鯽魚覓食的動作是低頭翹尾,只要吸餌入口便會立即抬頭。因此,只要在水中的那半粒浮漂被送上水面時,也就是整粒浮漂都呈現在水面時,是最佳的揚竿時機,否則魚兒便會吐鉤而去。

冬季和早春用七星漂水庫深水釣底適用於無風或者三級以下風力的天氣,如果風大,則可以改換立漂的釣組來作釣。

夏秋季節

夏秋季節可釣的魚種類繁多,吃餌的動作幅度較低溫時要大的多,而且多風的天氣較多,因此使用不但具有抗風能力,而且還便於觀察的立漂垂釣是最佳的選擇。由於夏秋季節魚兒的活性高,索餌的主動性強,因此調漂調靈敏或遲鈍一些都不會有太大的影響,除非是專門針對某一種對象魚。

★結束語

綜上所述便是野釣魚倌水庫深水釣底時用漂的經驗之談,僅供釣友們參考,如有不妥之處,還望釣友們不吝指點。


野釣魚倌


水庫野釣並且主攻底層魚,浮漂的選擇主要考慮小雜魚鬧窩以及水深的因素,建議參考以下幾點從浮漂的吃鉛量、漂形等方面來選擇一支合適的浮漂。

一、小雜魚鬧窩要求浮漂的吃鉛量要偏大

水庫中的小雜魚數量較多,所以應該選擇吃鉛量偏大一些的浮漂,這樣做的好處是能夠加快鉤餌下底的速度,避免餌團在中上層被小雜魚攔截。到底之後也很可能依然還會有很多小雜魚,所以吃鉛量較大的浮漂能夠屏蔽很多小雜魚鬧窩的雜亂信號。

二、水深要求浮漂吃鉛量要偏大

水越深水線也就越長,因此也就需要吃鉛量更大的浮漂才能保證水線被完全繃直,如果浮漂的吃鉛量太小,水線無法完全繃直就會出現信號衰減,有魚咬鉤但是浮漂信號微弱、模糊。

三、水深要求使用細長身浮漂

釣深水的時候,浮漂在水中的行程比較長,所以應該選擇細長身的浮漂在水中運行時遇到的阻力較小,下沉的速度比較快,特別是釣深水時更要增加浮漂下底的速度,這樣能夠避免小雜魚在中上層截住鉤餌。

四、選擇長腳短尾浮漂

長腳短尾浮漂翻身速度比較快,避免在中上層停留的時間過長。而且長腳短尾浮漂穩定性比較好,特別是大水面垂釣,一旦起風會在水面上掀起較大的波浪,使用長腳短尾浮漂由於浮漂的重心更靠下,所以浮漂經得起風浪的推打不會發生明顯的傾斜。


眼鏡哥說魚


臺釣發展到現在階段,出現了各式各樣的浮漂。各種浮漂型號不同,特點也不同,我們應對不同的魚情水情要學會選擇不同類型的浮漂。

水庫深水釣底守大魚,我覺得浮漂選擇上至少要滿足這幾點:穩定性好、漂尾醒目、吃鉛量大。具體來說,就是儘量選擇長身、吃鉛量至少3g以上、漂尾加粗或者扁尾的浮漂。

穩定性好。

水庫水面較大,尤其是有風的情況下波浪更大,垂釣時就需要選擇一隻穩定性好的浮漂來應對可能出現的走水、波浪起伏的情況。浮漂的穩定性和漂型、大小有關。一般來說長身浮漂穩定性要好於短身棗核型漂,大漂穩定性要好於小漂。水庫野釣深水,一般就是為了守大魚去的,採取的釣法很可能就是打重窩,掛顆粒或者玉米粒去作釣,不用太注重餌料的霧化和頻率,魚口也不會太頻繁,可能一天就是那幾口。

所以建議選擇一隻長身浮漂,特點是可以快速到底、抗風浪穩定性好,適合深水守釣使用。

吃鉛量大

選用吃鉛量大的浮漂好處很多,比如好拋竿、餌料可以快速到底減少小雜魚的干擾等等,缺點就是靈敏度不好。像這種情況我建議選擇吃鉛量在3g以上、最好4g左右的浮漂,材質上可以選擇巴爾杉木或者納米浮漂,物美價廉水庫使用都可以。

容易看漂

現在釣水庫基本都是6.3起步了,水稍微深一點都要用到8.1甚至10米的長杆。這麼長的距離對於眼神不好的釣友來說看起漂來很費力,尤其是用細尾漂釣一天簡直就是煎熬,眼疼的不行,所以要注意選擇一隻醒目的浮漂。這種類型的浮漂一般會漂尾兩目加粗或者做成扁尾,方便看漂,缺點也是會犧牲一部分靈敏度。但是這種深水釣大魚的情況,大部分都是抓黑漂死口,對靈敏度要求不是很高。如果沒有這類浮漂,也可以在普通細尾漂尾部分加綠色、紅色的太空豆,也能起到方便看漂的作用。

我是“釣友營地”,上面就是我對深水用漂的一些個人理解,也是我水庫守釣大物時個人選漂的一些經驗,歡迎各位一起來交流。


釣友營地


關鍵語:水庫,深水,釣底。如提問者所說的,水庫深水,要麼是山體水庫,要麼是一般的水庫靠壩的一側,既然是釣底,那就力求快速到底,不要考慮行程中的因素,所以,漂的吃鉛肯定要大一點,大到什麼程度?那要結合實際的水深了。3克可以耍,6克不嫌大。

至於漂型,對於常說的長身短腳適合釣底,短身長腳長尾適合釣行程,其實,這是競技、黑坑強調的內容,野外垂釣,我們完全可以忽略漂型的影響,尤其是深水。為什麼這麼說呢,漂型所決定的是適合釣底,還是適合釣行程,那是針對浮漂翻身站立後的一小段來講的,試問,對於水庫深達四五米或以上的深度,這一小段佔鉤餌入水至落底才多少一點?鉛墜入水,真正決定鉤餌行程快慢的是鉛墜的重量了。所以,除了針對風浪情況下,選用合適漂型以外,不必糾結。

風浪大的情況下,肯定選用短身長尾漂,因為這樣,漂體距水錶相對遠,受浪的影響小,另外就是漂尾要適當粗一點,這個就不用說了。

同樣是深水,同樣吃鉛的浮漂,漂尾細的比粗的出口漂亮,也就是下頓的幅度會大。當然白天水庫深水的魚,一般魚口不會小。但在少數時候,有些釣者會嘗試夜釣水庫,這種情況下,就不一定會是明顯而有力的頓口了。這時候,如果有吃鉛較大,而漂尾較細的漂,那是不錯的。可惜市面上常見的品牌浮漂都是一慣的思維,即吃鉛大了,漂尾必然跟著粗上去了。吃鉛4克的漂,漂尾正常是1毫米以上的。本人有一根定做的吃鉛4.2,漂尾0.7毫米,在某些特定的深水場合釣輕口,那是絕對的利器。


江釣人狂龍


您好,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明確您採用的釣法,磯釣、船釣、臺釣等等,還要確定您作釣的目標魚是什麼,魚體大小等因素。一般而言,我們大多數釣友選擇是手竿臺釣,根據您提供的水庫深水底釣的前提。我們作以下判斷。、

第一、漂型的選擇

通常水庫深水,一般是指4米以上的水深,底釣要求我們快速下底,減少餌料在下降過程中的霧化。同時避免小魚乾擾。所以,我們選擇身長不超過60CM,短腳,長身、短尾的浮漂,漂身細長,下底迅速、翻身快。

第二、浮漂的吃鉛

一般而言,我們會選擇浮力大,吃鉛大的浮漂,這樣的浮漂下底快,同時對餌料、線組的牽引力更大,浮漂可以調整的更加靈敏。建議採用6G以上的浮漂。


第三、浮漂的材質

通常浮漂的材質分為納米、蘆葦、巴爾沙木、孔雀羽等等。我們建議使用巴爾沙木材質的,這種浮漂穩定性高,不賊,長時間作釣浮漂的浮力受氣溫、水溫影響變化小。其他材質各有特點,但不適合水庫深水作釣。

綜上所述,水庫深水浮漂應該選用,短腳,長身、短尾的浮漂,漂身細長,吃鉛6G以上的巴爾杉木的浮漂。當然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一家之言,僅供參考借鑑。


漁丸子釣魚


在水庫深水釣底時,怎樣用浮漂好?

由於題主沒能給出水深的具體數據,我還是按自已的理解去解答此問題吧!


在水庫垂釣,遇到大物的可能性較高,因此用拋竿垂釣是個不錯的選擇。通常,拋竿釣底是可以不用浮漂的,在竿稍上夾個小鈴鐺就行。那麼,有沒有一種釣法正如題主所說的那樣,既能釣底層魚,又可以使用浮漂觀測魚訊的呢?還別說,還真有,而且我也偶爾為之。


這個釣法就是翻板鉤釣浮的靈活運用。垂釣時,我們通過把鉤餌儘量降到水底處,但又不能使之觸底,以致底棲魚只要上浮一丁點就可以夠到誘餌了。這個方法,在水底有溝坎地方十分有效,試想一下,餌料如果正好落在凹陷處,相對於在凸突處活動的魚來說是不是很容易夠得到呢?這個釣法找底是關鍵,也有點麻煩。但確實有效果,用此法我曾上過



草魚。只不過制約因素太多,到後來也很少用了。

快要忘掉的一個釣法,在看到題目後又被從記憶中喚醒,現在寫出來,有興趣的朋友不妨一試。


隨波逐流話釣魚


準確用漂 助攻大鯽大鯉

水庫一個複雜的環境,一般水庫都是水位很深特別是南方的水庫,我是一個南方的野釣人對於南方的水庫情況理解基本上是水廣魚稀、雜魚豐富、水底環境複雜陡峭、魚情複雜,所以用漂也將看實際情況來判斷使用什麼浮漂,根據樓主所說的是水庫深水釣底可以判斷出最好是使用吃鉛大的長腳短身長尾漂一般2克-6克都可以這個要看你實際釣什麼魚種還有魚情判斷。漂類似下圖

首先介紹一下長腳短身長尾漂的特性,這種浮漂穩定性很好、翻身快、到位後下降速度緩慢均勻、出口清晰準確,行程長。

為什麼選擇吃鉛大的長腳短身長尾浮漂,其實很簡單,水庫一般小魚多,翹嘴也多魚會比較複雜。一般底釣的話需要避開小魚避開餌料和其它方式不說單說浮漂,吃鉛大的能快速穿透水層到達設定的釣點內避開小魚層,到位後行程長可以有效吸引魚兒的注意(特別是翹嘴和草魚)出現截口。如果釣友擔心靈敏問題的話可以放心,一般水庫都是野釣屬於生口魚要麼不吃餌要麼就是很好的口,很多時候我們還故意釣頓點(調2釣4)保證有效信號。實在覺得頓了可以稍微剪鉛調靈敏一點釣個調4釣2-3都是可以的,還可以換吃鉛相對小點,只要能出清晰信號就可以選用了。

好了以上使個人遇見,各位釣魚大咖不喜勿噴,也可以加關注一起交流!


娛者隨心


在水庫深水釣底時,怎樣選擇浮漂?

當選擇這種釣位,這種釣法時,所針對的對象魚應該為大體型魚類。對於大型魚類,我們才習慣於釣深同時相對也會釣遠。所以此時所選釣竿一定會比較長,線組比較粗大,釣位離岸的距離較遠。

為了觀漂清晰首選漂尾兩目或三目加粗的浮漂或大扁尾漂。定下漂尾後,我們就可以把細尾或小扁尾排除,以減少選漂時間(眼神好的可以忽略本段落)。

水庫的魚情隨時變化,在風浪不大,沒有雜魚鬧窩或雜魚鬧窩輕時,浮漂在選擇上其本沒有什麼特別要求。只要它所配鉛墜的重量對拋杆沒有影響,基本除了淺水漂外都可以。這時不用去迷信什麼行程漂、底釣漂的,前提咱就是底釣,只要餌能到底浮漂能清晰的放出魚口就可以了。另外水庫野釣,魚幾乎都為生口魚,吃口大且猛,所以漂號大點小點也影響不大!

但當雜魚鬧窩厲害時,我們除了在餌料上有所調整或改變外,浮漂的選擇也有很大的作用。這時棗核型、球型、短梭型等長腳長尾短漂身的行程漂最好就別用了!行程漂因漂體長翻身慢,鉛墜到位後子線在下沉過程中擺動幅度大,所以更容易招引雜魚。這時可選粗短腳短尾的柳葉型漂,這種本身就是底釣漂。其漂體短,粗短腳翻身快,短尾到位快。這種漂一般配短子線,以減小其擺動,更快使餌料到底。同時漂的吃鉛上可用大號漂(比如吃鉛5克以上的大號漂)。

雜魚鬧窩瘋狂時,無論什麼餌料都在半路被截,無法到底,這時只能重墜釣滑鉛了!這時對浮漂的要求又不那麼嚴格了,什麼漂都行。但最好還是浮力稍小一點,魚吃鉤後漂象明顯些。

以上這些選漂前提都是在風浪不是很大,走水不大的情況下。大水庫野釣經常會遇到大風天氣或走水現象,這時我們在浮漂上就要選擇一些相對抗風浪抗流水的漂。

首先從重心上講,這類漂重心越低,抗風浪走水越高,相對越穩定。重心高或尾重腳輕容易引起淹漂現象!具體方法可以把浮漂放在一根手指上,找出它的平衡點。這個點越靠近漂腳說明重心越底,越靠近漂尾重心越高。

其次從漂型上,抗風浪走水的漂,漂身會長一些(多為50-70釐米),一般為粗長腳長身長尾或粗短腳長身長尾的柳葉型或長梭型漂。粗長腳多為碳腳材質,粗短腳多為竹質材質。漂體吃鉛大(一般在4克以上);漂腳重,重心底;漂身修長水阻小;漂尾長使漂體更好沉於相對靜水層。以上多點結合才能是一支抗風浪流水的漂。

以上便為自己水庫深水底釣,遇到的一些情況及用漂上的相應對策。如有不對不足之處,敬請廣大釣友們指正!老套路,祝廣大釣友們:開杆中魚,大鯽大鯉!

我是大王的釣魚日記,原創手寫不易!如果您覺得真實有用,加個關注點個讚唄!


大王的釣魚日記


根據你的問題可以得知,釣點水庫,深水,且釣底層魚。那麼我根據個人觀點來回答一下你的問題。 首先釣點,大多數水庫裡都有不少小雜魚搶食,那麼儘量選擇吃鉛大一點的軟尾漂,可以排除小口,假口。 第二點,深水且釣底,那麼在深水區域垂釣底層魚種,為了快速到底,且避免主線在水中不垂直的問題,建議還是使用吃鉛大一點的浮漂。 上述兩點得出一個最穩妥的答案,使用大一點的軟尾漂會好很多,但是小魚不鬧窩的情況也可以使用大吃鉛硬尾漂。其實各種變化很多,但道理不變。希望可以幫到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