惹誰都不要去惹王陽明,被稱為明清第一牛人,留下了這4個字

對於古人來說,立功立德立言是人生的三大追求。

在浩如煙海的歷史中,能夠做到其中一項的人屈指可數,全部做到的更是鳳毛麟角。


惹誰都不要去惹王陽明,被稱為明清第一牛人,留下了這4個字


王陽明就是這麼一個人,他真正做到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是明清的第一牛人。


他立功:剿滅寧王反叛,打了一個以少勝多的光榮戰役,堪稱教科書般的軍事案例。

他立德:人品名聲極好,為官清廉,不貪財好色;與少數民族打成一片,促成民族團結。

他立言:開創心學,產生了前無古人的影響。時至今日,還能在大學生口中談論。

王陽明何許人也,為何被稱為明清第一牛人?


1472年,一個叫王雲的孩子,出生在浙江餘姚的書香門第。

這個孩子很聰明可愛,但有一個毛病就是到了4歲還不會說話。

5歲時,在門外玩耍的王雲遇到了一位氣度不凡的和尚,他摸了摸王雲的頭,嘆息道:“好個孩兒,可惜道破。”

得知此事的父親王華,細細琢磨之後就把王雲的名字改成了王守仁,字伯安,號陽明子。這也是為什麼現在很多人叫他“王陽明”的原因。

說來也奇怪,名字改了不久,王陽明就會開口說話了,並且開始學習讀書認字。

1481年,王陽明參加殿試,高中狀元。

惹誰都不要去惹王陽明,被稱為明清第一牛人,留下了這4個字

第二年,11歲的王陽明跟隨祖父王倫途徑鎮江金山寺,幫其祖父解圍獻詩:

“金山一點大如拳,打破維揚水底天。”

“醉倚妙高臺上月,玉簫吹徹洞龍眠。”

12歲時,在課堂上說“做聖賢”是人生第一等事。

15歲時,跟隨父親領略了關外風景的王陽明寫了一道奏摺,內容是想要出征討平韃靼。

1499年,28歲的他考中進士,當上了刑部雲南清吏司主事,自此步入仕途。

1508年的一天深夜,一聲大笑破空而出,擊破了龍場山谷的寧靜,史稱“龍場悟道”。

王陽明的這聲笑頓悟出了“道”,就是聖人之道,也就是現在說的心學。

這門心學,成為了後面很多文人的指明燈,更是促使王陽明的地位超過了史上的帝王,達到了和孔孟並列的永垂不朽的地位。

王陽明的心學,不僅解決了困擾20年的問題, 心境也變得開闊起來。


惹誰都不要去惹王陽明,被稱為明清第一牛人,留下了這4個字

閒的時候,王陽明為民眾講解其心學,四方學子大為感嘆,慕名而來的人也越來越多。

1510年,王陽明被任命為廬陵知縣。

剛上任的王陽明就破了個大案,抓住了一個大盜。

大盜擺開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架勢:

“要殺要剮隨便,道德廉恥之話少說。”

王陽明說:“好熱,把外衣脫了,我們再聊。”

大盜說:“脫就脫!”

過了一會,王陽明說:

“實在是熱,把內衣也脫了吧!”

大盜說:“光膀子是常事,沒什麼大不了。”

又過了一會,王陽明說:

“把內褲也脫了吧,一絲不掛更自在。”

大盜趕緊搖頭:“使不得!使不得!”


王陽明說:“你死都不怕,卻怕一條內褲,說明有廉恥之心啊,我是可以跟你講道德廉恥的!”

大盜折服,乖乖認罪伏法。


惹誰都不要去惹王陽明,被稱為明清第一牛人,留下了這4個字

王陽明以心學為本實施開導教化,廬陵縣政風民風為之煥然一新。“心學教化”加“善政輔佐”,

六年間,王陽明官位一路高升,

1516年,他竟然當上了三品大員——都察院左僉都御史,奉命巡撫贛閩湘粵四省交界地。王陽明發起了“漳南戰役”“橫水桶岡戰役”“浰頭戰役”等平亂戰爭。猖獗數十年的山民暴亂,竟在兩年內被王陽明徹底平息。

後來有人問及他上任後是如何破解山賊暴動 的,他說道:“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

要想確保一方長治久安,一定要從人心出發,改正風氣。於是王陽明一邊剿匪,一邊興辦學府,講授心學。不久之後,治理的地方民風煥然一新,民眾淳樸善良。不過這次的剿匪和講學也讓王陽明意識到除了懂得心學的理之外,還要實際運用。

惹誰都不要去惹王陽明,被稱為明清第一牛人,留下了這4個字

於是在心學的基礎上,王陽明提出了“知行合一”這四個字。

這個理論就是“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不僅要認識“知”,更應當以“行”實踐“知”,

只有把“知”“行”統一起來,才稱得上“善”。

其實很簡單,就是說:

你明白了一個道理,就應該去付諸實踐。明白一個道理後不行動不實踐,那就不算真正懂得了這個道理。

實踐若符合這個道理,那“知”才算真知。

實踐若與道理相悖,那“知”就不是真知。

惹誰都不要去惹王陽明,被稱為明清第一牛人,留下了這4個字

王陽明書法

1519年,寧王朱晨濠舉兵叛亂,持有兵符的王陽明手上無兵可用,但是隻用了30多天的時間拿掉了寧王的10萬大軍。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35天的時間,無一兵一卒的王陽明拿掉了寧王的10萬大軍


首先,王陽明先找來了幾個手下站在身邊唬人,悄悄的把密保漏寧王安插在身邊的內線,密保內容是這麼寫的:“已從兩廣和福建調兵16萬,不日進攻南昌。”這個假密保嚇住了朱晨濠。

其次,王陽明寫信給朱晨濠的謀士,讓他們勸寧王:“迅速離開南昌、去攻南京,配合我偷襲南昌。”於是,朱宸濠遂懷疑謀士通敵,不敢接受他們進攻南京的建議。

惹誰都不要去惹王陽明,被稱為明清第一牛人,留下了這4個字

最後是調虎離山,王陽明趁寧王內訌的時候,從集結的七八萬人中派出一隊人馬佯攻南昌,在遇到前來救援的敵軍之後假裝敗退。等到寧王率大軍傾巢而出的時候,王陽明帶著剩餘的主力突襲南昌,沒有費多大力氣就拿下了敵軍的老巢。

惹誰都不要去惹王陽明,被稱為明清第一牛人,留下了這4個字

就這樣,只用了短短一個多月,一場危及江山社稷的叛亂,在王陽明談笑之間灰飛煙滅。後來在王陽明對官途沒有興趣,開始研究心學。1522年,王陽明父親王華逝世,王陽明遂藉機回老家服喪,開始在紹興、餘姚兩地講授心學。


惹誰都不要去惹王陽明,被稱為明清第一牛人,留下了這4個字

在講學的過程中,王陽明通過心學進化到知行合一再到致良知的理論體系。世界上誘惑紛繁複雜,但我們只要找到人生理想,去知行合一的實踐,最終就能達到聖賢的境界。6年的時間,王陽明的心學理論影響到了整個東亞。其中一個學習者德國人在Demian裡寫:

"only the thoughts that we live out have any value" (唯有付諸實行的思想方能談價值)


王陽明的學生遍佈天下,為了保留他的智慧,門徒整理出來一本《傳習錄》,就跟孔子的《論語》一樣。這本書不光記載了王陽明的心學智慧,解釋了“知行合一”的核心思想,還能解答人生疑惑,可以說是一本哲學之書。


惹誰都不要去惹王陽明,被稱為明清第一牛人,留下了這4個字


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

三菱集團創始人巖崎彌太郎,

日本國立銀行創始人、實業巨擘澀澤榮一,

早稻田大學創始人、日本首相大隈重信,

…………

數之不盡的日本政治家、企業家,

都將王陽明及陽明心學奉若神明。


惹誰都不要去惹王陽明,被稱為明清第一牛人,留下了這4個字

“在正德年間,有一個定律,惹誰都不要去惹王陽明”!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王陽明的道行太高了,別人有什麼心思他一眼就能看出來,更不要說跟他作對了。王陽明的道行得意多年的悟道,知行合一四個字讓他可以把一些道理運用的爐火純青。


惹誰都不要去惹王陽明,被稱為明清第一牛人,留下了這4個字

很多人晚年才開始讀王陽明,才明白了一些人生的智慧,幫助人生又上一個臺階。越早學習王陽明的智慧,可以少走很多彎路,超越同齡人,獲得成功。

無論是遇到困境的人,還是剛踏入社會的朋友,打開《傳習錄》,每次都有新的收穫。

惹誰都不要去惹王陽明,被稱為明清第一牛人,留下了這4個字

無論是從歷史角度還是做人做事,都建議大家讀一讀這本《傳習錄》,下面這本事我在讀的。

除了記錄王陽明事蹟言行的《傳習錄》,還配送《王陽明傳》,可以讓我們更透徹的瞭解這位明清第一牛人。

惹誰都不要去惹王陽明,被稱為明清第一牛人,留下了這4個字

感興趣的朋友,遇到坎坷的朋友,可以點擊下面的鏈接瞭解或者買回家好好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