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味兒”吃不得

蒲安寨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發生,現在基本上大家都清楚了,知道是從菜市場裡傳播出來的,而且是由於動物攜帶傳染到人,進而引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從這次疫情的情況來看,十分類似於2003年的“非典”疫情,可以說,都是來自於野生動物。網上有個段子,雖說不雅,但也說明問題。這個段子大概的意思是,“個別人管不住嘴,讓全國人民買單。”

吃“野味兒”現在是一種嚐鮮,未必能形成多大的市場,而在很久以前,人們其實吃野味兒的比例絕對是大過今天的,但是在科學技術不發達的時候,人們交往也很難,往往都是處於一種封閉和孤島的狀態。如,道路阻隔、信息不暢、接觸不多、物資流通不便等等,這些其實都阻隔了疫情的傳播。但是隨著現在工程能力的提升,科學技術的發展,以上的各種阻隔基本上被打通了,這也為病毒、細菌的傳播提供便利。但現在畢竟不同於以前,科技的發展已經在微觀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就拿世界上影響比較大一些的疫情來看,像埃博拉、艾滋、“非典”等等,通過科學技術手段,人類逐漸掌握了致病機理,開發出治療藥物和疫苗。

但是,在這裡仍然要提醒人們,“野味兒”吃不得。因為,一是“野味兒”本身已經沒多少了。我們經常在書本和影視作品中看到以前的什麼吃老虎、豹子,吃珍禽、蟲子,可現在的問題是這些珍禽走獸已經沒多少了,想吃一些“野味兒”鬧不好要負法律責任。二是“野味兒”本身含有什麼致命病菌還不清楚。現在很多野獸身上攜帶有什麼病菌其他人類並不掌握也不清楚,而且有些野獸被人類侵佔棲息地後,一些未知的病菌隨野獸帶到人類社會可能造成傳染。另外,人類和野獸接觸本身比較難,其實也會帶來一些免疫方面降低的問題。三是“野味兒”本身病菌傳染人之後產生變異。有些病菌被證明並不會在人類身上傳染,但有些“野味兒”帶的病菌有可能產生變異,而這種變異有可能造成人類傳染。所以,從以上幾點來看,“野味兒”還是少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