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可怕的婚姻是:70%的男人,沒有把妻子當“人”看

最可怕的婚姻是:70%的男人,沒有把妻子當“人”看

文 | 心之助

最可怕的婚姻是:70%的男人,沒有把妻子當“人”看

“接盤俠”和“原諒寶”

不知何時起,程序員被說成是某些特殊行業退休小姐姐的“接盤俠”

為防止程序員被“戴綠帽”、老實人被“接盤”,一位程序員專門開發了一款被網友稱為是“原諒寶”的神秘應用。

最可怕的婚姻是:70%的男人,沒有把妻子當“人”看

“原諒寶”能利用AI技術,將色情網站上的公開視頻和圖片與查詢者上傳的照片相匹配,判斷照片上的人是否從事過色情行業,從而達到防止老實人“被接盤”的目的。

雖然“原諒寶”事件最終被證明是一出鬧劇,但卻赤裸裸的展示了什麼是“女人如衣服”。

正如我們買衣服都不想買別人穿過的一樣,在這些男性眼中,女人也就是一件商品,誰都不想買一個“二手貨”回家。

事實上,這樣的行為就是對女性的“物化”。

最可怕的婚姻是:70%的男人,沒有把妻子當“人”看

如果你感到被控制,沒自我,

可能你已經被“物品化”了

物化在心理學上指的是將人更多地當作具有某些功能的物品來看待,而忽視ta的人格和尊嚴。

放到親密關係中,你最直觀的感受是:TA好像總是想控制我,我不可以做自己。

在一檔名為《我家那小子2》的明星真人秀節目中,于小彤和女友陳小紜因為聽歌而大吵一架的事,一度登上熱搜。

陳小紜很喜歡聽一位男歌手的歌,但于小彤不喜歡,於是要求女友不要再聽該歌手的歌,陳小紜答應了。

一次兩人在車中,于小彤發現女友竟然還在聽該歌手的歌,遂火冒三丈,要求查看女友的手機。

最可怕的婚姻是:70%的男人,沒有把妻子當“人”看
最可怕的婚姻是:70%的男人,沒有把妻子當“人”看

陳小紜立即解釋。但于小彤根本不聽,堅持要看手機,甚至動手去搶。

最可怕的婚姻是:70%的男人,沒有把妻子當“人”看

最終陳小紜答應把手機給於小彤。

可於小彤卻仍不依不饒地指責陳小紜為何不早點把手機給自己看。

最可怕的婚姻是:70%的男人,沒有把妻子當“人”看
最可怕的婚姻是:70%的男人,沒有把妻子當“人”看

最後,在陳小紜的再三道歉下,這場爭吵才算平息。

而對於于小彤過激的態度,觀察員欣然說:如果那個歌手是我前男友,我允許他這麼生氣。

最可怕的婚姻是:70%的男人,沒有把妻子當“人”看
最可怕的婚姻是:70%的男人,沒有把妻子當“人”看

然而從陳小紜和于小彤的對話中可以看出,並非什麼前男友,只是“以前很喜歡的歌手”。

最可怕的婚姻是:70%的男人,沒有把妻子當“人”看

既非前男友,沒有做賊心虛,那為什麼陳小紜要答應于小彤不聽該歌手的歌呢?

從他們的對話中也能找到原因。陳小紜說:“是我說不聽了嗎?是你說不要聽了。”

最可怕的婚姻是:70%的男人,沒有把妻子當“人”看
最可怕的婚姻是:70%的男人,沒有把妻子當“人”看

顯然是迫於于小彤的壓力不得已放棄愛好。

那麼于小彤是怎麼給陳小紜施加壓力的呢?

陳小紜說:“你的態度會讓我覺得心虛,覺得自己做錯了,可是有時候我也不知道自己哪兒錯了?”

最可怕的婚姻是:70%的男人,沒有把妻子當“人”看

節目一播出,網友全都炸了鍋,紛紛留言說這種男人太可怕,勸小紜趕緊離開。

其實喜歡聽什麼樣的歌,喜歡聽誰的歌,這都是一個人很正常的興趣愛好。

但是于小彤打著愛的旗號,理直氣壯的剝奪了女友的愛好。

給不給看手機,何時給看手機,這也是一個人的權利和自由。

但是于小彤輕易就動手去搶,過度入侵女友的邊界。

在他眼裡,女友似乎理所當然應當成為自己的“附屬品”

她不可以有自己的愛好,不可以有自己的空間。

換句話說,女友並不是一個人獨立完整需要尊重的“人”,而只是一件物品。

因此他的憤怒也有了充分理由:既然是一件滿足我需要的物品,當然只能想我所想、行我所行。

那麼為了使女人完全符合自己的想象,男人是絕不允許女人表現出真實的感受和獨立的思想的。

因此女人任何一個展現真實自我的行為,都會讓男人勃然大怒。

對於“男人”來說,一旦“女人”開始思考,全世界就都坍塌了。

最可怕的婚姻是:70%的男人,沒有把妻子當“人”看

為什麼我們受到控制,卻無法離開?

● 因為你害怕分離,而不是愛TA

朋友文文對我說,她非常痛苦。

因為老公控制慾特別強,限制她社交、打擊她自尊,並要她百依百順。

文文努力的按照老公所希望的那樣去做,可似乎總不能令老公滿意。

她感到壓抑和憋屈。

她問我:“你說我還要怎麼做呢?那我究竟是一個活生生的人,還是一個只需要聽他話的,不用思考的機器人?”

我問她為什麼不分手呢?

她瑟縮著說:我怕離開他,就更沒人愛我了。

我問她,有誰經常對你說這樣的話嗎?

她想了想說:小時候父母對我要求很嚴格,總是對我提各種要求,如果我做不到,他們就會對我說“不要你了”、“不愛你了”。

於是,在這樣強勢的父母面前,為了不被拋棄,為了得到父母的愛,文文不得不選擇去討好父母。自然地,長大後的她也習慣去討好別人。

然而討好他人的模式一旦形成,我們就很難遵守自己的邊界,我們開始習慣忽略自己的需要、壓抑自己的感受,把自己當作一個可供交換的物體,來換取對方的“不離不棄”。

可以說,我們之所以被控制,正是因為我們害怕分離。

● 因為你害怕脆弱,而不是愛TA

一位男士說,他老婆安全感差、疑心病重,經常沒事就查他手機。

有一次他老婆看到他手機裡有一條跟異性之間的問候語,馬上大發雷霆,要求他一定要拉黑這個女人。

其實這個人只是他很重要的一個合作伙伴,拉黑她生意就沒辦法做了,所以他當時拒絕了,但他的拒絕讓他老婆失控抓狂、歇斯底里、痛哭流涕。

他說他雖然對妻子的行為感到很惱火,但是看到妻子崩潰痛哭的樣子,卻非常心疼。

妻子脆弱無助的模樣總能讓他想到自己的母親。

一直以來,無論是在父親處受了委屈,還是自己沒有聽母親話,母親都會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對他說:“都是為了你……”。

於是他覺得自己必須做一個好兒子、好丈夫,不讓媽媽流淚、妻子傷心。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母親的淚水和妻子的傷心,都只是一種更隱蔽的控制手段——通過展現脆弱的來進行情感操控:我這麼脆弱無助都是因為你。

於是在這種關係中,你被控制,正是因為你害怕傷害對方。

無論是“討好型”還是“聖母型”,都是最容易被他人物化的類型。要打破這種物化關係,只需兩個字:“人化”。

所謂“人化”,就是將別人看作一個獨立、完整的人,而非一個滿足自我需要的工具和物品。

物化和人化的最大區別在於共情:我們有沒有能力去共情到別人?以及,我們有沒有能力共情到自己?

最可怕的婚姻是:70%的男人,沒有把妻子當“人”看

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那麼,怎麼共情自己和他人呢?我們可以有以下幾步:

看清真相,自我覺察:

首先,當事情發生時,我們需要做的第一步是:喊停。

比如當於小彤開始追問陳小紜在聽誰的歌,一定要查看手機時,陳小紜此時需要做的是“停下來”,看看彼此此刻正在幹什麼,而不是馬上去否認或解釋。

然後她可能會發現,男友在強勢控制,而自己在退縮恐懼。

這時她可以問自己:這是我的事/需要,還是他的事/需要?

——喜歡聽什麼樣的歌是我的事和,想要控制我的生活是他的需要。

其次,深呼吸,覺察當下的感受並給情緒命名。

如果陳小紜這麼做了,她可能會體會到這些感受——

委屈感:為什麼之前喜歡的歌手,戀愛後我就不能喜歡了?

憤怒感:憑什麼我不能聽自己喜歡的歌,而需要你來安排?

恐懼感:他不喜歡我這樣,我惹他生氣了,我不知道他會做出什麼樣的事來,我很害怕。

然後,我們需要對自己的痛點進行工作——

學習自我安撫:

第一步:找到錯誤認知和信念

對於陳小紜來說,她可能需要去想一想,如果她拒絕於小彤的要求,會發生什麼?

可能她會說,如果我拒絕了他的要求,他就會跟我鬧分手/他就會非常痛苦/他就會毀掉我。

第二步:輸入正確的認知/正能量話語

正能量話語的第一句話:他在套路我。

比如陳小紜可以想想,于小彤是否對別人也是如此苛刻?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麼說明,作為成年人,即使我拒絕了他,客觀來講其實不過是一件很正常的事,這並不會真的傷害到他。

這只是他情感操控我的套路而已。因此我完全可以用正常的方式回應他,無需掩飾。

正能量話語的第二句話:我要跳出套路

既然稱為套路,那說明對方的表現只是一種操控,而不是他真實的一個表現。那麼,我為何還要受他控制呢?

這時候往往需要我們下定一個決心:擺脫套路。

正能量話語的第三句話:現實中並沒有那麼大的傷害

這句話可以幫助我們擺脫套路。

比如陳小紜可以告訴自己:即使我拒絕了他,這樣一件小事也並不會真正傷害到作為成年人的他,當然他也不會因此而傷害我,畢竟,這對他也沒有好處。

我只是放大了恐懼,現實中的傷害並沒有那麼大。

樹立邊界,先跟後帶

當我們完成上述自我安撫的步驟後,就可以開始去共情他人。

第一步:先跟

比如陳小紜就可以對於小彤說:

我知道你特別關心我,特別想要了解我的動態,擔心我會做一些可能傷害到咱們關係的事情。

但是你這樣的態度和做法對我來說確實不是特別能接受。

第二步:後帶

如果你要堅持這麼做的話,我們之間的矛盾就會越來越深,你看我們能不能找到第二個方案?

如果這樣做無效,對方仍堅持他的做法,不允許你有自己的聲音,那此時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後撤”。

這個時候你可以跟他說:

我看你現在情緒特別激動,不如待會兒等你穩定下來了我們再聊?

其實大多數特別有佔有慾的男人,他激烈的情緒表現並不代表他真的在發瘋,只是因為你無法守住自己的界限,一再妥協退讓,才給了他不斷入侵你邊界的機會。

要知道,兩個人之間的尊重永遠是建立關係的基礎,這是感情長久、健康的關鍵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