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稱左宗棠左膀右臂的胡雪巖身陷泥淖,左宗棠為何不援其於水火?

黃韜銘


胡雪巖和左宗棠的關係確實不錯,但是他對於左宗棠來說沒到不可或缺的程度,左宗棠自然不願意犧牲自己名聲來救他。

胡雪巖是晚清歷史上有名的紅頂商人,他通過結識湖州知府王有齡起家。隨著王有齡官職的升高,胡雪巖的生意也是越做越大。第二次鴉片期間,胡雪巖通過協助已經當上浙江巡撫的王有齡經辦軍餉、糧草、軍械,大大的賺了一把。

1861年王有齡因為和太平軍的戰事失利自殺以後,胡雪巖又攀附上了左宗棠。靠著當初的經驗,胡雪巖幫助左宗棠處理錢糧軍械和戰後的善後事務,取得了左宗棠的信賴。左宗棠也將藩庫的銀兩存放在胡雪巖的阜康錢莊,使得胡雪巖獲得了大量資金,發展自己的商業帝國。

但是在左宗棠和胡雪巖的這個合作中,胡雪巖極度依賴左宗棠。而對於左宗棠來說,胡雪巖只是一個熟悉一點的合作者,談不上不可或缺。胡雪巖對於左宗棠的作用來說,被網上的傳說誇大了。

以典型的西征借款為例,左宗棠西征時,因為軍費不足,所以提出了向外國借款,最後胡雪巖辦成了此事,很多人因此認為胡雪巖對左宗棠起了極大的幫助作用。但是實際上此事胡雪巖是通過發行比外國銀行貸款利率高的多的債券的方式解決,在銀行貸款利率只有3-5%的情況下,胡雪巖甚至開出了10%的利率。因為債券利率超過正常貸款利率的兩倍,又有海關擔保,所以很快銷售一空。

而且胡雪巖在借款中又上下其手,虛報利率,據估算,胡雪巖通過經手800萬兩西征貸款,僅虛報利息一項,就獲利288.33萬兩,加上發行債券的佣金,胡雪巖個人獲利在500萬兩以上。用這麼高的利率去借錢,還有這麼大的好處,當時換成別人來一樣能做到,所以左宗棠只是用胡雪巖方便,不肯換人,並不是離開胡雪巖辦不了事。

而胡雪巖在囤積生絲牟利失敗以後,一舉虧空白銀上千萬兩,而還有數百萬兩的生絲擠壓在手上。這對於胡雪巖來說,這個損失根本無法彌補,也難以挽回。而且他的阜康錢莊主要資金來源是各地官府的官銀存款。在得知胡雪巖生意失敗以後,由於擔阜康錢莊會倒閉,各地官府都大量取款,阜康錢莊一是銀根緊張。而對胡雪巖一直不滿的盛宣懷,也藉助李鴻章之力開始發難,阻止其他錢莊借錢給阜康錢莊。阜康錢莊此時可以說是危機重重。

左宗棠對此也心知肚明,如果自己出面為胡雪巖提供擔保,那麼確實可以阻止各地官府提取現銀,緩解阜康錢莊的窘境。但是如果胡雪巖出事真的還不上官銀,那麼老對頭李鴻章肯定藉機發難,自己的一世名聲就全毀了。而胡雪巖畢竟只是一個會辦事的商人而已,對左宗棠來說沒到不可或缺的程度,而胡雪巖有些事也確實上不了檯面,鬧大的話自己也要栽跟斗,自然不願意為了他而冒險。

所以在朝廷下諭旨查封胡雪巖家產時,左宗棠也按照諭旨辦事,並沒有為胡雪巖說情。


不沉的經遠


嚴格意義義說,紅頂商人胡雪巖算不上左宗棠的左肩右膀,畢竟他的作用與劉錦棠、劉典的作用是無與倫比的,在收復新疆的偉大斗爭申,劉錦棠是前線總指揮,劉典則是殿後將軍,負責兵馬糧草等物資籌集和供應。

但胡雪巖確實給了左宗棠非常重要的支持,在各省資助無法及時到位的情況下,胡雪巖從英國匯豐銀行借得400萬兩銀元,對左宗棠具有雪中送炭的作用。而且左宗棠所攻打的正是英國政府支持的阿古柏政權。這件事充分體現出胡雪巖長袖善舞的本領,因而深得左宗棠激賞。清帝的黃馬褂是不授與商人的,但左宗棠奏摺提到,胡雪巖的作用堪比前線將領,因而獲得黃馬褂加身。

但後來阜康錢莊被擠兌,胡雪巖過去被掩蓋的

的原罪全都暴露出來,原先因為跟隨左宗棠太緊的胡雪巖,這次被政治對手李鴻章逮個正著,於是突下狠手,而此時李鴻章深得慈禧太后歡心,最主要的是他那一套賣國求榮、賣國求安的做派,正合著慈禧太后的心思,因此左宗棠除了自己功勞過高,朝廷動不了他外,原先追隨左的那些人,無論是將軍王得榜,還是商人胡雪巖,都難逃其政治對手的打擊。而胡雪巖本人,由於其案件由繼任兩江總督曾國荃主辦,而曾國荃是由左宗棠推薦的,胡雪巖因而得以苟全性命,算是很不錯的了。



松楠莊主


左宗棠,字季高,湖南湘陰人。晚清重臣,軍事家、政治家、湘軍著名將領,與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並稱“晚清中興四大名臣”。民間至今流傳:如果不是左季高,此時伊犁眾地區或許並不安存於我們的地圖板塊裡。而其平定陝甘,收復新疆,建設西北的宏圖偉業裡,一直不曾缺少那個為其鞍前馬後,傾盡所有,供應後備物資的身影,那個人便是被御賜二品頂戴,被賞穿黃馬褂,被商界奉為商聖的紅頂商人胡雪巖。

正是這樣一位智信仁勇,且擁有一大顆至純愛國之心的商界傳奇,卻在短短的幾天之內大敗虧輪,一敗塗地!而左宗棠卻也只是靜靜地看著,並未援其於水火,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在那個商人地位超級低下的封建王朝裡,胡雪巖能夠名利雙收、事業輝煌,不僅僅因為他的講求誠信、為人著想、精明強幹的商道,更為重要的是他的俠骨義舉,憂國憐民,樂善好施先後感動了王有齡和左宗棠,使之可以官商相結,更好的展施自己的為商之道。

可一入官場深似海,在你有了可以乘涼大樹的同時,亦有不同的大樹要跟你依傍的大樹爭奪陽光雨露和營養。當時的左宗棠已步入古稀之年,跟李鴻章鬥爭了近半生的他,早已疲倦不堪,而本身的剛毅強果,豪邁清高,致使那些政治高要並不是太垂青他。而伴隨著李鴻章的步步高昇,位列宰輔大臣,掌握北洋海軍。左氏幕府的重要人物胡雪巖,註定成為李鴻章 "倒左先倒胡"策略的犧牲者。

這些道理,左宗棠怎會不明曉,只是彼時的他政治失利,自身難保,且下令查抄的又是慈禧太后,上命難違,垂垂暮年的左宗棠只怕是有心無力,只能靜靜地看著這些無能挽之的掙扎。

其實,導致這般狀況的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後期的胡雪巖,伴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的飄渺和安享生活,缺失了商道的靈敏和政界的嗅覺,樹立自己於高高的樓閣亭臺之上。貪好美色與肆意揮霍亦傳入左宗棠之耳,使之對胡雪巖印象極速下滑,所以,在面對巨貨來臨之際,左宗棠就 無竭盡所能去挽救他於水火!

最主要的緣由,還是政治鬥爭的犧牲品。但無論怎樣,胡雪巖的豐功偉績,俠骨柔腸,與愛國憐民之心,是名垂青史,萬古流芳的。他為杭州百姓所做的許多義舉,數次向直隸、陝西、河南、山西等澇旱地區捐款賑災。利用自己的聲譽活動京官,贊助錢財,為轟動朝野的楊乃武與小白菜一案最終昭雪立下汗馬功勞。還曾兩度赴日本,高價購回流失在日本的中國文物。

如此智信仁勇,堪稱華商中民族英雄典範的胡雪巖,就這樣淹沒消逝在那個昏暗混亂的大環境裡,但其拳拳愛國之心和仗義仁厚憐民之情將與他的胡慶餘堂一樣,千載揚名,永垂不朽!


悅然欣微笑


說起左宗棠,可謂是功績赫赫,而其中功勞最大的必定是收復新疆。這收復新疆離不開左宗棠的辛勞付出,但其實幕後還有一個人出了不少力,甚至可以說是沒有此人,左宗棠無法成功收服新疆。那麼此人究竟是幫了左宗棠怎樣的大忙,最後卻為何被左宗棠查辦呢?我們不妨一道來了解一下。

左宗棠提出收復新疆的建議之時,朝中有不少大臣都十分反對。其中尤其是以李鴻章為首的一群大臣,他們認為與其耗費錢財、精力去收復新疆,不如加大海軍的建設投入。而且他們認為新疆的得與失對於清廷而言並沒有什麼很大的區別,因為新疆不過是片荒地罷了。

但左宗棠並沒有被這些反對的聲音阻止住,他提出“塞防”和“海防”都是十分重要的,萬萬不能夠失去新疆。最後,在左宗棠的堅持和清皇室的支持之下,才有了左宗棠帶領六七萬湘軍遠赴新疆的事情。

當然出兵作戰不僅需要朝廷的同意,更需要金錢上的支持。但是,當時的清政府已經沒有什麼錢了。最終解決這個問題的正是商人胡雪巖。在他的出面之下,英國答應借款,從而解決了西征的重要難題。

西征的時候,左宗棠已經快七十歲了,為了表明自己收復領土的決心,並激勵士兵,他甚至派人把自己的棺材一同抬去。

最後,在巧妙的策略和勇敢的拼搏之中,阿古柏叛軍被打敗,左宗棠進軍伊犁。後在中俄雙方多次的交涉之下,在清軍的威力震懾之下,同意將伊犁地區還給清朝。就此,左宗棠成功保全了中國的領土。

在這之後,左宗棠還特地為胡雪巖向皇帝請功,胡雪巖因而被賞賜了一件黃馬褂,還有二品的紅色頂戴。

但是,胡雪巖最終的下場卻是很慘的,不僅被清政府革職查辦,而且家產盡數被沒收,鬱鬱而終。而查辦胡雪巖此案的不是別人,正是左宗棠。那麼,左宗棠為什麼不幫胡雪巖一把呢?

原因其實很簡單。其一,左宗棠和胡雪巖二人私交甚少,沒有什麼往來;其二,胡雪巖受到了李鴻章一派的打壓,所謂“倒左先倒胡”;其三,胡雪巖是個商人,不是什麼重要角色,當時的左宗棠在政治上失利,無法庇護他。其四,胡雪巖侵吞清政府的錢,罪無可恕。

如此說來,左宗棠的確是不能幫胡雪巖,也幫不了。

胡雪巖與左宗棠之間不存在官場上的人身依附關係。左宗棠胡雪巖純私人的交往很少,在左胡交誼中,左宗棠是守住底線的,他們的關係是沒有權錢交易的政商關係。自古以來,官商如何相處,保持怎樣的政商關係,對官員和商人都是個大課題。多少幹員能吏栽倒在金錢上,因權錢交易而身敗名裂。保持官商關係的清白,關鍵在於官員守住道德底線,即可兼濟天下,又能獨善其身。左宗棠胡雪巖的交誼可為資鑑。







Zh上善若水W


左宗棠受朝廷任命為欽差大臣坐鎮福州,全面負責中法戰爭,他先後指揮清軍在臺灣、福建、浙江、廣西等地取得抗法勝利,但他在1885年死於福州。他身為前線總指揮官,由於軍務繁忙,根本就無暇顧及胡雪巖的案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