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快滿八個月了,還沒有長牙是怎麼回事?正常嗎?

育倆娃經驗分享


寶寶,你怎麼還不長牙?

關於寶寶什麼時候開始長牙的問題,這幾天我已經被cue到好多次了,於是我決定,為大家系統的整理一下寶寶出牙的時間、順序,希望寶爸寶媽們看完可以不再那麼焦慮。

寶寶的第一顆牙齒一般在6-8個月左右萌出,但有些寶寶在4個月左右就會出牙,也有些寶寶在12月才萌牙,這些都是正常情況,爸爸媽媽們不用擔心。

馬牙

當然也有特殊情況,比如寶寶剛出生後幾天,爸爸媽媽發現在牙床上有一個小白點,好像是牙齒露了一點點尖,其實這個白色的米粒狀的角化物並不是真正的牙齒,而是“馬牙”,是牙齒髮育過程中分化異常的角化物,一般來說沒什麼危害,不需要特殊處理,慢慢的“馬牙”會自行脫落。



早萌牙

另外容易與“馬牙”混淆的是早萌牙,如果早萌牙比較鬆動,就需要儘早拔除,以免脫落後被寶寶誤吸,也有一些早萌牙邊緣比較鋒利,經常會劃傷寶寶的舌頭或者黏膜,這時候就需要醫生稍微調磨一下;如果家長無法判斷是“馬牙”還是早萌牙,那麼在發現寶寶口內有“小白點”的時候,最好請專科口腔醫生檢查,不要自行處理。

乳牙

乳牙的萌出也是遵循一定的順序的,首先萌出的是下面兩個中切牙,然後是上面兩顆門牙,在寶寶1歲左右萌出,緊接著是挨著上下中切牙兩邊的牙齒,我們叫做側切牙,接下來萌出的就是上下頜的第一顆乳磨牙,而在寶寶大概1.5歲左右,上下頜尖牙逐漸萌出,2歲-2.5歲左右萌出最後一顆乳磨牙。


參照這個圖片,爸爸媽媽對於寶寶牙齒萌出的順序也就有了一個直觀的概念了,但是爸爸媽媽們需要清楚,這些乳牙萌出時間和順序只是醫學上統計的一個平均值,每個個體都存在遺傳差異,而寶寶出生後的環境影響、飲食規律等都會對萌牙順序造成影響。

只要寶寶發育正常,個別牙齒萌出的時間、順序出現差異,都是正常的,但是等寶寶3歲以後,牙齒仍未全部萌出,那麼就要請口腔醫生檢查是否存在先天缺牙或者牙齒萌出障礙了,同時也要排查寶寶是否患有其他全身疾病,比如佝僂病或甲狀腺功能低下等。

看了以上內容,爸爸媽媽們似乎不那麼焦慮了,其實只要保持營養均衡,寶寶健康成長,牙齒萌出時間、順序稍微偏離醫學正常值,都是正常的啦!


小潘醫生說口腔


寶寶八個月還沒有長出第一顆牙,媽媽先彆著急,我們先來看看孩子出牙的時間和順序。

孩子的第一顆牙齒正常情況是在6-12個月萌出,但是具體的長牙時間要看每個孩子自己的生長情況

,出牙早的孩子,可能四個月就已經長出了第一顆牙齒,但是出牙晚的孩子可能到快一歲才會長出第一顆牙齒,我女兒就是九個月才長出了第一顆牙齒,只要孩子一歲前開始出牙,家長不用太過於糾結孩子多大。



孩子出牙的順序是最先長出下面的門牙,接著是上面的門牙,一般情況下長牙是兩顆兩顆一起長,但是也有孩子是一顆一顆,或者好幾顆一起長,只能說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如果孩子長牙的順序是不一樣的,也不用過分擔心。

值得注意的是,孩子只要出牙晚,很多父母就懷疑孩子是不是缺鈣。事實上,只要孩子每天喝夠一定的奶量,是不會缺鈣的,缺的可能是維生素D,尤其是母乳餵養的孩子,因為維生素D是促進鈣吸收的,所以多讓孩子曬曬太陽,給孩子補充維生素D,就是在促進鈣吸收,尤其是冬天的時候。



一般孩子的牙齒會在兩歲到兩歲半之間長全,共20顆牙齒,其中四顆磨牙。在孩子長出第一顆牙齒的時候,媽媽就要給孩子開始刷牙,可以帶手指牙刷,也可以用乾淨的紗布蘸水,

來擦拭牙齒,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有效清理孩子的口腔衛生,避免齲齒的出現。



所以,家長不要過分擔心孩子什麼時候出牙,只要,靜靜的等待觀察就好,如果孩子一歲還沒有出牙,就需要到醫院去看看了!


豌豆媽媽育兒


個體差異的關係,孩子長牙有早有晚,寶寶現在一顆牙,還可以觀察下,不用太急,可以讓孩子適當的鍛鍊下牙齒,讓他自己啃著吃,比如磨牙棒。等牙齒多了,水果儘量切著吃,不要榨汁,才更有效的鍛鍊他的咀嚼功能,很多孩子就是吃的太精細了,得不到鍛鍊,導致牙齒無處可長,最終容易造成牙列不齊。

1.乳牙不按照先後順序萌出是否正常?

大部分的寶寶會按照正確順序出牙,但是由於出牙的快慢和順序是與遺傳因素及牙胚的深淺有關,因此有不少寶寶出牙並不一定都按正確順序長出,只要寶寶還在持續出牙一般就沒問題,家長不用太擔心。

20顆乳牙的萌出是有順序的,原則上是左右對稱,雖然不一定全部按照這個順序長出,但是可以作為媽媽觀察寶寶的出牙情況的參考。

2.出牙期應該注意什麼營養法則?

牙齒的發育需要多種維生素維生素A、D、C和礦物質(鈣、磷、鎂、氟等),因此,寶寶出牙期間的飲食調理很重要,長牙期間最需要的營養素有如下:

鈣:能保持健康的牙齒,出牙期的寶寶每天需要600~800毫克的鈣。

磷:有助於生長髮育,並促進牙齦和牙齒的健康。

氟:有助於防止齲齒,有助於形成強壯的骨骼。

鎂:使牙齒更加健康。

維生素A:促進生長髮育,保持牙齒和牙齦的健康。

維生素B1:促進正常的食慾,幫助消化。

維生素D:通過正確輔助鈣和磷促進骨骼和牙齒的強壯。

這些營養素一般都在富含蛋白質、鈣質、維生素類的食物,如肉類、魚和蝦皮、蛋、牛奶、豆漿、豆腐、水果、蔬菜等,都有助於寶寶牙齒的健康發育。

3.如何維護口腔衛生?

為了保護寶寶的口腔,每次喂完食物之後,要再喂幾口白開水,以便把殘留食物沖洗乾淨,如有必要父母可戴上指套或用棉籤等清除食物殘渣。

4.如何緩解出牙期的不適感?

如果寶寶因為出牙而不願意吃東西、沒有胃口,則可以為寶寶準備一些清涼、柔軟的食物,也可以給些硬的食物如麵包、餅乾,讓他去啃,夏天還可以給冰棒讓他去咬,冰涼的食物止癢的效果更好。經常帶寶寶到戶外活動,曬曬太陽,這僅可以提升寶寶免疫力,還有利於促進鈣質的吸收。

有口腔問題,求助,可以評論我或@我。

weibo:@牙醫helen

預約聯繫方式在每篇頭條文章的文末。


牙醫Helen專欄科普


寶寶的身體、體重標準

寶寶8個月,身高67釐米,體重8.6公斤。

我查了一下2006年世界衛生組織0-2歲男童身高、體重標準,標準身高範圍是64-77.2釐米,標準體重範圍是6.2-11.9公斤。從這數據來看,題主家的寶寶是正常發育的,不存在營養問題,放心即可。


寶寶出牙規律

一般來說,嬰兒會在6個月左右長出第一顆牙齒,有很多家長認為自家寶寶沒在這個時間段內長牙,就很緊張。其實,不必過分緊張,每個寶寶的發育是有自己的規律的,只要在2歲半左右出齊20顆乳牙就沒問題。有很多寶寶在10個月甚至1歲還沒有長出第一顆牙齒呢。

如果非常緊張寶寶的牙齒,可以帶寶寶去醫院檢查一下,看是不是有牙胚缺失,如果沒有,那只是長得慢而已,我們正常給他補給營養,耐心等待就好了。

不要盲目補鈣

有些家長誤以為長牙晚,是缺鈣造成的,就給寶寶補鈣,這樣反而增加寶寶腎臟負擔,影響寶寶正常生長髮育。嚴重的還會使寶寶血鈣濃度升高,影響寶寶視力。

我們要做的就是給寶寶添加泥糊狀的輔食、多曬太陽,等著寶寶的牙齒一顆顆長出來就可以了。

以上就是我瞭解的,希望寶寶健康平安,如有疑問,歡迎評論區留言交流。

我是兩個寶寶的媽媽,也是經驗豐富的育兒問答達人,歡迎關注我,獲取更多育兒信息。

凝媽悟語


1. 乳牙萌出最早在4-6個月,最晚不超過一週歲。你家孩子8個多月的時候沒有出牙是正常的,不必著急。

我家寶寶是在八個多月長的乳牙,但是隨後出牙一直很快。

如果一歲之後孩子沒有長牙就需要帶孩子去看醫生的。

2. 根據你描述的,寶寶感冒後身上出疹子了,可以判斷孩子得的幼兒急疹,幼兒急疹是大部分孩子都會得的自愈性的疾病。孩子感冒好了以後,疹子會自然脫落,不留疤痕,不必擔心。

3. 【因為孩子感冒而耽誤了一個多月打疫苗是沒關係的,不必擔心】

之前我看過一位兒科醫生講的關於孩子打疫苗期間生病拖延的事情。兒科醫生說孩子打疫苗最多可以推遲3-5個月,所以不必擔心。

但是像有一些疫苗,比如輪狀病毒是在寶寶兩個月的時候打的,如果說在這期間孩子生病,那麼過了這個時期就沒有必要再打這個疫苗了。而像水痘,一歲半需要打水痘,但是上小學的孩子也有可能會得水痘,這類疫苗延誤了,就需要補上。

以上是我的建議,希望可以幫助到你。(圖片來自網絡)


Avivi遨翔雲端


老話都有說,七坐八爬九發牙。寶寶八個月沒長牙不用太擔心。


寶寶長牙,實際上是指寶寶乳牙的萌出。長牙是孩子一生中一個很重要的變化。長牙了,寶寶就可以吃固體食物。使寶寶的消化系統功能進一步完善。


正常的乳牙萌出,一般的寶寶從6-8個月就會開始,有些早長牙的寶寶4個月就會有乳牙。

有一些晚長牙的可能要到10個月都是正常的。如果寶寶1週歲還不長牙,那就建議去醫院檢查。



大部分超過1週歲還沒萌乳牙的原因

  • 比如佝僂病、甲狀腺功能低下都會影響寶寶長牙

  • 有些寶寶由於出生到1週歲,很少或根本沒有接觸過固體食物,牙床表面得不到應有的刺激,乳牙萌出較晚。而乳牙萌出越晚,牙床表面的黏膜長得越兼顧,使得乳牙萌出的阻力越大,越不易萌出。


如果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請關注@小書蟲媽媽,每天為您分享安全實用育兒孕產知識,感謝您的關注和點贊。

小書蟲媽媽


首先,8個月沒有長牙,如果身體其他方面沒有問題,就不需要擔心,因為長牙有早有晚,並不是因為缺鈣或者營養不良,我家大姐家的小女孩近一歲才長牙,二姐家的男孩十個月才長牙,身體發育各方面都正常,並不比別的孩子差。

其次,從寶寶的身高體重來看,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67的身高和8.6公斤的體重,都屬於略為偏低,但在正常範圍內。也不用太擔心。

再次,8個月的孩子,在吃母乳或者配方奶的同時,一定要加輔食,而且輔食營養要全面,肉類、水果蔬菜和米麵類都要有,每天至少要加兩次輔食,在保證孩子正常的營養情況下,可以記錄孩子的身高和體重,繪製生長曲線,監測孩子的發育情況,如果生長曲線正常,說明營養和發育沒有問題。

最後,除了補鐵,其他微量元素不要盲目給孩子補充,如果飲食和吸收正常,8個月寶寶除了鐵元素,其他並不需要補充。


嘟嘟寶貝


寶寶完整萌出第一顆乳牙的時間通常是在6~9月齡。儘管有的寶寶在3月齡時就會露出可愛的小牙尖,但完整萌出一般都在6月齡左右甚至以後。

像我家孩子第一顆乳牙就是在9月齡時完整萌出的,看著周圍同齡段的寶寶小嘴裡已經長了牙齒,我內心特別著急,擔心孩子是不是缺啥或者生長延遲等。


其實,乳牙的生長與體格生長一樣,都有遺傳因素,因此,每個寶寶乳牙萌出的時間、速度和順序也會不太一樣。

比如,有的寶寶早在3月齡就萌出了第一顆乳牙,有的寶寶可能會推遲到12月齡,個別寶寶出生後就有誕生牙(非“馬牙”),但個別寶寶12月齡後仍沒動靜。如果持續到18月齡左右仍沒出牙跡象,需要諮詢專科醫生。


一夕一晨


寶寶八個月了還沒有長牙,有的寶媽就有些焦慮了,而且喜歡把自己的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比,寶寶的出牙確實是有早有晚,但是通常是一個過程,一般是四個月到十個月之間出第一顆牙都是正常的,所以一個八個月的寶寶沒出牙,我們也不用特別擔心,這個還是在正常的範圍之內,那麼什麼時候寶寶不出牙才是異常的呢?就是如果說超過十二個月還沒出牙的就是異常的了,就需要帶寶寶去醫院看牙科醫生了,那麼寶寶出牙之前有什麼信號呢?比如寶寶流口水增加,會有一個明顯的希望去咀嚼去咬去摩擦牙齦的動作,這時我們可以給寶寶磨牙棒或牙膠咬一咬,這樣有助於牙的萌出。



會拼才會贏17


八個月沒有出牙也是正常的,我家寶寶當時十個多月才開始出牙.

牙齒的發育是骨骼成熟的一個粗略指標。從嬰兒乳牙萌出速度和時間來看,也能反映出嬰兒生長髮育及營養好壞的狀況。有人說牙齒是小兒健康的標誌,這句話是有一定道理的。但乳牙萌出的早晚,與嬰兒的體質、營養、性別、地區及其它因素有一定的關係,往往表現為個體差異比較大,早的4個月就開始出牙,晚的可到10個月,一般大多數嬰兒多在6-7個月時開始萌出牙齒。

按照不同月齡,嬰兒應出多少顆牙呢?父母可採用下列公式簡單地估算一下:出牙數(嬰兒)=月齡一(4或6)。例如10個月的嬰兒,乳牙應為4顆或6顆;在1歲時多數已有6-8顆乳牙;2歲時乳牙應出齊,共為20顆。

出牙基本上是按一定順序進行的,一般是下頜先於上頜,由前至後的順序。最先萌出的常是是下面中間的門齒,然後是上面中間的門齒,以後挨著中間的門齒左右長出。

嬰兒出牙時常在不知不覺中自然萌出。在嬰兒萌牙時期要注意供給各種營養素,特別是與骨骼發育有關的維生素D、鈣、磷等必需的營養成分。為此,嬰兒飲食應多樣化,可給予蛋類、肉泥、魚泥、菜泥、果泥以保證營養,同時注意補充鈣劑和維生素D。此外,有些嬰兒在乳牙萌出前,可出現局部癢癢、流口水等現象,這是正常的,不需要處理。但此時可以有意識地給嬰兒一些餅乾之類的硬食物,讓他磨磨牙,可促進乳牙的萌出。

假如10個月仍未出牙,父母也不用過於擔心,只要嬰兒身體健康,沒有什麼疾病,到1歲時才出第1顆牙不算什麼問題。但是,如果1歲後仍末萌出第一顆牙或沒有任何出牙的跡象,就要考慮是否營養素的供給缺乏或因佝僂病等疾病而有礙乳牙萌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