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讓你在遠方非常想念的家鄉菜?

酒十碗


我的家鄉潮汕,我大普寧!

重點推薦牛肉粿,溼炒粉籤和各類麵食,牛肉丸,潮汕粿品。











顏末199910


目前我在江蘇泰州市,我是感覺這裡什麼吃的都沒有,也沒有啥特色一點的,所以說到菜還真沒有讓我想家鄉的,可能有時候不知道吃什麼的時候非常想家鄉的味道吧!總會感嘆這邊沒有家鄉好,吃的都不多。

備註 只是說沒有能讓想到家鄉菜的,麻煩評論我的各位審題,謝謝,不要做傻逼 不要自以為是


白芷阿


遠在他鄉,如果見到老鄉是格外親切,看到一件跟家鄉有關的東西都是非常興奮。然而能吃到家鄉的東西那句更了不得了。那地方將是你以後懷念家鄉時長聚點了。

我的家鄉是山東,一說起來大家都是想到山東煎餅,大餅卷大蔥。呵呵呵,確實那是我的家鄉菜,可是正真意義的家鄉菜是媽媽,爸爸給我做的飯。那才是讓我在他鄉異常想念的家鄉菜。那是最讓人難忘的。

記得上小學的時候,在冬天我經常跟村裡夥伴都是結伴上下學,我們有幾個不錯的淘小子,一到下雪在路上就幾乎都是我們的天下了,打雪仗,堆雪人,見誰都是先雪球招呼,幾乎短短的十幾分鐘的路程讓我們能走半個多小時,回家了都是滿頭大汗。我家那時候是沒有牆院的,一推開家屋門,首先能聞到的就是爸爸做的炒饅頭,對!那個味太香了。家裡不是什麼富裕家庭,每到冬天我們這邊都是要儲存很多白菜過冬的。把白菜的菜葉部分切細,蔥花爆香,倒入點自家做的西瓜醬,倒入白菜翻炒,鹽,醬油翻炒熟了以後,把隔夜饅頭切成細丁,不要太大恨不能太小。趁著白菜出湯後,把饅頭倒在白菜上,然後翻炒一下,把白菜湯沾勻以後還要把提前好的蒜末到上,然後蓋鍋熄火,稍悶兩分鐘。當在把蓋打開的時候蒜香夾著白菜饅頭味那叫一個香啊!有才有饅頭,盛上一大碗一會就見底的。


直到現在早已成家立業當了爸爸,現在還是很想那個味道。想爸爸做的炒饅頭,有時候自己也做過,但是總感覺味道跟爸爸的不一樣。之前離家在外,那炒饅頭很長時間沒有吃到過,有時候自己也有時間想去做,但是卻沒有。因為不想把爸爸抄的那種味道給毀掉。那個味道很特別,很難忘。


愛車本色


這幾天我在看嚴歌苓老師的《第九個寡婦》,在那個貧窮的吃土的年代,王葡萄和很多人一樣不知道魚也能吃,實在沒啥吃了從河裡打漁來做,只去掉了魚鱗,連內臟都不知道去掉;能幹的葡萄把一點點白麵省下來給躲在紅薯窖裡的公爹孫二大吃;李秀梅為了一根樹幹好史六妗子打架,她的兒子小四兒餓得臉都發白了,搶著喝一碗樹葉熬成的湯竟然燙死了……看到這些的時候,我的心裡一緊一緊的……


那個飢餓貧窮的年代終於過去了,現在的我們吃得飽又吃得好,我沒有經歷過饑荒,但是作為一個農村出來的孩子,我對食物有著最本真的感情,顆粒歸倉是我從小就受到的教育,我的父輩,那些見識過饑荒的人,把每一粒糧食都看得貴重無比。


所以,在我的記憶裡,我最懷念的家鄉菜都與泥土有關。

醋糟粉——醞釀6個月才能吃到的一碗“黑麵”

醋糟粉最最好吃的時候是就是冬天把醋剛淋完。秋收的新玉米碾成了金燦燦的玉米糝子,綿潤香甜。哈氣成霜的時候,灶火裡暖暖和和,大鐵鍋裡的玉米糝子咕咚咕咚地煨著……母親手中光亮軟滑的醋糟粉在刀下整齊排列著,佐上調料汁水,酸香撲鼻,食慾大開。一碗稠玉米糝子,配著一碗褐紅相間的涼拌醋糟粉,一個清淺恬淡,一個醇厚濃郁,一個金黃燦爛,一個低沉濃郁,二者搭配,以最舒服的姿態滿足了胃口對一個美味早晨的期待。

漿水——夏天裡最酸爽的一口滋味

吃漿水面,漿水魚魚,最重要的是貪戀那口漿水湯。那是一種特別的“酸爽”——絕對不是任何醋的味道(漿水湯是不放一滴醋的),老家糧食醋是很香,酸香酸香的,但是那入口就咂嘴的酸總讓人神經一緊;山西老陳醋也吃過,有點藥香味,寇準最愛喝的一股酸味;鎮江香醋是香,不酸,要是調飯的話得多倒點……所以,漿水的酸爽是這任何一種醋都提供不了的,那就是一股子自然而然的清香。

臊子面——酸香四溢,一口你就忘不掉!

過紅豔豔的辣子愉悅抖動,剛出鍋的麵條纖細勁道,紅油香豔濃郁,蓋在其下的麵條沾滿了可口的湯汁,挑一口出溜進去,那種酸辣鮮香也是極為熨帖的,要是在冬天,那味道就更嫽了。

醃蘿蔔、嗆菜——冬天裡最醇厚的味道

我12歲的時候生了一場急性大病,大年三十晚上要準備做手術,外婆讓表姐送來了壓歲錢和一盒她做得油潑醃蘿蔔,母親端著盒子在小貓窗前吃蘿蔔就饅頭,聽著那嘎吱嘎吱的響聲,已經十天滴水未進的我對母親說:“媽,我要吃榛子就蘿蔔……”母親眼淚就掉下來了:“等你好了媽給你天天做著吃!”

……

家鄉還有很多很多種味道值得懷念,也許外人理解不了你對某一種味道的思念,其實也無需每個人都理解,也許,這個世界上,有些味道,真的只屬於一部分人,和你生活的,看你長大的,陪你變老的……


袁小貓的美食日記


我是河南的,大學畢業一直在深圳,十分想念家鄉的菜,胡辣湯

胡辣湯是河南特有的,每天早上都想喝,特別是配著油條,每天都吃不煩,我剛懷我兒子那時候,天天想著喝,深圳也有賣的,但是都不是那各味,過年我一回家,先去街上喝幾碗!

還有就是老家的洛饃卷豆腐,單饃加點泡的雞蛋,豆腐和還帶,好吃的不要不要的


潘潘的日記


我想念的還是我家的,我媽做的啤酒鴨,每次過節回去,我都要叫她弄,老好吃了。首先要選自家養的番鴨,把它放血然後殺好,然後看盡量能砍小塊就砍小塊一點,以後洗乾淨,燒柴火的大鍋,中火幹炒,炒掉血水,然後撈起來,過兩遍涼水,然後大鍋下油下生薑大蒜(因為農村家裡,配料少但非常好吃)然後放上鴨肉,不要下水,炒炒出油,炒出油後,然後倒啤酒,啤酒沒過鴨肉,然後開始調位,調到自己喜歡的味道,以後再放紫蘇,因為我很喜歡吃,所以會叫我媽放很多哈哈哈哈😄,煮開後,洗乾淨高壓鍋然後舀出來放進高壓鍋,然後繼續燜,因為自己家養的番鴨很老的,所以放進高壓鍋,高壓鍋開始放棄,以後就不要燒火了,讓它在裡面悶一會兒,當高壓鍋沒有氣的時候打開蓋洗乾淨,一個砂鍋,然後再咬進砂鍋裡用那個炭火來煨,回到了它的香味出來了,再等個十來分鐘就可以上鍋了,這是我看媽媽做法寫出來的,哈哈😄



農春小金


記得剛開始搞測繪的時候跟著老師傅去貴州接了一個酒廠的私活兒,就是要規劃一片酒場。測量完了一片山之後,工地的大廚給我們炒了幾個菜。只記得那一個叫糖醋里脊的菜。飯都沒怎麼吃。就吃那個糖醋里脊,都把我吃撐了。

真的是高手在民間,我覺得是可以理解的。

還有種可能就是當時太餓了,吃什麼都覺得好吃,但是真的這件事情過去都已經七八年了,都還是忘不了那個味道,雖然不知道那個大廚長什麼樣子。

有一種味道就真的是口留餘香啊,現在我想起來都在吞口水。


666小生活


梅菜扣肉。我的外婆有六個孩子,我媽排行第三,家裡孩子們都在城市裡工作,外婆還住在鄉下。每次她做梅菜扣肉,都會做七份,用大鍋蒸出來,然後我們回去吃飯的時候就一家帶一份回家。

畢業後在大城市工作,客家菜館也很多,每次點梅菜扣肉,卻再也吃不到外婆做的那個味道。

於是我們一幫不務正業的設計師,就開始把記憶中的味道用拍攝的方式記錄下來,做出了《慢食客家》。


慢食客家


2017年之前,我一直在老家發展,那時候兩個娃兒還小,父母身體還不錯,一大家子其樂融融。因為沒有多大負擔,開支不大,所以壓力也沒有,一天是吃啥都香。老家的豬,雞,只要是自己吃的,那是絕對不沾一顆飼料,蔬菜也是不打農藥的,所以全是綠色食品。

父母親老了,身體也不行了!大病小病齊上陣。 兒女也是一個初中一個高中,我和老婆逼不得已離開家鄉,開啟了打工之路。這個時候吃啥子都不香了,腦子一天都嗡嗡的響。壓力山大呀!

突然好懷念媽媽家的酸菜麵疙瘩,突然想以前豬都不吃的老南瓜。想吃媽媽煮的荷包蛋……

在外面打拼的遊子們,吃真的不重要,只是放心不下家裡年邁的父母,放不下的是想念家鄉的情懷!







建林的Vlog


現在定居在內蒙古十多年了,一年也難得回老家江蘇徐州一次,說到身在遠方而又非常懷念的家鄉菜,立馬從腦海中蹦出了兩個:沛縣冷麵和徐州地鍋雞。

1、沛縣冷麵:在沛縣,街道兩旁林立著各種各樣的麵館。很多面館雖然店名不同、規模不同,但是特色卻是相同的,那就是沛縣特有美食——沛縣冷麵。

沛縣冷麵,起源於二十世紀四五十年代。是用純天然精緻小麥粉加工而成,不含任何添加劑,營養豐富、香辣爽口、柔軟筋道令人回味無窮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

2、徐州地鍋雞:是一種農村做法,以前,在微山湖上作息的漁民,因船上條件所限,往往取一小泥爐,爐上坐一口鐵鍋,下面支幾塊乾柴生火,然後按家常的做法煮上一鍋菜,鍋邊還要貼滿面餅,於是便產生了這種飯菜合一的烹調方法。

地鍋菜的湯汁較少,口味鮮醇,餅借菜味,菜借餅香,具有軟滑與幹香並存的特點。

製作方法:

原料: 雞半隻、(正宗多是整雞一隻,人少飯量也少,半隻都沒消化完)蔥、姜、蒜、醬油、料酒、糖、鹽、鮮湯、幹辣椒少許、土豆一隻、生面少許。

做法:

1、活好的面。不用發酵,面的乾溼度要合適,以不沾手為宜;

2、活好的面分成若干個小面劑,大小以荔枝般大小就可以;

3、用手把面劑壓薄,大小厚薄適度;

4、辣椒、蔥、姜、蒜入鍋炒出香味;

5、加雞塊,依次入料酒、醬油、糖、鹽、富清鮮辣味粉等調味;

6、稍炒出香味後加鮮湯、土豆,待鮮湯煮沸後在鍋的四周依次把薄餅貼上;

7、中火頂多燉10分鐘,餅熟了。

以上是給大家分享的最能代表我的老家徐州沛縣的一個小吃和一道特色菜,都味道很好,令遠方的遊子魂牽夢繞呀!我是孤塵一粒沙,致力於給大家推薦各地美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