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輕婆婆不願與兒子兒媳一起過年,為什麼?

鬼跟你玩


過年回來幾個大爺,不做家務不做飯,有幾個知道為過年辦年貨,買買買,洗洗洗,別人過年,自己每天做飯搞衛生,累的要命,晚輩們還挑三揀四,誰願意一起過?


香水百合180181586


我舉個例子吧

我們小區裡有一戶人家,公婆退休在家,兒媳婦每個月給婆婆3000元,說他們一家每天晚上回來吃晚飯。公公每天把晚飯菜燒好,沒多久媳婦發現菜餚比較簡單,就對公婆說,如果錢不夠我們再給點,伙食要好一點。公公說夠了夠了。一個月下來公公告訴媳婦,伙食費還剩下多少多少錢,媳婦懵圈。

從此以後,兒子媳婦錢照常給老爺子,卻隔三差五的電話家裡說今晚不回來吃了。偷偷在外面打牙祭解饞。有時候媳婦給婆婆打電話,約婆婆出去一起吃飯。開始婆婆還不肯,後來想通了,也就應邀了。

代溝是改變不了的現實。有代溝就有矛盾。還是相互留點空間吧。


蘭羽屏


也跟最近幾年來年味越來越淡有關,好多地方春節都不讓炸炮仗,煙花也是統一放了。感覺過年跟平常也沒什麼差別了。

而且年輕婆婆有自己的生活方式,習慣了自己的作息時間,像我家公婆5點多就起來準備早飯了。但是現在的年輕人大多晚睡晚起還懶,飯來也不伸手,根本就叫不醒。作息時間不一樣,早飯午飯都不在一個點上,甚至晚飯過後還要來個夜宵,影響人當天休息,第二天走親戚也累。

再者,家裡人多吃飯不比在飯店,吃好喝好就走了,不用收尾。辛苦弄一大桌美味佳餚,媳婦口味還不同,懂事的頂多少吃點不出聲,遇到個不懂事的媳婦還遭嫌棄。吃完收拾殘局也是個大工程,吃力不討好,還不如各自在家過自己的年。

總體來說,多一些這樣的婆婆還是挺好好的,都不用在為過年去哪邊吵架了。


燕小六的燕


主要太累,有要出錢賣,又要化力氣做,一天下來腰痠腿疼,有一天做了一大桌子,他們又打電話不回家吃飯,苦了老兩囗,看著一桌菜沒人吃.很是無奈,天天開始吃乘菜,倒掉肉菜都很貴,如果兒子,孫子兩人,我們完全可以簡單些過,如果兒媳婦在,天天打腫臉充胖子,做最好的,做的菜也多,最後兒媳對兒子說,那是你媽為你做的,跟我無關,聽了心涼,一個春節結束,錢袋空了,胃也傷了,又過上節儉的日子,這是大多數父母不願和兒女過的根源。


張風琰


年輕人在外工作累了回家就想幸福一段時間,還當自己小呢,兒子媳婦孫子孫女,女兒女婿外孫加起來有的人家一二十多個,個個都是少奶奶大少爺王孫公主,懶得動,都等人心疼,早上有的十二點一點都不想起,在床上歪到看手機吃零食,有客來也不打招呼。都在家可忙壞老媽媽,操心搞些什麼菜生怕慢待了誰,成堆成盆魚肉一些菜,一頓下來象待席國宴一樣盛,做好了這個不吃,那個嫌油,寧願吃辣條方便麵暑條這麼一些東西。吃的喝的玩的用的到處扔堆的都是,洗刷搞衛生搞不清,三天不要還吵嘴鬥氣,事兒多麻頭,吵昏了頭,這還不如在外不回各過各的安然自在點,打個電話還有點念想。真到一塊兒,三天不要就是冤家,煩人。


麥知南


兩代人生活習慣不一樣,作息時間不一樣,吃飯口味不一樣,在一起容易引起矛盾。婆媳關係本來就緊張,還是分開住好,誰也不影響誰。

婆婆不願意和媳婦住,現在的孩子依賴性太強,什麼家務活都不願意幹。老人天天做家務太累,管吧人家嫌你事多,不管吧又看不下去,出力不討好。

分開住可以鍛鍊一下年輕人,怎樣做家務,怎樣處理兩個人在家裡的分工。將來有了孩子可以輕鬆應對。

其實媳婦也不願意和婆婆住,正好兩不願意,幹嘛非綁一起呢,分開是最明智的。最好不要太遠,這樣老人照顧孩子,將來孩子照顧老人都方便,最佳選擇。


溫潤如玉wrry


年輕人與婆婆的生活習慣不同,再說一年到頭來,婆婆為了這個家,辛辛苦苦一年了,也想有點自己的空間,平時管孩子吃喝拉撒睡,又要操持家務,過年了,也想清靜一下,有何不可呢?過年後兒子媳婦又要外出,做為公婆心中也累啊,希望小輩們能體諒一下,以後你們就感覺到了,不要責怪,更不要埋怨,不在其中,不知其累,好自為之吧。


誠信的人


那丈母孃也別去姑娘家住,如果媳婦容不了婆婆,那姑爺也容不了丈母孃,現在娶兒媳就是娶冤家!


用戶7722306072037


這很簡單啊,生活的時代不同,那就生活的方式不同,老人有老人的生活方式,年輕人有年輕人的生活方式,如果生活在一起相互看不順眼,還相互脹氣,可以說是大家都生活不愉快,還不如各住各的,偶爾相聚,這樣大家都開心,這樣對大家都好。


蘭183182281


我認為過年(春節)還是各過各的好,不要往一塊集中。我也是婆婆,特別是年歲大一點的老人,身體精力都有限,自己照顧自己還可以,一旦一大家子人聚在一起,吃喝拉雜碎事太多,年輕人不願意動還挑剔,老年入太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