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美式風”,卻被吐槽是“老幹部風”?是因為不瞭解這些原則

一個人的居住方式,就是這個人的內心世界。我是@設計師傑西卡,一個接地氣的理論派,與你分享有溫度的家居美學。

之前,很多人對美式家居的印象是黃燦燦的中老年風格。

比如《老友記》裡濃烈的懷舊感。

笨重的沙發,古樸的方形茶几,滿滿的生活氣息,略顯“過時”,不夠現代。

想要“美式風”,卻被吐槽是“老幹部風”?是因為不瞭解這些原則

或者是《生活大爆炸》裡的鄉村田園風。

花卉圖案的牆紙,拼花的地磚,讓人覺得有點“俗氣”,不夠“fashion”。

想要“美式風”,卻被吐槽是“老幹部風”?是因為不瞭解這些原則

要不就是《絕望的主婦》那樣奢華隆重。

古典落地燈、大長餐桌、布藝餐椅,繁複的花藝,顯得有點不接地氣。

想要“美式風”,卻被吐槽是“老幹部風”?是因為不瞭解這些原則

但看了美國素人改造節目《粉雄救兵》之後,我們發現美式風格也可以很清爽自然。

想要“美式風”,卻被吐槽是“老幹部風”?是因為不瞭解這些原則

在保持舒適度的同時,也符合現代人的審美。

想要“美式風”,卻被吐槽是“老幹部風”?是因為不瞭解這些原則

一、到底什麼是“美式風格”?

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享受並熱愛生活。美式風格的精髓就是:一切以舒服為標準。

不像法國和意大利那樣注重裝飾,不要雕花和護牆板。

也不像北歐那樣顏色豐富,美式通常顯得很敦厚朴實。

也不像日式那樣精緻嚴謹,美式顯得更隨意。

想要“美式風”,卻被吐槽是“老幹部風”?是因為不瞭解這些原則

如果你是個享受型的人,你會比較喜歡美式風格。

下面以美國一個普通家庭為例,講講美式怎麼又“潮”又現代。

這個五口之家4年前從紐約搬到亞特蘭大,但不確定是否長住在那兒,所以之前房子裡面幾乎沒有裝飾。這次改造,設計師把之前的90年代風格,改成現代美式風。

想要“美式風”,卻被吐槽是“老幹部風”?是因為不瞭解這些原則

二、能上雜誌的“美式風格”,該怎麼設計?

美式風格主要通過色彩、裝飾材質和造型的設計來實現。

要想顯得“潮”,可以使用以下設計方式:

1.色彩:剋制用色,儘量保持清淡

美式風格整體比較“清淡”,不會像“北歐風”那樣用很多豔麗和明快的色彩。

地板常採用棕褐色,傢俱主要選用胡桃色、楓木色,或者其他的素色,凸顯材料自然、原始的粗獷感。有時甚至會把傢俱做舊處理。

比如下面這個起居室,沙發、茶几、穀倉門都是深褐色,再配一個淺灰色沙發。牆面用珠光漆,反射自然光線,整體配色沉穩但不灰暗。

想要“美式風”,卻被吐槽是“老幹部風”?是因為不瞭解這些原則

2.材質:保持原生狀態,多使用實木

多用自然材質,比如木材、地磚、鑄鐵等。常用白色的石膏線作為頂面裝飾材料。

布藝是美式風格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窗簾、地毯、靠墊、床品、帷幔等。客廳區域多用地毯。

想要“美式風”,卻被吐槽是“老幹部風”?是因為不瞭解這些原則

在下面的廚房中,設計師去掉了原先廚房的大吊櫃,改用幾層木架子陳列餐具。背後用立體白瓷磚做裝飾。 材質看上去雖然質樸,但也有時尚感。

想要“美式風”,卻被吐槽是“老幹部風”?是因為不瞭解這些原則

3.造型:簡約直接,最重要享受

美式風格裝飾不多,傢俱線條比較簡潔,強調休閒和舒適感,讓人感受厚重沉穩,特別解壓。

沙發造型多采用半包圍式結構。料子蓬鬆柔軟,讓人儘可能舒服。

想要“美式風”,卻被吐槽是“老幹部風”?是因為不瞭解這些原則

4.陳列:講究呼應和對稱,營造秩序之美

美式的陳列設計方法有“呼應法”和“對稱法”。

1)呼應法:遵循形式美法則,

傢俱與傢俱之間、傢俱與固定裝飾之間會互相呼應。

比如在玄關中,壁燈與換鞋凳的材質與顏色呼應。換鞋凳和綠植腳架的小細腿互相呼應。

想要“美式風”,卻被吐槽是“老幹部風”?是因為不瞭解這些原則

又如吊燈與中島臺的顏色,高腳椅與廚房牆面擱板的材質,也是呼應的。

想要“美式風”,卻被吐槽是“老幹部風”?是因為不瞭解這些原則

簡單樸素的餐廳裡,枝形吊燈和餐椅腿的造型,牆面裝飾畫和窗簾的顏色,餐桌和餐邊櫃的材質,也都互相呼應。

想要“美式風”,卻被吐槽是“老幹部風”?是因為不瞭解這些原則

2)對稱法:對稱能給人秩序感,分為絕對的對稱和相對的對稱。

上下、左右對稱是“相對對稱”,同色、同形、同質對稱就是“絕對對稱”,

美式室內設計中用得最多的是“相對對稱”。

比如在這個起居室中,牆面裝飾畫的陳設、沙發的佈局就是絕對對稱,而沙發兩側的檯燈就是相對對稱。

想要“美式風”,卻被吐槽是“老幹部風”?是因為不瞭解這些原則

這種對稱在全屋的設計與佈局中,隨處可見。

5.裝飾品:凸顯格調,讓空間更具個性化

裝飾品在軟裝飾設計中,最能體現出居住者的個人修養和喜好。主要包括:掛件、瓷器、工藝品、書籍、鐘錶等。

想要“美式風”,卻被吐槽是“老幹部風”?是因為不瞭解這些原則

在美式風格中,雖然裝飾比較簡單,裝飾品佔用的空間比較小,但它們擺在不同地方,都會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

想要“美式風”,卻被吐槽是“老幹部風”?是因為不瞭解這些原則

想要“美式風”,卻被吐槽是“老幹部風”?是因為不瞭解這些原則

三、“美式風格”真正吸引人的是什麼?

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在移民浪潮中,吸收了世界各地的裝修風格特點,從而產生了一種大眾化的休閒風。

追求實用和大氣,這是美式風格真正吸引人的地方。

1.實用主義:怎麼舒服怎麼來

美式風格努力營造自由隨意、舒適愜意的生活環境。

廚房一般是開放式的,再配置一個島臺。操作檯面都比較長、比較寬。

寬大的廚房能配置功能強大的廚房設備,比如殘渣粉碎機、烤箱、洗碗機、雙開門冰箱等。

會有一個便餐檯在廚房的一隅,方便吃早餐。

想要“美式風”,卻被吐槽是“老幹部風”?是因為不瞭解這些原則

2. 大空間大尺寸:房大任性

美式傢俱講究舒適性,其尺寸比其他風格的傢俱要大。

不像日式那麼緊湊,不會在全屋定製各種櫃子,恨不得把每一處空間都利用到極致。

美式空間的空置率保持一定的比例,根據空間大小來放置適宜的傢俱與裝飾品,讓空間不壓抑不擁擠。

想要“美式風”,卻被吐槽是“老幹部風”?是因為不瞭解這些原則

四、“美式風格”是否適合中國人?

喜歡美式風格的人,一般都喜歡生活得自由隨性。

但因為國內居住情況與美國不同,美式風格不能完全照搬到國內。

1.房屋結構不同:國內住宅限制較多

美國大部分房屋尤其是住宅都是木結構建築,而國內的房屋卻基本上都是鋼筋混凝土建築,這使施工的難易程度不同。

美國房子的空間佈局比較靈活,而國內的住宅主要是公寓式住宅,房屋層高有限,空間結構比較簡單, 在設計時受到的約束比較大。

2.房屋功能劃分不同:國內生活習慣不一樣

美國人的生活習慣與中國人差異很大,導致兩者在住宅平面佈置上有很大的不同。

比如壁爐是美式風格的代表,這與美國特有的文化傳統和氣候條件有關。但

中國沒必要在家裡設計壁爐。

想要“美式風”,卻被吐槽是“老幹部風”?是因為不瞭解這些原則

又如飲食烹飪習慣不同,美國的廚房很大,一般是開放式的。而在中國家庭中,廚房都是封閉或者半封閉式,面積比較小。

美國喜歡鋪木地板和大量地毯,因為美國木材資源豐富,而且在美國有專門清洗地毯的公司。

中國家庭主要是木地板或者瓷磚, 很少有鋪設大面積地毯的習慣。

五、小戶型怎麼用“美式風格”?

對於美式風格,我們可以發揚其實用的原則,摒棄多餘的傢俱佈置,讓其符合中國人的生活方式和審美習慣。

在小戶型裡,用多功能的空間設計法,同樣能得到大氣沉穩的空間氛圍。

比如《粉雄救兵》節目組在改造日本人的小房子時,在僅僅一室的小空間裡劃分了客廳、書房和臥室,但又儘量保證各個空間的舒適性。

想要“美式風”,卻被吐槽是“老幹部風”?是因為不瞭解這些原則

沙發背景牆同時用作客廳儲物空間,對稱格局顯得大氣莊重。

想要“美式風”,卻被吐槽是“老幹部風”?是因為不瞭解這些原則

今年春節太特別,人們無法自由出門,只能宅在家裡。

無論選擇什麼風格,最重要的是,讓自己的家變成世界上最舒服的地方。

你家的裝修是什麼風格的呢?有什麼好的設計可以分享嗎?歡迎評論轉發,探討有趣的生活之美。

閱讀我的更多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