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抱寶寶才正確?

用戶5547794389


寶寶剛生下來又軟又萌,簡直讓人愛不釋手。可是寶媽們知道嗎?剛出生的小寶寶從媽媽溫暖的肚子裡出來還不太適應外面的環境,如果寶媽們一個粗心,就很有可能會傷害到小寶寶,而造成不好的後果。

如何正確抱寶寶:

1、豎著抱

寶媽一隻手托住寶寶的頭和頸,另一隻手托住寶寶的腰和屁股,慢慢的把寶寶放在肩膀上,使寶寶的腦袋能靠在寶媽的肩膀上。寶媽的身體可以微微向後傾斜,以讓寶寶更加的舒服。這個抱法在寶寶剛喝完奶後最常用,也是拍嗝最常用的方法。

產後媽媽除了要注意寶寶的健康,也不能忽視自身的身體恢復,產後42天就應該下載G動APP修復盆底肌,每天10幾分鐘,不耽誤帶娃,還能促進身體恢復,預防改善產後漏尿、脫垂等問題。

2、橫著抱

這是我們最常用的姿勢,讓寶寶的腦袋放在媽媽的肘關節處,媽媽的整個手臂託著寶寶的背部和腰部, 另一隻手託著寶寶的腿,讓寶寶的整個身體都呈水平位置,這個姿勢最舒服也最安全。

3、朝前抱

寶媽還可以這樣抱著寶寶,讓寶寶跟坐在椅子上似的,寶寶上半身向後傾斜,以確保寶寶的頭和背部的重量都靠在寶媽的身上,以免損傷關節或脊椎。


桔桔桔子


我在生大寶的時候,自己的手腕部分長時間受到壓迫,導致血液循環不暢,手部經常麻木甚至疼痛,這種不適一直持續到寶寶滿週歲以後。後來才明白那是因為我抱寶寶的姿勢不對。

要二寶時,我從懷孕起就請教了婦產科醫生,醫生說抱姿勢,根據寶寶的月齡不一樣,其實也是不一樣的。

1—2個月的嬰兒主要是平抱,或者輕度斜抱。平抱就是讓嬰兒平躺在大人懷裡,斜抱就是稍微傾斜在懷裡。

寶寶3個月以後可以直抱或斜抱,直抱的姿勢是讓嬰兒身體依靠大人胸部,腦袋靠大人肩部,大人手臂拖住寶寶下身保持平衡。


小文藝育兒


這個問題我也是摸索的,不管怎麼抱,頭和屁股要拖著。我家寶寶三個多月的時候,就要豎起來抱,因為她哭哄不停,抱著豎起來就停了。現在6個多月,還不會坐。抱的時候要一手託著屁股,一手託著脖子,頭靠在肩膀上。或者讓寶寶坐在自己的前面,手託著屁股,另一個手放在寶寶胸前。這個姿勢要6個月以後才行,這樣還可以練練她的脖子。我覺得寶寶還是少抱點,儘量不抱。讓她自己玩,抱多了黏人,特別是自己一個人帶孩子,會特別累的。


小清清媽


抱小寶寶的姿勢其實還蠻重要的,最主要是要讓他感覺到安全舒適。

比如1~2個月的寶寶,我們主要採用的是以平抱為主,寶寶平躺在爸媽的懷裡。或者是角度比較小的斜抱,讓寶寶斜躺在爸媽的懷裡。


不管是平的還是斜的,寶爸寶媽的一隻前臂均要托住寶寶的頭部,另一隻手臂則托住寶寶的臀部和腰部,因為它的頭部還沒有力氣,發育還不完善,一定要讓寶寶有個支撐的地方。

假如寶寶吃完奶之後很容易吐奶,就可以採用斜抱,這樣可以防止吐奶,而且可以減輕吐奶的症狀。

三個月以上的寶寶主要採用斜抱和直立抱,這時候學報的角度可以大一些了。


直立抱時,寶寶背朝爸媽 ,坐在爸媽的一隻前臂上,爸媽的另一隻手護住寶寶的胸部,讓寶寶的頭和背貼靠在爸媽的前胸。 也可讓寶寶面朝爸媽,坐在爸媽的一隻前臂上,爸媽的另一隻手托住寶寶的頭頸、背部,讓寶寶的胸部緊靠在爸媽的前胸和肩部。

不過建議寶寶不要抱太久了,但也容易累,特別是媽媽很容易手腕因為過度勞累而受傷。

關於怎麼抱寶寶,你學會了嗎?還有什麼疑問可以在這裡交流分享,如果覺得我們講得好,請留言關注點贊轉發哦。


兒科醫生雨滴


如何用正確姿勢抱寶寶?

看著躺在嬰兒床上的小寶寶,年輕的父母往往會手足無措,不知道如何抱起這個嬌弱的身體,當時我第一次當媽媽的時候,也是遇到同樣的問題。後來經過月嫂的手把手調教,也終於勇敢地抱起我的小可愛。

抱寶寶大都採用腕手法和手託法兩種。

1.腕託法

輕輕地將寶寶的頭放在左胳膊彎中,左小臂護住寶寶的頭部,左腕和左手護住寶寶的背部和腰部,右小臂護住寶寶的腿部,右手護住寶寶的屁股和腰部。

2.手託法:

用左手托住寶寶的背、脖子和並沒有,用右手托住寶寶的屁股和腰部。但由於月齡兩三個月以內的寶寶骨骼尚未發育完善,勁部肌肉也不是很有力,故不建議經常採用這種抱法,這一方法較多用於把寶寶從床上抱起和放下。

特別提醒各位寶爸寶媽,抱寶寶之前一定要先洗手,抱著新生寶寶時,不要搖晃寶寶,因為,你是很難掌握好力度,如果力度過大,很可能給寶寶頭部,眼球等部位帶來傷害,而且你也會感到手臂特別累。

如果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請關注@小書蟲媽媽,每天為您分享安全實用育兒孕產知識,感謝您的關注和點贊。

小書蟲媽媽


感謝您的提問!

最近的課程裡面剛好講到這一塊,關於寶寶的抱養姿勢還是以圖分享比較直觀。以下是四種常見的母乳餵養姿勢。

1,搖籃式

這種是最常見的方式,對於新手寶媽也是最好學習的。

2,交叉搖籃式

這種方式主要的好處是看得見寶寶的吃奶方式,適合剛出生的寶寶或者是早產兒的寶寶。



3,橄欖球式,這種方式適合寶媽乳房比較大的情況,或者乳頭凹陷,乳頭巨大,乳頭扁平的情況,

4,側臥式,這種在日常中也比較常見,一般適合剖腹產或者順產有側切傷口的媽媽,方便餵奶,同時,有的寶媽夜間也這樣餵奶,但是這種方式容易堵住寶寶的鼻嘴,造成窒息,尤其是寶媽很困的時候餵奶,所以要是這種方式的話,建議旁邊有個人時不時看一下,有沒有堵住寶寶閉嘴,



5,最後就是母乳餵養的正確姿勢,希望能幫到一些新手媽媽


未來之星月嫂私家服務


抱孩子的正確姿勢,橫抱和豎抱的爭論不休

當父母真不容易,身邊專家說著不同的道理,有說豎抱開闊視野的,有說豎抱容易傷害孩子的頸椎和脊柱的。

橫抱的說法,是傳統的做法,也是主流想法。先給大家看一箇中央臺的節目,用5秒安撫哭鬧的小嬰兒,試驗中的孩子都很小。專家用的是豎抱法。

豎抱的的確有風險

新生兒的頸部肌肉沒有力量,頸椎骨頭也軟。嬰兒的頭幾乎佔了體重的四分之一以上,豎抱時重量都壓在脖子上,由於沒有頸部肌肉力量的支撐,頭的搖晃的也會厲害,而頸椎保護的是孩子的神經,頸椎損傷本身會造成孩子的骨骼發育問題,同時也會帶來神經壓迫的風險。

抱孩子的動作應該怎麼樣呢?

豎抱的姿勢是他她在子宮裡的姿勢,視野開闊,孩子喜歡。在吃完奶之後,這樣抱,便於排氣,舒服不會吐奶。

所以,在孩子哭鬧,難以平復的時候,有控制的豎抱是一種很好的安撫方法。

掌握豎抱的要領,注意時間不要過長。可以用手支撐住孩子後腦,將孩子豎起來。具體的要領是,用一隻手托住寶寶的背、脖子和頭,用另一隻手托住寶寶的屁股和腰部。

也可以將自己的身體斜躺著,把孩子放在自己的胸口上。更多的父母會把孩子放在自己的肩膀上趴著。

揚長避短,辯證的看育兒的問題,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

即使是橫抱,也要注意用胳膊支撐孩子的脊柱,而且孩子睡覺的時候,儘量在床上睡。


老爸的修行


一手摟腰,一手託屁股。



虹30958201


新手爸爸媽媽,到底應該用什麼樣的姿勢抱孩子呢?

首先要用手放在嬰兒的頭下,用手掌拖著嬰兒的頭頸部,輕輕抬起,穩定住。再把另一隻手放在嬰兒的屁股下面,托住屁股和腰背部分,讓嬰兒的重量壓在上手之上,就可以輕輕抱起嬰兒了,一定不要動作太大,避免晃動。

具體的抱姿,如圖所示:

寶寶的早期教育不要忽視哦~推薦用“貓小帥學漢字”這款識字軟件,這個軟件的課程豐富,生動形象的圖畫和聲音,更能激起寶寶對學習漢字的興趣。更多育兒的資訊可以關注一下【小評果快樂育兒】


嘿呦喂哦


抱孩子的姿勢是要分月齡的。剛出生的寶寶身體很軟,在抱孩子的時候,就要特別的小心,一定要雙手完全的撐起孩子的身體,尤其是孩子的頸部和孩子的腰部,都要用手很好的撐起,這樣才會有利於保護好孩子的骨骼。等到孩子稍大一些的時候,孩子的頭部也可以慢慢的抬起來的時候,就可以適當的豎著抱孩子了,但還是要注意孩子的頸部和腰部,畢竟孩子的頸部和腰部的骨骼還沒有發育好,一旦疏忽大意就會對孩子造成傷害。當孩子到了4.5個月的時候,孩子的身體就不會像以前那麼軟了,在抱孩子的時候就會變得很容易了,孩子的骨骼是會隨著月齡的變化而變化的,孩子的月齡越大,就會越來越好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