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以前農村隨處可見的鱔魚消失得無影無蹤?它們到底都到哪裡去了呢?

職業農民小強的故事


我老家在廣西桂林的一個農村,我記得小時候,我們老家這邊黃鱔挺多的,哥哥和表哥他們,經常去抓回來改善伙食。記得有一次我大哥,把我們家裡面的一塊,近三畝的田埂挖倒,重新砌了一遍,我們在旁邊撿黃鱔,拿回來大半桶黃鱔和泥鰍。

野生黃鱔煮起來很好吃,但是這些年在農村的田裡面,確實越來越少見野生黃鱔了。到底是為什麼呢?



我覺得主要有一下幾個原因;

第一;種田的方式發生了改變

我們小的時候,種田都是比較原始的方法,草靠自己拔,田不是挖就是用牛耕,肥料基本上都是農家肥。這些對田裡面的生物不構成什麼傷害,所以黃鱔,泥鰍,螞蝗都比較多,尤其是黃鱔隨處可見。

後面慢慢的種田的方式發生了改變,開始大規模的使用化肥,尿素之類的肥料來代替農家肥,使用農藥殺蟲除草,使用機械化耕田和收割。

化肥,尿素,雖然對農作物有催生長的作用,但是對田裡面的生物,起到強烈的刺激作用和傷害作用,農藥雖然幫我們把害蟲殺死了,同時也把田裡面的微生物和生物也毒死了。機械化的耕種方式雖然提升了效率,但是也打破了原來的寧靜。上面的這些改變,讓原來生活在田裡面的黃鱔泥鰍,以及其它的生物沒有辦法生存,死的死掉了,逃離的逃離了,因為這個環境已經不適合它們的生存。



第二;生態環境的變化

除了上面說的那些農藥,肥料對於土地和水體進行破壞,還有就是有的地方的農村,生態環境發生了很大得改變。

排汙,生活垃圾等等對整個環境,造成很多無法快速降解的東西,水體與土地受到前所未有的破壞。田裡面的黃鱔泥鰍,以及其它的魚類生活環境發生很大的變化,已經不怎麼適合它們的生存,數量急劇減少。



三;經濟效益促使捕殺

在我們小時候,一般都是抓一些自己吃,使用的工具也比較簡單,有吊黃鱔,挖黃鱔,順桌著黃鱔洞找黃鱔。這樣抓還是相對有限的,所以數量一直維繫著相對平衡。



現在信息發達,交通便利。野生黃鱔味道比較好,營養價值高,大家都比較喜歡吃。而且野生黃鱔的價格逐年飆升,有時候野生黃鱔已經可以賣到上百塊一斤。在這麼強大的經濟效益面前,很多人抓黃鱔去賣,以換取錢為目的的抓。

加上現在使用電魚機就更加恐怖了,電魚機一路過去基本上就乾淨了,殺傷力比較大。很多人雖然短期獲利了,但是這樣過度的捕殺,導致了黃鱔滅亡的速度,遠遠大於繁殖成長的速度,

先進的捕殺工具和方法,配合利益吸引下,導致的過度捕殺。所以我們能夠看到的黃鱔也就越來越少了。



第四;農村的戶外養殖

這些年因為比較流行生態養殖,在農村雖然規模不是特別大,但是也是蠻多在田裡面散養鴨子,鵝之類的家禽。

如果說上面的那些對野生黃鱔,泥鰍造成很大的破壞,這種養殖同樣會對他們,造成毀滅性的傷害。過度捕殺只是針對長大的黃鱔,這些鴨子和鵝長期的在田裡面覓食,基本上都是對田裡面的生物大小通吃。

黃鱔下蛋繁殖幼苗都是在水面的,如果有幾百只鴨子和鵝長期在田裡面找東西吃,不管是有一定大的,還是剛剛繁殖的幼苗,通通被幹掉。還來不及長大就成為了它們的食物,所以我們之前見到得黃鱔也就越來越少了。

野生黃鱔,能夠躲過農藥化肥的毒殺,也躲不過人為的過度捕殺,萬幸之間也逃不過鴨子和鵝得覓食。讀能夠躲過去的已經算萬幸了,以前隨處可見的黃鱔,也是我們童年的回憶,如今這樣的回憶將面臨逐漸消失……


鄉村啞妹


我看回答的,沒幾個是農村人吧?現在山區種田,早就不撒化肥了。就拿我們村來說吧,我家在四川自貢富順縣飛龍鎮,屬於比較貧困落後的村子,農田早就不施肥了,現在黃鱔大一點的的確少見了,主要原因,跟施肥沒有關係,導致它減少的原因,是因為它值錢!

不像江浙滬和湖北江漢平原,水稻種了,收割了之後,會把水放了,再做農作物,四川基本上都是水田,因為灌溉不方便,所以不是荒廢的農田,都是有水的,並且,現在水稻田,都養了魚,要說起來,農村的黃鱔還是挺多的,只是看是什麼田。

如果只是種水稻的水田,農村的鴨子鵝,會放到田裡,那種田就很少見到黃鱔,因為,每天會有人用電魚機電,按照我們這邊20到30不等的收購價格,有些不方便出門要在家裡帶孩子的專門靠這個養家餬口的,一個晚上,能電個兩三百塊。

再者,農村人都知道,黃鱔常見。

是在稻穀開花的時候,那個季節黃鱔是在田埂邊上,母黃鱔產子的時候,會選擇在稻杆下面打洞,然後吐一層白色的泡沫,將洞口遮住,公的晚上會出來乘涼!

說是化肥造成的,八成是農業節目看多了的城裡人吧?我敢說,黃鱔少見,基本上都是因為它自身經濟價值造成的,四川許多人比較愛吃血皮黃鱔,擺酒席也有泥鰍黃鱔這兩道菜,所以現在平時野生的黃鱔的確不常見了,基本都是被人弄去賣了,當然,地區不同,主要種植大米倒賣的,另當別論,但別一杆子,把農村說的那麼不堪!

嗯,我的話說完了,有什麼不對多包涵!



雲起作者鄭咯咯


鱔魚也稱黃鱔,鱔魚和泥鰍一樣生活在池塘的窪泥裡或稻田中。

在我們小時候最喜歡抓的也是泥鰍和鱔魚。經常在放學後幾個小夥伴一起去田抓鱔魚泥鰍,糊的滿身泥巴,想想那時候我們的童年真的好開心。

在我們農村現在的鱔魚基本是很少見了,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不管種植水稻還是蔬菜都是先用一種叫做除草劑噴上一遍,在以前都是人拔的草。肥料以前很多都是農家肥,現在都是化學肥。

所以現在除了人工養殖的基本野生很少了。




廣漂阿杰


我老家在湖北蘄春縣,記得小時候在天溝裡都能捉到蝦和魚的,現在別說魚了,就是連青蛙都少了很多!8歲那年,小河裡都能見到鯰魚,此時那些魚都不知道去哪裡了,河還是那條河。山還是那座山,只是少了原來屬於這裡的東西。

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環境的變化,以前這裡是那些魚類生存的搖籃,此時卻不是,田頭裡農藥、化肥的使用,迫使這些生物消失不見,童年的時候走在小雨的路上,隨處可見的螃蟹也不知道去哪裡了,淤泥裡的泥鰍、小蝦米、蝌蚪,想見到都要跑很遠路程才可以見到。

生態失去了平衡,能適應的生命才可以生存,反之只能靜靜的消失吧。小時候的綠水青山真的很美,那時山間田裡真的值得懷念,農藥讓食用植物帶有毒性,人也慢慢的多出了一些不治之症,有些生物也被毒殺了,童年的美好,懷念捉泥鰍搗魚的時光。

懷念走到山間能看到野兔、野雞、野豬的時光,放學的路上捉泥鰍、捉捉蝦、搗搗黃鱔的日子。一切皆為一份回憶的記憶。珍惜現在現的它們,給自然一些生機,老儂們多施有機肥,讓土壤有一些緩和時間吧!!!


今夕如風


確實,以前在我們農村鱔魚是一種隨處可見的魚類。每次傍晚放學回家的時候挎著竹籃去田埂邊打豬草經常可以看見鱔魚,但是由於那個時候田間的鱔魚太多,所以如果看見的鱔魚個頭不是很大我一般都不會去弄它。要不然搞的一身泥巴很不值得,回去的時候肯定避免不了會被奶奶責罵。

記得那些年村裡還沒有什麼外出打工的人,我爺爺當時給我父親買了一輛手扶拖拉機在村裡給人犁田。雖然說父親平日裡給別人家犁田非常的辛苦勞累,但是相對於那時的農村來說收入還是相當可觀的。我記得當時父親每次下地犁田回來的時候都要帶上七八條犁出來的老黃老黃的鱔魚,有些時候家裡的鱔魚實在太多大家都吃不過來,所以我們就把那些剩下的鱔魚全部給放到院子旁邊的水塘裡。逢年過節家裡放塘的時候鱔魚都可以用桶來裝,自己家裡留上一點剩下的都給隔壁鄰居分一分。



為什麼以前在農村隨處可見的鱔魚現在卻消失的無影無蹤?它們到底都去了哪裡?

首先農村鱔魚消失的最主要原因是各種化學農藥與複合肥料的廣泛使用

以前小時候村裡種地根本就沒有農藥,偶爾田地裡病蟲害嚴重的時候家裡也只是用一些魚腥草或土灰來輔助治療,所以那個時候田地裡的莊稼基本上都是靠天收。但是令我非常奇怪的是當時村裡的莊稼都很少生病,有些時候一季水稻下來都看不見病蟲害的影子在哪裡。



說到化肥那個時候就更加的可憐,平日裡家家戶戶種地用的都是純天然的農家肥,什麼複合肥等其它一些東西我根本就沒有聽說過。所以那個時候家裡的農家肥都非常的寶貴,說出來大家可能都不信,有的時候走在路上憋著一潑尿捨不得放還硬是留著回到家才放。

其次農村鱔魚消失的第二個主要原因是人類不顧後果的大肆捕殺

前些年鱔魚的市場價格還可以,所以每天傍晚你都可以看見有好多外來人口帶著電具和網來村裡捕捉鱔魚。他們對於的捕捉鱔魚那是大小通吃,有些只有火柴棒那麼大也都不放過,漸漸的我發現村裡的鱔魚確實少了不少,偶爾能遇上一條那都是非常罕見的事情。



最後鱔魚的生態環境被我們給無情的破壞,對於它們來說農村已不再是生活的樂園,而很多時候感覺更像是屠宰場。


職業農民小強的故事


我是阿金。現在農村的鱔魚越來越少,這句話成立的條件僅僅是你當地的水溝已經乾涸了,沒有了水黃鱔自然沒有辦出來。只要沒有被嚴重汙染過的農村水溝,如果以前有黃鱔,我相信現在還是會有黃鱔的。今天我就賣掉了2斤8兩黃鱔,是這三四天龍蝦地籠裡面進的,賣了85塊錢。

我桶裡的和盆裡的都是在野外用地籠收的,不是用的專用黃鱔籠,一樣可以弄到鱔魚。當然直接看到水裡面的鱔魚是很難的,鱔魚不能像普通的魚一樣把水抽乾就能捉得到。他要麼躲在草叢底下的洞裡,要麼直接躲在汙泥深處。有時候在水裡也能直接釣到鱔魚。晚上他才出來活動。

我們農村這邊的鱔魚依舊很多,甚至多到要想辦法把它消滅,前年小龍蝦池塘裡面才兩畝多就收了三四十斤黃鱔。去年用藥殺了兩遍鱔魚野雜,原以為今年沒有黃鱔了,結果還是能從地籠收到黃鱔,只是少了一些。

所以只要你們農村那邊環境是自然的,水溝常年有水的,哪怕旱季幾個月沒有水,在雨季也照樣會有鱔魚,就算想消滅鱔魚,都是非常非常難以做到的一件事情,更何況是在野外水水相連,溝溝相通。





橙主阿金


有水就有鱔魚,水資源的過渡開採,浪費,是魚兒沒有了賴以生存的環境,哪裡能有魚?


農村生活的孩子知道,就是用化學制劑汙染到水塘裡,魚會死,但是鱔魚很少有死掉的,因為它可以逃避一時的藥害——半水棲。如同小龍蝦一樣,可以在魚兒無法生存的水環境之中生存下來。化學制劑的汙染只是原因之一,但不是鱔魚消失的主要因素。



我小時候經常去抓鱔魚,釣鱔魚,喜歡它的美味。運氣好的話,一天稻田裡抓和釣幾十條鱔魚沒有問題,最大抓過一斤多的鱔魚,吃膩就去鎮上換錢了。我記得當時稻田裡也會用些化學制劑控制病蟲害,但是鱔魚還是有的,沒有消失的跡象。

去年暑假回老家,我家菜園裡的荷花塘裡,看到村裡小孩子下地籠抓黃鱔,我問他抓了多少,他說在我家荷花塘裡抓走有六十多條。這個荷花塘距離我家的院子裡的機井三十多米,經常補水,所以一直沒有乾涸,裡都是自然生長的黃鱔、泥鰍和小龍蝦等。但是無人管理的池塘,除了雨季有些存水,過了雨季,都是乾枯的池塘了,沒有鱔魚生存的先決條件,它們如何生存?

最明顯的列子就是地下水下降非常嚴重。我小時候,院子裡的井才打十米左右,水就甘甜旺盛,後來長大又打一次水井,二十多米……現在又打一次三十多米深的機井,才能保證夏季有水吃。看看地下水位下降的程度,池塘裡存不住水,有點水都滲入乾渴的地下之中,能有魚嗎。我的老家那邊,距離長江不遠,水資源相對豐富一些的,以前水多,田裡可以種植水稻,現在已經無法種植水稻了,改種旱田種植小麥,花生等作物,想象水資源有多緊張了。


沒有水,怎麼會有魚?會有黃鱔?所以我們應該節約用水,保護好環境,保護生態自然。當池塘裡四季有水,小河不再幹枯,流動的水裡,有黃顙魚,刀鰍、河蟹、鱉等等優質美味的的魚類,鱔魚自然而然還會多起來了!


三農的高度


我家是川南農村的,以種植水稻為主,田裡一年四季都有水。記得小時候田裡有很多魚,最多的是鯽魚,還有黑魚鯉魚泥鰍鱔魚,那時候的人吃魚都吃大的,感覺不論什麼魚都很多。我們年齡大一點自己也去抓魚,兩三斤的黑魚很多一斤以下都不要,鱔魚大大小小橫在田裡像蛇一樣,有的鱔魚不知有多少年都長毛了,我曾經捉到過一斤多的鱔魚。後來隨著農藥的使用,各種野生魚類是越來越少越來越小,加之野生魚類的營養價值高需求越來越大,人們也不擇手段地進行捕捉,特別是一種叫滅掃利的農藥出現,給這些生存舉步唯艱的野生魚類帶來滅頂之災,只要使用這種農藥,大大小小的魚全都得死,幸好國家很快就禁用這種農藥,只是田裡的魚幾乎都看不到了,這也包括人們喜歡吃營養價值高的鱔魚,這也全是人類慾望惹得禍。


大榕樹旁是我家


在我的家鄉河南南陽不僅鱔魚,包括魚,泥鰍,河蝦,螃蟹等等,都消失的無影無蹤了。這個問題我個人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鱔魚是要生活在水裡的,以前農村的小河,村莊裡的池塘到處都有水,現在都成了幹河了,沒有水哪裡來的鱔魚。記得小時候村莊的池塘裡,小河裡有很深的水。成群的鴨,鵝在裡面嬉戲。到了夏天,小夥伴們就在裡面游泳,捉魚,捉螃蟹,有時侯還能捉到泥鰍,鱔魚。現在由於容易乾旱,工農業用水,地下水位下降嚴重,河裡,池塘裡跟本就沒水。就是夏天下了大雨,有點水,幾天過後就又幹了。

第二,現在種莊稼,大量使用化肥,農藥。特別是農藥都是有毒的,農民把使用完的農藥瓶子隨便丟棄。一下大雨,這些農藥瓶子的殘留物,再加上莊稼上的農藥殘留,田地裡的化肥殘留都會一起衝到河裡,滲到地下,影響地下水質量。天長地久不僅對河裡的生物造成傷害,對人的身體健康有百害而無一利,現在農村為什麼許多這病那病的病人增多,與這是有必然的聯繫的。


豫宛小馬


農村鱔魚還在農村,只是你找不到它們。

清明回家,隔壁鄰居天天佩戴電瓶外出電鱔魚,一晚上可以收穫兩三斤,賣價30塊一斤。和以前相比,都是小鱔魚,很少見到大的。我小時候,爸爸曾抓到過一條鱔魚,有八兩重,像一條水蛇一樣。

鱔魚一般藏身河邊、池塘邊或者靠近河和池塘的小水溝裡。稻田裡現在很少見,因為農藥化肥太多。

至於那些釣鱔魚的短視頻,我能告訴你們的是,九成九是假的、擺拍的,因為鱔魚洞很深,基本是釣不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